Page 105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3
P. 105

·163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转诊意向及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                                     法等。其中,对转诊难易程度的影响是最明确且最直接
           1.3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信息化对双向转诊影响的                           的,即知觉行为控制。如信息化可以影响各级医院医生
           业务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由 DAVIS            [11] 基于理性行为理          及医患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医疗机构间信息的共享,
           论提出,该模型作为技术采纳领域的普适模型,被广泛                            进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16] 。同时,信息化的发展程度
           应用于信息技术领域。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感知有用性                            也可以影响主观规范,即影响到同事期望、科室主任要
           和感知易用性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感知有用性受外部条                            求、院长倾向、患者或家属转诊意愿,完善的信息化程
           件和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易用性受外部条件影响                     [12] 。   度、便捷的转诊过程会提高上述人员对转诊的接受度,
           在本研究中,感知有用性表现为使用信息系统可以提高                            进而从侧面影响医生的转诊行为。
           转诊效率、促进转诊行为,感知易用性指使用信息系统                            2.2.2 信息化对医生双向转诊意向及行为影响的理论模
           进行转诊的难易程度,外部条件为信息化支撑。本研究                            型 信息化对医生双向转诊意向及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综合有关分级诊疗文件、文献资料                            见图 1。该模型从转诊规范 / 标准、信息系统联通情况 / 强
           及地方实践案例,运用思维导图对信息化支撑转诊业务                            度等方面,研究信息化对医生双向转诊态度、主观规范、
           进行分析。将外部条件 - 信息化支撑分为 3 个层级、3                        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进而探究信息化对医生双向转诊
           类主题,共 9 项内容。其中,第 3 级代表信息化发展程                        意向和行为的影响机制。
           度较低,能够互联互通(但未实现信息共享)、有转诊                                模型中的研究变量包括潜变量、观察变量,变量间
           系统(但功能不完善)、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查到转诊标                            的关系分为相关 / 共变关系、因果关系。(1)行为、意向、
           准(但转诊标准不明确,未与信息系统融合);第 2 级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信息化控制因素均无
           代表信化发展为中度水平,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系统功                            法通过直接观察得到,为潜变量。其中,行为、态度、
           能基本完善、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查到明确的转诊标准;                            主观规范、信息化控制因素为外生潜变量,知觉行为控
           第 1 级为最优级,信息系统在联通和共享的基础上可以                          制、意向为内生潜变量。外生变量不受其他变量的影响,
           实现业务协同,转诊系统功能完善,转诊标准与系统有                            但可以影响其他变量;内生变量会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
           效融合   [13-14] 。                                     (2)观察变量指研究者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直接测量
           2 结果                                                得到的变量,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获得的数据可以
           2.1 潜变量的内涵界定与观察变量选取 在本研究                            转化为量化数据。如:态度可通过行为强度和结果评估
           的理论模型中:(1)意向,指医生对患者实施转诊                             两方面进行测量,行为强度和结果评估可通过问卷中“您
           行为的意愿,包括近一个月的转诊计划和转诊可能。                             认为将治疗后病情处于慢性期、恢复期患者转到下级医
           (2)行为,是对转诊行为的实施,即进行“上转”或                            疗机构是否应该”“您认为将治疗后病情处于慢性期、
           “下转”。(3)态度,是在医生分析转诊行为发生可                            恢复期患者转到下级医疗机构对患者疾病的影响如何”
           能性的基础上对转诊行为产生的结果的评估,进而形成                            等问题进行测量。
           对转诊的立场和看法。即对转诊结果正面和负面的评价,
           如转诊后医生工作负荷、医院病床周转率的变化,以及
           转诊对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等。(4)主观规范,指医
           生执行转诊行为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反映了同事、科室
           主任、医院院长、患者及其家属等对医生转诊行为决策
           的影响   [15] 。(5)知觉行为控制,指医生进行双向转
           诊过程中感受到的转诊的难易程度,包括是否具备判断
           患者能否转诊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决定患者转诊的权
           力。(6)信息化控制因素,指信息化支撑情况,即医
           生感知到的在信息化角度有可能促进或阻碍转诊行为的
           因素,包括各级医院之间信息系统的联通程度、转诊标
           准的建立情况、目前实施转诊的难易程度,这也是本研
           究的核心内容。
           2.2 信息化对医生双向转诊意向及行为影响的定性模型                             注:椭圆形框中的变量为潜变量,矩形框中的变量为观察变量;
                                                               ←→表示相关 / 共变关系,→表示因果关系,—表示具体细分项
           2.2.1 信息化对医生双向转诊意向及行为的影响分析
                                                                   图 1 信息化对医生双向转诊意向及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
           基于文献分析,信息化可以通过多种环节影响医生双向                            Figure 1 Theoretical model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zation on clinicians'
           转诊行为,如可以影响转诊的难易程度、转诊立场和看                            intention and behavior related to bi-directional referrals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