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2022-12-中国全科医学
P. 97
·150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提示升降散可有效预防癌痛患者 OIC 的发生并提高其生活质 LÓPEZ-CANO 等 [64] 报道了一项名为“吗啡远程局部光
量。张学哲等 [54] 研究发现,口服中药通便一号膏可有效改善 活化”的新技术并证实该技术可有效镇痛且不会出现耐受性
辨证为津亏肠燥证的 OIC 患者排便困难,缩短患者排便时间, 或严重的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治
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疗性疫苗可选择性地预防羟考酮的欣快感和毒性作用,如该
2.2.2 超声中药皮下透入治疗 宋娜等 [55] 采用超声皮下透入 疫苗获准上市将能解决阿片类药物镇痛与不良反应间的矛盾。
技术将天枢便秘 1 号方(黄芪 30 g、肉苁蓉 30 g、白术 60 g、 相信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未来的新技术或药物有望替代阿
厚朴 15 g、枳实 15 g、槟榔 15 g、莱菔子 30 g、火麻仁 30 g、 片类药物,从而减少 OIC 的发生。
青皮 15 g)通过天枢穴透入皮下以治疗肝郁脾虚型 OIC,结果 4 OIC 药物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
显示穴位组疗效及 PAC-QOL 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中药组和西 4.1 西医治疗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将泻药作为治疗 OIC 的
药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 首选用药,口服泻药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 PAMORA、促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分泌剂、促动力剂等 [23-24,65] 。由于 PAMORA 是最契合 OIC
2.2.3 穴位贴敷治疗 穴位贴敷指将药物制成膏剂再贴敷于 发病机制的药物,因此对于慢性癌痛伴 OIC 患者,在口服泻
穴位上的治疗方法。鲁叶云等 [56] 研究发现,大黄穴位贴敷对 药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羟考酮 / 纳洛酮缓释片剂;对于慢
恶性肿瘤伴 OIC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5.92%,高于口服乳果 性非癌性疼痛患者,可考虑使用纳洛西醇、甲基纳曲酮、纳
糖(P<0.05),而且其操作简便,有一定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德米定,但对于合并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则不建议使用
唐欣等 [57]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贴敷神阙穴治疗 OIC 患者 PAMORA。目前,尚缺乏相关证据支持不同类型药物及相同
取得良好疗效,患者便秘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优于 类型不同药物之间的联用。近期有学者报道了 1 例因纳洛酮
乳果糖组(P<0.05)。吴丽琴等 [58] 对气虚津亏型癌痛伴 OIC 与纳洛西醇联用而出现急性阿片戒断症状的病例 [66] 。因此,
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中药敷脐组有效率为 87.77%,高于 如尚无充足证据,则不推荐不同的 PAMORA 联用。
麻子仁丸组(P<0.05),且中药敷脐组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 4.2 中药治疗 (1)中药治疗疗程的制定需谨慎:用于治疗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值 OIC 的中药方剂及中成药多含有大黄、番泻叶等,而其含有
得临床推广应用。 的蒽醌类物质可诱导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并被邻近巨噬细胞吞
2.2.4 中成药治疗 近期发布的《癌痛规范化治疗中成药合 噬,同时凋亡小体在巨噬细胞的异溶酶体中转化为脂褐素色
理使用专家共识》 [59] 列出了治疗便秘的常见中成药,包括 素并导致肠黏膜发生褐色或黑色变色,引起结肠黑变病,因此,
芪蓉润肠口服液、四磨汤口服液、当归龙荟丸等,临床可结 不建议长期使用中药方剂及中成药治疗 OIC。需要指出的是,
合患者症状、特点辨证使用。刘改莉等 [60] 研究发现,采用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疾病,一般停药后可逐渐消退,但在
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的 OIC 患者的疗效、肠功能指数(bowel 极少数情况下结肠黑变病也可累及回肠和空肠 [67-68] 。有研究
function index,BFI)评分、KPS 评分与采用乳果糖治疗者无 发现结肠黑变病患者中结肠直肠腺瘤更常见 [69] ,但目前尚无
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改善 OIC 患者便秘程度方面以 研究证明结肠黑变病与结肠癌相关。此外,由于多数 OIC 患
乳果糖为优(P<0.05)。王婧等 [61] 研究发现,肠胃舒胶囊可 者需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因此中药方剂及中成药治疗需谨
双向调节肿瘤相关便秘、腹泻症状,便秘使用肠胃舒胶囊治 慎制定中药治疗疗程,注意权衡通便与致病的风险。(2)缺
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原(PG)、VIP 水平有升高趋势。需要指 乏机制研究:虽已证实中药治疗对 OIC 具有良好疗效,但现
出的是,虽然中药和中成药治疗 OIC 具有良好疗效,但由于 阶段关于中药治疗 OIC 的机制研究较少,未来还需加强相关
中药方剂与中成药种类繁多,因此使用时需注意结合患者临 机制研究以填补相应空白。
床症状、特点辨证使用,以免出现失治、误治。 5 小结与展望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何宝区 [62] 研究发现,四磨汤联合乳 OIC 是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药物治疗是目前临
果糖可有效改善 OIC 患者临床症状,且采用四磨汤联合乳果 床治疗 OIC 的主要手段,其中 PAMORA 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
糖治疗者治疗后血清 VIP、胃动素水平均优于单纯采用乳果糖 用前景。现已证实羟考酮与纳洛酮联用可有效镇痛、降低便
治疗者(P<0.05)。冯国建 [63] 研究发现,首荟通便胶囊联合 秘的发生风险,未来阿片类药物与 PAMORA 联用的复方制剂
乳果糖治疗老年 OIC 患者疗效良好,且患者停药 4 周后复发 可能为 OIC 相关研究热点。此外,虽已证实中药治疗对 OIC
率仅为 2.63%。 具有良好疗效,但目前关于中药治疗 OIC 的机制研究和疗程
3 OIC 的预防 规范化研究较少。如何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开发新药品、
鉴于 OIC 的高发病率及其所致治疗依从性降低给医患双 新技术以取代阿片类药物在镇痛药物中的地位是未来 OIC 相
方均造成了一定压力,因此 OIC 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2019 关研究焦点之一。总而言之,OIC 的成功治疗仍需患者、医
年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 [24] 推 师及科研人员共同努力。
荐在使用刺激性泻药或聚乙二醇同时保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 作者贡献:倪嘉淳负责文献收集、整理,撰写论文;蔡增进、
以预防 OIC,也可考虑使用椎管内镇痛剂、神经消融技术或 江琼进行文章的构思;蓝海波、杨向东、樊文彬负责部分论
其他干预措施以减轻疼痛和 / 或减少全身性阿片类药物剂量, 文的修订,樊文彬进行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
进而减少 OIC 的发生。 整体负责,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