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2022-12-中国全科医学
P. 125
·153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物系统解毒这些活性产物的能力之间的不平衡引起的现象 [23] 。 以及多发性急性梗死的存在可能与 PSD 的发展相关 [38] 。
活性氧(ROS)氧化性极强,能氧化细胞膜表面的脂质,破坏 4.2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指机体细
其结构和功能,还可直接引起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氧 胞在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下而发生的有序的死亡过程,
化损伤而丧失生理功能,对机体危害极大。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这个过程中不产生炎性反应 [39]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
线粒体可以为机体建立有效的抗氧化体系,及时清除过量的 着关键的作用 [40] 。其中在触发细胞凋亡的机制中,线粒体膜
ROS,防止其累积造成有害影响。因此,线粒体损伤可能在 通透性改变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41] 。线粒体损伤后引起膜通透
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4] 。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相 性的变化,致使大量细胞色素 C(Cytoc)被释放入胞浆,通
互作用,一方面,炎性细胞在炎症部位释放大量 ROS,导致 过激活 caspase 死亡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42] 。线粒
过度氧化损伤;另一方面,ROS 和氧化应激产物的大量积聚 体膜通透性改变的标志是线粒体大面积肿胀和钙离子超载 [43] 。
增强炎性反应 [25] 。有研究表明,线粒体解偶联蛋白 2(UCP2) 史华伟等 [44] 用透射电镜观察到抑郁模型组大鼠的海马神经元
通过降低氧化磷酸化的效率来参与控制 ROS 的生成 [26] 。DU 及骨骼肌细胞中均存在线粒体数目减少、形态肿胀、空泡变
等 [27] 发现 UCP2 消融显著增强了海马体和胶质细胞中 NLRP3 性、内嵴排列紊乱甚至溶解消失等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
炎症小体的活性,NLRP3 活性的增强促进了 IL-1β 的释放并 此外,脑缺血缺氧后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容易导致 ROS 积
加重了 CUMS 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证明了 UCP2 可以通过 聚。ROS 水平的升高,除了直接损害细胞中的脂质、蛋白质
控制 ROS 的生成来调节胶质细胞中的炎性反应,并在抑郁症 和核酸外,还可以触发各种分子信号通路以及炎症途径的启
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有相关研究证明 NLRP3 动,刺激并诱导细胞凋亡 [45] 。卒中后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发的
家族炎性小体的激活也可以进一步增强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 卒中后特定脑区细胞凋亡也可能是 PSD 的发病机制之一。
反应 [28] 。可见,炎性反应、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损伤是一个 5 总结与展望
相互作用、恶性循环的过程。而有效地控制脑卒中后炎性反 综合以上证据,笔者提出了 PSD 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假说。
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可能对于 PSD 的预防及治疗有着至关重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线
要的作用。 粒体中电子传递、ROS 及 ATP 的产生、细胞凋亡的调节必须
3 线粒体 DNA 损伤、突变或缺失与 PSD 受到严格的调控才能保证线粒体功能的正常。脑组织缺血缺
线粒体也有自己的 DNA,即 mtDNA,其可以通过编码线 氧后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必定会影响以上过程并妨碍卒
粒体呼吸复合物的组装和活动的许多关键蛋白质,参与调解 中后神经元功能的正常发挥。尽管目前仍缺乏 PSD 与线粒体
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29] 。上述推断 PSD 的发生与卒中后 功能障碍的直接机制研究,但上述研究均表明线粒体功能障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过量 ROS 的积聚以及加剧的炎性反应 碍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 PSD 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从线粒体
有关。与核 DNA 相比,mtDNA 损伤后的修复途径较少且缺乏 能量障碍、氧化应激、线粒体 DNA 缺失或突变、细胞凋亡等
相关的保护途径,因此更容易受到以上病理因素的影响而损 方面综述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 PSD 的关系。如果中枢单胺类
伤 [30] 。此外,mtDNA 损伤后不仅会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过 神经递质的减少,炎性反应的增强,特定部位脑细胞的死亡
程导致 ATP 产量的不足 [31] ,增强氧化应激反应 [32] ,并且氧 是导致 PSD 发生的原始运动,那么线粒体功能障碍则是促进
化的 mtDNA 可以通过结合并激活 NLRP3 炎症小体,促进炎 以上三者运动的激发器。究竟是 PSD 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性因子的释放 [33] 。CZARNY 等 [34] 通过一项研究发现与健康 还是卒中后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抑郁症状,或者是二者互
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 mtDNA 为因果,目前尚未明确,还需进一步研究。但可以明确的是,
突变增加,证实了抑郁症与 mtDNA 修复受损和退化相关。 保持良好的线粒体功能是阻止以上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在
mtDNA 损伤不仅与加剧的炎性反应、过量 ROS 的生成、ATP 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积极探索保护线粒体功能是否可以成
产量的下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突变也被证实是抑郁症 为治疗 PSD 的突破点,从而为今后 PSD 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发病的原因之一。另有研究发现 mtDNA 的缺失可以通过影响 作者贡献:丁志敏负责论文整体构思与设计,撰写论文
细胞内钙的调节,影响躁狂和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 初稿;苏凯奇、陈婷玉、冯一璇负责文献检索及整理;高静
发展过程 [35] 。由此可见,卒中后 mtDNA 的损伤、突变或缺 负责对论文初稿进行修订;冯晓东负责论文最终稿的修订、
失也在 PSD 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论文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论文整体负责;所有作者确认了
4 PSD 与细胞凋亡 论文的最终稿。
4.1 PSD 的神经解剖学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特定脑区 本文无利益冲突。
神经元的损伤与 PSD 的发病密切相关。ILUT 等 [36] 通过一项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后发现,PSD 的严重程度与卒中发生的位置密切相 [1]CAI W,MUELLER C,LI Y J,et al. Post stroke depression and
关,且位于左半球、前叶或基底神经结节的急性缺血性病变 risk of stroke recurrence and mortali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是与严重抑郁症相关的独立参数。TU 等 [37] 通过评估 47 例不 meta-analysis[J]. Ageing Res Rev,2019,50:102-109. DOI:
同类型脑梗死患者后发现,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患抑郁的比 10.1016/j.arr.2019.01.013.
例明显高于腔隙性循环梗死和后循环梗死患者。另有一项前 [2]VILLA R F,FERRARI F,MORETTI A. Post-stroke depression:
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内囊后肢和膝部、颞叶皮质下区域的病变, Mechanisms and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J]. Pharmacol 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