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8
P. 117

·101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表 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发表时间                      样本量                       男性 / 女性        平均年龄(岁)
                第一作者                    国家     研究类型                疾病分期
                              (年)                       (T/C)                    T       C        T       C
              YAMAMOTO [10]    2021     日本      RCT      75/77  Ⅲ B- Ⅳ、复发      30/45    26/51    67       67
             STINCHCOMBE [11]  2019     美国      RCT      43/45     Ⅳ、复发        12/31    14/31    65       63
                ZHAO [12]      2021     中国      RCT     157/156    ⅢB-Ⅳ        66/91    62/94    57       60
                SAITO [13]     2019     日本      RCT     112/112  Ⅲ B- Ⅳ、复发     41/71    39/73    67       68
                KATO [14]      2018     日本      RCT      75/77  Ⅲ B- Ⅳ、复发      30/45    26/51    67       67
              KITAGAWA [15]    2019     日本      RCT      6/10      Ⅳ、复发         1/5      3/7     74       73
              NAKAGAWA [16]    2019     日本      RCT     224/225    Ⅳ、复发        83/141  83/142    65       64
                SETO [17]      2014     日本      RCT      75/77  Ⅲ B- Ⅳ、复发      30/45    26/51    67       67
                ZHOU [18]      2019     中国      RCT     157/154  Ⅲ B- Ⅳ、复发     60/97    58/96    57       59
                                                  ECOG 评分
                                  治疗方案                        随访时间(月)        腺癌 / 其他       19del/L858R
                第一作者                             (0 分 /1 分)                                            结局指标
                                 T        C       T      C      T     C      T      C      T      C
              YAMAMOTO [10]   BEV+ERL    ERL    43/32  41/36   34.7  34.7   74/1   76/1   40/35  40/37   ①②
             STINCHCOMBE [11]  BEV+ERL   ERL    24/19  19/26   33     33     NA     NA    29/14  30/15  ①②③⑤
                ZHAO [12]     APA+GEF  PLA+GEF  48/107  50/105  15.8  15.8  154/3  155/1  81/74  83/73  ①~ ⑤
                SAITO [13]    BEV+ERL    ERL    64/48  68/42   12.4  12.4   110/2  112/0  56/56  55/57  ①③④⑤
                KATO [14]     BEV+ERL    ERL    43/32  41/36   25.9   27    74/1   76/1   40/35  40/37    ⑤
              KITAGAWA [15]   BEV+GEF    GEF     2/4    7/3    18     18     6/0    9/1    4/2    6/3     ③
              NAKAGAWA [16]   RAM+ERL  PLA+ERL  116/108  119/106  20.7  20.7  215/9  218/7  123/99  120/105  ①~ ⑤
                SETO [17]     BEV+ERL    ERL    43/32  41/36   20.4  20.4   74/1   76/1   40/35  40/37   ③④
                ZHOU [18]     BEV+ERL    ERL    25/132  17/137  22   21.5   157/0  154/0  82/75  79/75  ①③④⑤
              注:RCT= 随机对照试验,T= 联合给药组,C= 单药组,APA= 阿帕替尼,BEV= 贝伐珠单抗,ERL= 厄洛替尼,PLA= 安慰剂,GEF= 吉非替尼,
           RAM= 雷莫芦单抗,ECOG=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19del=19 号外显子缺失,L858R=21 号外显子突变;①表示无进展生存期(PFS),②表示总
           生存期(OS),③表示客观缓解率(ORR),④表示疾病控制率(DCR),⑤表示 3 级以上不良事件(AE)发生率


           2.3.4 DCR 共 5 篇文献   [12-13,16-18] 报道 DCR。行异质性检         A
               2
           验,I =47.7%,P=0.1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显示,联合给药组 DCR 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RR=1.00,95%CI(0.97,1.03),P=0.920〕,见图 4B。
           2.3.5 3 级以上 AE 发生率 共 6 篇文献      [11-14,16,18] 报道3级
                                       2
           以上 AE 发生率。行异质性检验,I =77.4%,P<0.001,采用
           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给药组 3 级
           以上 AE 发生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77,
           95%CI(1.62,1.94),P<0.001〕,见图 5;联合给药组高血                 B
           压、腹泻、蛋白尿发生率较单药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出血、皮疹、食欲减退、白细胞计数降低、
           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发表偏倚及敏感性分析 因本研究分析的结局指标所纳
           入的文献数有限(n<10),所以未用 Egger's 法进行发表偏倚
           评价。对异质性明显的结局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逐一
           剔除单个研究并未对结果产生影响,提示各结局指标结论稳
           定可靠。                                                图 4 联合给药组和单药组客观缓解率(A)和疾病控制率(B)比较
           3 讨论                                                的森林图
                                                               Figure 4 Forest plot of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A)and disease
               EGFR-TKIs 能延长晚期 EGFR 突变型 NSCLC 患者生存
                                                               control rate(B)between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 and monotherapy
           周期的优点已被研究证实         [5-6] ,然而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             group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