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7
P. 2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793·


           强调团队成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等                      [29] 。    这类主观结果。SHOEMAKER 等         [38] 参考投入 - 中介 - 产
           WONG 等  [30] 在可及性、全面性、协调性、有效性和公                     出 - 再投入(input-mediator-output-input,IMOI)理论
           平性维度与 12 个基于社区的、由基层保健团队商定的                          构建了基于团队的基层保健概念模型。这是一种迭代且
           通用指标,指标强调组织属性、基层保健团队效率及与                            动态的模型,亮点是在中介维度中强调要评估团队成员
           其他机构的合作医疗,对团队氛围的评估采用了 TCI。                          之间交互的动态性,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团队合作”的
           JOHNSTON 等  [31] 对 7 个家庭保健团队进行了研究,主                 突生状态。这些理论模型的改进越来越强调基层保健所
           要是在团队层面的慢性病管理、可及性、患者满意度、                            处的复杂环境对团队效率的影响,以及结果反馈在促进
           团队功能等维度上进行分析,其对团队氛围的评估也采                            持续性质量改进中的作用;在指标的选择上更加关注成
           用了 TCI。LEVITT 等   [32] 采用德尔菲法对 2005 年的家             员在团队中的心理情感状态,还有成员与各种团队活动
           庭医学质量工具(quality in family practice tool)进行了         之间的关系。
           验证和简化,与团队有关的指标有组织环境层面员工的                            2.2 国内家医团队评估指标研究现状 2016 年的《关
           职业资格与专业培训、人事合同与管理、学习资源、领                            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医改办发
           导力、与当地家庭医生组织和医疗机构的联系,以及团                            〔2016〕1 号)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对家医团队定
           队层面的团队持续改进、社交活动,个人的工作满意度                            期开展绩效考核;2018 年国务院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
           等。DONNELLY 等    [33] 从提供者的角度评估跨专业基层                 司印发《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
           保健团队协作,所构建的指标有团队层面的沟通、共同                            (国卫基层发〔2018〕35 号),明确提出以家医团队
           治疗、以患者为中心的会议、态度 / 价值观 / 信念、持                        相关内容为核心考核指标,考核结果同团队及个人绩效
           续质量改进,以及组织环境层面的机构内推荐、电子病                            挂钩;2020 年基层卫生健康司发布《关于加强基层医
           历、专业教育、部门间联系和伙伴关系、领导力、定位                            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试行)》(国卫办基
           与空间、人力资源支持等。HILTS 等             [34] 发起了一项家         层发〔2020〕9 号),从服务提供、综合管理、可持续
           庭医疗质量改进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环境层面领导                            发展和满意度评价 4 个方面构建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力的重要性、实践环境的变化、挑战和奖励,团队层面                            其中签约服务情况、人力配置和人员结构、一体化管理
           沟通的变化、了解团队角色和关系、加强团队合作、去                            培训、医务人员满意度等指标都与家医团队的建设有关。
           等级化,以及团队中个人层面的明确个体的职责与权力、                               近年来,全国多地开始以家医团队为单位进行服务
           个体的可持续发展等。                                          并提出了一系列考评标准           [39] 。各地区在考核时通常以
               总的来说,国外的基层保健质量评估受                               签约服务数量(签约率)、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情况、满
           DONABEDIAN [35] 的卫生质量评估模型(结构 - 过程 - 结               意度等结果性指标作为考核标准,缺乏服务质量方面的
           果模型)和SHI等    [15] 的PCAT影响较大,按照结构-过程-结               细化标准和相关制度的约束,同时缺乏标准化的薪酬激
           果等级构建指标维度,重视基层保健团队的组织结构,关                           励体系。以团队为单位的绩效考核与原有的多种绩效考
           注照护的整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全面性、可获得性,                           核办法同时存在,不能兼容。这既不利于家医团队签约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患者满意度等,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                           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家医团队的积极性和长远发
           一些与团队相关的评估指标。但由于针对性不够强,已经                           展。如北京地区的家医团队考核是由各区社区卫生服务
           不能够满足如今的基层保健团队发展需求                [33] 。            管理中心,根据签约率、居民满意度、慢性病管理率、
               近年来,各国研究者开始在原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健康宣教次数等指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医服务绩效
           进行修改、补充,如盖茨基金会、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                            进行考核,然后各机构进行内部团队考核后再分配薪酬,
           组织与阿里亚德内实验室和发展成果合作组织发起的                             同样存在指标不合理、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激励不足
           基层保健绩效倡议(the primary health care performance        等问题   [40] 。
           initiative,PHCPI),针对低收入国家构建基层保健评                        面对以上问题,有研究人员开始考虑以家医团队为
           估指标,其框架结构在“投入”维度之前放置了“系统                            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这些研究在理论模型运用、构
           级决定因素”维度,强调系统结构的重要性,包括政策、                           建方法、指标维度等方面各具特点               [41-54] ,见表 1。
                                                       [36]
           财政、领导力等,将“过程”维度扩展为“服务交付”                       。        (1)理论模型:基于理论模型构建团队评估指标
           LEMIEUX-CHARLES 等   [37] 开发的综合团队效能模型                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结构 - 过程 - 结果”是应用较
           (integrated team effectiveness model,ITEM), 除 了 将   多的理论模型     [41,46] ,其次为平衡卡计分法(BSC)理论         [50]
           团队类型、任务特征、团队组成、组织环境整合进任务                            及参考 QOF   [43] 。多数研究则没有明确指出使用了何种
           设计之外,还对团队过程和团队心理社会特征两个维度                            理论框架,对于维度与指标之间的关系描述不够清晰。
           进行了区分,在团队效率维度上提出关注团队成员态度                                (2)研究方法:在家医团队评估指标的研究方法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