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4
P. 25
·40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癌症生存者的个性化管理 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分级 具备照护资格的同时,增强其照护水平和能力,以切实
管理模式逐渐被应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管理, 保障照护的质量。此外,也可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拓
其核心为实行“医院 - 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 宽与癌症志愿组织的合作路径,鼓励更多志愿者帮扶癌
上下联动,构建不同等级、同等级别不同类型医疗机构 症生存者,以缓解癌症生存者面临的情感、行为、社会、
间的转诊体系,旨在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并在为其 心理等方面的压力。
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服 3.4 创新管理模式,利用远程医疗和互联网监测技术
务体系整体效能。我国可在充分考虑癌症生存者的个体 助力癌症生存者照护 远程医疗作为现代前沿医疗信息
化照护需求的前提下,根据癌症生存者的年龄、癌症类型、 技术的发展方向,可降低医疗综合成本(治疗、出行和
身心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其进行风险分层;以“按 时间成本),并给异地就医、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更为
需治、低风险基层治、高风险三级甲等治”为原则,以“癌 经济、便利的就医路径,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症急性期三级甲等治,延续期和永久期基层看”为分流 防控等特殊情况下,远程医疗和互联网监测技术可为实
目的,构建癌症的分级管理模式,最终使不同风险等级 现远距离的医患交流、医疗服务筑起“桥梁”。自 20
的癌症生存者在不同的生存阶段均能够获取与其风险层 世纪 90 年代起,远程医疗就已在美国得到了运用,远
次相匹配的医疗资源。 程肿瘤学已被证明能够在降低医疗综合成本的同时,有
3.2 制定和健全癌症延续期和永久期照护指南,构建 效提高癌症照护水平 [38] 。我国医疗机构可充分借鉴发
标准化癌症生存者照护模式和流程 目前,我国构建的 达国家经验,利用远程医疗和互联网监测技术为癌症生
癌症生存期照护指南多聚焦癌症急性期,对于癌症延续 存者提供包括远程肿瘤遗传学、远程肿瘤病理学等在内
期和永久期的关注度不足。建议抗癌协会、学术机构牵 的远程肿瘤专科服务,并通过开发相关应用软件,开展
头建立针对癌症延续期和永久期的照护指南,可参考 远程化疗监督、远程症状管理和远程姑息治疗等服务,
WHO 指南制定方法与流程,组织肿瘤学、内科学、康 以助力“线下”癌症照护,从而实现“线下”与“线上”
复学、药学、护理学、心理学、营养学、遗传学等领域 服务的优势互补 [38] 。远程医疗和互联网监测技术亦存
的专家共同开发。推荐意见领域应聚焦预防癌症复发、 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因无法对癌症生存者进
新发癌症及其他远期并发症,监测癌症转移、复发及第 行实验室检查或基本查体,医务人员无法判断癌症生存
二原发癌发生,评估癌症及其治疗给患者躯体、心理、 者的病情;(2)医患交流不畅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社会、财务等方面带来的不良影响,干预癌症及其治疗 或过度医疗;(3)对于老年癌症生存者而言,远程医
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后果,健康教育与促进等方面。必要 疗及互联网监测技术可及性较差。未来,仍需制定针对
时可加强与国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听取国外专家对于 性的策略以弥补上述不足。
指南开发的建议与意见,以提升指南质量。另外,鉴于 3.5 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逐步将癌症生存期照护纳入
我国地域辽阔且各省份的基层医疗水平差异较大,各省 医保范畴 政府也应通过制定政策,以医保为导向,以
份的抗癌协会应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合作, 风险分层为准则,鼓励一般症状治疗者、低危癌症生存
共同推动适合本土的癌症生存者照护模式的建立健全和
者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照护。可通过创新医保在基
发展,以缓解大型癌症中心的接诊压力。在建立健全癌
层医疗卫生机构癌症照护中的支付机制,以期为癌症生
症生存者照护模式的同时,需制定相应的照护标准与流
存者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的同时,实现医疗资源配置
程,完善照护质量监测体系,并搭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最优解,例如,制定专门的医保支付政策,用于支付癌
与肿瘤专科(综合性)医疗机构间的沟通与合作“桥梁”,
症生存期服务包费用和医药费用;拉大依据医院等级施
以更好地保障优质照护服务的延续性。建立流程过程中
行差异化医保报销比例的差距等。
需由多方共同商议,并通过开展行动研究,不断优化,
作者贡献:陈睿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文献 / 资
以确保流程有效、友好、可及。
料整理、论文撰写、英文的修订;陈睿、程文静负责文
3.3 加强癌症照护团队建设,培养多种癌症照护人才
献 / 资料收集;杨君婷负责论文的修订;尹世全负责文
目前,我国癌症照护的提供者面临数量不足、质量参
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刘跃华负责文章的可行性分析,
差不齐的双重挑战。我国在加大对肿瘤专科医师培养力
并对文章整体负责。
度的同时,应鼓励护理人员、PCP 等加入癌症生存者的
本文无利益冲突。
照护团队。以护理人员为例,国际肿瘤护士协会规定,
参考文献
为癌症生存者提供照护的护理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质认
[1]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The cancer atlas(3rd
证并通过相关照护培训 [11] 。下一步,我国须建立健全 edition)[EB/OL]. (2019-10-17)[2020-12-15]. https://
癌症照护服务提供者相关培训体系和资质认证机制,以 canceratlas.cancer.org/wp-content/uploads/2019/10/ACS_CA3_Book.
确保乐于为癌症生存者提供照护服务的护理人员、PCP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