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2023-04-中国全科医学
P. 35

·420·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February  2023, Vol.26  No.4


               表 1 2008—2018 年中国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                 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各省份(地
           Table 1 Overview of reported incidence of types A and B intestinal   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疫情(图 2)。具体来看,西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2008—2018
                                                               部地区的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伤寒与副
                  伤寒与副伤寒      病毒性肝炎       痢疾
                                                 总发病   总发      伤寒高发病率地区,而黑龙江省、吉林省、山东省等省
             年份    发病        发病         发病        例数   病率
            (年)    例数  发病率   例数  发病率 5  例数  发病率  (例) (1/10 )   份的伤寒与副伤寒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病毒性肝
                                                         5
                                               5
                          5
                  (例)  (1/10 )  (例)  (1/10 )  (例)  (1/10 )
                                                               炎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西藏自治区、青海
             2008  15 641  1.18  129 649  9.81  312 522 23.65  457 812  34.65
                                                               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中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
             2009  16 938  1.28  113 564  8.55  271 551 20.45  402 053  30.27
                                                               湖北省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亦较高,内蒙古自治区、河北
             2010  14 041  1.05  104 361  7.82  252 248 18.90  370 650  27.77
                                                               省、河南省等省份为病毒性肝炎低发病率地区;北京市、
             2011  11 798  0.88  105 137  7.84  237 930 17.74  354 865  26.46
                                                               天津市为痢疾的高发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
             2012  11 998  0.89  92 092  6.84  207 429 15.40  311 519  23.12
             2013  14 136  1.04  85 743  6.33  188 669 13.93  288 548  21.31   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的痢疾疫情亦较为严重,广东省、
             2014  13 768  1.02  84 516  6.24  153 585 11.33  251 869  18.59   福建省、海南省等东部地区省份的痢疾疫情总体处于低
             2015  11 637  0.85  76 834  5.64  138 917 10.20  227 388  16.69   水平波动状态。
             2016  10 899  0.80  71 968  5.25  123 283  8.99  206 150  15.04   2.3 2008—2018 年中国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空
             2017  10 791  0.78  67 173  4.87  109 368  7.93  187 332  13.58   间聚集性分析
             2018  10 843  0.78  60 299  4.34  91 152  6.56  162 294  11.68   2.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除 2014 年
           变化率(%) —    -33.90  —  -55.76  —  -72.26  —  -66.29  的伤寒与副伤寒发病率(全局 Moran's I 值为 0.06,
             2
            χ 趋势 值  —  9.688  —   7.043  —  9.863  —   9.861   P=0.055)、2016 年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全局 Moran's
             P 值   —   0.002  —   0.008  —  0.002  —   0.002
                                                               I 值为 0.07,P=0.128)外,2008—2018 年中国历年伤寒
              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数据未纳入统                     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痢疾发病率均呈空间正相关(全
           计范畴;我国甲乙类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伤
           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和未分型肝炎)、痢疾,鉴于                      局 Moran's I 值 为 0.09~0.24,P 均 <0.05), 即 除 2014
           霍乱和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极低,本研究仅对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                      年的伤寒与副伤寒、2016 年的病毒性肝炎外,2008—
           炎、痢疾的发病例数和发病率数据进行分析;—表示无相关数据                        2018 年中国历年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痢疾发
                                                               病具有空间聚集性,见表 2。伤寒与副伤寒发病率的全
           季节性,历年发病曲线呈单峰型,夏秋季(5—10 月)                          局 Moran's I 值从 2008 年的 0.15 逐渐下降至 2014 年的
           为伤寒与副伤寒、痢疾的高发季节,5—10 月伤寒与副                          0.06 后,随后又出现大幅度上升,于 2018 年达到峰值
           伤寒、痢疾发病人数分别占伤寒与副伤寒、痢疾发病总                            (0.22),提示 2008—2018 年中国伤寒与副伤寒发病
           例数的 63.46%(90 424/142 490)、70.80%(1 477 316         的空间聚集性先减弱后增强。2008—2018 年中国病毒
           /2 086 654),每年的 6—9 月为伤寒与副伤寒、痢疾的                    性肝炎发病的空间聚集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病毒
           发病高峰,6—9 月伤寒与副伤寒、痢疾发病人数分别                           性肝炎发病率的全局 Moran's I 值由 2008 年的 0.24 下降
           占伤寒与副伤寒、痢疾发病总例数的 44.70%(63 693                      至 2016 年的 0.07 后,又上升至 2018 年的 0.19,但总
           /142 490)、52.63%(1 098 180/2 086 654)。病毒性肝          体而言发病的空间聚集性有所减弱。2008—2018 年中
           炎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每年的 1—6 月,                          国痢疾发病的空间聚集性较强,历年痢疾发病率的全局
           且发病高峰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后移的趋势,1—6                            Moran's I 值较为平稳,在 0.17 到 0.24 之间波动。
           月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例数的                              2.3.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2008—2018
           53.04%(525 805/991 336),见图 1。                       年中国肠道传染病发病的空间演变特征具体表现为:
           2.2 2008—2018 年中国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空                      (1)伤寒与副伤寒发病率“高 - 高聚集区”主要包括
           间分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制度及分类标准中                            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云南省,并向贵州省、云南省以东
           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         [19] ,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包括北                的邻近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广东省)扩张,
           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                            “低 - 低聚集区”的面积较大,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
           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中部(包括山西省、                           及其周边省份;伤寒与副伤寒发病率在四川省、海南省
           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西部(内                           呈现“低 - 高”聚集特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西省
           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                          为 2013 和 2018 年中国伤寒与副伤寒发病率的“高 - 低
           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                            聚集区”。(2)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高 - 高聚集区”
           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东北(辽宁省、吉                            主要包括西部地区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
           林省和黑龙江省)四大区域。2008—2018 年中国历年                        自治区,“低 - 低聚集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河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