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2023-01-中国全科医学
P. 12

2023年1月   第26卷   第1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7·

           编制的皮肤病指南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指南实                             为中心”,风险和收益的证据不足,无法支持明智
           施后的患者转诊率增加了 40%,但两年以后这个正                            的临床决策。VAUSE        [57] 认为,高质量证据必须是从
           向鼓励作用未能持续。克服“指南倦怠”的对策是定                             大量研究数据中提取的、临床可用的、医生和患者
           期对指南进行加强培训,维持和再激发指南的效果。                             可接受的建议。严格的和独立的系统评价至关重要,
           另外,更新指南内容对指南实施也有很大帮助                      [50] 。    而不是挑拣出几篇文章后攒出一个有利于指南开发
               指南实施效果的持续性与不断获得使用者(全科                           者的临床要求。系统评价必须是国际范围的,并睿
           医生)的反馈意见有直接关系。SCHUBERT等                [51] 认为,     智、无偏、无自反地合成研究发现和提出临床建议。
           获得指南被普遍接受和实施障碍的反馈意见,是指南                             指南发布与实施之间存在鸿沟,首要因素在于医生,
           成功实施的关键。研究者就 6 个全科相关指南中的                            也有患者和协疗方面的问题。当指南实施困难、遵
           处方建议收集医生的反馈意见,发现在 22 条指南建                           从不佳、患者无收益时,不仅要评估医生方面的因素,
           议中,有 18 条是与处方质量有关的,其中 11 条是                         还要考虑卫生系统的因素、诊所管理的因素、服务
           实际可行的。医生认为不能采纳相应建议的原因是:                             团队的因素、行政方面的因素、经济激励因素等。
           与患者沟通需要资源和时间,患者的偏好和主动性,                             3 讨论
           在处方药之外还有非处方和非医疗的管理方法。因                                  循证医学发展之初的重点是指导临床医生理解和
           此,指南开发并非以发布为结点,而应进行持续的                              使用已发表的文献,通过归纳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
           质量改进,即获取使用者的反馈意见,并有针对地                              建议,从而优化临床服务。如今“三十而立”的循证
           改善指南中的建议。                                           医学也看到了自身的局限性             [58] 。科研证据及据此提
               WANGLER 等   [52] 对德国 3 100 名全科医生开展              出的建议,没有最佳,只有适合。循证指南没有普适,
           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生认为指南增加了其                              都有条件限制。循证指南应更关注对科研证据的思
           循证性诊疗方法,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程度,                             辨性评估,邀请指南的最终使用者尽早参与指南的
           减少了过度提供或提供不足问题;1/4 的医生提出指                           开发,并经常参与指南的过程评估,应更关注患者
           南实施过于复杂,60% 以上的医生认为指南限制了                            的偏好和价值取向,更关注服务背景异质性对指南
           其诊疗自主性;医生认为全科相关指南应该更多地考                             变通和改编的需要。
           虑非药物治疗,更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供各                                  全科医学相关指南面临着来自全科医学学科本身
           种治疗方案之间的比较结果,以作为临床决策参考。                             的独特挑战。循证医学对全科服务是重要的,但同
           可见,及时获取全科医生对指南的反馈意见,可以                              时其又不是唯一的诊治策略。全科医学服务是科学
           有效地提高指南质量及其实施效果                [53-55] 。            与艺术并存,临床决策除了参照科学依据,也取决
           2.4.3 指南对患者健康结果的影响 这类研究比较                           于医生的认知和经验,以及其他不可忽略的因素,如
           少见,也是今后研究应该关注的。新西兰学者对此展                             经济上的考量、政策 / 政治上的影响、管理上的要求、
           开辩论,有专家认为指南对健康的积极影响取决于 3                            患者的偏好等。倡导循证医学,但并不奉行唯循证
           个因素:指南中建议的质量、指南所依据证据的质量、                            主义,全科医学服务中的经验和艺术,以及病患因
           指南建议对现实全科服务的适宜程度                  [56] 。而全科医        素和社区认同,是与循证并行的全科临床推理考量。
           学相关指南促成患者积极健康结果的条件是:有高                              循证医学基于其建议所依证据的准确性、客观性、
           质量的初级保健 / 全科医学研究为基础,有让全科医                           真实性、相关性、灵敏性、综合性等高质信息的通
           生普遍遵从指南的机制           [57] 。                         用本质,同时其自身也难以做到背景化,即具体临
           2.4.4 指南自身质量影响实施效果 指南对患者                            床问题、决策医生的经验、患者条件、医患互动的
           健康结果的影响研究,仍需回归对指南的研究。                               质量及广泛的社区信念、社区意识和民众共识。因此,
           MANGIN  [56] 认为,相当一部分指南的质量一般,专                      全科医生应该是循证医学的主人(owner),而不只
           家共识性内容较多,部分推荐建议缺乏对患者长期健                             是使用者(user)。不仅要把经验与循证相提并论,
           康结果的考虑;有的指南建议过时,研究数据存在                              而且要把全科经验、服务背景、患者偏好等融入指南,
           偏性,对干预措施的有害性未做明确报告,结果展                              使之成为指南中有机的和不可或缺的部分。主导或
           示偏向投资人的利益,多病共存、多重用药患者通                              参与全科医学相关指南 / 共识的开发、实施和评价工
           常被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部分指南并非“以患者                              作,是全科医学学科成熟的标志。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