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2022-36-中国全科医学
P. 7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4549·
1.3.2 ERP数据处理 脑电数据记录采样率为1 000 Hz, 体质量因子分ASD+MD-组、ASD+MD+组均高于对照组,
预处理采用 MATLAB2013b 和 EEGLAB12.0.2.6b 软件, ASD+MD+ 组高于 ASD-MD+ 组、ASD-MD- 组,差异均
数据滤波采用 0.01~30 Hz 带通。刺激出现前 200 ms 到 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因子分 MDD 各亚
出现后 800 ms 截取为时间窗口,基线校正在刺激前 组均高于对照组,ASD+MD+ 组高于 ASD-MD+ 组,差
200 ms,以独立成分分析剔除眼动及头动等伪迹。将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D 各亚组的阻滞因
句尾歧义词诱发的 N400 电位进行叠加,该刺激出现后 子分、睡眠障碍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300~600 ms 内)的最低振幅即 N400,对中线前额电 义(P<0.05),见表 2。
极点(Fz)、中线中央区电极点(Cz)和中线顶区电极 2.3 各组受试者的 RBANS 评分比较 MDD 各亚型组
点(Pz)的 N400 潜伏期和波幅进行分析。 及对照组的 RBANS 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统计学意义(P<0.05),MDD 各亚组的即刻记忆、视
2
分析。计数资料用 n(%)表示,组间比较用 χ 检验; 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因子分及 RBANS
年龄、受教育年限、HAMD-17 总分及因子分、RBANS 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分及因子分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 M(P 25 , ASD+MD+ 组的即刻记忆因子分低于 ASD-MD+ 组,差
P 75 )表示,组间比较用 Kruskal-Wallis H 检验及两两比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较使用 Bonferroni 法校正;N400 的潜伏期及波幅符合 2.4 N400 潜伏期与波幅 组别和电极点对潜伏期、波
近似正态分布,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双因素 幅主效应不显著(P>0.05),且组别与电极点间无交互
方差分析。以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为协变量,采 作用(P>0.05),见表4。
用偏相关分析探讨 HAMD-17 总分及因子分和 RBANS 2.5 HAMD-17、RBANS 总分及各因子分与 N400 的相
总分及因子分与 N400 潜伏期、波幅的关系,检验水准 关性 Fz 电极点 N400 波幅与认知障碍因子分呈负相
α=0.05,双侧检验。 关(r=-0.170,P=0.016),Cz 电极点波幅与阻滞因子
2 结果 分呈正相关(r=0.151,P=0.033),Pz 电 极 点 波 幅 与
2.1 各组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比较 MDD 各亚组及
表 1 抑郁障碍各亚型组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的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均
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ASD+MD- 组与 ASD-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ubtypes and healthy controls
MD+ 组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性别〔n(%)〕 年龄 受教育年限
组别 例数
2.2 各组受试者的 HAMD-17 评分比较 MDD 各亚组 男 女 〔M(P 25 ,P 75 ),岁〕〔M(P 25 ,P 75 ),年〕
及对照组的 HAMD-17 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 对照组 35 17(48.6) 18(51.4) 31(28,35) 15(14,16)
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HAMD-17 总分 MDD ASD+MD- 组 78 23(29.5) 55(70.5) 34(27,40) 14(9,15)
ASD-MD+ 组 46 23(50.0) 23(50.0) 27(21,31) a 15(11,15)
各亚组均高于对照组,ASD+MD+ 组高于 ASD-MD+ 组
ASD+MD+ 组 61 23(37.7) 38(62.3) 29(22,42) 14(11,15)
和 ASD-MD- 组,ASD+MD- 组 高 于 ASD-MD+ 组,
ASD-MD- 组 24 4(16.7) 20(83.3) 25(21,35) 14(13,1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焦 虑 / 躯 体 化 因
2
H(χ )值 11.517 b 17.003 10.394
子分 MDD 各亚组均高于对照组,ASD+MD- 组高于 P 值 0.021 0.002 0.034
ASD-MD+ 组、ASD-MD- 组,ASD+MD+ 组 高 于 ASD- 注:ASD= 焦虑型抑郁障碍,MD= 忧郁型抑郁障碍; 表示与
a
b
MD+ 组、ASD-MD-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SD+MD- 组比较 P<0.05; 为 χ 值
2
表 2 抑郁障碍各亚型组及对照组 HAMD-17 评分比较〔M(P 25 ,P 75 ),分〕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HAMD-17 across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ubtypes and healthy controls
组别 例数 HAMD-17 总分 焦虑 / 躯体化 体质量 认知障碍 阻滞 睡眠障碍
对照组 35 1(0,3) 0(0,1) 0(0,0) 0(0,0) 0(0,1) 0(0,1)
ASD+MD- 组 78 21(19,24) ad 7.5(7,8) acd 0(0,1) a 3(2,4) a 6(5,7) a 4(3,5) a
ASD-MD+ 组 46 18(17,19) a 5(5,6) a 0(0,1) 3(2,4) a 6(5,7) a 4(3,5) a
ASD+MD+ 组 61 23(20,26) abc 8(7,9) abc 0(0,2) abc 4(3,5) ab 6(6,8) a 4(3,5) a
ASD-MD- 组 24 17(17,23) a 6(5,7) a 0(0,0) 4(3,4) a 6(5,7) a 4(2,5) a
H 值 128.060 179.152 30.505 96.164 96.285 63.782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a
b
c
注:HAMD-17=17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示与 ASD-MD+ 组比较 P<0.05; 表示与 ASD-MD- 组比较
d
P<0.05; 表示与 ASD-MD+ 组比较 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