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2022-31-中国全科医学
P. 12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957·


           内容包括第 1 轮函询的修改意见及根据第 1 轮函询结果                        维度“综合能力”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中增加“临床
           调整后的指标体系,不满足以下任一标准的指标被删除:                           思维”;(3)“公共卫生能力”维度“预防保健知识”
           重要性赋值均数≥ 3.70 分,变异系数≤ 0.21,满分比                      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中增加“健康评估与管理”;(4)
           ≥ 25.0% [9] 。对于函询专家的开放性意见,课题小组                      “人文素养”维度“法理法规”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
           成员进行专题讨论,根据专家咨询意见,修改部分指标,                           中增加“医疗投诉 / 纠纷”;(5)“其他方面”维度
           从而形成第 3 轮专家咨询表。若意见趋于一致或无修改                          增加“经济学”二级指标,并下设三级指标“医疗费用
           意见,则不再进行第 3 轮咨询。                                    管理”。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开展课题项目组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Excel 2010 软件录入数据,采                    题讨论,采纳专家所提上述 5 条建议,并更新至第 2 轮
           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分别计算两轮函询中                      问卷中。
           各指标的满分比、重要性赋值均数、变异系数。专家积                            2.4.2 第 2 轮函询 第 2 轮咨询根据第 1 轮的咨询结
           极程度以问卷有效回收率表示,问卷有效回收率越高表                            果,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 1 个二级指标(6.2 经
           明专家的积极性越高;专家权威系数根据公式“权威系                            济学)和 5 个三级指标(2.1.3 中医适宜技术知识、2.3.5
           数 =(熟悉系数 + 判断系数)/2”计算;专家意见协调                        临床思维、3.1.1 健康评估与管理、4.2.1 医疗投诉 / 纠
           程度采用肯德尔协调系数表示,以 >0.3 为专家意见协                         纷、6.2.1 医疗费用管理),共计 6 个一级指标、15 个
           调程度可接受      [10-11] 。通过 Yaahp 软件构造层次模型,             二级指标、48 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重要性赋
           采用层次分析法检验各级指标的逻辑一致性,并确定指                            值均数为 4.21~4.70 分,变异系数为 0.07~0.16,满分比
           标权重,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CR 值)<0.100 时方                       为 32.9%~39.0%;二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为 3.81~4.73
           被接受   [12] 。                                        分,变异系数为 0.07~0.19,满分比为 30.1%~38.5%;
           2 结果                                                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 3.95~4.78 分,变异系数
           2.1 函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52 名函询专家均具有市级                         为 0.06~0.21,满分比为 27.2%~37.1%。第 2 轮的各项
           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证书和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经历。其                            指标均满足标准,且无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故最终确立
           中, 男 21 名(40.4%), 女 31 名(59.6%); 年 龄 为              由 6 个一级指标、15 个二级指标、48 个三级指标组成
           35~54 岁,平均年龄为(42±6)岁;最高学历为本科                        的评价体系,各项指标及权重见表 1。
           33 名(63.5%),硕士 19 名(36.5%);具有副高级职                   2.5 专家协调程度 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
           称 45 名(86.5%),高级职称 7 名(13.5%);社区卫                   0.53(P<0.001),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 0.52
           生工作年限为 0~10 年 15 名(28.9%),11~20 年 23 名              (P<0.001),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 0.49
           (44.2%),>20 年 14 名(26.9%);研究方向均为全                   (P<0.001)。
           科医学;当前工作岗位为一线全科医生 16 名(30.8%),                      3 讨论
           全科相关行政管理 9 名(17.3%),一线全科医生兼行                            目前,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多在麦克利兰博士的研究
           政管理 27 名(51.9%)。                                    基础上开展     [13-17] 。在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方面,国际
           2.2 专家积极程度 两轮函询均发放问卷 52 份,回收                        主要根据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提出的 6 种全
           有效问卷 52 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 100.0%。                        科医疗核心能力框架来开展研究,包括:以患者为中心
           2.3 专家权威程度 本研究函询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                           的照顾能力、开展基础的卫生服务能力、以社区为导向
           为 0.904,熟悉程度系数为 0.916,权威系数为 0.910。                  的服务能力、解决基础临床问题的能力、提供整体服务
           2.4 专家咨询结果                                          的能力、综合性服务的能力。而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起
           2.4.1 第 1 轮函询 52 名咨询专家对 6 个一级指标、                    步较晚,尚处于理论研究层面,应用性研究尚不成熟,
           14 个二级指标、43 个三级指标进行重要性评分。其                          多采用定性方法进行评估           [8] 。本研究以社区全科医生
           中,一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为 4.18~4.69 分,变异系                      的岗位要求、职责为基本前提,对现有的工作能力、工
           数为 0.08~0.17,满分比为 26.9%~33.1%;二级指标重                 作指标进行分析与提炼,旨在体现评价指标的实用性,
           要性赋值均数为 3.51~4.65 分,变异系数为 0.07~0.25,                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以体现评价指标的可测量性与
           满分比为 23.7%~31.6%;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                        客观性。
           数为 3.56~4.71 分,变异系数为 0.06~0.25,满分比为                     陆志敏等    [18] 、韩颖等   [19] 曾做了关于全科医生岗
           21.4%~30.8%。第 1 轮的各项指标均满足标准,故没有                     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应的
           指标删除,但有 5 名专家提出了修改建议,分别为:(1)                        评价指标体系。但随着近几年社区卫生服务的快速发展,
           “临床业务能力”维度“理论知识”二级指标下的三级                            原有的指标体系已不能很好地评价现有的工作内容与工
           指标中增加“中医适宜技术知识”;(2)“临床业务能力”                         作要求。本研究在之前研究者的基础上,吸取其在社区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