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5
P. 9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881·
属分别是 Ruminococcus、Unclassfied_Lachnospiraceae, T 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作用中占
+
显著升高的属分别是 Akkermansia、Clostridium_XIVa、 据着中心地位,Th 细胞为初始 CD 4 T 细胞活化后分化
Unclassfied_Porphyromonadaceae; 相 较 于 Control 组, 而成的效应细胞,其通过释放细胞因子、辅助 B 细胞
DUCM 组中丰度显著降低的属分别是 Helicobacter、 活化产生抗体,以及和细胞间直接接触的方式发挥免
Sacchari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Ruminococcus, 疫效应 [13] 。在受到不同性质抗原和局部微环境中细胞
DUCM 组中丰度显著升高的属分别是 Akkermansia、 因子调控后,Th 细胞主要可分化为 Th1、Th2 等两个亚
Bacteroides、Parabacteroides、Klebsiella。经过 FMT 治疗后, 型。Th1 细胞以分泌 IL-2、IFN-γ 等为主,参与细胞
CUCM+FMT 组、DUCM+FMT 组有逐步向 Control 组靠拢 免疫应答、炎性反应和急性排斥反应过程;Th2 细胞以
的趋势,表明肠道菌群正在改善,见图 4。 分泌 IL-4、IL-5 为主,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14-15] 。根据
3 讨论 研究 UC 模型中 Th1 细胞及 Th2 细胞,经 FMT 治疗后,
目前关于 FMT 治疗 UC 的机制认为可能与改善肠 DUCM 模型组 Th1/Th2 平衡更趋于 Control 组。
道菌群结构,酸化肠道抑制致病菌生长,提高肠道抗 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如
炎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水平,增加有益菌丰度,改善 哮喘、肥胖、糖尿病等,尤其是胃肠类疾病 [16] 。有研
Th1/Th2 细胞平衡,调节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平衡, 究表明,大肠湿热证 UC 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的差
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产生免疫耐受等多方面有 异明显:其中,大肠湿热证 UC 患者的 Bacteroidetes 和
关 [11-12] 。 Firmicutes 的细菌均低于健康人,但是 Proteobacteria 和
根据本研究 HE 染色病理学、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结 Verrucomicrobia 的比例高于健康人且大肠湿热证 UC 患
果分析,FMT 对 CUCM 与 DUCM 两种 UC 模型小鼠均 者的多样性均高于健康人肠道样本 [17] 。根据本研究的
有显著的疗效,且对 DUCM 效果优于 CUCM。流式细 菌群差异结果显示,属水平差异显著的是 Ruminococcus
胞检测结果表明 FMT 可以使 DUCM 模型组中 Th1 细胞 与 Akkermansia,推测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有关。
减少,Th2 细胞增多。血常规表明 FMT 可以使 UC 模型 综上可知,FMT 治疗 UC 模型小鼠效果明显,并且
中 WBC、PLT 下调,RBC、HGB 上调,并且 DUCM 组 针对 DUCM 优于 CUCM。反之,苦味具有清泻、燥湿
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 CUCM 组。疗效指数分析表明 作用,一般清热、泻火、燥湿、通便药物均具有苦味,
DUCM 组的疗效指数高于 CUCM 组。同时菌群多样性结 苦味药物主治热证、火证及湿证。根据中医八纲辨证施
果也显示 FMT 可以使 UC 模型中的菌群趋于正常。 治理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热证、火证均可以
a b
注:A=Control 组,B=CUCM 组,C=CUCM+FMT 组,D=DUCM 组,E=DUCM+FMT 组;1、2、3 分别表示样品 1、2、3;a 表示属水平相对丰
度 3D 柱状图,b 表示属水平群落组成丰度 Heatmap 热图
图 4 小鼠肠内容物菌群属水平差异分析
Figure 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mice in each group at the genus 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