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5
P. 53

·184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3                                 a               1.3
                1.2                                                 1.2                                 a
              相对危险度  1.1                                          相对危险度  1.1
                1.0
                0.9                                                 1.0
                0.8
                0.7                                                 0.9
                   0        5       10       15       20               0        5       10       15       20
                                滞后天数(d)                                             滞后天数(d)
               1.6                                                  1.2
                                                    b                                                   b
               1.4
              相对危险度  1.2                                          相对危险度  1.0
                                                                    0.8
               1.0
               0.8                                                  0.6
                                                                       0        5       10       15       20
                   0        5       10       15      20
                                滞后天数(d)                                             滞后天数(d)
                                                                    1.6                                 c
               1.2                                  c               1.4
              相对危险度  1.0                                          相对危险度  1.2

                                                                    1.0
               0.8
               0.6                                                  0.8  0      5       10       15       20
                   0        5       10       15      20                             滞后天数(d)
                                滞后天数(d)                           注:a 为脑卒中死亡,b 为出血性脑卒中死亡,c 为缺血性脑卒中
              注:a 为脑卒中死亡,b 为出血性脑卒中死亡,c 为缺血性脑卒中
                                                               死亡;阴影为相对危险度的 95%CI
           死亡;阴影为相对危险度的 95%CI
                                                                图 3 高温(30.1 ℃)对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影响的滞后效应
            图 2 低温(3.0 ℃)对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影响的滞后效应                   Figure 3 The lagged effect of impact of high temperature on stroke
           Figure 2 The lagged effect of impact of low temperature on stroke mortality   mortality in Pudong New Area
           in Pudong New Area

                           表 5 高温对不同年龄与受教育水平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影响的修饰效应〔RR(95%CI)〕
                 Table 5 Lagged days of the impact of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 on stroke mortality in Pudong New Area by age and education attainment
                                               年龄                                       文化水平
               滞后期(d)
                                     <75 岁              ≥75岁                 小学及以下               中学及以上
                  Lag 0         1.14(0.89,1.46)      1.14(0.97,1.34)      1.10(0.94,1.30)     1.21(0.95,1.54)
                 Lag 0~1        1.13(0.92,1.40)      1.31(1.14,1.51)      1.35(1.17,1.56)     1.07(0.87,1.32)
                 Lag 0~3        0.90(0.73,1.12)      1.11(0.97,1.28)      1.13(0.98,1.30)     0.88(0.72,1.08) a
                 Lag 0~7        0.86(0.68,1.08)      0.99(0.85,1.16)      0.96(0.83,1.13)     0.92(0.73,1.16)
                 Lag 0~14       0.88(0.67,1.15)      0.84(0.70,1.00)      0.83(0.69,0.99)     0.89(0.68,1.16)
                 Lag 0~21       0.78(0.57,1.08)      0.83(0.68,1.02)      0.77(0.63,0.95)     0.92(0.67,1.26)
                 a
              注: 表示与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人群相比 P<0.05

           院率仅与低温相关,与高温效应的相关性不显著                     [15] ;    糖尿病患者在高温与低温环境中更易发生脑卒中                     [18] 。
           关于南昌市的研究则发现高温与人群脑出血入院率也存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温环境下小学及以下文化人群脑卒
           在相关性    [6] 。笔者分析地区差异性可能与人群的工作                      中死亡风险显著高于中学及以上文化人群。现有研究
           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及地区的气温分布有关。                            普遍认为,低文化人群是气温 - 健康危害的高风险人
               本研究依据脑卒中死亡病例的年龄与受教育水平开                          群 [19-20] 。个人的文化教育水平常被认为可以有效反映
           展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高温与低温效应仅对≥ 75 岁                          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         [21] 。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享有更
           人群脑卒中死亡影响显著,对 <75 岁人群脑卒中死亡影                         好的医疗保障、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提高了该人群对
           响不显著,说明在高温与低温环境中,老年人群是脑卒                            气温健康危害的抵抗能力。近期在我国成都与北京开展
           中发生及死亡的高危人群,该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                            的两项研究发现,相较于低文化水平人群,文化水平较
           致 [16-17]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老化,其对于环境温度                      高的人群拥有更高的健康素养             [22-23] 。
           变化带来的伤害抵抗能力较差。老年人群是慢性病患病                                综上所述,日均气温与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呈
           率较高的人群,一项在韩国开展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及                            非线性相关性,其中高温显著增加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死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