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4
P. 105
·48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6.6±2.3)分,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 而男性照护者不愿示弱、主动寻求帮助 [26] 的性格特征
支持水平较低,这一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类似 [10-11] 。 可能导致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较女性照护者低。该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总得分及各维 结果也提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
度得分既低于一般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照护者 [12] ,又 体水平及各维度水平在性别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女性
低于生理疾病患者的家庭照护者 [13-14] 。相较于生理疾 照护者亟待其社会网络中的成员提供更为充足的社会支
病患者与一般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照护者,严重精神障 持。同样,本研究发现,相较于居住地为农村的照护
碍患者的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来源少、感知到的社会支 者,居住地为城市的照护者获得的主观社会支持更少,
持强度低、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意愿弱 [15] 。其原因可能 但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亦更高。其原因可能是相较于
是严重精神障碍的污名化问题较为严重,患者家庭 / 社 城市地区,农村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27] ,
会网络成员对此类疾病的病耻感及家庭照护者的连带病 因而照护者的家庭成员、亲友能够为其提供更充足的支
耻感,导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面临的社会孤 持 [28] 。但由于农村居民对严重精神障碍的病耻感更严
立、社会支持缺乏等问题更为严峻 [16] 。相较于其他疾 重 [29]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极易产生“社交
病患者的家庭照护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照护者 退缩”行为,且较少选择向他人倾诉、求助。鉴于女性、
更为弱势,亟须社区为其提供正式或非正式的工具性、 居住地为城市的照护者具有更强的社会支持利用意愿,
情绪性支持及提升社会支持利用水平的策略。 当帮助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后,其更有可能充分
3.2 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水平 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以减轻自身照护负担和压力,提高
的个体层面因素 本研究发现,有配偶、从事专业技术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而不断提
工作及有宗教信仰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 升其家庭获得感。考虑到拓宽社会支持路径将有助于提
支持的保护性因素,这一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 [17-20] 。 升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下一步可通过扩大社区
此外,相较于无配偶者 / 无宗教信仰者,有配偶者 / 有 关爱帮扶小组的服务范围、提高社区关爱帮扶小组的服
宗教信仰者在主观社会支持维度上的得分更高。针对 务质量、推动家属资源中心与阳光驿站等机构的发展,
前者,既往研究提示,配偶关系是个体社会网络中的 进而扩大家庭照护者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同时,可通
“强关系”,配偶一方能够为另一方持续提供高质量的 过引导家庭照护者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定
情绪性支持 [21] 。针对后者,信仰宗教一方面有助于帮 信念,鼓励其加入同辈支持小组或参与社区休闲活动,
助照护者发现生命的意义,使照护者以积极、正面的态 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等途径,扩大其非正式社会支持网
度面对繁重的照护任务,进而使其与被照护者建立起良 络。针对农村地区,相关部门需重点开展精神卫生宣传
好的情感关系;另一方面可帮助照护者与有共同信仰的 教育工作,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健康素养,降低严重
人群建立更紧密的社会连接,进而可使照护者获得更多 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的连带病耻感水平,进而提高
情绪性支持,从而有利于提升照护者的主观社会支持水 家庭照护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平 [20]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照护者更可能拥有稳定的 3.3 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水平
经济收入及社会支持网络。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有利于 的患者层面因素 本研究发现,与其他类型严重精神障
减轻照护者的经济负担,而照护者的经济负担与其社会 碍患者或精神症状稳定患者的家庭照护者相比,精神分
支持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22] 。建议在社区精神疾病患者 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不稳定患者的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
管理随访中,对于无配偶的照护者,社区工作者、医务 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更低。其原因可能是相较于包括双相
人员可尝试与其建立朋友关系,并为其提供更充分的情 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
绪性支持;对于未就业的照护者,相关部门可通过搭建 障碍等在内的其他类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分裂症
供需平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一 患者自伤或伤害他人的风险更高,这也导致其照护者的
对一”的职业指导服务,促进失业人群再就业;对于无 连带病耻感水平更高、承受的照护负担更重 [30] 。而当
宗教信仰的照护者,可通过鼓励其接受正念认知、减压 照护精神症状不稳定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时,家庭照护
治疗,促进积极、正向信念的形成,或通过开展心理疏 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使其缺乏意愿、动
导活动 / 组建同伴支持小组,促进照护者之间的交流与 力来维护和巩固社会关系 [31] ,进而影响到其社会支持
联系,进而营造互帮、互助、互爱的社区氛围。 的广度、频度、稳定性和利用度。该结果提示:须给予
本研究发现相较于男性照护者,女性照护者获得的 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更多政策上的倾斜;针对有精
主观社会支持更少,但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更高, 神症状不稳定患者的家庭,在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随
该结果亦与既往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23-24] 。社会性别分 访中,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需注重对照护者提供更充
工使男性照护者获得社会支持的概率高于女性 [25] ,然 足的情绪性、工具性支持。此外,通过为家庭照护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