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2022-32-中国全科医学
P. 131
·409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养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意大利、英国等欧美国家,且 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效能,探索简单、客观、有效的评估
合作相对紧密。其中美国是发文量及中介中心性最高的 工具将会是该领域的新热点。
国家,是肝硬化营养研究的主要阵地,而我国及日本等 3.2.2 肝移植和身体成分评估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成熟
国家虽发文量位居前 10 位,但国际间合作度较低,影 和使用,临床医生已经普遍认识到营养支持和管理对移
响力相对较弱,可能是由于我国营养学科起步较晚,营 植前期、围术期和术后期患者的重要性 [12] ,而广泛用
养研究队伍规模小,在临床上更侧重肝硬化的治疗而忽 于评价患者肝脏合成、解毒、代谢等储备功能的 Child-
略营养问题,导致与欧美国家相比研究水平较低。机构 Pugh 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缺乏对患者营养状态的评
间合作呈地域分布,形成以美国梅奥诊所、克利夫兰 估。除前文所述的 MNA-SF、RFH-NPT、SGA 等综合
诊所为中心的美洲合作网络和以德国柏林查理特医科大 评分外,身体成分指标如骨骼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
学、瑞典卡罗斯卡学院为中心的欧洲合作网络,两个主 等由于其对机体营养、代谢状态评估具有客观性、可重
要网络之间存在联系,但图谱中两者连线呈灰色,代表 复性和可定量性的优点而多被用于临床研究。
在时间线上合作关系陈旧,而我国相关机构在机构间没 研究发现,骨骼肌的减少与肝移植围术期并发症发
有鲜明的合作关系。当下,该领域高产作者少,机构之 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 [13] ,并且更容易导致移植术后
间缺乏深入合作,尚未形成持续关注肝硬化营养领域的 住院时间的延长和患者住院费用的增加 [14] ,同时肌肉
核心团队。我国在肝硬化临床实践中应该加强对营养及 损耗导致机体清除血氨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了肝性脑
营养学科的重视,在国内及国际合作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病的风险 [15] ;皮下脂肪厚度减少是诱导肌肉脂质堆积、
增加学术交流,积极拓展合作,推动立足于国内现状的 机体胰岛素抵抗和蛋白质代谢失调的重要因素 [16] ;内
肝硬化营养研究创新与发展。 脏脂肪形成的慢性低度炎性环境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
3.2 肝硬化营养领域的研究热点 根据关键词共现及 增加了肝移植前后肝癌发生的可能性 [17] 。由此可知,
聚类分析结果可见,全球肝硬化营养领域的研究主要围 身体成分异常与肝移植患者死亡率、移植前后肝癌发病
绕营养评估、肝移植和身体成分展开。 率和移植后不良反应有密切联系,了解身体成分的异常
3.2.1 营养评估 2019 年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 有助于制订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以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存
(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 发 率 [12] 。但目前发现身体成分的变化存在年龄、种族、
布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以下简称 GLIM 诊断标准) [8] 性别差异 [18] ,对身体成分的测量、定量以及异常标准
对肝硬化患者营养评估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 的划分还未达成共识,这也是未能将身体成分应用于临
研究主要包括 GLIM 诊断标准与其他营养筛查工具的信 床的原因之一。今后需要关注伴有营养不良的肝移植患
效度比较和 GLIM 诊断标准与临床症状、预后的相关性。 者早期、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治疗,制订我国肝硬化人群
CASAS DEZA 等 [9] 通过对比肝病通用筛查工具、微 身体成分的测量标准,也要增加动态监测身体成分指标
营养评定短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short Form, 的变化以评价手术及营养干预疗效的相关研究。
MNA-SF)、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工具 (Royal Free 3.3 肝硬化营养领域的研究趋势 根据关键词突现分
Hospital Nutrition Prioritizing Tool,RFH-NPT) 和 GLIM 析提示,肝硬化营养研究的趋势是肌肉减少症,包括肝
诊断标准发现,MNA-SF 较其他评估方式具有更高的 硬化伴肌肉减少症患者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和
灵敏度和特异度;BOULHOSA 等 [10] 发现 RFH-NPT 较 对此类患者的营养管理。
GLIM 诊断标准在识别慢性肝病患者营养风险方面具有 由于肌肉萎缩在肝硬化病程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
更好的诊断价值;SANTOS 等 [11] 将 GLIM 诊断标准中 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治疗方式均是以营养支持和阻
不同的表型标准和病因标准相组合并与主观全面评估工 力训练为主的对症处理,只有深入的发掘肌肉质量损失
具(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相比,发现仅 的生化和细胞学机制,寻找对应治疗靶点,才能从根本
有少部分 GLIM 诊断标准中不同的表型标准和病因标准 上治疗此病。研究方向主要涉及:(1)代谢、营养失
相组合与 SGA 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大部分 GLIM 诊断 衡机制。研究表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分解代谢以
标准中不同的表型标准和病因标准相组合与肝硬化患者 糖耐量异常、支链氨基酸减少和芳香族氨基酸增加为特
预后无明显相关性。这些研究均表明 GLIM 诊断标准在 征,其中支链氨基酸的缺乏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和周转,
肝硬化患者中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可能由于对体质量 加剧了机体的分解代谢和肌肉萎缩 [19] ,而糖耐量异常
的过度重视而忽略了肝硬化患者液体潴留的影响,另一 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原因包括糖酵解酶活性改变、
方面则是其对肌肉减少的测量和界定缺乏统一标准 [8] 。 肝脏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和胰岛素膜受体受损等 [20] 。
通过对不同表型标准、病因标准进行加权赋分改良的 相关研究也表明,由泛素 - 蛋白酶体系统介导的促炎细
GLIM 诊断标准,进一步对比不同营养筛查量表对国内 胞因子会导致肌肉自噬 [3] ,但其中涉及多种成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