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2022-26-中国全科医学
P. 5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249·
意 义(P>0.05)。 其 中 脓 毒 症 组 WBC、NEU、ALT、 胞 TLR mRNA 和 PCT 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
AST、DBiL 较非脓毒症组、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脓毒症组外周血单个
计学意义(P<0.05); 脓 毒 症 组 RBC、Hb、HCT、 核细胞 TLR4 mRNA 和 PC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PLT 较非脓毒症组、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5。
(P<0.05),见表 3。 脓毒症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和其他病
2.2 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 qSOFA、感染病原和感染 原菌感染患者 TLR4 mRNA 分别为 0.154(0.302)、0.139
部位情况 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 qSOFA 比较,差异 (0.493)、0.119(0.206) 和 0.151(0.336), 脓 毒 症
有统计学意义(P=0.002)。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感 组 4 种感染病原患者 TLR4 mRN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染病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脓毒症 意义(H=0.378,P=0.945)。非休克亚组和合并休克亚
组患者中感染最多的病原微生物是革兰阴性菌,其次是 组分别为 35、75 例,非休克亚组和合并休克亚组 TLR4
真菌与革兰阳性菌;非脓毒症组中感染最多的病原微生 mRNA 水平分别为 0.118(0.323)和 0.210(0.330),
物种类也是革兰阴性菌,其次是革兰阳性菌与真菌。脓 两亚组 TLR4 mRNA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473,P=0.026)。
(P=0.003)。脓毒症组患者感染最多的部位是肺,其 2.4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LR4 mRNA 和 PCT 单独或联
次是泌尿系统与肝胆系统;非脓毒症组患者感染最多的 合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LR4
部位是肺,其次是泌尿系统与皮肤和软组织,见表 4。 mRNA 单独诊断脓毒症的 AUC 为 0.813 时,对应的截
2.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LR4 mRNA 检测结果 三组外 断 值 为 0.056,95%CI 为(0.760,0.859), 灵 敏 度 为
周血单个核细胞 TLR mRNA 和 PCT 水平比较,差异有 80.00%,特异度为 68.97%,约登指数为 0.489 7;血清
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脓毒症组外周血单个核细 PCT 单独诊断脓毒症的 AUC 为 0.818 时,对应的截断
值 为 0.070μg/L,95%CI 为(0.768,0.861), 灵 敏 度
2.0 TLR4
GAPDH 为 87.63%,特异度为 75.94%,约登指数为 0.635 6;联
合检测诊断脓毒症的 AUC 为 0.888 时,95%CI 为(0.841,
1.5
-d(RFU)/dT 1.0 0.925),灵敏度为 68.04%,特异度为 93.10%,约登指
数为 0.611 4,见图 2。
3 讨论
0.5
脓毒症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达 25%~30% [12] ,因
0 此及时诊断脓毒症对脓毒症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
60.0 65.0 70.0 75.0 80.0 85.0 90.0 95.0
温度(℃) 显示,脓毒症组较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 WBC、NEU、
注:RFU= 相对荧光单位,TLR4=Toll 样受体 4 ALT、AST、DBiL 升高,RBC、Hb、HCT、PLT 降低,
图 1 荧光定量 PCR 熔解曲线图 与 HORNIK 等 [13] 研究结果相同。WBC 与 NEU 是临床
Figure 1 Fluorescence melting curve analysis of PCR for TLR4 mRNA [1]
and GAPDH quantitation 判断有无炎症的基本指标 。中性粒细胞可通过释放
表 2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引物序列
Table 2 Sequences of primers fo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amplification of TLR4 mRNA and GAPDH
项目 正向(5'-3') 反向(3'-5') 片段长度(bp)
TLR4 TGAGTTTCAAAGGTTGCTGTTCTC AGGAATACTGAAAACTCACTCATTTGTT 178
GAPDH CGGATTTGGTCGTATTGG GATGATGACCCTTTTGGC 340
注:TLR4=Toll 样受体 4
表 3 三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M(QR)〕
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indicators of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RBC WBC NEU Hb PLT ALT AST DBiL TBiL
组别 例数 9 9 9 HCT 9
(×10 /L) (×10 /L) (×10 /L) (g/L) (×10 /L) (U/L) (U/L) (μmol/L) (μmol/L)
对照组 95 4.85(0.60) 6.34(1.73) 3.54(1.26) 150.0(17.5) 0.44(0.06) 241(111) 18.0(9.5) 19(6) 4.15(1.92) 13.80(6.90)
非脓毒症组 113 4.25(0.84) a 6.39(3.93) a 4.29(4.03) a 124.5(21.5) a 0.38(0.08) a 210(111) a 17.0(22.0) a 20(11) a 4.70(4.35) a 14.60(11.76)
ab
脓毒症组 110 3.62(1.20) ab 12.12(10.51) 11.11(9.17) ab 102.5(35.2) ab 0.35(0.19) ab 125(144) ab 25.0(56.0) ab 35(64) ab 6.80(12.10) ab 17.41(23.88)
H 值 100.173 54.549 83.666 112.046 34.99 51.266 9.745 32.646 13.555 2.019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8 <0.001 0.001 0.364
注:RBC= 红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NEU= 中性粒细胞计数,Hb= 血红蛋白,HCT= 血细胞比容,PLT= 血小板计数,ALT= 丙氨酸
b
a
氨基转移酶,AS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DBiL= 直接胆红素,TBiL= 总胆红素;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 P<0.05, 表示与非脓毒组相比 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