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2022-22-中国全科医学
P. 131
·281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的发展,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服务质量评 理环境、文化建设、团队培训及沟通能力等作为结构指标 [14] ;
价,如 VOYCE 等 [4] 和葛津津等 [5] 应用 SPO 模型构建了护 英国质量与结果框架(QOF)对信息记录和系统相关的指标
理质量评价体系,冉隆耀等 [6] 应用 SPO 模型构建了医疗风险 进行量化 [15] ,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信息技能培训、改善
管理体系。与其他常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评价理论(层 团队建设作为结构指标内容 [16] ,将哮喘、心房颤动、癌症、
次分析法 [7] 、SERVQUAL 评价模型 [8] )相比,SPO 模型有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慢性肾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其独特优势,具体见表 1。 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糖尿病、癫痫、心力衰竭、高血压、
学习障碍、心理健康、骨质疏松症的二级预防、临终关怀、
表 1 三种常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评价理论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ree common service evaluation theories of 外周动脉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作等疾病的管理的 69 个指标作为过程指标,将可及性、连续
评价方法 特点 说明 性、协调性及综合性等作为结果指标。一项跨越美国 12 个州,
SPO 模型 基于医疗服务质量的三维理 重视对医疗服务全过程 1 181 家中小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卫生服务提升策略
论,即结构质量、过程质量 的评价,各个维度界定 研究,支持通过移动的全科医生工作室及医疗助手、远程医
和结果质量构成 明确,结构清晰,是医
疗质量评价的经典模型 疗等方式解决日益加剧的农村地区基本医疗服务非均等化问
层次分析法 是一种用于整理和综合人们 主要特征是可以按照思 题 [17] 。来自瑞士的一项研究利用德尔菲法选出了 56 个优先
主观判断的客观方法,是定 维与心理的规律把决策 指标、199 个主要指标、80 个次要指标,其中提到工作流程及
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方案或 过程层次化、数量化 医疗培训的信息化等是重要的结构指标 [13] 。南非的初级卫生
多目标的决策方法
保健评估 [18] 、泰国的国家基础医疗计划 [19] 及奥地利 [20] 的
SERVQUAL 将卫生服务质量分为可靠 是一种事前评价,即在
评价模型 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 患者获取卫生服务的效 研究中,均将团队建设(如团队类型、团队专业)作为基层医
有形性,考察患者对卫生服 益前就对服务做出评价 疗卫生机构的结构指标。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研究指出合理用
务质量的感知水平
药 [21] 可作为过程指标;同样来自美国 [16] 、加拿大 [22] 、瑞士 [23] 、
注:SPO 模型 = 结构 - 过程 - 结果模型
土耳其弗吉利亚州 [24] 的关于基层医疗质量的队列研究及相关
2 卫生服务的结构、过程、结果 研究 [25] ,也指出可以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情况、慢性病(糖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服务是以切实可行、科学合理 病、高血压)管理情况作为过程指标来评价住院治疗效果和
且在社会上可接受的适宜方法和技术为基础的,个人和家庭 不良结局。
全面参与的,可公平获得的,居民和国家均可负担得起的, 国内多数研究使用单一方面的指标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
所有人都可普遍享有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 量,基于 SPO 模型建立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并且多缺乏有
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近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地点,其 效性、灵敏度检验。陆萍等 [26] 和刘长明等 [27] 提出家庭医生
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持续医疗保健过程的第一要素 [9] 。因 工作室要进行标准化建设,指出硬件配置(工作室命名、设
此,选择医疗领域应用最广泛的 SPO 模型,构建基层医疗卫 施设备等)、人员配置(团队建设)、工作模式(与居委会
生机构中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最为适宜。 合作)及人员职责可作为结构指标。一项回顾性研究指出,
具体来讲,在卫生服务领域中,结构指标主要包括物力、财力、 家庭医生工作室可以将全科诊疗、就医指导、用药指导、健
人力和组织机构等,过程指标主要包括为服务对象提供的规 康咨询、营养指导、热线电话、心理疏导、双向转诊等作
范化检查、检验、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 [10] ,结果指 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过程指标 [28] 。来自我国 31 个省的
标主要包括服务后的结果及必要输入的即时结果 [10-11] 。SPO 400 个县,包括西部 12 个省的 171 个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模型三维度符合逻辑链条,基本包括从服务开始到服务结束 质量评价的横断面研究 [29] ,从制度建设、服务能力和应用
的全部流程,三个环节相互结合,相互影响,能科学地对家 等方面选择了 27 个结构指标对西部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质量
庭医生工作室卫生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进行了评价。李薇等 [30] 在北京市西城区的家庭医生工作室
3 基于 SPO 模型综述国内外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结构、 运行 1 年后,基于实际经验构建了 5 项一级指标(签约量、
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服务效果、门诊服务量、服务知晓利用及满意度)、15 项核
国内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研究者常使用调查研究法与文 心二级指标(居民对工作室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工作室医务
献研究法来建立评价体系 [12-13] 。即首先确定指标的纳入与排 人员的满意度、健康评估率、连续服务率、健康生活方式指
除标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出最初指标,将指标分类填 导率、慢性病管理率、转诊成功率、人均慢性病管理人数、
充到 SPO 模型中,建立初步的评价体系;然后根据评价体系 高血压控制率、慢性病患者占签约人数比例、签约人数占工
制定调查问卷,发放给相关领域的专家;最后,研究者根据 作室就诊人数比例、糖尿病控制率、工作室日均门诊人次数、
专家反馈结果增加或删减指标,并检验指标的有效性、灵敏 定点就诊率、健康体检率)来评价家庭医生工作室卫生服务
性、可操作性等,最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发达 的质量,但该体系暂未得到可持续性的验证和推广应用,有
国家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卫生服务评价工作开展较早,卫生服 一定的局限性。
务体系较为完善,而且更加注重评价卫生服务质量。如发表 4 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评价的作用与建议
在 BMJ 的一篇有关评价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指标的综述,将物 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评价的作用包括:(1)验证卫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