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中国全科医学2022-21
P. 7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627·
表 3 TEG 参数与常规凝血参数及 PLT 的相关性分析〔r(r s )值〕 1.0 CI+D-D
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romboelastography parameters with
platelet count and routine coagulation parameters
指标 PLT PT INR APTT TT FIB AT- Ⅲ D-D 0.8
MA 0.514 ab 0.202 a 0.211 a 0.114 -0.089 0.410 a -0.005 b 0.176 a CI
R -0.064 b 0.051 0.024 0.375 a -0.128 0.120 -0.018 b -0.216 a
0.6
K -0.222 a -0.184 a -0.201 a 0.063 0.071 -0.326 a 0.065 -0.217 a D-D
α角 0.230 a 0.186 a 0.205 a -0.064 -0.054 0.299 a -0.068 0.209 a 灵敏度
LY30 -0.048 0.076 0.081 0.022 -0.243 a 0.156 a -0.107 -0.047 0.4 参考线
CI 0.197 a 0.078 0.108 -0.264 a 0.033 0.147 a 0.002 0.246 a
a
b
注: 表示 P<0.05; 表示 r 值,其余为 r s 值
0.2
表 4 MPP 病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Table 4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0 0.2 0.4 0.6 0.8 1.0
2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误 Wald χ 值 OR(95%CI) P 值
1- 特异度
CI 1.777 0.274 40.256 5.698(3.329,9.753) <0.001 注:MPP= 肺炎支原体肺炎,ROC 曲线 =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D-D 1.624 0.550 8.706 5.061(1.724,14.859) 0.003 CI= 综合凝血指数、D-D=D- 二聚体
图 1 MPP 患儿病情影响因素的 ROC 曲线
Figure 1 ROC curve of theperformance of clotting index,D-dimer,and
继发于 MP 感染的血栓形成患者抗磷脂抗体阳性 [8-9] , the combination of them in predicting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包括抗心磷脂抗体、β2 糖蛋白抗体和狼疮抗凝抗体, in children
可与质膜上的磷脂结合蛋白发生反应,促进血液高
凝 [10] ;(2)激活了补体系统 [11] ,补体系统在病理生 为产物中的最小片段,其水平增高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
理情况下的过度激活会引发炎症和组织损伤,并启动凝 的激活,能作为反映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之一。D-D 水
血系统,导致血液高凝;(3)部分 MP 感染引起血栓 平较高的 MPP 患者临床症状更严重,需要更长时间的
形成的患者血液中存在冷凝集素 [12] ,冷凝集素造成的 治疗 [17] ,血清 D-D 水平较高的患者更易发展为难治性
溶血可发生于温度较低的肢端末梢,加重血管内皮损害 MPP 及合并并发症,是 SMPP 的早期预测指标 [18] 。本
和炎性反应,促进血液高凝 [13] ;(4)蛋白 C 可使活 研究发现与非 SMPP 组相比,SMPP 组 D-D 明显升高,
化的凝血因子Ⅴ、Ⅷ失活来抑制血栓形成,蛋白 S 为此 提示 SMPP 患儿更易继发血栓形成。
过程的辅因子,感染 MP 后可致肝功能异常 [14] ,导致 常规凝血检测排除了血小板参与情况下的血浆,不
蛋白 C、S 减少,促进血液高凝;(5)感染 MP 后可激 能完整反映凝血过程,而 PLT 只能反映血小板的数量,
活单核细胞 [15] ,单核细胞可通过促进凝血酶生成及血 不能反映血小板的整体功能,TEG 通过检测凝血过程
小板聚集等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中血凝块的黏弹性变化,记录凝血因子激活、血凝块形
常规凝血中 PT 主要代表外源性凝血因子功能, 成、纤维蛋白溶解的整个过程,相较于常规凝血检测能
INR 可对 PT 进行标准化报告,而不受研究中心及不同 更全面地反映患儿的凝血状态。近年来,TEG 已逐渐应
化验室影响。本研究发现,与非 SMPP 组相比,SMPP 用于儿童创伤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川崎病、弥散
组 PT、INR 有所升高(P<0.05),提示与非 SMPP 患儿 性血管内凝血、脓毒血症等患者的病情评估。TEG 现也
相比,SMPP 患儿外源性凝血因子功能下降。TEG 中 R 逐渐应用于 COVID-19 患者的病情评估中。现有研究发
代表所有凝血因子的整体功能,本研究显示与非 SMPP 现,高凝是 COVID-19 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19] ,
组相比,SMPP 组 R 明显降低,提示整体凝血因子功能 而 TEG 比常规凝血更适用于 COVID-19 患者的病情评
增强,结合 PT、INR 结果提示内源性凝血因子整体功 估及抗凝治疗 [20] 。目前国内外关于 TEG 在 MPP 患儿
能增强。FIB 即凝血因子Ⅰ,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大分 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与非 SMPP 组相比 SMPP 组
子糖蛋白,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红细胞黏附和血栓形 TEG 参数中 MA、α 角、CI 升高,R、K 降低,其中 CI
成。国内研究表明,根据 FIB 水平可评估 CAP 患者病 是 MPP 患儿病情的影响因素,ROC 曲线分析提示其对
情严重程度,并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16] 。本研究发现, MPP 患儿病情有一定预测价值。
SMPP 组较非 SMPP 组 FIB 升高,提示与 MPP 患儿相比, TEG 中 MA 主要受血小板(约占 80%)及 FIB 影响,
SMPP 患儿凝血功能亢进。FIB 经凝血酶水解后形成的 本研究显示 MA 与 PLT、FIB 呈中度正相关;血小板可
纤维蛋白单体交联可形成纤维蛋白凝块,D-D 是纤维蛋 以为凝血过程提供磷脂表面,从而参与凝血酶原的形成,
白凝块被纤溶酶水解形成的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 本研究显示 MA 与 PT 亦有较弱相关性。R 受所有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