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2022-19-中国全科医学
P. 6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367·
表 4 三组孕妇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比较( ±s,%)
Table 4 The average relative abund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at the genus level of mothers of three groups of babies divided by birth weight
组别 例数 Faecalibacterium Roseburia Blautia Bacteroides Megamonas Lachnospiraceae+ Ruminococcus Paraprevotella Streptococcus 其他
LW 组 24 17.82±1.90 6.52±0.80 6.81±0.80 8.26±0.90 5.36±0.60 5.22±0.60 5.07±0.60 7.25±0.70 1.89±0.20 35.8±3.90
NW 组 479 17.39±1.60 8.71±0.80 7.96±0.80 5.79±0.60 4.35±0.50 6.52±0.60 5.81±0.60 5.22±0.50 2.75±0.30 35.5±3.60
OW 组 13 19.56±2.10 9.42±1.10 5.06±0.70 4.64±0.70 8.41±1.00 5.09±0.70 5.05±0.70 3.18±0.60 3.93±0.50 35.6±4.10
F 值 6.80 7.50 8.30 12.10 10.90 5.50 4.60 10.90 8.90 4.10
P 值 0.66 0.53 0.45 0.22 0.34 0.74 0.80 0.36 0.43 0.82
注:Faecalibacterium=普拉梭菌,Roseburia=罗氏菌,Blautia=布劳特氏菌,Bacteroides=拟杆菌,Megamonas=巨单胞菌,Lachnospiraceae+=毛螺菌,
Ruminococcus= 瘤胃球菌,Paraprevotella= 普雷沃氏菌,Streptococcus= 链球菌
2.4 基于实验室检测指标和肠道菌群 OTUs 建立预测出
生体质量的模型 (1)基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分类器
模型构建 ROC 曲线,区分 NW 组与 LW 组的 AUC 为 0.62,
区分 NW 组与 OW 组的 AUC 为 0.65,见图 6~7。(2)
基于肠道菌群 OTUs 分类器模型构建 ROC 曲线,区分
NW 组与 LW 组的 AUC 为 0.77,区分 NW 组与 OW 组
的 AUC 为 0.78,见图 8~9。
3 讨论
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都可能影响母体肠道微生物的
构建,如母体易受膳食、肥胖、妊娠期并发症、环境暴露、
抗生素使用等病理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正常妊娠过程,
诱导各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直接或间接影响妊
娠结局,影响新生儿体质量的同时,也可能改变新生儿
的表观基因并且遗传给子代,当子代成年后更易诱发肥
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 [13] 。近年来,
肠道菌群失衡已被证实与糖尿病 [14] 、高血压 [15] 、过敏
性哮喘 [16] 、神经系统疾病 [17] 等多种疾病相关。研究发
现,肠道菌群对宿主的代谢、免疫反应、生理活动等具有
广泛影响 [18-19] 。由于妊娠期女性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免
疫功能发生变化,其肠道菌群也会受妊娠期特殊代谢过
程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20-21] 。本研究发现,516 例孕妇的
肠道菌群主要由 Firmicutes、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
Protecobacteria、Euryarchaeota、Verrucomicrobia 6 个 细 菌 门
所组成,其中 Firmicutes 物种丰富度最高;而在属水平
上,优势菌属包括 Faecalibacterium、Roseburia、Blautia、
Bacteroides、Megamonas、Lachnospiraceae+、Ruminococcus、 注:LDA=线性判别分析;由于目前在菌种水平的基因库尚不完善,
Paraprevotella、Streptococcus 9 种,其中 Faecalibacterium 在三 部分物种暂无对应的中文名称,对于这部分物种,本文中仅列出其英
组中均占优势,这与近两年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2-23] 。 文名称;列出的菌属为组间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者
图 4 三组孕妇肠道菌群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比较
正常围产期母体的肠道微生物基本保持“动态平衡”,但
Figure 4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intestinal flora at genus level of
是因为孕期营养代谢需求量增加,激素分泌水平改变,调 mothers of three groups of babies divided by birth weight
控血糖稳态、胰岛素敏感性,胃肠道发生系列重构,肠道
菌群组成也发生适应性改变 [24] 。另一方面,胎儿的增长 Clostridiaceae 具有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功能 [25] 。短链脂
导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不断变化,从而引起体内微生物寄 肪酸是由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多肽发酵产生的一种少于
居环境变化,如各种微量元素、温度、湿度和 pH 等,因 6 个碳的羧酸,其逃避了肠上部宿主酶的消化,并被盲
此孕妇肠道菌群也会发生改变。 肠和结肠的微生物群代谢,其中乙酸、丙酸和丁酸是重
在本研究中,与 NW 组和 LW 组相比,OW 组孕 要的代谢产物。乙酸进入外周循环供周围组织使用。丙
妇肠道菌群中富集梭菌纲和梭菌目。前期研究证明 酸是一类葡萄糖异生剂,具有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