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2022-12-中国全科医学
P. 39
·144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表 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得分
检索数据库得到的文献(n=2 524):PubMed(n=861)、
EMBase(n=1 023)、the Cochrane Library(n=27)、 Table 2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 regarding
中国知网(n=206)、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n=280)、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ICU patients
维普网(n=65)、中华医学会(n=62) 发表时 病例数 质量
第一作者 研究类型
排除重复文献(n=564) 间(年) / 总例数 评价
KIM [19] 2012 病例对照研究 106/311 8分
阅读标题和摘要(n=1 960) [11]
BATISTÃO 2012 病例对照研究 21/164 8分
排除(n=1 808):不相关文献(n=609), OLIVGERIS [24] 2012 病例对照研究 52/405 7分
研究对象为儿童或老年人(n=216),会议 [26]
摘要、病例报告或信件(n=82),系统综述、 ROUTSI 2013 病例对照研究 83/733 7分
综述或 Meta 分析(n=124),研究开展于 VASUDEVAN [31] 2014 队列研究 76/1 474 5分
非综合 ICU(n=255),研究对象限定为某 KOFTERIDIS [20] 2014 病例对照研究 83/244 6分
种特定疾病(n=433),基因层面或动物实
验(n=79),非中文和英文文献(n=10) MARCHENAY [21] 2015 队列研究 23/347 5分
MCMASTER [23] 2015 队列研究 58/232 5分
获取全文的文献(n=152)
KAO [17] 2015 队列研究 237/1 266 6分
对待纳入文 排除文献(n=126):不相关文献(n=23), [39]
献的参考文 泛耐药菌株或其他无关菌(n=4),病例组 叶慧芬 2015 病例对照研究 90/180 7分
献进行全文 与对照组不是多重耐药菌与非多重耐药菌 YANG [32] 2016 病例对照研究 370/1 110 7分
阅读得到的 (n=28),无统计效应量值(n=21),无 [15]
文献(n=5) 法获取全文(n=40),非综合 ICU(n=8), HETEM 2016 临床试验 223/8 196 低偏倚
综述(n=2) AMBERPET [10] 2016 队列研究 83/302 6分
REPESSÉ [25] 2017 队列研究 9/221 7分
纳入 Meta 分析的文献(n=31)
MASSE [22] 2017 队列研究 204/593 5分
注:ICU= 重症监护病房
图 1 文献检索流程图 周芳 [40] 2017 病例对照研究 106/246 8分
Figure 1 Flowchart of selection of studies regarding multi-drug resistant BLANCO [12] 2018 队列研究 261/4 818 5分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ICU patients SONG [29] 2018 队列研究 89/444 5分
白攀峰 [33] 2018 病例对照研究 264/593 7分
类,X 15 = 抗菌药物使用史,X 16 = 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 王莉 [36] 2018 病例对照研究 40/80 6分
X 17 = 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17 个因素中除 X 4 和 X 14 为 吴庆英 [37] 2018 病例对照研究 23/100 6分
连续变量外,其他均为二分类变量:男性赋值为 1,女 姚林伶 [38] 2018 病例对照研究 72/144 5分
性赋值为 0;发生阳性事件时赋值为 1,未发生阳性事 KIDDEE [18] 2019 队列研究 134/215 7分
件时赋值为 0。17 个危险因素中有 9 个因素涉及原始文 VANDRESEN [30] 2019 病例对照研究 86/785 7分
献数量≥ 10 篇,采用 Begg's 检验和 Egger's 检验分别对 RUIZ [27] 2019 队列研究 308/1 725 5分
这 9 个危险因素涉及的文献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均 KANG [16] 2019 病例对照研究 21/810 7分
DANTAS [14] 2019 病例对照研究 343/1 372 6分
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文献之间不存在发表偏
COPPRY [13] 2019 病例对照研究 59/201 7分
倚,见表 4。
SALOMÃO [28] 2020 病例对照研究 103/304 6分
2.3 效应值转换结果 根据公式 1 和 2 对 OR 值
丁梦媛 [35] 2020 病例对照研究 58/116 6分
陈娟婷 2020 病例对照研究 89/725 6分
/SMD 值与 β 值进行转换。得到公式:Logit(P)=β 0 [34]
+0.086X 1 +0.191X 2 +0.392X 3 +1.723X 4 +0.315X 5 +0.385X 6
3 讨论
+0.131X 7 +0.536X 8 +0.285X 9 +0.565X 10 +0.148X 11 +0.742X 12
+0.336X 13 +3.483X 14 +0.174X 15 +0.975X 16 +1.151X 17 。基于 本研究使用 Meta 分析的方法共提取了 40 个因素。
3 908 例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结合公式 4 对 β 0 进 对这些因素进行合并后发现其中 17 个因素对多重耐药
行计算,得 β 0 =-2.476 3。至此,完整的 Logistic 预测 菌感染具有相关性。使用公式转换的方法获得基于这些
模型构建完成。 因素的 Logistic 风险预测模型。本模型在外部临床数据
2.4 模型验证 将模型代入 3 908 例患者数据中进行外 验证后得到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24,灵敏度和特异度
部验证。本研究分别获得了 11 组的P K ,对P K 平均后P 俱佳。
=53.4495。按照P 对患者进行预测分组,将预测分组与 本研究共识别出 4 类危险因素:基本情况、合并症、
真实分组进行对比,ICU 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 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结果发现男性、住院史、
模型预测效果的 ROC 曲线见图 2,灵敏度为 64.36%, 从外院转入和 ICU 住院天数均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特异度为 80.39%,约登指数为 0.447 4,ROC 曲线下面 因素。温剑艺等 [41] 也发现 ICU 住院天数与多重耐药菌
积为 0.724。 感染具有相关性,同时还发现年龄也是多重耐药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