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8
P. 13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023·


           肠道形成局部免疫反应        [32-33] 。临床研究表明,1 岁时粪便中           INF-γ [71-72] ,以及诱导生成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如 IL-
           丁酸酯和丙酸酯含量较高的儿童患过敏性哮喘的概率显著降                          10 [73]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尽管诸多研究证明了,肠道菌群
           低,并且在其成长到 3~6 岁时患哮喘的可能性较小                [34] 。不    在调节免疫反应和预防过敏性哮喘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但应
           同于胃肠道的 SCFAs 经门静脉输送到肝脏进行代谢,未代谢                      用益生菌进行哮喘治疗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仍需深入探索。
           的 SCFAs 进入外周循环和身体远端部位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发                      4 展望
           育。研究证实,口服丙酸可以通过削弱对 DCs 的招募,从而                           近 20 年的研究使人们对肠道微生物在肺部疾病中的作
           抑制 Th2 细胞功能,进而减轻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              [35] 。在经     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明确了儿童哮喘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
           万古霉素干预的口服丁酸盐、丙酸盐和醋酸混合物的小鼠中,                         物的密切关系,例如毛螺菌、瘤胃球菌、韦荣氏菌、粪杆菌
           也被证实 DCs 功能减弱与肺部过敏反应相关             [36] 。在哮喘的       和罗斯氏菌、双歧杆菌、阿克曼菌和粪杆菌在儿童肠道内丰
           小鼠模型中,喂食小鼠醋酸有利于 Treg 细胞的分化               [37] 。另    度相对较低,且念珠菌和红酵母相对丰度较高时儿童特应性
           外,有研究结果提示 SCFAs 可减轻鸡卵白蛋白(OVA)和屋                     哮喘风险升高     [4,6] 。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改变将导致包括
           尘螨(HDM)诱导的气道炎症模型的炎性反应                [36] 。此外,      LPS、短链脂肪酸、氨基酸和胆汁酸在内的肠道细菌代谢产物
           在妊娠和断奶期间小鼠口服 SCFAs 可以保护后代免受过敏引                      含量变化,而这些代谢产物均已被证实能够作为内源性小分
           起的肺部炎症,尤其是服用丁酸酯后,可有效诱导后代肺部                          子参与哮喘疾病的发生,主要调控机制涉及了 Th1/Th2 平衡、
           的 Treg 细胞增加  [34] 。                                 肺部免疫因子释放以及调节型 T 淋巴细胞肺部迁移。但目前
               最新的证据表明“肺 - 肠轴”是双向的             [38] ,例如 LPS    仍未开发出具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示仍需通过更为深入
           刺激小鼠肺脏可以导致肠道细菌数量显著增加                [39] ,并且细菌      的研究来发掘儿童哮喘和肠道微生物的深层联系。此外,肠
           性肺炎会导致肠道损伤        [40] 并减少肠上皮细胞增殖。此外,来              道微生物的代谢物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也值得研究和
           自肠道细菌的 SCFAs 通过与 G 蛋白受体结合或通过羟甲基戊                    探讨。虽然使用益生菌具有防治过敏性哮喘的巨大潜力,但
           二酰辅酶 A(HMGCoA)还原酶抑制甲羟戊酸途径来抑制先天                      只有明确哮喘发生时肠道菌群的具体变化和调控机制,以及
           免疫应答,发挥对肺部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               [41] 。其他已知具       益生菌菌株和益生元类型,才能够合理的使用益生菌对抗哮
           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包括胆汁酸、吲哚衍                          喘导致的特定菌群失调。
           生物(膳食色氨酸代谢产物)、烟碱、多胺(l- 精氨酸代谢                            作者贡献:崔天怡进行文章构思与设计,文献查询,论
           产物)、尿素 A、丙酮酸和乳酸,在维持肠道内稳态中均有                         文撰写;刘佳蕊、吕彬进行了论文的修订,英文摘要的修订;
           重要作用   [42-45] 。然而,这些肠道微生物代谢物是否影响呼吸                 高秀梅进行了文章质量控制;赵鑫负责文章审校,对文章整
           系统健康仍有待确定。                                          体负责,监督管理。
           3 益生菌改善哮喘的前景分析                                          本文无利益冲突。
               应用益生菌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有文献报                         参考文献
           道 [46-47] 。使用益生菌或益生元防治儿童哮喘已开展了多项随                   [1]HAMMAD H,LAMBRECHT B N. The basic immunology of
           机对照试验(RCT)。2020 年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应用益生                          asthma[J].  Cell,2021,184(6):1469-1485.  DOI:
           菌可以显著降低特应性哮喘婴儿的喘息发生率                 [48] 。此外,          10.1016/j.cell.2021.02.016.
           应用双歧杆菌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能够诱导产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
           生 IL-10,并参与抑制 Th2 细胞因子 IL-5 和白介素 13(IL-                 员会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  中华儿科杂
           13)的表达   [49-51] ,这些免疫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助于预防或                     志,2008,46(10):745-753. DOI:10.3321/j.issn:0578-
                                                                   1310.2008.10.006.
           治疗过敏性哮喘。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在产前或产后使用乳
                                                                   Respiratory  Group  of  Pediatric  Society  of  Chinese  Medical
           杆菌(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对儿童哮喘发生率无显著影
                                                                   Association,Editor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49,52-62]
           响       。动物研究中,口服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onchial
           rhamnosus) [63-64] 、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 [65] 、
                                                                   asthma in children[J].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2008,46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66] 和双歧杆菌   [63]
                                                                   (10):745-753.DOI:10.3321/j.issn:0578-1310.2008.10.006.
           已被证实能够减轻哮喘小鼠的肺部损伤,其主要机制是通过
                                                               [3]PLUNKETT C H,NAGLER C R. The influence of the microbiome on
           促进 Treg 细胞和 Th1 细胞的活性,从而发挥保护性免疫作
                                                                   allergic sensitization to food[J]. J Immunol,2017,198(2):
           用 [63,67] 。在 OVA 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中,益生菌降低了血                     581-589. DOI:10.4049/jimmunol.1601266.
           清中特异性 IgE 水平,减少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炎                       [4]ARRIETA M C,STIEMSMA L T,DIMITRIU P A,et al. Early
           性 Th2 细胞数量   [68] 。使用乳酸乳球菌 NZ9000 减少了 OVA               infancy microbial and metabolic alterations affect risk of childhood
           诱导的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腔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并降低                              asthma[J]. Sci Transl Med,2015,7(307):307ra152. DOI:
           了肺组织中 IL-4 和 IL-5 的表达以及血清中特异性 IgE 的水                    10.1126/scitranslmed.aab2271.
           平 [69] 。此外,益生菌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在大量                      [5]CESTA M F. Normal structure,function,and histology of mucosa-
           动物模型中已被证实,其主要机制是通过诱导相关抗体的产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J]. Toxicol Pathol,2006,34(5):
           生 [70] 、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71] 、分泌Ⅰ型干扰素和              599-608. DOI:10.1080/01926230600865531.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