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5
P. 13
·180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二线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 泻要方不同药物组分在 IBS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制剂、5-HT4 受体激动剂、肠道分泌剂等。基于肠 - 脑 基于 5-HT 治疗 IBS-C 的研究较少,重点集中在调
轴使用二线抗抑郁药物针对 IBS 腹泻及疼痛症状有明显 节 5-HT 水平对胃肠运动的影响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加
缓解,但存在试验质量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等问题。 味柴芍六君颗粒可能通过降低结肠组织中5-HT的表达,
5-HT4 受体激动剂和肠道分泌剂均可加速胃肠道运输, 改善肠道敏感性及动力异常,促进 IBS-C 模型大鼠胃肠
从而用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但也可 蠕动功能的恢复 [30] ;基于健脾理气法,采用由生白术、
能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而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 黄芪健脾加理气药炒枳实、槟榔、藿香、炒莱菔等组成
的疗效证据不太令人信服 [15] 。 的理气通便合剂与莫沙必利相比,可降低 IBS-C 大鼠结
5-HT3 受体拮抗剂通过减缓胃肠道运输并降低内脏 肠及下丘脑组织 5-HT、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
超敏反应、改变直肠顺应性等方式改善 IBS-D 整体症状 调节肠道运动及分泌功能,改善便秘症状 [31] ;有研究
及缓解腹痛、腹泻等 [16] ,但比安慰剂更易引起便秘 [17-18] 。 认为“浊毒内蕴,腑气不通”是 IBS-C 反复发作、难以
5-HT3 受体拮抗剂如阿洛司琼主要适用于以腹泻为主 治愈的关键问题,使用“通腑降浊”法能降低大鼠 5-HT
的女性严重 IBS,对男性疗效尚不确切 [19] 。大数 5-HT 的过高表达,同时提高 5-HT3 受体的过低表达,通过
受体拮抗剂、激动剂及 5-HT 再摄取抑制剂的随机对照 调控 5-HT 系统改善肠道敏感性及肠道动力,其疗效优
试验只进行了 12 周,其长期疗效未知。总体来说,多 于西药西沙必利片 [32] 。临床试验也表明将六磨汤与马
数作用于 5-HT 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腹泻或便秘,但缓解 来酸曲美布汀相结合,通过降低 5-HT 改善患者腹痛或
疼痛的临床需求仍未得到满足。心理疗法在对照试验中 腹部不适、腹胀、排便性状,其效果优于单用西药 [33] 。
显示出良好疗效,但在我国的应用存在开展经验不足、 此外,针对脾虚型 IBS 患者,四君子汤加减可同时降低
患者认识不足、不适用于普通 IBS 患者治疗等问题。 5-HT3 及 5-HT4 受体 mRNA 表达及炎症指标,其临床
3 中医基于 5-HT 治疗 IBS 的现状 疗效优于对照组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片 [34] 。
中医药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作为指导,在改善胃肠 3.2 中医外治法 IBS 的发病机制中胃肠道功能紊乱和
道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IBS 中的主 心理因素起主导作用 [35] 。大量研究表明,针灸如电针
要亚型是腹泻型与便秘型,IBS-D 属于中医“泄泻”“腹 能够抑制 5-HT 在 IBS-C 大鼠肠道的异常表达,增加结
痛”“肠郁”等范畴,肝郁脾虚是 IBS-D 的基本病机 [20] 。 肠黏膜 5-HT4 受体表达 [36] ,隔盐灸、疏香灸、穴位埋
IBS-C 属于“便秘”范畴。腹泻型中医证型主要包括肝 线、贴敷等可通过 5-HT 信号系统调节胃肠道功能,对
郁脾虚和脾胃虚弱,便秘型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郁气滞。 IBS-D 和 IBS-C 均具有良好疗效 [37-41] 。中医上虽无关
中医治疗方式丰富,包括中医汤剂、针灸、穴位埋线、 于 IBS-C 的记载,但中医理论认为,IBS-C 与肝、脾、
穴位贴敷及耳穴压丸等,通过 5-HT 信号通路的不同方 肾密切相关,因情志伤肝,肝失疏泄,脾胃受制,气机
面对 IBS 产生积极作用。 郁滞,致大肠传导失司,糟粕内停,故腹痛欲便不出。
3.1 中医汤剂 内脏高敏感性被认为是 IBS 的核心发 故 IBS-C 的常见证型为肝郁气滞,治法以疏肝理气、宽
病机制,当中枢系统及胃肠道 5-HT 水平改变时,可导 中排便为主。治疗 IBS-D 和 IBS-C 的临床研究虽在针
致 IBS-D 内脏高敏感性 [10] 。研究发现,肝郁脾虚证为 灸方法的使用上略微存在差异,但二者在选经上均多选
IBS-D 患者的主要证型。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 为胃经 - 任脉 - 脾经,腧穴以足三里 - 天枢的配伍最
机,气机升降失常,不通则痛,所以肝气是否条达通畅 为常见 [42] 。有学者分析应是天枢与足三里联用可共奏
与 IBS-D 患者疼痛发生密不可分 [21] 。痛泻要方是针对 通腑气、调脏气的作用 [43] 。IBS 是一类精神心理性疾
肝郁脾虚泄泻的著名方剂。研究证明,痛泻要方及其加 病,肠 - 脑轴的功能紊乱是导致该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减方,如痛泻安脾汤、肠安方加减等可能通过调节 5-HT 而 5-HT 是参与肠 - 脑轴功能调节的重要神经递质之一,
信号通路缓解 IBS-D 的内脏高敏感状态,从而有效缓 与抑郁情志密切相关 [12] 。电针百会配足三里穴能够调
解 IBS-D 患者的腹痛、腹泻和焦虑抑郁状态 [12,22-27] 。 节肠 - 脑轴中 5-HT 水平的失调,进而减轻 IBS 模型大
对痛泻要方进行进一步拆分后发现,白芍、防风是其 鼠的疼痛症状,使焦虑状态得到改善 [36] 。疏香灸使用
降低血清 5-HT 的主要组分,其中防风是痛泻要方引经 调理脏气的药物进行治疗,可调节肠 - 脑轴以改善患者
药,倍用防风可降低大鼠下丘脑与结肠中的 5-HT 含量、 腹痛、便秘等症状,还可减轻患者心理应激程度 [44] 。
5-HT3 受体蛋白表达、P 物质(SP)含量,证明防风 中医药不仅直接调节血清、结肠及下丘脑组织中
具有降低内脏敏感性、调控 5-HT 信号系统多靶点的效 的 5-HT 水平,也可与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
应 [28-29] 。但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简单推广到人体,尚 (SCFAs)相互作用降低内脏高敏感性及调节胃肠动力。
需更多严谨的临床试验来验证痛泻要方及其加减方、痛 IBS 会导致患者肠道定植抗力下降,进而发生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