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邮件订阅
图表库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入库情况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刊文
往期刊文
专辑专题
电子书(手机版)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
国际报告规范
投稿选刊平台
核心期刊目录
科研服务
专家中心
主编风采
专家风采
成为审稿专家
成为专题研究主持人
媒体平台
丁香园
健康界
知乎
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平台
Science Data Bank
ChinaXiv
伦理声明
出版伦理
医学伦理
版权与开放获取
同行评议
征订 & 广告
期刊订购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
格式规范-研究性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论文投稿介绍信与版权转让协议
格式规范-综述类论文
ORCID注册申请指南
Meta分析写作要点
队列研究写作要点
横断面研究写作要点
指标预测价值写作要点
动物实验写作要点
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X
专题研究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2021年 第24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1-08-0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Select
英国卫生服务购买经验及启示
张小娟,朱坤
2021, 24(22): 2757-276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0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58KB) (
)
战略性购买是我国提高医保资金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英国卫生筹资制度虽然不是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但其卫生服务购买组织——临床委托服务组织(CCGs)为我国实施战略性购买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推行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和基本途径。全科医生加入并领导CCGs使得采购组织能够直接了解患者需求,而且有能力跟卫生服务提供方对话,这是实施战略性购买的基本前提。另外,CCGs是自下而上由全科诊所自发形成的,有不同的规模和治理结构,完全基于各地的实际需要并有助于满足群众的需要,有利于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不公平、保障选择权和患者参与,并促进整合型卫生服务的提供,减少住院服务利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提升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的SWOT分析
申鑫,冯晶,甘勇,卢祖洵
2021, 24(22): 2765-276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5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05KB) (
)
我国全科医生队伍人才短缺、人员留用困难的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也给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与推进带来巨大挑战,亟须制定策略维护和提升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当下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队伍具备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所面临社会环境的机会和威胁。提出:目前我国提升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面临的优势在于广泛的政策支持、全科教育的持续发展及符合健康中国发展目标;劣势在于全科医生的社会认同不高及管理制度的缺乏;机会在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联体建设和健康信息技术的发展;威胁在于具体医疗行为的限制及培养体系、硬件基础的缺乏。同时,文章在分析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提升动因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全科医学发展方向的应对策略,包括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强化制度建设、拓宽晋升平台、优化团队配置等方面,以期提升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促进我国全科医生队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国内外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研究进展
申鑫,姜恒,冯晶,甘勇,卢祖洵
2021, 24(22): 2770-27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0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06KB) (
)
降低全科医生离职意愿,加强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意义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从全球范围内初级卫生保健供给不足、我国对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的重视日益提高的现状入手,探讨全科医生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系统分析降低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影响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人口学特征、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度、薪酬待遇和工作积极性关键因素,提出应对我国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措施、稳定全科医生队伍、提升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李丽清,周绪,赵玉兰,卢祖洵
2021, 24(22): 2777-278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3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55KB) (
)
背景 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和合理及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情况将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目前,对于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鲜有研究。目的 测算我国东、中、西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明确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为促进两者间良性互动、实现均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2014—2019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收集衡量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和经济水平的相关指标,基于熵值法、综合评价函数等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水平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不高,全国仅6个省(直辖市)实现协调发展。总体上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并出现倒退现象,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31%、-1.69%、-0.45%。从地理分布看,东部地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为0.63,处于初级协调阶段(0.6,1],协调发展等级提升受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滞后制约;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45和0.44,均处于勉强协调阶段(0.4,0.6],经济发展落后成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结论 为实现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应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各地区需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两者间良性互动,达到优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我国老年流动人口常见病症患病及就诊情况的影响因素研究
霍添琪,闫晓,郭峻,郭清芳,肖革新
2021, 24(22): 2785-279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4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46KB) (
)
背景 随着我国老年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该群体面临的健康和就诊问题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和关注热点。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流动人口的常见病症患病情况、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6 478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收集老年流动人口个人及家庭特征、流动特征、公共服务利用情况、个人健康状况4个方面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流动人口常见病症患病及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6 478个有效样本中,健康自评结果显示,“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年流动人口5 264人(81.2%),而实际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比例为35.0%(2 270/6 478)。4 112人(63.5%)表示在1年之内出现过常见病症的症状,其中,仅有1 624人(39.5%)去医院就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同住家庭成员数、流动范围、流入地区、参加健康教育情况、参加医疗保险情况、自评健康情况及慢性病患病情况是老年流动人口是否患有常见病症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流入地区、参加健康教育情况及自评健康情况是老年流动人口常见病症就诊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流动人口对自身健康的评价偏高,而就医主动性整体较差。老年流动人口常见病症的患病率和就诊情况受多维度因素影响。建议重点加强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力度,优化异地就医政策,关注老年流动人口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有效改善老年流动人口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科创承载型功能社区家庭医生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梅立辰,汤真清,章悦,钟姮,汪澜,徐蔚琦,俞双燕,何江江
2021, 24(22): 2793-279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3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52KB) (
)
背景 上海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除了满足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创业环境、资金投入等需求外,满足各类人才在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延伸需求对于促进“产城融合”至关重要。发展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是完善功能配套、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环节,但当前功能社区服务存在短板,无法为“产城融合”提供支撑,亟须突破。目的 分析科创承载型功能社区人群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并为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在功能社区的拓展提供建议。方法 2019年3—11月,通过对上海市科创承载型功能社区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1 500份问卷,获得功能社区人群基本情况及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等相关数据,了解功能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并分析功能社区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参考文献研究结果,对比与其他类型功能社区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与卫生服务需求的差异。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487份(99.13%),其中调查对象两周患病率〔5.92%(88/1 487)〕、慢性病患病率〔5.98%(89/1 487)〕较低;功能社区人群健康服务主观需求主要是常见疾病处理(1 251人,84.13%)、健康管理(858人,57.70%)、健康体检(699人,47.01%)、健康咨询(586人,39.41%)、心理咨询(470人,31.61%)。功能社区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为57.03%(848/1 487),45.73%(680/1 487)有签约意愿,且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自我感觉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意愿产生影响(P<0.05);就诊意愿调查中,患病后想去的卫生机构前3位分别是市级医院(620人,41.69%)、区级医院(404人,27.17%)、门诊部(所)/卫生室/卫生服务站(153人,10.29%),其中质量(734人,25.41%)、距离(732人,25.34%)和有可信赖的医生(391人,13.48%)是主要影响因素;卫生服务实际利用情况与就诊意愿基本一致。结论 在科创承载型功能社区中开展健康保健服务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不同类型功能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可能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健康服务方案,并吸取其他类型功能社区健康服务发展的优秀经验。建议从明确覆盖人群与服务内容、丰富供给方式、优化筹资来源、加强统筹协调等角度完善功能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推进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家庭医生守门人“签而有约”实证分析:以上海市静安区某街道为例
黄蛟灵,袁旻健,孙瑾,许彬,周良,石建伟,俞文雅,李松光,王朝昕,陈晨
2021, 24(22): 2800-280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3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69KB) (
)
背景 针对盲目追求签约率这一现象,国家与地方层面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政策重心也从追求“签约率”向做实签约服务转变。目的 以做实签约服务为切入点,以上海市某区域为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做到了“签而有约”。方法 本研究以上海市静安区某街道为例,抽取了2017—2020年该街道平台与静安区平台医院信息系统(HIS)、家庭医生健康档案数据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报表等研究相关数据资料。结果 2017—2020年,本街道签约居民由8 554人上升至24 485人,签约率从13.8%上升至36.3%,老年人签约率从38.7%上升至70.9%。同时,高血压患者签约人数由3 409人上升至7 271人,糖尿病签约人数也由1 463人升至3 088人。2018—2020年签约居民本街道就诊人次由2018年的162 640人次上升至2019年的232 772人次,其就诊比例始终高于未签约居民。从就诊结构上看,签约居民超过60%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点就诊,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就诊人次比例分别稳定在26%~30%与6%~9%。但是从趋势上看,随着时间推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比例略有下降,从66.5%下降至62.4%。签约居民在静安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形成的费用增长平稳,2019年与2020年增幅分别为13.9%与14.0%。在区内二级医院就诊总医疗费用近三年分别是21 854 472.1、24 843 680.2、26 556 426.3元(折算后),增幅分别为13.7%、6.9%。而在全市范围内也出现了同样现象。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人数逐渐增长的同时,吸引超过六成签约居民定点就诊。同时,签约居民医疗费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持稳定增长,二、三级医院虽然绝对数值仍然保持增长但是增长率得到遏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北京市东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芳,邓红月,曹桂丽,沈蔷
2021, 24(22): 2805-280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2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71KB) (
)
背景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供需两端发力,创新家庭医生激励机制,取得了一些成效。研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和影响因素对完善相关政策、提高签约居民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分析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成效及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乃至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的建议。方法 于2020年1—6月,利用北京市常规数据监测平台和医改监测平台、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相关数据分析东城区家庭医生签约率、重点人群签约率和签约居民履约情况;利用家庭医生团队和签约居民问卷调查,获得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和居民对签约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2019年东城区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率分别为36.26%和94.50%,高于2018年(33.19%、88.08%),高于同期北京市(35.02%、93.06%)。2019年签约居民预约就诊率达到17.41%,与上年相比提高8.1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北京市5.44个百分点。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东城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提升2.12、3.61个百分点,控制率分别提升11.65、13.78个百分点。签约居民满意度为83.09%(3 596/4 328),签约服务提供者满意度达到91.59%(850/928),家庭医生团队愿意继续提供签约服务的达89.22%(828/928)。定性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理解存在偏差、家庭医生工作负荷重、医保政策支持不足等。结论 东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般人群签约率和重点人群签约率均符合北京市工作要求;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利用率和满意度较好,下一步需要通过加强精准宣传、遵循客观实际不冒进、创新考评激励机制和完善医保调节政策等措施,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综合性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病例特点分析
邵双阳,任菁菁,魏国庆,陆莉萍,陆敏霞,刘颖
2021, 24(22): 2810-281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0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32KB) (
)
背景 多学科团队(MDT)协作诊治模式已成为国际医学领域积极倡导的重要医学新模式,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式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决策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目的 调查并分析综合性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病例特点。方法 选取2018-07-24至2019-01-31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45例,通过医院MDT平台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申请MDT的原因、MDT参加科室、MDT建议,并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5例患者中,男66例(45.5%),女79例(54.5%),45岁及以上人群104例(71.7%)。其中,疑似肿瘤病例97例(66.9%),非肿瘤病例48例(33.1%)。申请门诊MDT的目的主要是需进一步明确诊断(99例,68.3%)和希望优化治疗方案(124例,85.5%)两方面,而同时存在明确诊断和优化治疗方案需求者87例(60.0%)。MDT后治疗建议完善检查78例(53.8%)、定期复查45例(31.0%)、药物治疗45例(31.0%)和建议手术治疗39例(26.9%)。结论 MDT门诊就诊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就诊目的主要为确诊是否为肿瘤,其在疑难病患者、肿瘤患者和共病患者的诊治上更有优势。另外,超过一半患者需完善检查,因此需对MDT进行严格审核。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北京市城区全科医生基本药物处方行为的定性研究
陈小垒,邵爽,吴莹,徐筱婧媛,张天程,杜娟
2021, 24(22): 2814-281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9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73KB) (
)
背景 随着我国医疗花费的不断增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上的作用也更加凸显,因此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指出要强化基本药物的使用,坚持以基本药物为主导,为基层首诊提供用药保障。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全科医生基本药物处方行为的现状,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1—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城区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7名全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信语音的形式分别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访谈时间控制在30 min以内。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82.3%)全科医生基本药物处方比例为50%~60%。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后共提炼出6个访谈主题:全科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不及时;缺乏对基本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监测随访;基本药物无法完全满足全科医生的临床用药需求;基本药物与原研药医保报销比例无差异,不利于基本药物的推广;患者对基本药物的选择偏好较低。结论 目前北京市城区全科医生基本药物处方比例不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存在不足,因此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提高全科医生及居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程度是进一步提高全科医生基本药物处方行为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全科医生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刘亚林,陆媛,徐圣明,于德华,薛娅雅,周路路
2021, 24(22): 2819-282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2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39KB) (
)
背景 痴呆患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而上升,痴呆负担重却无有效治疗方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作为痴呆前阶段引起关注,但用于筛查MCI的各种量表因存在不足未广泛开展,因此,寻找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筛查MCI的简易工具非常重要。目的 探讨全科医生认知功能评估量表(GPCOG)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MC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加系统抽样的方法从2020年5—7月在嘉定区嘉定镇参加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的人群4 962人中抽出860人进行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认知功能相关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量表(CDR)、GPCOG〕进行调查,根据Petersen标准诊断MCI。根据MCI确诊者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特征用SPSS软件对认知正常者按照1∶1随机抽样进行匹配,之后通过对比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出划界分、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GPCOG量表信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量表内部一致性以Cronbach's α进行评价。结果 参加此次调查并配合完成所有测试的人数为812人,符合MCI诊断者192人(24.27%)。进行抽样匹配后MCI组和与认知正常组(对照组)各187例。与MCI诊断“金标准”进行对比,GPCOG用于筛查MCI的约登指数最大为0.43,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8,GPCOG总分以12分为界,灵敏度为70.05%,特异度为69.52%,阳性预测值为69.68%,阴性预测值为69.89%。对照组MoCA-B评分、GPCOG分高于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CA-B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PCOG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时间定位、绘制时钟、消息、记忆(姓、名、市、路、门牌号)、患者部分、知情者部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OG量表各项目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画钟与记忆(名)、知情者部分呈负相关,其他各项目间部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97~0.836。GPCOG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MCI组与对照组合并后,374例研究对象MoCA-B用时大于GPCOG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PCOG总评分与MoCA-B总评分呈正相关(rs=0.484,P<0.001)。结论 GPCOG在MCI筛查中的信度效度尚可,可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MCI的初步筛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社区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微信干预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罗阳,李晓雯,林爱华
2021, 24(22): 2826-28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3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64KB) (
)
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已成为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潜在工具。目的 研究社区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微信干预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1月—2019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道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利用微信进行6个月的分层干预,前3个月为健康教育阶段,后3个月为健康行为促进阶段。对干预过程中干预对象的依从性进行描述,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209人,干预6个月后,167人(79.9%)完成干预过程。其中,依从性良好者81人(48.5% ),依从性差者86人(5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目前婚姻状况、合并症情况、饮酒情况是社区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微信干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微信干预依从性有待提高,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干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有配偶、无合并症、饮酒的干预对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社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对全科医生学习超声的观点差异及未来便携式超声向基层普及的意见与建议
傅晓红,贾瑱熙,赵峰,黄国倩,张韬
2021, 24(22): 2832-283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4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30KB) (
)
背景 超声医学与全科医学作为两个迅猛发展的学科,随着超声技术中便携式超声的不断升级和普及,便携式超声技术能否为全科医生所用,助力全科发展?超声医学能否抓住全科医学的人文关怀、早筛查、广泛基层和控费等特征,找到可以加速超声技术在基层普及和多途径培养超声人才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目的 了解社区基层全科医生、社区超声医师和综合医院超声医师对于全科医生学习超声并应用便携式超声的观点、意见,以及具体操作过程要求和目标的实施建议。方法 2019年10—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从2018年度“社区超声医学学科建设专题学习班”参培人数最多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抽取全科医生和超声医生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提纲主要围绕两类人群对于社区全科医生学习并进行超声操作的态度、意愿和对全科医生知识储备要求,以及全科医生在技术超声流程中执行的具体程度。在此基础上邀请国内综合医院工作10年以上的17位超声影像从业者参与咨询,咨询采用两轮德尔菲法方式进行,咨询内容主要为超声影像数据的采集、保存、传递、诊断等全过程中对社区全科医生的要求。结果 最终访谈了6名全科医生和3名超声科医师,结果显示社区全科医生对超声技术有兴趣,关心学习后的技术应用问题,社区超声医师认为全科医生可以执行筛查环节,从体表的、简单的器官探查开始,如甲状腺和颈动脉。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权威程度>0.7,结果显示综合医院超声医学专家对社区全科医师参与超声技术影像数据采集对执行人要求为最低本科学历、临床医学专业、至少从事3年临床工作,具有全科执业医师和超声上岗证,每年至少参加2次继续教育;其余对社区全科医生进行超声数据采集部位、需掌握的数据采集操作技术(包括常见的仪器调节,患者体位指导,操作手法,切面选择,探头位置摆放,需达到图像记录、保存、文字报告内容,诊断分级的常见要求等)提出了与超声医生几乎一致的要求。结论 全科医生有一定兴趣使用超声技术发展自己的能力,可以尝试教授甲状腺和颈动脉超声探查技术。同时需要进一步界定全科医生可操作的环节和全科医生在当前社区医疗实际工作中应用超声的执业场景,便携式特征是优化当前超声技术为全科医生使用的关键,当前超声技术主要可用于甲状腺、颈动脉等形状明确、结构简单且是社区大力推行的慢性病管理范畴疾病的初步筛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社区全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探查甲状腺及颈动脉服务规范》开发
赵峰,贾瑱熙,陈悦,张韬
2021, 24(22): 2838-284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5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60KB) (
)
背景 社区全科医生对学习超声技术有一定兴趣,但需要结合全科医生的社区工作场景和学科背景为其开发能帮助其快速、有效、高效学习的工具。目的 开发一套简易的、适合社区全科医生使用的、用于指导规范使用便携式超声初筛式探查体表两个器官(甲状腺和颈动脉)的超声探查服务规范。方法 于2019年10月,通过个人深度访谈,形成探查流程,指导后续服务规范范围的框定;根据前一步确定的社区全科医生执行超声探查的流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内容梳理,形成社区全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探查甲状腺及颈动脉服务规范初稿;交参与前一轮流程开发的全科医生审核,形成审核后版本;组织项目组成员召开小组会议专题研讨,针对服务规范进行分块审核并修订,形成终稿。结果 形成社区全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探查甲状腺及颈动脉服务规范各一份,社区全科医生对于规范中规定的需要进行的数据采集和判断工作感到焦虑,社区超声医师对社区全科医生执行服务规范中的内容有信心,但认为该服务能否收费会直接影响全科医生参与和持续参与的积极性。结论 从修订意见反馈数量来看,第一轮文本基本达到制定目的,最终文本有应用价值。从服务规范修订过程中社区全科医生和社区超声医师的反馈来看,技术难度和工作绩效是未来落地执行的关键。执行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和漏筛带来的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总之,满足和推进社区全科医生对超声技术的兴趣,首先,选择适合全科医生开展超声探查的部位是关键,需要考虑社区执业场景、技术操作时间、难度和风险;其次,进一步推行时,需要考虑绩效补贴及如何与家庭医生制度工作相结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社区全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探查甲状腺及颈动脉服务规范》的AGREE工具评价结果与应用建议
宋烨,赵峰,陈明,张韬
2021, 24(22): 2843-284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5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88KB) (
)
背景 为了让社区全科医生高效高质量地掌握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进行甲状腺和颈动脉的初步超声探查技术,开发了社区全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探查甲状腺及颈动脉服务规范。目的 选择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对服务规范进行评价,精准、全面、结构化地获取相关专家意见,以进一步改进服务规范的质量。方法 2019年12月,以AGREEⅡ工具为基础,结合本次评价目的,对工具进行一定的场景适应性修订,邀请社区和综合医院专家5名,使用修订后的AGREEⅡ工具对服务规范进行评价。结果 专家总体给出了较高的分数,单个条目得分均在4分以上(满分7分),平均得分均在5分以上,颈动脉服务规范的得分低于甲状腺服务规范,1名专家认为难以评分而放弃对颈动脉服务规范进行评分。结论 专家可能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分数,根据评价结果,甲状腺服务规范质量较高并可推行应用,颈动脉服务规范得分相对较低,且专家对后续推进的可行性给出了较低的分数,暂不建议推行。从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来看,AGREEⅡ工具适合用作评价范围的指导,但对于内容本身的评价,建议使用效度理论对文本每段内容逐条进行评价,以深度收集专家意见,提升文本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脑卒中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振香,任慧,平智广,郭云飞
2021, 24(22): 2850-28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0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83KB) (
)
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资源在公众健康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目的 调查脑卒中住院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脑卒中住院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10月选取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580例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S)调查其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住院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80份,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为96.2%。脑卒中住院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总分是13(13)分,合格率为5%。网络健康信息与服务的应用能力测试维度总分为8(7)分,评判能力测试维度总分为4(4)分,决策能力测试维度总分为2(2)分。照顾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合格率为24.7%(138/55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照顾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是脑卒中住院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住院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应对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予以关注,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解决自身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张振香,李会,平智广,刘清玄,刘凤
2021, 24(22): 2855-28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0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27KB) (
)
背景 在应对疾病的过程中,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作为一个二元整体均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心理健康,而目前缺乏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关系的现状及相关性调查。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的相关性,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7—10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3所医院抽取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共580对,采用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对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发放问卷580份,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回收率为96.2%。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总得分为8(8)分,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知识、信念和资源维度得分分别为4(4)、4(4)、0(1)分;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总得分为8(8)分,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知识、信念和资源维度得分分别为4(4)、3(3)、0(2)分。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呈正相关(rs=0.715,P<0.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均处于低水平且二者呈正相关,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对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同步教育,以期达到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张振香,任娟娟,林蓓蕾,平智广,王文娜,郭云飞,栾文艳
2021, 24(22): 2860-286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0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38KB) (
)
背景 既往研究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问题突出,健康行为及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有证据提示心理健康因素与健康行为改变关系密切,但针对该人群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行为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健康行为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2020年7—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60岁脑卒中住院患者265例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HL)、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量表(HBS-SP)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65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问卷回收率93.2%。不同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老年脑卒中患者MHL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病程脑卒中患者HBS-SP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总分为(10.27±5.04)分,健康行为总分为(62.68±8.5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呈中度正相关(rs=0.525,P<0.01)。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及健康行为均有待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水平呈正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加强关注,制定个性化护理路径方案,可融入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积极信念培养强化、健康资源创新宣传、健康行为监测管理等,以心理健康促进健康行为转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四元合力全科师资队伍构建研究
朱文华,方力争,戴红蕾,陈丽英,晁冠群,祝悦
2021, 24(22): 2866-286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1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94KB) (
)
加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是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仍然存在全科专业师资建设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多元师资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综合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四元合力的师资团队,创建全科导师-全科师资-专科师资-社区师资的合力带教模式,体现全科医学培养特色,为提升全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校院区贯通式”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研究
蒋丽华,乌建平,张莉,叶建丽,邱模昌
2021, 24(22): 2870-287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3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76KB) (
)
为加强“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学校阶段与医院阶段的衔接,提升培养质量,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紧扣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特点,探索开展了“校院区贯通式”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隶属关系及紧密合作开展教学工作的特性,将学校、附属医院、社区医院三方融合贯通,由学校统筹管理“3+2”的两个阶段,将理论教学、实践培训及职业精神培养交替实施,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全科医学安宁疗护多专业团队服务模式构建及效果研究
唐跃中,徐东浩,程明明,周大双,虞智杰,陈雯
2021, 24(22): 2874-287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1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56KB) (
)
背景 安宁疗护已成为国家健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2017年以来国家卫生主管部门主导开展了两个批次的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共计1个直辖市及76个城市(区)成为试点单位。然而,作为安宁疗护主要服务提供者和主要服务场所的社区卫生机构,目前尚未形成切实可行的服务模式,亟须探索研究。目的 基于社区卫生工作实际,组建全科医学背景下安宁疗护多专业团队,确立团队成员角色,探索安宁疗护多专业团队服务模式(H-MPT)并评估其运行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混合研究设计对2016年10月—2019年12月在康健安宁疗护开展的H-MPT进行效果评估。定量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H-MPT团队成员评估表”“H-MPT服务患者家属评估表”。定性研究的开展则采用自编访谈提纲,对H-MPT团队成员中的医生、护士进行录音访谈。对量表评估和访谈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团队成员对各条目的评估值为4.58~5.00分,患者家属对各条目的评估值为4.60~5.00分。访谈结果显示,H-MPT服务模式提升了人文关怀服务质量、提高了团队协作效率、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及提升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认可。结论 基于全科医学平台组建安宁疗护多专业团队的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安宁疗护的总体服务质量,而且为当下开展社区为本的安宁疗护提供一个专业服务的框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家庭访视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杨凯文,姜岳,赵付英
2021, 24(22): 2880-288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1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882KB) (
)
对家庭的照顾是全科医学的核心特征之一,家庭中各种因素、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家庭资源的利用等对患者患病、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科医生在临床诊疗中,在考虑患者个人健康问题的同时,还需关注患者的家庭。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通过家庭访视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在全科诊疗中的优势,以期为全科医生进行全家庭照顾提供参考。本文从1例“评估性家庭访视”案例出发,全科医生通过深入患者家庭、进行个人评估和家庭评估、协调家庭内外部资源及全家庭管理,可快速识别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有效解决家庭问题,减少生活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长期、连续性随访及对干预效果的不断正反馈,全科医生见证了家庭问题日益得到改善,巩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可见,家庭访视是一项灵活而高效的诊疗服务,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社区环境中开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投稿查询
投稿指南
留言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