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邮件订阅
图表库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入库情况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刊文
往期刊文
专辑专题
电子书(手机版)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
国际报告规范
投稿选刊平台
核心期刊目录
科研服务
专家中心
主编风采
专家风采
成为审稿专家
成为专题研究主持人
媒体平台
丁香园
健康界
知乎
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平台
Science Data Bank
ChinaXiv
伦理声明
出版伦理
医学伦理
版权与开放获取
同行评议
征订 & 广告
期刊订购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
格式规范-研究性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论文投稿介绍信与版权转让协议
格式规范-综述类论文
ORCID注册申请指南
Meta分析写作要点
队列研究写作要点
横断面研究写作要点
指标预测价值写作要点
动物实验写作要点
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X
专题研究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2021年 第24卷 第18期 刊出日期:2021-06-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Select
新型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获益及应用前景
杨光燃
2021, 24(18): 2245-225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52
摘要
(
)
PDF for PC
(1243KB) (
)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动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降糖药物除降糖作用之外,部分还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中钠-葡萄糖共转动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已被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提供了新选择。本文结合最新指南及临床试验总结、分析了新型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获益,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应用新型降糖药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从心血管结局看降糖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张玄娥,周尊海
2021, 24(18): 2251-22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4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68KB) (
)
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且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传统降糖药物尽管降糖疗效显著,但缺乏对心血管结局的良好评估。新型降糖药物经过大型临床试验确保了疗效和对心血管结局的安全性。本文从降糖药物对心血管结局影响的角度,介绍传统降糖药物及新型降糖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心血管安全性,指出某些新型降糖药物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良好心血管保护作用,其治疗地位在多项指南中得到提升,成为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选择。本文结合多项国内外最新临床证据对糖尿病治疗药物对心血管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疗工作者制定糖尿病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我国体医融合的社区实践:典型模式、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
王一杰,王世强,李丹,胥祉涵,王少堃
2021, 24(18): 2260-226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1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10KB) (
)
体医融合通过政策引导,整合卫生系统和体育系统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利用医学和体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达到增强体质、维护健康的目的。社区作为体医融合建设工作的关键一环,既是体医融合的落脚点也是着力点。本文对我国社区体医融合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剖析了社区体医融合服务目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路径。目前我国社区体医融合形成了基于政企合作、社区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质监测中心三种类型服务模式,但仍存在人们对体医融合理念认知不足、缺乏长效合作机制、人才紧缺、平台建设滞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鉴于此,为进一步促进社区体医深度融合,亟需提升体医融合认知、建立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加强体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大数据服务平台、调动不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体医融合建设,以期加快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服务的进程,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日本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黄晶,王世强,刘晴
2021, 24(18): 2268-227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1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11KB) (
)
体医融合是缓解当前我国日益加重的老龄化和慢性病持续高发的有效手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通过梳理发现,日本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模式可以分为福利型、整合医疗型和商业型三种类型。日本在推进体医融合过程中构建了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体系,形成了深入人心的体医融合健康理念,打造了“一贯制”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与保障体系,培育了完善的体医融合健康产业。因此,在我国体医融合推进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责,引导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依托基础教育,大力普及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学科跨专业服务团队;培育体医融合消费市场,打造多样化的健康促进项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水平变化的随访研究
路长安,王健,罗金兵,夏立军,郝士伟,赵瑞泉,王猛,宋飞,张明宝,杨光燃
2021, 24(18): 2275-22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7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00KB) (
)
背景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蛋白排泄率(UAER)是肾脏功能和肾损害的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两者变化是否一致尚不完全清楚。目的 随访2型糖尿病患者eGFR与UAER水平5年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8年12月参加北京市社区糖尿病研究项目的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5年随访,并且每年随访1次。随访指标包括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eGFR及UAER。eGFR进展定义为eGFR下降且慢性肾脏病(CKD)分期增加;UAER进展定义为新出现的蛋白尿或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大量蛋白尿。结果 2013—2018年每年完成随访且UAER和eGFR等资料齐全的患者共66例。基线、随访第5年患者DBP、UAER、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随访第5年eGFR和UAER变化,66例患者中出现eGFR进展37例(56.1%)、UAER进展10例(15.2%)。37例(56.1%)患者eGFR和UAER进展平行,29例(43.9%)患者UAER和eGFR进展不平行。UAER和eGFR进展平行组、UAER和eGFR进展不平行组BMI、年龄、TG、TC、HDL-C、LDL-C、HbA1c、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ER和eGFR进展平行组糖尿病病程长于UAER和eGFR进展不平行组(P<0.05)。结论 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5年发现,随糖尿病病程延长eGFR逐渐下降,UAER逐渐升高。43.9%的患者UAER进展和eGFR进展不平行,提示在临床中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建议同时进行eGFR和UAER检查,尤其是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下的患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CHA2DS2-VASc评分法筛查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与缺血性卒中患病情况的价值研究
杨红,刘俊,冯志刚,高大勇,宋卫华
2021, 24(18): 2281-228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0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35KB) (
)
背景 老年人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高危人群,提高社区老年人群房颤的精准筛查能力有助于降低房颤相关脑卒中的发生风险。目的 探究CHA2DS2-VASc评分法能否用于社区老年人的房颤与缺血性卒中患病情况的筛查。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3月选取长期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的某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史采集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收集社区老年人基本资料和常见疾病的患病情况,并计算缺血性卒中风险(CHA2DS2-VASc评分表评分)。结果 328例社区老年人中房颤40例(12.2%),缺血性卒中60例(18.3%),平均CHA2DS2-VASc评分表评分(3.2±1.5)分。房颤老年人平均CHA2DS2-VASc评分表评分高于无房颤老年人(P<0.05);缺血性卒中老年人CHA2DS2-VASc评分表评分高于无缺血性卒中老年人(P<0.05)。CHA2DS2-VASc评分表评分为0~6分的老年人房颤发生率依次为0、4.8%(2/42)、3.7%(2/54)、14.6%(12/82)、15.8%(12/76)、8.3%(4/48)、40.0%(8/20),随着CHA2DS2-VASc评分表评分增加老年人房颤发生率逐渐增加(rs=0.248,P<0.001)。CHA2DS2-VASc评分表评分为0~6分的老年人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依次为0、4.8%(2/42)、11.1%(6/54)、12.2%(10/82)、18.4%(14/76)、45.8%(22/48)、30.0%(6/20),随着CHA2DS2-VASc评分表评分增加老年人缺血性卒中发生率逐渐增加(rs=0.296,P=0.001)。结论 CHA2DS2-VASc评分表可用于筛查社区老年人房颤与缺血性卒中患病情况,评分越高的老年人房颤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越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与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李婧,邓垂文,徐腾达
2021, 24(18): 2285-229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8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46KB) (
)
背景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常同时存在,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继发甲状腺抗体(TA)阳性的风险升高。目的 研究我国体检人群中TA与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的关系。方法 检索北京协和医院健康管理数据库,查询2012—2015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并检测GADA和TA的人群,收集其体检资料和GADA、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其中TPOAb、TgAb任一阳性记为TA阳性。比较TA阳性与阴性人群GADA阳性率,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TA、GADA阳性率;分析GADA阴性、低滴度、高滴度人群的一般资料,探究体检人群TA阳性、TPOAb阳性、TgAb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36 048例体检人群符合纳入标准,其中TA阳性5 000例(13.9%)〔TPOAb阳性3 321例(9.2%)、TgAb阳性3 552例(9.9%)〕,TA阴性31 048例(86.1%);符合糖尿病诊断2 600例(7.2%),不符合33 448例(92.8%);GADA阳性185例(0.5%),GADA阴性35 863例(99.5%)。TA阳性人群中GADA阳性率〔51例(1.0%)〕高于TA阴性人群〔134例(0.4%)〕(χ2=29.203,P<0.001)。糖尿病人群中TA阳性率〔280例(10.8%)〕低于非糖尿病人群〔4 720例(14.1%)〕,GADA阳性率〔31例(1.2%)〕高于非糖尿病人群〔154例(0.5%)〕(χ2值分别为22.558、25.310,P<0.001)。GADA阴性、低滴度、高滴度体检人群中TA阳性率逐步递增(分别是13.8%、23.7%、39.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15,95%CI(1.012,1.018)〕、性别〔女:OR=3.483,95%CI(3.259,3.723)〕、糖尿病〔是:OR=0.837,95%CI(0.731,0.958)〕、GADA〔低滴度:OR=1.900,95%CI(1.266,2.853);高滴度:OR=4.259,95%CI(2.260,8.025)〕是体检人群TA阳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我国体检人群中GADA阳性率较低,GADA阳性与TA阳性存在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低碳水化合物早餐治疗新城镇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丁少玉,鞠昌萍,于星星,韦小霞,王天云,崔蕾,陈为霞,杨兵全
2021, 24(18): 2291-22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6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34KB) (
)
背景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饮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措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虽对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有益,但严格的碳水化合物控制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差距较大,导致患者长期饮食依从性欠佳。目的 探讨低碳水化合物早餐治疗新城镇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就诊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卫生院的90例新城镇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以标准碗和基于此而制定的食物定量图谱为研究工具,为对照组进行指南推荐早餐教育,试验组进行低碳水化合物早餐教育,两组午餐、晚餐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不做限定。于干预前和干预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自我效能量表(SED)评分,干预2周和干预3、6个月记录饮食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2例患者分别因脑梗死复发、嫌控制饮食麻烦退出研究,试验组3例患者分别因搬迁、外出打工、拒绝随访退出研究;失访率为5.6%。干预3个月试验组患者早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3、6个月早餐后2 h血糖、HbA1c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试验组干预3个月早餐后2 h血糖、HbA1c、HDL-C、LDL-C、TG低于组内干预前,干预6个月FPG、早餐后2 h血糖、HbA1c、HDL-C、LDL-C、TG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干预6个月试验组患者SE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3、6个月SED评分均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6个月SED评分高于组内干预3个月(P<0.05)。两组患者干预3、6个月饮食依从性均高于组内干预2周(P<0.05)。结论 指南推荐早餐教育和低碳水化合物早餐教育均能有效改善新城镇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自我效能和饮食依从性,且低碳水化合物早餐在改善糖脂代谢、自我效能方面优于指南推荐早餐教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老年人偏颇体质在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崔光辉,李少杰,尹永田,陈莉军,刘馨谣,陈磊
2021, 24(18): 2297-230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5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15KB) (
)
背景 久坐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和衰弱有关,但其关联机制尚不明确,而中医体质学说可为此提供新的理论来源。目的 探讨老年人偏颇体质在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2月从济南市随机选取6个社区、10个行政村的1 130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短卷(评估久坐行为)、中医体质量表(CCMQ)(测定中医体质类型)、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评估衰弱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若研究对象同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衰弱症状则将其判定为认知衰弱。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久坐行为、偏颇体质与认知衰弱的关联。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91份,有效回收率为96.55%。1 091例老年人中有久坐行为358例(32.8%),无久坐行为733例(67.2%);平和质448例(41.1%),偏颇体质643例(58.9%);认知衰弱89例(8.2%),非认知衰弱1 002例(91.8%)。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至少患1种慢性病情况、久坐行为、中医体质类型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久坐行为〔是:OR=1.914,95%CI(1.193,3.072)〕和中医体质类型〔偏颇体质:OR=6.501,95%CI(3.035,13.923)〕是老年人发生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久坐行为〔是:OR=1.463,95%CI(1.111,1.927)〕是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P<0.05)。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偏颇体质在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间存在中介效应(Z=2.323,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22%。结论 久坐行为不仅能够直接影响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发生情况,还可能通过偏颇体质间接对其产生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凸显“辨体、调体”在认知衰弱预防与干预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特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直肠黏膜感觉受体表达情况研究
徐利,代群,何孝康,李敏
2021, 24(18): 2303-230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7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85KB) (
)
背景 对于特发性肛门瘙痒症,何种原因导致肛门潮湿、渗漏并刺激肛周皮肤感觉神经末梢而形成瘙痒-搔抓的恶性循环,目前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肛周皮肤潮湿、渗漏除受肛周菌群影响外,还可能与直肠感觉受体异常相关。目的 分析特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直肠黏膜感觉受体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5-羟色胺(5-HT)、三磷酸腺苷受体受体P2X2抗体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与消化内科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特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30例作为瘙痒组,同期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健康者29例作为健康组。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两组受试者直肠黏膜组织TRPV1、5-HT、三磷酸腺苷受体受体P2X2抗体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瘙痒组患者直肠黏膜组织TRPV1、5-HT呈阳性表达,三磷酸腺苷受体受体P2X2抗体呈阴性表达,且瘙痒组患者TRPV1平均光密度(MOD)值及HIS评分、5-HT MOD值及HIS评分高于健康组(P<0.01),而两组受试者直肠黏膜组织三磷酸腺苷受体受体P2X2抗体MOD值及H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瘙痒组患者直肠黏膜组织TRPV1、5-HT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组(P<0.01),而两组受试者直肠黏膜组织三磷酸腺苷受体受体P2X2抗体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直肠黏膜感觉受体TRPV1、5-HT的表达明显升高,其直肠顺应性降低、感觉阈值升高可能与TRPV1、5-HT的过表达有关,并可能是由于直肠黏膜感觉传递中递质敏化或表型改变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肽水平在维吾尔族人群2型糖尿病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吉米兰木·麦麦提明,木尼拉·阿不都乃依木,王新玲,阿不来提·艾则孜,热孜万古丽·乌斯曼,马艳荣,张凯迪
2021, 24(18): 2309-231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6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46KB) (
)
背景 在2型糖尿病(T2DM)发生率持续升高且发病年龄不断降低的大环境下,早期筛查与确诊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有研究发现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肽(AGE-P)进行T2DM早期筛查的优势高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的 验证血清AGE-P水平在维吾尔族人群T2DM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维吾尔族人群1 100例。依据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受试者分为糖尿病组(n=75)和正常糖耐量组(n=1 025)。比较两组年龄、腰围、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HbA1c、AGE-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尿素氮、尿酸、血肌酐。绘制血清FPG、2 hPG、HbA1c、AGE-P筛查维吾尔族人群发生T2D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糖尿病组年龄、BMI、腰围、DBP、SBP均高于正常糖耐量组(P<0.05)。糖尿病组血清FPG、2 hPG、HbA1c、TC、TG、LDL-C水平高于正常糖耐量组(P<0.05);两组血清AGE-P、HDL-C水平及尿素氮、尿酸、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PG、2 hPG筛查维吾尔族人群发生T2DM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854、0.814,灵敏度分别为88.0%、82.7%,特异度分为97.4%、98.7%,AUC分别为0.957〔95%CI(0.943,0.968),Z=25.718,P<0.001〕、0.937〔95%CI(0.921,0.951),Z=21.222,P<0.001〕;血清AGE-P筛查维吾尔族人群发生T2DM的约登指数为0.055,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19.8%,AUC为0.507〔95%CI(0.477,0.537),Z=0.203,P=0.839〕。结论 血清AGE-P水平在T2DM患者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升高,且其筛查T2DM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均较低,因此不建议作为维吾尔族T2DM高危人群筛查的指标,在维吾尔族人群糖尿病筛查中仍然建议使用FPG、OGTT等传统糖尿病检测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20周胎龄胎儿肠管内径超声检查结果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研究
李娜,苏建强,孙聪欣,张燕宏,赵伟,耿旭娜,王玮婧
2021, 24(18): 2314-231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9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64KB) (
)
背景 胎儿肠管异常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目的 探究20周胎龄胎儿肠管内径超声检查结果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01-01至2020-05-03于石家庄市第四医院行多普勒超声产检的孕20周孕妇(单胎妊娠)150例,其中50例胎儿肠管内径扩张,100例胎儿肠管内径正常。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胎儿肠管内径(直径);不良妊娠结局包括羊水过多、染色体异常、引产、死胎、胎儿皮肤水肿、早产。观察20周胎龄胎儿肠管内径超声检查结果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预测价值,比较胎儿不同肠管内径扩张部位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析胎儿肠管内径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孕妇中47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20周胎龄胎儿肠管内径超声检查结果预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灵敏度为93.6%,特异度为94.2%,阴性预测值为97.0%,阳性预测值为88.0%,诊断准确率为94.0%。50例肠管内径扩张胎儿中十二指肠肠管内径扩张23例、空回肠肠管内径扩张15例、结肠肠管内径扩张12例。胎儿十二指肠肠管内径扩张的孕妇羊水过多、引产、早产发生率高于胎儿空回肠和结肠肠管内径扩张的孕妇(P<0.05)。十二指肠、空回肠、结肠肠管内径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0、-0.721、-0.659,P<0.05)。结论 20周胎龄胎儿肠管内径超声检查结果对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尤其对羊水过多、染色体异常、引产、死胎、早产的预测,且胎儿肠管内径与新生儿Apgar评分存在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不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对造影剂肾病预防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黄英杰,刘家玥,詹群璋,黄磊,叶嘉嘉,张悦瑶,何雨春,李俊哲
2021, 24(18): 2318-233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57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503KB) (
)
背景 目前已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多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对造影剂肾病(CIN)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尚缺乏系统评价。目的 评价不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对CIN的预防效果,旨在为临床合理选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预防CIN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 2019年11月,筛选关于不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试验组)与常规水化(对照组)对CIN预防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共包括2 433例患者。在降低CIN发生率方面,网状Meta分析排序结果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肾康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常规水化;在降低冠状动脉造影(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网状Meta分析排序结果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常规水化;在降低CAG/PCI后血肌酐方面,网状Meta分析排序结果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肾康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常规水化;在降低CAG/PCI后血尿素氮方面,网状Meta分析排序结果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常规联合水化>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常规水化。结论 现有文献证据表明,在降低CIN发生率方面,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治疗效果最佳;在降低CAG/PCI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治疗效果最佳;在降低CAG/PCI后血肌酐方面,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治疗效果最佳;在降低CAG/PCI后血尿素氮方面,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治疗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邸钰蓉,冯英娜,杨大鸿,侯玉立
2021, 24(18): 2331-234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8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4015KB) (
)
背景 他汀类药物(简称他汀)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而他汀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肝毒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关于不同他汀对肝功能影响的评价不一。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他汀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检索干预措施为他汀、不良反应涉及肝功能异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09-10。由2位研究者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4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6篇RCTs,54 499例患者,包含6种药物:阿托伐他汀(21篇)、瑞舒伐他汀(10篇)、辛伐他汀(10篇)、普伐他汀(7篇)、洛伐他汀(4篇)、匹伐他汀(3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安慰剂(P<0.05)。累积排序曲线(SUCRA)对不同他汀的排序结果为安慰剂(77.2%)>匹伐他汀(70.9%)>普伐他汀(64.1%)>辛伐他汀(60.7%)>瑞舒伐他汀(40.4%)>洛伐他汀(31.6%)>阿托伐他汀(5.1%)。通过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450酶)进行代谢的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安慰剂(P<0.05)。SUCRA对不同代谢途径他汀的排序结果为安慰剂(95.6%)>不通过CYP450酶进行代谢的他汀(51.9%)>通过CYP450酶进行代谢的他汀(2.6%)。脂溶性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安慰剂(P<0.05)。SUCRA对不同性质他汀的排序结果为安慰剂(97.4%)>水溶性他汀(48.7%)>脂溶性他汀(3.9%)。高强度阿托伐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中强度匹伐他汀、中强度普伐他汀、中强度辛伐他汀、高强度瑞舒伐他汀、中强度瑞舒伐他汀,高强度阿托伐他汀、高强度瑞舒伐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安慰剂(P<0.05)。SUCRA对不同剂量他汀的排序结果为中强度瑞舒伐他汀(76.4%)>中强度匹伐他汀(71.6%)>安慰剂(69.1%)>中强度辛伐他汀(67.5%)>中强度普伐他汀(55.1%)>低强度普伐他汀(41.7%)>高强度瑞舒伐他汀(40.9%)>中强度阿托伐他汀(37.9%)>低强度洛伐他汀(31.0%)>高强度阿托伐他汀(8.8%)。结论 脂溶性他汀、通过CYP450酶进行代谢的他汀、高剂量他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本研究纳入文献较多且总体质量尚可,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部分文献质量不高,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s对本研究结果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糖尿病诊治延误认知行为意向量表的开发与验证
王蕊琪,贾红红,周郁秋
2021, 24(18): 2342-234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7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85KB) (
)
背景 诊治延误是一种经历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现象。了解患者诊治延误的心理和原因可有效改善其治疗的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健康的延续和医疗卫生资源的高效配置。目的 编制糖尿病诊治延误认知行为意向量表(DMDBIS),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文献回顾和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形成量表条目池,再通过专家评定、预测试形成DMDBIS暂定版量表(DMDBIS-Ⅱ)。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大庆市油田总医院、大庆市第五医院及大庆市第四医院三所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病房及门诊已确诊为糖尿病且有诊治延误现象的280例患者为样本进行大样本测试,最终形成DMDBIS。采用SPSS 22.0及Amo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DMDBIS的信效度。结果 最终形成的DMDBIS由5个维度20个条目组成,分别为症状警觉(4个条目)、糖尿病知识(6个条目)、习惯反应样式(3个条目)、疾病控制(3个条目)、阻碍就医因素(4个条目)。DMDBIS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10,Bartlett球形检验χ2=3 305.296(df=190,P<0.001),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96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拟合优度χ2=351.451、df=160、χ2/df=2.19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69、拟合优度指数(GFI)=0.882、比较拟合指数(CFI)=0.941、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845、增值适配指数(IFI)=0.941、非规准适配指数(TLI)=0.929、规准适配指数(NFI)=0.897。DMDBIS信度检验表明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0~0.956,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9。结论 总结而言,初步研制的DMDBIS共包括5个维度、20个条目,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为糖尿病防治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英文版主观认知下降问卷21的汉化研究
郝立晓,邢悦,贾建国,韩璎
2021, 24(18): 2349-23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0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50KB) (
)
背景 主观认知下降(SCD)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早期表现之一,其早期简易筛查工具的研发有利于帮助临床早期识别AD,但部分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主观认知下降问卷9(SCD-Q9)为0分,可能与该问卷未涵盖所有SCD主诉有关。目的 对筛选出SCD-Q9的上位条目池即主观认知下降问卷21(SCD-Q21)进行汉化,找出可识别SCD风险的SCD主诉条目并进一步优化SCD-Q9。方法 2020-07-01至2020-08-31,参考国外问卷本土化标准程序,经原作者授权、同意后获得英文版原版问卷,采用Brislin“两人直译?回译”法对SCD-Q21进行汉化,并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及小样本预调查进行条目修订及文化调适。结果 本研究经严格的翻译、回译、对比回译、条目修订、文化调适及小样本预调查而形成中文版SCD-Q21终稿。中文版SCD-Q21终稿由21个条目组成,其中条目4、5、7、10、20、21为三分类选项,其余均为二分类选项;条目11、19为反向条目,其余均为正向条目;总分21分。结论 中文版SCD-Q21终稿的形成为后续该问卷在中国人群中的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AD早期简易筛查工具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痛风性关节炎并发勃起功能障碍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姜文才,李雁卓,李佳,徐琳
2021, 24(18): 2355-235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6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96KB) (
)
痛风性关节炎易复发,其典型特征是累及关节和邻近组织的尿酸盐沉积,痛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肥胖、慢性肾脏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近年来,不断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勃起功能障碍(ED)是痛风的并发症之一。然而我国对ED是否是痛风的并发症存在争议,加上国民性观念保守,使得痛风并发ED缺乏重视。本文报道1例痛风性关节炎并发ED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痛风与ED的相关关系、潜在机制以及诊治方向,为全科医生提供警示和参考,以期在今后的防治过程中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肾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魏宇君,李新,申曼,张佳佳,詹晓凯,汤然,黄仲夏
2021, 24(18): 2359-23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1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32KB) (
)
肾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RS)是由低级别淋巴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分泌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介导的肾损害,为疾病早期阶段,尚不足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或淋巴瘤。本文分析了2018年3月—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MM合并肾损害和3例不同类型的MG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对其肾损害进行了鉴别诊断,并结合病例和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建议对表达浆细胞克隆或B淋巴细胞克隆的患者分别采用硼替佐米或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提示临床医生对存在单克隆Ig和无法解释的肾脏疾病患者,需早期进行肾活检以确诊MGRS,遵循国际肾病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研究组(IKMG)提出的诊断共识和诊断流程,进一步明确MGRS的诊断分型,有利于早期进行克隆指导的靶向治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子宫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郑永飞,郑海澜,汪晟,黄丹江
2021, 24(18): 2364-236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0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18KB) (
)
子宫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罕见的妇科肿瘤,术前易误诊。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子宫颈恶性PEComa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结合目前子宫恶性PEComa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常见临床研究方法学问题分析
杨洁,石岩岩,曾琳,李楠,陶立元,张华,王晓晓,褚红玲,赵一鸣,詹思延
2021, 24(18): 2368-237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6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32KB) (
)
背景 学位论文的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全面保证论文质量迫在眉睫。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常涉及临床研究的内容,其中临床研究方法学的问题需引起重视。目的 剖析某大学盲审前初审的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临床研究方法学论述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为规范研究生论文的撰写和自查、提升医学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于2019—2020年对某校2019届临床医学生内部初审阶段毕业论文的方法学部分进行评审,共包括47篇临床观察性研究。参考STROBE声明清单条目,提取学位论文临床研究方法学关键要素,逐条编码、归类形成文字评阅意见数据库,总结其常见问题并探索解决办法。结果 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在方法部分常见问题体现在统计方法描述不完整、研究对象代表性不足或纳入排除标准不完整、缺少样本量估算方法或样本量不足等方面,其次是题目模糊不确切、摘要中对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阐述不明确、结果描述研究对象特征不准确、结果展示不充分、统计图表欠规范等,最后讨论部分未概括与研究目标有关的主要结果,其他问题包括写作结构规范欠佳,伦理易忽视。结论 提升临床医学学位论文质量除了加强对研究生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培训,有必要制定清晰明确的《医学研究生课题结题阶段学位论文自查清单》,帮助研究生完善论文撰写和导师对学位论文进行审阅把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投稿查询
投稿指南
留言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