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邮件订阅
图表库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入库情况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刊文
往期刊文
专辑专题
电子书(手机版)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
国际报告规范
投稿选刊平台
核心期刊目录
科研服务
专家中心
主编风采
专家风采
成为审稿专家
成为专题研究主持人
媒体平台
丁香园
健康界
知乎
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平台
Science Data Bank
ChinaXiv
伦理声明
出版伦理
医学伦理
版权与开放获取
同行评议
征订 & 广告
期刊订购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
格式规范-研究性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论文投稿介绍信与版权转让协议
格式规范-综述类论文
ORCID注册申请指南
Meta分析写作要点
队列研究写作要点
横断面研究写作要点
指标预测价值写作要点
动物实验写作要点
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X
专题研究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2016年 第1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6-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Select
标准三联与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本-效果分析
王波玲,高峰
2016, 19(11): 1237-124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01
摘要
(
)
PDF for PC
(691KB) (
)
目的 对比分析标准三联疗法及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且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阳性,临床诊断为Hp感染的400例维吾尔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100例。A组给予泮托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B组给予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C组给予果胶铋+泮托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D组给予果胶铋+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4组均治疗14 d。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Hp根除率进行意向性治疗分析(ITT分析)和符合方案集分析(PP分析)。结果 A、B、C、D组中分别有98、99、97、97例患者最终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4组患者第1、3、7、14天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4组患者Hp根除率为80.0%(80/100)、86.0%(86/100)、90.0%(90/100)、93.0%(93/100),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P<0.05);PP分析4组患者Hp根除率分别为81.6%(80/98)、86.9%(86/99)、92.8%(90/97)、95.9%(93/97),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P<0.05);其中D组Hp根除率高于B组(P<0.07)。4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分别有2(2.0%)、3(3.0%)、4(4.1%)、4(4.1%)例出现不良反应,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05)。4组患者成本效果比(C/E)依次为:7.57、7.23、7.01、6.90。增长的成本效果比〔ΔC/ΔE=(C1-C2)/(E1-E2)〕以最低成本为参照,其他方案与之对比得ΔC/ΔE,A组成本最低,以A组为参照,则B、C、D组ΔC/ΔE分别为1.90、3.04、3.08。结论 从ΔC/ΔE方面考虑,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患者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方案根除Hp较为经济、合理。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张慧,李晓宇,崔梅花,魏红,刘海芹
2016, 19(11): 1242-124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02
摘要
(
)
PDF for PC
(666KB) (
)
目的 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内Hp根除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口腔Hp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9月航天中心医院诊治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唾液Hp测定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分为口腔Hp阳性组54例和口腔Hp阴性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片四联方案根除治疗10 d,停药4周后,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胃内Hp根除率,研究口腔Hp感染对胃内Hp根除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患者口腔疾病及卫生状况问卷》调查,明确口腔疾病及卫生状态对口腔Hp感染的影响。结果 口腔Hp阳性组54例,胃内Hp根除43例,胃内Hp未根除11例,胃内Hp根除率为79.6%;口腔Hp阴性组38例,胃内Hp根除32例,胃内Hp未根除6例,胃内Hp根除率为84.2%。两组患者胃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577)。是否有口腔异味(口臭)、义齿者口腔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龋齿、缺齿、牙周炎、牙线使用、洗牙者口腔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刷牙习惯者口腔Hp感染率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Hp感染对胃内Hp根除率未见明显影响,口腔Hp感染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口腔异味(口臭)、义齿可能与口腔Hp感染相关;龋齿、缺齿、牙周炎、刷牙习惯、牙线使用、洗牙6个因素对口腔Hp感染未见明显影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幽门螺杆菌阳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温淼,杨波,闫婧,吕栋,魏娜,杨中华
2016, 19(11): 1246-124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03
摘要
(
)
PDF for PC
(611KB) (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且口服阿司匹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以其中按要求完成随访的1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结果,将其分为Hp阳性组(n=62)和Hp阴性组(n=126),两组均规律口服阿司匹林1年。结果 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保类型及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阿司匹林6个月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司匹林1年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情况对阿司匹林6个月依从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OR(95%CI)=2.125(1.206,3.745),P=0.003〕,但对阿司匹林1年依从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OR(95%CI)=1.124(0.846,1.493),P=0.123〕。结论 Hp感染情况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阿司匹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Hp阳性患者的依从性较低。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常规筛查Hp并进行正规根除Hp治疗,可提高其阿司匹林依从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大气颗粒物对肾脏影响的研究进展
林彬彬,洪新如,孙庆华
2016, 19(11): 1250-125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04
摘要
(
)
PDF for PC
(734KB) (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提示大气颗粒物(PM)可能具有肾脏毒性效应。流行病学调查和毒理学实验提示PM暴露可影响肾脏结构和功能,长期PM暴露还可能和肾癌患病风险增高有关。PM影响肾脏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及DNA损伤等机制有关。本文针对现有的研究资料,对大气PM对肾脏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妊娠期女性暴露于雾霾天气的相关危害与个体防护的研究进展
窦红哲,赵月佳,陶领伟,陈志国,王惠萍,曹志丹,张彤,刘玉莹,杨晨茜
2016, 19(11): 1255-125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05
摘要
(
)
PDF for PC
(688KB) (
)
雾霾天气作为大气污染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对妊娠期女性及其体内胎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妊娠期女性暴露于雾霾天气的相关危害以及妊娠期女性在雾霾天气里应该采取的相应的个体防护措施,并提出了对于妊娠期女性开展雾霾天气个体防护的行为干预及健康指导的研究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空气污染与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李权恒,高文杰,李金英,史玲艾,郝晓静,安淑华,葛胜旺
2016, 19(11): 1259-126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06
摘要
(
)
PDF for PC
(569KB) (
)
目的 了解空气污染与因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实时记录河北省石家庄市2014年4月-2015年3月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并收集同期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因ARI住院的患儿中呼吸道病毒监测阳性者,分析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呼吸道病原监测结果提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3型(PIV-3)为最主要病毒,检出率分别为25.98%和8.52%。石家庄市调查期间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PM10的平均值均处于较高水平; PM10浓度最高,PM2.5次之。AQI、PM2.5、NO2、SO2浓度与RSV感染具有相关性,其中PM2.5浓度与RSV感染关系最为密切。AQI、空气污染物浓度与PIV-3感染无相关性。结论 RSV、PIV-3是儿童ARI的主要病原。石家庄市空气污染严重,SO2与住院例数有关,PM2.5与RSV感染密切相关,空气污染物浓度与PIV-3感染无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首次发病前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研究
范书英,罗荷,吴文静,徐曼曼,王勇
2016, 19(11): 1263-126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07
摘要
(
)
PDF for PC
(585KB) (
)
目的 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对134例年龄≤45岁、首次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进行回顾性ICVD风险评估,以明确现行ICVD风险评估方法对青年男性患者ICVD风险评估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住院,年龄≤45岁,首次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134例。收集其发病前临床资料,根据传统ICVD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血压、体质量、吸烟史、糖尿病和血脂水平),按照国人ICVD 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对其本次发病前的ICVD风险进行回顾性评估。结果 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中,检出的前3位风险因素为超重和肥胖、吸烟及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检出率占20.0%~30.0%。根据传统风险因素,按照国人ICVD 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对患者发病前的ICVD风险进行评估,发现ICVD 10年发病绝对风险仅为2.09%,属于低风险患者。与同年龄段人群ICVD 10年发病平均风险相比,该组青年男性患者ICVD 10年发病风险增加1.66倍;与ICVD 10年发病最低风险相比,该组青年男性患者ICVD 10年发病风险平均增加5.70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者占44.0%,双支及三支血管病变者占56.0%;梗死相关血管以前降支为主,其次是右冠状动脉。结论 青年男性是冠心病的易患人群,但我国现行的ICVD 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明显低估年龄≤45岁的男性ICVD风险,不能很好地预测其ICVD发生的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美沙拉秦栓每日1次与每日2次给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郑晗晗,江学良
2016, 19(11): 1267-127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08
摘要
(
)
PDF for PC
(704KB) (
)
目的 观察美沙拉秦栓1次/d与2次/d给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非劣效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n=41)和B组(n=41)。A组给予美沙拉秦栓1.0 g/次,晚睡前便后纳肛,1次/d;B组给予美沙拉秦栓0.5 g/次,便后纳肛,早、晚各1次。两组均给药8周。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价疾病活动程度。以治疗第8周时DAI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治疗第8周时DAI各分项评分(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总体评价)及临床缓解率作为次要疗效指标,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完成8周治疗。两组治疗前后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第8周时DAI评分-B组治疗第8周时DAI评分(U1-U2)双侧95%可信区间(-0.33,0.87)的下限>-1.00,拒绝无效假设,认为A组的疗效不差于B组。两组治疗8周后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整体评价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两组间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整体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后,A、B两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95.1%(39/41)、90.2%(3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9,P=0.396)。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0/41),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2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1,P=0.267)。结论 在8周的临床试验中,美沙拉秦栓1.0 g 1次/d给药与0.5 g 2次/d给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疗效一致,且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不同组织学分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刘月平,刘俊英,陈砚凝,丁妍,贺宇彤,单保恩
2016, 19(11): 1272-127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09
摘要
(
)
PDF for PC
(1874KB) (
)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肺腺癌的明确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Ⅰ期肺腺癌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IS 7例,MIA 71例,浸润性腺癌112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自病理诊断为起点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15年4月,结局事件为死亡。采用xTAG液相芯片法检测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的基因突变。结果 AIS、MIA、浸润性腺癌患者性别、TNM分期、肿瘤直径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MIA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0%,浸润性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1,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HR=0.084,95%CI(0.018,0.391)〕、TNM分期〔HR=2.528,95%CI(1.081,5.911)〕及EGFR基因突变〔HR=3.025,95%CI(1.279,7.157)〕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IS、MIA患者预后较好,吸烟、TNM分期及EGFR基因突变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国际新分类系统有助于肺腺癌患者预后评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
陈玉红,赵钗,赵倩,胡振杰
2016, 19(11): 1276-128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10
摘要
(
)
PDF for PC
(678KB) (
)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的临床意义,观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联合Pcv-aCO2能否更好地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36例。患者入住ICU后置入双腔抗感染中心导管,尽早开始液体复苏治疗。记录液体复苏0 h(T0)、6 h(T6)、24 h(T24)时患者的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计数(WBC),采集T0、T6、T24桡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碱剩余(BE)〕,上腔静脉血气分析指标〔pH、ScvO2、上腔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vCO2),计算Pcv-aCO2〕。根据液体复苏后24 h ScvO2和Pcv-aCO2分为4组:组1:ScvO2>70%,Pcv-aCO2<6 mm Hg(1 mm Hg=0.133 kPa);组2:ScvO2>70%,Pcv-aCO2≥6 mm Hg;组3:ScvO2≤70%,Pcv-aCO2<6 mm Hg;组4:ScvO2≤70%,Pcv-aCO2≥6 mm Hg。比较4组患者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及血气分析,并计算患者24 h液体入量及Lac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结果 液体复苏不同时刻,患者MAP、Scr、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R、CVP、Pcv-aCO2、ScvO2、pH、BE、Lac、Pa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6、T24的 HR、Pcv-aCO2、Lac低于T0,CVP、ScvO2、pH、BE、PaO2/FiO2高于T0;T24的HR、Pcv-aCO2、Lac低于T6,CVP、ScvO2、BE、PaO2/FiO2高于T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6、T24时,Pcv-aCO2与Lac、BE、pH均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T0、T6、T24时,Pcv-aCO2与ScvO2呈负相关(r=-0.755、-0.920、-0.858,P<0.05)。Pcv-aCO2与6 hLac清除率、24 hLac清除率呈负相关(r=-0.365、-0.864,P<0.05)。4组患者T24时MAP、HR、Hb、Scr、Lac、BE、pH、PaO2/FiO2、Sc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Pcv-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24 hLac清除率及24 h液体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组2、组3和组4 24 hLac清除率及24 h液体入量均低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可以作为指导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指标,ScvO2联合Pcv-aCO2指导容量管理,两者均达标的患者所需液体量最多,Lac清除率最高,可以避免ScvO2假性正常化而停止液体复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弥散张量成像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李香春,刘江红,王海平,韩德昌,董铮,孙正君,董甜甜,赵志超
2016, 19(11): 1282-128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11
摘要
(
)
PDF for PC
(735KB) (
)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4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临床诊断为aMCI的患者115例,根据损害认知领域的情况分为单一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s)组(60例)和多领域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m)组(55例)。分别在就诊时、出院后第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影像学DTI扫描,评估患者转归情况以及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随访结束后,由于患者死亡、颅脑影像学异常、无故失访等情况,最终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aMCI-s组50例,aMCI-m组44例。94例患者中有24例12个月后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AD),总转化率为25.5%。aMCI-s组和aMCI-m组AD转化率分别为16.0%(8/50)和36.4%(16/44),两组AD转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2)。aMCI-s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FA值高于aMCI-m组,胼胝体膝部、额枕下束、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s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FA值高于aMCI-s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s转化为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m组胼胝体膝部、扣带回、额枕下束FA值高于aMCI-m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扣带回、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m转化为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s转化为AD组和aMCI-m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额枕下束、上纵束Ⅱ 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CI-s转化为AD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额枕下束、上纵束Ⅱ ADC值低于aMCI-m转化为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CI-m较aMCI-s更容易发展为AD,DTI能够反映aMCI的病理变化程度,鉴别诊断aMCI类型并判断其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5-羟色胺R2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梁友芳,农清清,覃健敏,韦宏旷,郭尧平,范誉,班彩霞,李慕军
2016, 19(11): 1287-129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12
摘要
(
)
PDF for PC
(772KB) (
)
目的 探讨5-羟色胺(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 于2011年12月-2013年1月广西儿童ADHD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筛查出的ADHD患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58例为病例组,另在与ADHD患儿同一聚居区非ADHD者中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159例为对照组。取外周静脉血5 ml,提取DNA。根据HapMap提供的存在于中国人群5-HT R2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数据,及国内外相关文献,选择14个SNPs进行研究,并设计引物序列。PCR扩增,于反应终点判读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rs2770304、rs985934和rs6311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不同,病例组CC/C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TT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rs2770304、rs985934、rs4941573、rs2070040、rs6313和rs6311位点关联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745837、rs3742279和rs2296972位点两两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和r2均大于0.95),rs2770304、rs985934和rs4941573位点两两间存在较强连锁不平衡,rs2070040与rs6313、rs6311位点存在较强连锁不平衡。病例组单体型CCA、ACC频率高于对照组,单体型TTG、GTT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HT R2A基因rs2770304、rs985934、rs4941573、rs2070040、rs6313和rs6311位点多态性及单体型CCA、ACC、TTG、GTT可能与儿童ADHD的发生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比较
武中林,李智岗,吴晓云,吴勇超,荣小翠,李顺宗
2016, 19(11): 1292-129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13
摘要
(
)
PDF for PC
(864KB) (
)
目的 比较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A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在原发性肝癌(PLC)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1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PLC患者258例,将患者按照采取的治疗方法分为TAE组(n=91)和TACE组(n=167)。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TAE组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TACE组行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以首次介入治疗为起点,以患者死亡或截至随访时间为终点,随访截止时间为2014-12-31。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TAE组与TACE组生存率。结果 两组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E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5.1%、24.2%、14.7%,中位生存时间为12.0个月;TACE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3.3%、30.5%、20.4%,中位生存时间为14.6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8,P=0.313)。当肿瘤直径>10 cm时,TAE组(n=17)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7.6%、5.9%、0,TACE组(n=18)分别为44.4%、33.3%、27.8%,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2,P=0.017)。结论 TAE与TACE是治疗中晚期PLC的有效方法,两者的远期疗效无差异,但当肿瘤直径>10 cm时,TACE的远期疗效优于TAE。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可溶性klotho蛋白与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的关系研究
林书典,詹锋,武伟,潘楚瑛,张延,刘颖,杨舟,黄艳艳,黄玮,王茹,詹宇威
2016, 19(11): 1297-130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14
摘要
(
)
PDF for PC
(621KB) (
)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初步明确可溶性klotho蛋白(s-kl)在CK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门诊或住院诊治的CKD患者共89例,均符合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CKD)诊断标准。根据CKD分期将入选患者分为CKD1~2组(27例)、CKD3~4组(35例)和CKD5组(27例)。清晨空腹采集患者静脉血,常规方法检测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s-kl,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羟胺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力(T-AOC),分光光度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用核素肾动态显像(99Tcm-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组间差异,部分指标间的依存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3组CKD患者s-kl、MDA、T-SOD、T-AOC及G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CKD3~4组和CKD5组s-kl、T-SOD、T-AOC和GSH水平较CKD1~2组下降,而MD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5组s-kl、T-SOD、T-AOC和GSH水平较CKD3~4组降低,MD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s-kl与T-SOD、T-AOC及GSH呈正相关关系(r=0.428、0.502、0.531,P<0.05),与MDA呈负相关关系(r=-0.434,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kl与MDA、T-SOD、T-AOC间存在线性依存关系(P<0.05),而s-kl与GSH无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 CKD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s-kl降低与肾脏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树突细胞及其相关趋化因子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部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孙得胜,欧阳瑶,顾延会
2016, 19(11): 1301-130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15
摘要
(
)
PDF for PC
(1085KB) (
)
目的 了解树突细胞(DC)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6、CCR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部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用20只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10只)和COPD组(10只)。COPD组使用香烟烟雾刺激和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的方法制备COPD模型。第29天取大鼠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部OX+62DC、CD+83DC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CR6和CCR7的表达水平。结果 COPD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符合COPD典型病理表现,OX62和CD83的阳性染色均主要表达于细胞的胞质,呈棕黄色。COPD组OX+62DC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CD+83DC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组BALF中CCR6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CCR7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C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6在COPD大鼠肺部增多,而成熟DC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COPD大鼠肺部减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骨形态发生蛋白6表达的临床意义
丁梅,胡芬,王增辉,杨艳玲,马振玲,李宗富,李润华
2016, 19(11): 1305-130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16
摘要
(
)
PDF for PC
(681KB) (
)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患者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26例,其中Luminal A型149例,Luminal B型97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型72例,Basal-like型10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BMP-6 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BMP-6表达情况,并对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BMP-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asal-like型BMP-6 mRNA表达水平低于Luminal A型(P<0.05)。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BMP-6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组织(P<0.01)。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BMP-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P=0.02);其中Luminal A型阴性(-)率低于Basal-like型(χ2=5.17,P=0.002);Luminal A型强阳性(+++)率高于Basal-like型(χ2=8.84,P<0.001)。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患者肿瘤最大径分布、内脏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asal-like型内脏转移率高于Luminal A型(χ2=14.71,P<0.001)。结论 BMP-6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临床或可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患者采取不同的BMP-6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STAT-1对白介素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冯欣,李垚
2016, 19(11): 1310-131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17
摘要
(
)
PDF for PC
(915KB) (
)
目的 探讨STAT-1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软骨细胞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的软骨细胞);IL-1β组(加入IL-1β,浓度为10 ng/ml);阴性对照组(加入IL-1β和空白质粒);STAT-1转染组(加入IL-1β和siRNA-STAT-1重组质粒)。检测各组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采用MTT法检测4组细胞培养24、48、72 h时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4组细胞STAT-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 细胞培养24 h时,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37,P=0.087)。细胞培养48 h和72 h时,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54,P<0.05;F=3.871,P<0.05);其中IL-1β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率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为(12.11±1.34)%,IL-1β组为(65.62±2.56)%,阴性对照组为(60.73±3.21)%,STAT-1转染组为(21.32±2.21)%,4组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7,P<0.05);其中IL-1β组和阴性对照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STAT-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150,P<0.05);其中IL-1β组和阴性对照组STAT-1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端粒酶活性为(81.65±5.28)%,IL-1β组为(60.32±5.32)%,STAT-1转染组为(76.76±3.45)%。3组端粒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40,P<0.05);其中IL-1β组端粒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TAT-1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T-1在IL-1β诱导的衰老关节软骨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影响端粒酶活性而参与软骨细胞的衰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百格斯和乳酸依沙吖啶与碘伏换药敷料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增殖毒性比较
郭建,文海若,丁宁,陈小雄
2016, 19(11): 1314-131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18
摘要
(
)
PDF for PC
(722KB) (
)
目的 了解临床常用伤口抗菌敷料百格斯、乳酸依沙吖啶和碘伏对头面部感染伤口的疗效、成本以及细胞增殖毒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各种原因所致头面部皮肤裂伤清创缝合术后感染患者46例,根据采用的抗菌溶液不同,将患者分为百格斯组(16例)、碘伏组(15例)及乳酸依沙吖啶组(15例),分别采用相应消毒剂进行换药。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将CHL(中国仓鼠成纤维肺细胞)接种于96孔板,分别稀释碘伏(0.000 5%~0.1%)、过氧化氢(0.002 5%~0.5%)、百格斯(0.1%~20%)及乳酸依沙吖啶(0.5%~100%)至8个不同浓度,加入培养基孵育6 h。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处检测各孔的吸光度(OD)值,以吸光率(%)=(OD待测组/OD对照组)×100%评估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百格斯组、碘伏组和乳酸依沙吖啶组愈合时间、7 d愈合率及14 d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碘伏组和乳酸依沙吖啶组治疗费用低于百格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孵育6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为乳酸依沙吖啶(41.922%)>百格斯(5.528%)>过氧化氢(0.058%)>碘伏(0.006%)。结论 与碘伏和乳酸依沙吖啶比较,应用百格斯对头面部感染伤口治愈时间和治愈率均未见显著差异,但治疗费用较高,细胞增殖毒性中等。患者可根据免疫力及经济水平,选择合理消毒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绝经后女性激素替代治疗与尿失禁关系的Meta分析
朱灵平,迟春花
2016, 19(11): 1318-132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19
摘要
(
)
PDF for PC
(1498KB) (
)
目的 系统评价绝经后女性激素替代治疗与尿失禁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电子期刊,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8月,纳入激素替代治疗与尿失禁关系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提取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试验设计细节、治疗方案、有效例数,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6项为高质量研究,2项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绝经后健康女性使用激素替代治疗会导致尿失禁的发生率增加〔RR=1.48,95%CI(1.30,1.68),P<0.000 01〕;绝经后存在尿失禁的患者在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后尿失禁症状未见明显好转〔RR=0.98,95%CI(0.76,1.26),P=0.87〕。结论 绝经后的健康女性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而存在尿失禁的绝经后女性在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后不会改善尿失禁症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射频消融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张凯,李征,蔺淑梅,杨雪亮,孔颖,刘小静,张曦,石磊,陈云茹,叶峰
2016, 19(11): 1322-132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20
摘要
(
)
PDF for PC
(1021KB) (
)
目的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VIP及Wanfang八大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相关的临床对照试验(CCT)。由2位评价员按照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CCT(1 3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FA+PEI组的1、2、3年生存率及肿瘤完全坏死率高于RFA组,局部复发率低于RF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发热外,RFA+PEI组不增加其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FA+PEI组 1年生存率、肿瘤完全坏死率高于PEI组,局部复发率低于PE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RFA或单纯PEI治疗相比,RFA联合PEI治疗肝癌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完全坏死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受教育程度与肥胖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
胡文斌,张婷,秦威,史建国,邱和泉,仝岚,金亦徐,周杰,罗晓明
2016, 19(11): 1329-133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21
摘要
(
)
PDF for PC
(861KB) (
)
目的 探究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WHtR)与受教育程度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抽样(PPS)法,于2012年5-8月对江苏省昆山市≥18周岁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血压测量。样本数据通过复杂加权后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高血压与诸因素的关联强度及交互作用。结果 通过复杂加权后高血压患病率为17.2%〔95%CI(16.8%,17.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7.2%〔95%CI(16.6%,17.7%)〕,女性患病率为17.3%〔95%CI(16.7%,17.8%)〕。调整年龄、性别、吸烟与饮酒状态及体力活动情况之后,在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分层中,随着BMI水平的增加其与高血压患病关联强度均呈现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1,R2=0.977);WHtR>0.5与高血压患病关联强度亦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P<0.05,R2=0.966)。受教育程度与BMI交互作用(乘积项,β=0.153,Sβ=0.015,χ2=106.70,P<0.001)、受教育程度与WHtR交互作用(乘积项,β=0.691,Sβ=0.039,χ2=310.98,P<0.001)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MI、WHtR与高血压患病关联,另外,受教育程度较低与肥胖同时存在时与高血压患病呈现相乘交互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肺结核患者全身健康状态调查
刘美鹏,王昱,蔡立莉,梁伟朕,余柳婷,贾方,王春丽,林小田
2016, 19(11): 1333-133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22
摘要
(
)
PDF for PC
(748KB) (
)
目的 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共患躯体疾病和营养状况,为其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住院的肺结核患者201例,另按照性别、年龄±5岁及医保类型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人员201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内容包括全身各系统疾病史、生化指标(血糖、尿酸、清蛋白及血红蛋白等)。并按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对研究对象共患躯体疾病进行诊断。结果 病例组共患躯体疾病患病率为78.1%(157/201),高于对照组的24.4%(49/201)(χ2=116.132,P<0.05)。病例组患病率最高的系统依次为呼吸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和营养疾病及循环系统;居前三位的具体疾病为贫血、糖尿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病例组呼吸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和营养疾病、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清蛋白、尿酸及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贫血发生率、血糖异常率、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尿酸水平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共患躯体疾病患病率高、营养状况差,在治疗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以上情况,以取得较好的抗结核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北京市鲁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成药应用现状分析
吴华,谷清
2016, 19(11): 1338-134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23
摘要
(
)
PDF for PC
(636KB) (
)
目的 通过分析鲁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成药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为指标对鲁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6月-2014年5月和2014年6月-2015年5月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鲁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6月-2015年5月中成药销售金额较2013年6月-2014年5月上涨39.43%,占药物总销售金额比例无明显变化。本中心对部分中成药的使用相对集中,2013年6月-2014年5月和2014年6月-2015年5月销售金额排名前15位的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占当年中成药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42.19%和40.02%。DDDs排名前15位的药物中,12~13种药物为基本药物,DDC较低。结论 本中心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齐全,价格合理,医生和患者更趋向选择基本药物,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某省级精神卫生中心2002-2011年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频度分析
张云淑,王健,徐娜,栗克清
2016, 19(11): 1342-134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24
摘要
(
)
PDF for PC
(671KB) (
)
目的 了解某省级精神卫生中心2002-2011年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为精神科药物使用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2002、2006、2011年度的药品出库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运用药物经济学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并结合药品总销售金额,对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机构抗精神病药物选择范围逐渐增加,2011年较2002年抗精神病药物品种增加了33.33%(4/1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占品种数由2002年的25.00%(3/12)上升至2011年的56.25%(9/16)。抗精神病药物的销售金额及DDDs呈现上升趋势,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6.71%和4.51%。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销售金额(30.39%)和DDDs(15.71%)稳步增长,其构成比也相应增加,而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销售金额(-12.68%)及DDDs(-13.95%)呈负增长态势。2011年DDDs排名前5位的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分别是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价格日趋合理,除氯氮平外其余药品总销售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的比值(B/A)整体呈上升趋势,至2011年利培酮和喹硫平B/A≥1。结论 该机构使用的主要抗精神病药物已经由传统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转向以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为主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根据药物使用趋势,建议卫生行政部门适时调整医保药物政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反复发热伴双肺多发结节影
王云,徐建平,方浩徽
2016, 19(11): 1346-135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25
摘要
(
)
PDF for PC
(2016KB) (
)
目的 探讨NK/T细胞淋巴瘤肺浸润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NK/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 收集1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笔者所在科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从不同方面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经病理诊断明确后,给予6周期DICE方案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好转,预后较好。结论 NK/T细胞淋巴瘤肺浸润临床表现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经及时对症对因治疗后病情好转较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专题研究
Select
SAPHO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钟岩,武丽君
2016, 19(11): 1351-135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26
摘要
(
)
PDF for PC
(935KB) (
)
SAPHO综合征是一种累及皮肤、骨和关节的慢性无菌性疾病。其发病率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早期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加强对本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治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疗进展
韦晓洁,单海燕,于晓松
2016, 19(11): 1354-135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27
摘要
(
)
PDF for PC
(685KB) (
)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心室舒张期松弛异常和充盈压升高导致的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是一种与增龄有关的心脏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现有的临床及试验研究对其认识尚不十分明确,致使DHF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得不到有效改善。本文就DHF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指明DHF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尿Nephrin水平检测对肾脏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李殷,卢宏柱
2016, 19(11): 1358-136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1.028
摘要
(
)
PDF for PC
(565KB) (
)
Nephrin是最早被发现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分子之一,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在肾病综合征、Heymann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的动物模型中,尿Nephrin及其mRNA的出现早于尿清蛋白,并与尿清蛋白呈正相关,可作为肾小球疾病早期诊断的依据。临床研究也发现尿中Nephrin检出率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定量密切相关,且尿Nephrin水平也与尿清蛋白定量呈正相关。因此,尿Nephrin的检测对肾小球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初步病理分析具有一定价值,是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方法和较可靠的生物学指标。本文就尿Nephrin水平检测对肾脏疾病诊断价值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进行概述,以探讨尿Nephrin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投稿查询
投稿指南
留言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