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2023-01-中国全科医学
P. 100
2023年1月 第26卷 第1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95·
区医生的指导下摒弃了自行调药 / 停药、不按时用药的 因素的衡量,在确定因果关系时会产生偏倚 [18] 。在数
不良用药习惯,遵循医嘱,根据用药周期来院规律就 据选择上主要统计的为客观数据,仅纳入了慢性病,而
诊,其频繁就诊情况较为良性,且因复诊流程简单,对 未对心理疾病、急性病及慢性病急性发作等情况进行统
医生的接诊资源占用较小。另有一部分受“情绪”困扰 计,缺乏完整性。在进行访谈时,未制定详细的访谈提
而频繁就诊的患者,此人群多伴有轻度抑郁、焦虑等精 纲,访谈深入性不足。本研究的研究场所仅纳入一个社
神障碍而不自知,反复就诊拟改善长期存在的失眠、疲 区卫生服务站,所选择的对照组并非非持续频繁就诊人
劳等症状,全科医生可给予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议和自我 群,难以突出体现持续频繁就诊者的特征,在一定程度
调节方法,筛检疑似病例,及时专科转诊,进行安全 上降低了本研究的价值。虽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风险评估、服药依从性和生活方式管理、家属健康教 但呈现了目前持续频繁就诊现状,可为后续进行更深层
育 [12-13] ,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不必要的社区频繁就 次、更全面的持续频繁就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诊。访谈结果还提示,部分异常频繁就诊原因与重复开 作者贡献:季燕、丁静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计;季
药(北京市医疗保险中心规定参保人服药期内重复开药 燕、冯爱、薛庆韵负责数据收集和整理、统计学处理;
不予报销)的现象有关。建议根据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季燕负责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并撰写论文;巫继东、丁
(HIS)自动维护的患者开药就诊周期(将剩余 3 d 以 静对论文进行修订;丁静负责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
上药量的患者再次开具同一个药品视为异常)进行预约, 控制并审校文章质量,对文章整体负责。
从而避免患者因重复开药而频繁就诊的情况,也减少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空挂号”或“因挂号而就诊”的行为。目前社区的预 参考文献
约就诊推行力度较小,可进一步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 年版)》
以改善社区预约就诊现况 [14] 。 的 通 知[A/OL].(2011-04-25)[2022-09-28]. http://www.
gov.cn/zwgk/2011-05/24/content_1870181.htm.
对于持续频繁就诊者而言,首位原因是药品包装不
[2]REHO T,ATKINS S,TALOLA N,et al. Comparing occasional and
合理,其设计的单盒药量与服药周期不同,导致患者在 persistent frequent attenders in occupational health primary care-a
服药周期内多次就诊。以血脂异常伴 2 型糖尿病患者的 longitudinal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2018,18(1):
一个月药量为例,他汀类包装设计为7片/盒或28片/盒, 1291. DOI:10.1186/s12889-018-6217-8.
双胍类为 20 片 / 盒或 60 片 / 盒,存在 2~3 d 的药量差, [3]季燕,丁静,丁兰,等 . 初级卫生保健机构频繁就诊与干预
现状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5):3160-3163.
加之老年患者常出现药品的遗失,受限于医保取药规定,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97.
患者不得不多次就诊、取药。因此,针对此问题,机构 JI Y,DING J,DING L,et al. Frequent attendance and
需要在药品品类管理过程中定期反馈,并及时协调、整 effectiveness of related interventions in primary care[J]. Chinese
改。其次,是患者对某一品牌药品较为信任或使用不同 General Practice,2020,23(25):3160-3163. DOI:10.12114/
品牌替代药效果不理想后,多次就诊拟开具以往品牌药 j.issn.1007-9572.2020.00.397.
[4]PYMONT C,BUTTERWORTH P.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品而出现的异常频繁就诊现象,虽然有研究表明大量采
describing persistent frequent attenders in Australian primary
购替代药未影响患者满意度,但此调研的覆盖面窄,并 healthcare[J]. BMJ Open,2015,5(10):e008975. DOI:
未进行全面调查,在患者中仍可发现“二次换回原研药” 10.1136/bmjopen-2015-008975.
的现象 [15] 。国外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危重症等 [5]鲁京慧,张楠,杜鹃 . 北京城区某社区医院门诊患者频繁就
特殊患者,用仿制药品替代原研药时需格外警惕不良事 诊 的 影 响 因 素 分 析[J]. 中 国 当 代 医 药,2022,29(9):
118-121.
件和疗效变化 [16] 。因此,在积极落实药品集中采购的
[6]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替代药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药 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等 . 基
品疗效等内容的宣传,关注特殊人群的治疗需求,开展 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 年版)[J]. 中华内
替代药品疗效和安全性监测。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患者 分泌代谢杂志,2021,37(11):959-972. DOI:10.3760/cma.
因拒绝转诊或全科医生转诊标准不统一而未能转诊,从 j.cn115610-20210829-00422.
[7]黄艳丽,曹裴娅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成年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而频繁前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分析其原因则与双
就诊频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
向转诊制度未能得到充分落实有关,这是目前社区医疗 24(34):4343-4348.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17.
机构的共性问题 [17] ,需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落实 HUANG Y L,CAO P Y.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转诊制度、规范并简化转诊流程、做好双向转诊培训, factors of adult visit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 based on
指导全科医生按流程和标准转诊。 real world data[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1,24(34):
4343-4348.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17.
3.4 局限与不足 本研究为基于真实世界的研究,数
[8]SMITS F T M,BROUWER H J,TER RIET G,et al. Epidemiology
据选择性高、获取方便且成本低,但缺乏对存在的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