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6期
P. 109
·202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贫攻坚疫情防控的任务,根本没那么多空闲时间。如果 维护居民健康、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说可以的话,后面的师弟师妹他们读定向专业的时候, 客观看待全科医学和其他临床专业的区别,树立正确的
尽量去本州市范围内的乡镇服务,这样才是最好的。” 职业价值观。定向毕业生在积累基层服务经验的同时可
此外,少数定向毕业生认为男性“赚钱养家”的责任更大, 以结合自身的能力、性格、特长来确立个人的职业发展
更适合临床或任务重的岗位,女性相对要承担更多照料 路径和长期目标,提高学习主动性,在不同岗位、不同
子女的责任,更适合公共卫生或行政岗位,这体现出家 困难面前保持服务初心和积极的心态,发挥所学才能,
庭责任分工方面的观念也可能影响个人的工作要求。 实现人生价值。随着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全科医生制度
家庭因素脉络体现了在定向生培养政策制定和实施 的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工资绩效改革的推进,全科医生
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定向毕业生的家庭 的岗位吸引力和职业前景将逐步提升 [21-22] 。
生活与工作协调起来,使定向毕业生合理分配精力,同 3.4 政策驱动脉络 政策驱动脉络是指定向毕业生在
时给予物质激励和家庭照顾,实现家庭和工作的和谐发 基层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受到政策保障因素的影响,部分
展。对于异地服务或夫妻都是定向毕业生的情况,各地 政策的落实和推广存在一定的不足。贵州省属于经济欠
卫生行政部门之间可建立异地生源调配机制,通过交换 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普遍环境艰苦、待遇相对偏低。
招生名额的方式使定向毕业生能够调动到家乡或配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多次下发政策文件,要
在地服务。同时,卫生健康委员会需要强化与当地财政 求落实定向毕业生的待遇和鼓励提升全科医生的绩效工
部门、编制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协同配合, 资和津贴。而研究发现多数定向毕业生的薪酬待遇与所
推动“县管乡用”、特岗计划、职称晋升等激励政策的 在卫生院其他职工没有明显差异,只有少部分地区的定
落实,也可以尝试实施子女教育、住房保障方面的优惠 向毕业生享有人才补助或本科毕业生补助。此外,部分
政策来提升定向毕业生的待遇。 地区定向单位分配、职称考评、工作调动等方面的具体
3.3 内在需求脉络 内在需求脉络是指定向毕业生在 政策实施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些现象可能是由政
基层服务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和认知上的落差,并认为 策落实初期地区间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和管理部
个人能力和发展受到了限制,希望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 门间的协作不顺畅导致,随着政策实施的深入推进及配
前景。大部分访谈对象认为在服务基层期间,长期从事 套措施的不断完善,职称考评、定向单位分配等问题逐
最基础的诊疗工作,自身专业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升, 步得到解决。当前,访谈对象较为关注服务期满后续约、
虽然参加了一些继续教育培训,但常因培训时间不足或 考调和离职的政策规定和实施方案。多数访谈对象希望
缺少实践机会而达不到理想效果,这使其在以后择业时 服务期满后能去更大的医院或离家近的医院工作,也有
缺乏足够的技术竞争力,因此,专业能力成长受限是其 部分访谈对象愿意伴随所在医院共同发展,少数人有服
服务基层期间面对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受访者:“我是 务期满后有考研的打算,这些规划都需要相应政策的支
比较喜欢学习的,说实在的。但是这里各方面条件太局 持。受访者:“现在有个想法,这边服务期满之后希望
限了,根本发展不起来。要是我在这里待一辈子的话, 找个离家近一点的公立医院,如果是有编制的话更好,
技术就够用了,也不会去学习那些新的知识,反而很多 没编制的话,可能就像县级医院这样的合同制医生岗位
东西都会退化。”相较于能力提升,定向毕业生对在基 我都会去应聘。像前段时间我们县医院有人打电话联系
层卫生院的职务提升没有普遍的需求,部分访谈对象认 我们,只要我们回去和医院签 10 年服务期的合同,就
为基层的领导岗位吸引力不高,且职务过高会分散自己 给一次性 30 万安家费,而且还成为科室的骨干。”
投入在临床业务上的精力,因此,对职务晋升的愿望不 政策驱动脉络提示在定向毕业生基层服务过程中,
强。全科医学的发展影响着定向生的工作认同 [20] 。多 需要根据已执行政策的作用大小和未来政策的需求方向
数访谈对象认为,全科医学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全科 及时做好政策间的落实、协调和衔接工作。政府可设立
诊疗观念未被广泛接受,全科诊疗模式处于推广阶段, 专款专项项目用于支持财政困难地区的定向毕业生补
而随着一些大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开设,其对今后的工作 助。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需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
机会和工作前景感到乐观。 宣传,及时制定定向毕业生服务期满后的人才流动和续
内在需求脉络体现了定向生培养政策执行过程中也 约方案,明确续约、考调、离职等选择的相关步骤和编
需要考虑定向生思想、认知、成长方面的阻力,在加强 制、职称、待遇等方面的变化方案。同时,为基层提供
宣传教育的同时,增加精神鼓励和完善奖惩机制。地方 更多的全科医生岗位,使定向毕业生在服务期满后能够
卫生健康委员会可以在组织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协助建立 在基层有更多发展机会。将来可进一步推行预防、影像、
培训后指导和交流的长效机制,邀请市、县级全科医学 检验、麻醉、管理等多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的培
专家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微信群等方式对定向毕业生进 养,推动基层卫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23] 。
行长期指导。定向毕业生自身需要认识到全科医生对于 3.5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仅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