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全选:
    2024年 第27卷 第32期    刊出日期:2024-11-15
    世界全科医学瞭望
    杨辉
    2024, 27(32):  0-B.  DOI: 10.3760/cma.j.issn.1007-9572.2024.32.10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指南·共识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
    2024, 27(32):  3969-39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16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46KB) ( )  

    糖尿病微血管疾病(DMiV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早期识别及有效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组织领域内专家,以2021年版为基础,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特别针对基层临床实际需求,修订《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该共识详尽阐述了DMiV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心肌病)的筛查方法、综合管理及防治策略,明确分级诊疗及转诊流程,强化防治DMiVD重要性,为广大医师特别是基层医生及全科医生提供指导和建议,降低DMiVD的发生率、恶化率以及致残致死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吕广瑜, 孙宛君, 周倩倩, 陈先梦, 刘雪晗, 胡晓文
    2024, 27(32):  3987-399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4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70KB) ( )  
    背景

    尽管近年来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病例不断见诸报道,但该病的误诊仍较普遍,其中最常被误诊为肺炎,尤其是存在中高危风险患者,延迟诊断、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目的

    总结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诊断模型。

    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2023年确诊为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误诊情况,根据诊断情况分为误诊组(曾误诊为肺炎离院回家)和对照组(门诊或急诊科首次就诊即正确诊断)。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预测价值,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ROC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共纳入患者101例,其中70例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2017—2023年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依次为100.0%、83.3%、74.1%、71.4%、63.2%、66.7%、50.0%,χ2趋势=6.672,P=0.010)。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8.271,95%CI=4.373~76.339,P<0.001)、发热(OR=16.073,95%CI=3.510~73.786,P<0.001)、胸痛(OR=6.660,95%CI=1.571~28.233,P=0.010)和不伴有呼吸困难(OR=7.783,95%CI=2.049~30.249,P=0.003)是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经筛选得出,多变量联合模型=-6.624+0.095×年龄+2.510×发热+2.683×不伴有呼吸困难,联合模型预测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AUC为0.880(95%CI=0.802~0.959),灵敏度为0.871,特异度为0.806。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模型预测价值优于单因素指标如年龄(Z=2.771,P=0.006)、发热(Z=4.653,P<0.001)及不伴有呼吸困难(Z=4.014,P<0.001)。

    结论

    尽管2017—2023年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的比例有所降低,但当老年肺栓塞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并且不伴有呼吸困难时,临床医生应注意肺梗死与肺炎的鉴别诊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娟, 赵晶, 陈泽雯, 李昌, 李丹龄, 付蓉
    2024, 27(32):  3993-400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60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83KB) ( )  
    背景

    摇头倾斜抑制试验(HSTST)与前庭小脑介导的中枢储存机制有关,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对外周前庭疾病的诊断起重要作用。

    目的

    探索HSTST及vHIT在诊断前庭性偏头痛(VM)和梅尼埃病(M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于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诊断为VM及MD的患者。完成病史采集、床旁查体;有听力损害者完善纯音测听检查;所有患者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摇头试验(HST)、HSTST、温度试验及vHIT,计算倾斜抑制指数(TSI)。比较HST阳性的VM及MD患者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绘制TSI鉴别HST阳性的VM和MD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

    研究共纳入VM患者50例,其中HST阳性22例(44.0%),包括水平眼震19例(86.4%),垂直眼震3例(13.6%);MD患者45例,其中HST阳性23例(51.1%),均为水平眼震。对HST阳性的VM及MD的患者分析显示:VM患者女∶男=4.5∶1,MD患者女∶男=1∶1.3,VM患者头痛家族史比例高于MD患者(P<0.05);VM患者伴随呕吐、耳鸣、耳闷感、听力下降症状的比例(31.8%、18.2%、13.6%、13.6%)低于MD患者(73.9%、100.0%、82.6%、100.0%),伴随头痛症状的比例(77.3%)高于MD患者(8.7%)(P<0.05);纯音测听结果显示MD患者听力下降比例高于VM患者(P<0.001);VM与MD患者vHI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与MD患者的TSI比较[(25.41±12.15)%与(78.71±1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I鉴别HST阳性VM和MD的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95,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95%CI=0.91~1.00),最佳截断值为0.66。

    结论

    VM主要是中枢机制,HSTST联合vHIT可以作为鉴别VM和MD的辅助检查工具。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易芬, 王勇, 徐爱晖
    2024, 27(32):  4001-400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9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05KB) ( )  
    背景

    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且呈升高趋势,目前针对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已有许多研究,但仍缺乏早期评估肺癌预后的简便、有效手段。

    目的

    探讨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5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评估患者是否出现疾病进展,随访至2023年5月。将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死亡的患者纳入预后欠佳组,余纳入预后良好组,并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通过组间差异性比较筛选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讨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评估肺癌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其预测价值;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数据和国际肺癌研究联盟分别收集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肺癌的相关数据集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评估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

    结果

    按照肺癌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72)和预后欠佳组(n=80),两组患者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肺癌生存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HR=1.58,95%CI=1.03~2.44,P=0.037)。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组(n=76)的平均PFS[(618.44±72.57)d]短于正常组(n=76)的平均PFS[(842.32±76.04)d](P=0.048)。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预测肺癌预后的AUC为0.634。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得出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能是东亚人群中肺癌的总体风险因素,且为不利因素(OR=1.07,95%CI=1.01~1.13,P=0.030)。

    结论

    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云, 卢和丽, 邹卿, 袁也丰
    2024, 27(32):  4009-401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9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08KB) ( )  
    背景

    HIV/AIDS与抑郁症相关,抑郁症加大HIV相关认知紊乱(HAND)风险,并降低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依从性,加剧HIV传播风险。国内研究较少报道新发HIV/AIDS患者(PLWHA)抑郁心理干预效果及与CD4+ T细胞计数相关性。

    目的

    探究新发PLWHA抑郁心理干预效果及与CD4+ T细胞计数相关性,为AIDS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4月—2022年6月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江西省ART定点医院抽取新发PLWHA抑郁患者,患者确诊后立即启动ART及心理干预,干预总周期为12周。在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并检测CD4+ T细胞计数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新发PLWHA抑郁患者200例,有效随访178例,有效率为89.0%。178例PLWHA抑郁患者轻中度88例(49.4%)、重度90例(50.6%),伴焦虑者173例(97.2%)。患者CD4+ T细胞计数均值在干预前为(346.39±156.87)个/μL,干预后为(421.93±149.61)个/μL。干预后,新发PLWHA抑郁患者CD4+ T细胞计数高于干预前(t配对=10.971,P<0.05),HAMD、HAMA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HAMD总分与CD4+ T细胞计数分级(以500个/μL为分界值)呈负相关(rs=-0.157,P=0.036)、与HAMA总分呈正相关(rs=0.764,P<0.001)。干预后,HAMD总分与干预后CD4+ 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s=-0.150,P=0.046)、与HAMA总分呈强正相关(rs=0.939,P<0.001)。干预前,新发PLWHA抑郁患者CD4+ T细胞计数<500个/μL者HAMD、HAMA总分高于CD4+ T细胞计数≥500个/μL者(P<0.05)。

    结论

    新发PLWHA抑郁严重程度与CD4+ T细胞计数相关,经专业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肖华, 王云芸, 王益, 董林, 常聪, 卢家春, 呼永河, 王文春
    2024, 27(32):  4014-402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5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91KB) ( )  
    背景

    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军事训练伤,严重影响战士的战斗力,近年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变得越发重要。超声波治疗和青鹏软膏是常用的运动损伤疗法,但是两者联合应用的研究较少。

    目的

    分析青鹏软膏超声波导入治疗军事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5—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第五派驻门诊部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56例,利用IBM-SPSS 25.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后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过程中脱落4例,n=24)与治疗组(n=28)。对照组给予普通耦合剂超声波治疗,治疗组给予青鹏软膏超声波导入治疗,1次/d,1个疗程10次,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膝关节活动度。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VAS评分、HAMD-17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患者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HAMD-17评分降低(P<0.05)。

    结论

    青鹏软膏超声导入治疗与普通耦合剂超声波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显著增加Lysholm膝关节评分,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膝关节损伤患者VAS评分,缓解疼痛。青鹏软膏作为超声波治疗的特殊耦合剂,相比普通耦合剂,具有一定的优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
    冯天笑, 王旭, 卜寒梅, 秦晓宽, 肖想玉, 魏戌, 朱立国
    2024, 27(32):  4021-402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7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35KB) ( )  
    背景

    确立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将对推动手法技术和骨伤科优势专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其评价和筛选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量化评价过程。

    目的

    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梳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探索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03-05,运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呈现证据分布特点。

    结果

    纳入的126篇系统评价发表年限为2003—2023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3篇为中等质量、64篇为低质量、49篇为极低质量。证据图显示,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研究证据主要分布于18个临床病种包括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肩周炎、颈源性头痛、寰枢关节半脱位、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腰扭伤、脊柱侧弯、髋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肩袖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呈现出有益或可能有益的效应。

    结论

    手法治疗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方法学质量存在不足,并且缺乏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证据,未来仍需多层级机构间联动合作,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体系,提高研究质量,更新研究证据,进一步探索手法在中医骨伤科领域中的优势所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甄倩, 朱蓉, 王中瑞, 崔伟锋, 燕树勋, 邵明义, 余海滨, 符宇
    2024, 27(32):  4029-40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1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92KB) ( )  

    辨证论治是中医核心诊疗思维,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如今,基于临床数据研究是探索中医证治规律的主要方法,但未真正而全面地剖析出"病-证-方-药-效"关键因素的内在关系,导致研究结果的临床价值较低。因此,笔者系统梳理了电子病历与临床研究匹配性差、数据治理影响数据准确性、数据分析方法难以发掘中医证治规律等核心问题,并在数据驱动的背景下,建立中医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开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据治理与分析技术,从而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为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方法,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专病研究·肝癌
    胡灵溪, 李妹, 付艺伟, 路丽霞, 马晓萱, 王荣琦, 南月敏
    2024, 27(32):  4033-403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5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22KB) ( )  
    背景

    中晚期肝癌治疗面临挑战,寻求有效评估及改善疗法成为研究重点,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免疫疗法显示出潜力,但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TACE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中的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113例初治中晚期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TACE组(n=66)、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n=22)、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n=25),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EGF、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根据改良的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mRECIST)于治疗3、6、12个月后进行随访以评价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分析患者的疾病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并绘制生存曲线。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VEGF及相关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

    结果

    TACE组、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及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随访12个月的ORR分别为17.14%(6/35)、33.33%(4/12)、54.55%(6/11),DCR分别为28.57%(10/35)、41.67%(5/12)、72.73%(8/11),治疗12个月的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的ORR和DCR高于TACE组(P<0.05)。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中位PFS(15.039个月)高于TACE组(8.757个月)和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9.680个月)(P<0.05)。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随访12个月行TACE次数低于TACE组和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P<0.05)。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和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差值高于TACE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VEGF差值预测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9、0.629。血清VEGF联合PIVKA-Ⅱ、VEGF联合AFP、VEGF联合AFP及PIVKA-Ⅱ预测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AUC分别为0.781、0.869、0.872(P<0.001)。

    结论

    TACE联合靶免治疗能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延长患者PFS。患者血清VEGF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杨安银, 刘红丽, 陈妙洋, 郑玉凤, 徐志远, 杨永峰
    2024, 27(32):  4040-404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3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695KB) ( )  
    背景

    肝细胞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对新的肝细胞癌治疗药物进行探索研究具有科学意义。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汉黄芩素干预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实验验证。

    方法

    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汉黄芩素的药物靶点,从TTD、GenCard、OMIM、DisGent数据库中收集肝细胞癌的疾病靶点。将收集的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作为药物干预疾病的潜在靶点。对交集靶点运用R软件进行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和筛选核心靶点。在GIEPA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行进一步分析。最后通过体外实验对前期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活性;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采用Western-blotting(WB)实验测定蛋白质表达水平。

    结果

    分析结果发现汉黄芩素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性符合小分子药物成药规则并且毒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毒性。收集到汉黄芩素靶点135个,肝细胞癌靶点8 238个,两者交集靶点113个。通过对构建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的前10位的核心基因进行分析,发现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SRC)在肝细胞癌组织中mRNA水平较正常肝组织上调(P<0.05),并且在肝细胞癌患者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P<0.05)。KEGG富集分析发现交集基因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上最多,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汉黄芩素与CDK1、SRC结合构型活力较强。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加入汉黄芩素75.0、150.0、300.0 μmol/L组HepG2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加入汉黄芩素37.5、75.0、150.0 μmol/L组HepG2细胞克隆形成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汉黄芩素37.5、75.0、150.0 μmol/L组HepG2细胞迁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WB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汉黄芩素75.0、150.0 μmol/L组PI3K、P-AKT/AKT、CDK1、SRC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汉黄芩素通过下调CDK1、SRC蛋白表达,减弱PI3K/AKT通路信号,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干预肝细胞癌发生和进展的目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超, 陈天翔, 刘钱伟, 张秩, 王欢欢, 吴平平, 高磊, 于照祥
    2024, 27(32):  4050-40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4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3733KB) ( )  
    背景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病例的90%,其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目前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目的

    探索HCC潜在的分子机制,发掘新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RNA-seq表达数据和临床相关信息,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正常肝脏组织与HCC组织的差异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基于TCGA中HCC的基因表达数据概况,使用WGCNA R包建立共表达网络,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选择具有临床意义的模块,并筛选候选Hub基因;进一步分析候选Hub基因在HCC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显著差异表达、与HCC患者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是否显著相关,最终确定Hub基因;通过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对Hub基因蛋白表达进行验证。

    结果

    本研究的基因表达数据来自50个正常肝脏组织样本和373个HCC组织样本。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发现7 230个在HCC和正常肝脏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HCC中3 691个上调基因和3 539个下调基因)。富集分析表明,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有丝分裂过程;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小分子代谢和有机酸代谢等过程。WGCNA确定了19个与HCC患者临床特征相关基因模块,通过分析模块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青色模块和紫色模块。青色模块基因中同时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强烈相关的前两个基因为VPS45和FAM189B;紫色模块基因中同时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强烈相关的前两个基因分别为CLEC1B和FCN3,因此将VPS45、FAM189B、CLEC1B和FCN3确定为最终的Hub基因。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PS45和FAM189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FCN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肝脏组织,CLEC1B在HCC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差异不明显。

    结论

    初步确定VPS45、FAM189B、CLEC1B和FCN3可能是HCC的新型潜在生物标志物,这些Hub基因可能为HCC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麦尔哈巴·麦麦提艾力, 张凯楠, 赵辉, 亚库甫·托合提, 叶建蔚, 吕国栋
    2024, 27(32):  4060-406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5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58KB) ( )  
    背景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HCC发病率上升。甲胎蛋白(AFP)是HCC诊断中的经典血清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低,亟待研发新型分子生物标志物用于HCC的早期诊断。

    目的

    检测HCC患者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2(PARP2)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潜在的HCC诊断标志物。

    方法

    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50例健康体检者与371例HCC患者的PARP2 mRNA水平,通过PARP2表达量绘制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在HCC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检测PARP2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收集2021年3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8例新发HCC患者的血清样本及同期38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ARP2蛋白水平,并分析HCC患者血清PARP2蛋白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血清PARP2表达水平用于HCC诊断与AFP阴性HCC(AFP <20 μg/L)诊断的效能分析,评估血清PARP2与AFP联合诊断HCC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的效能。

    结果

    基于TCGA的大数据分析,癌组织PARP2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01);HCC细胞HepG2中PARP2 mRNA表达水平、PARP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WRL68(P<0.05)。HCC患者血清PARP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体检健康者(P<0.001)。不同淋巴转移、肿瘤数目者血清PARP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RP2表达水平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灵敏度为76.32%,特异度为97.37%,截断值为19.45 μg/L。经血清AFP检测,38例HCC患者中21例为AFP阴性HCC。血清PARP2蛋白水平诊断AFP阴性HCC的AUC为0.95(95%CI=0.88~1.00),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7.37%,截断值为19.59 μg/L。进一步评估PARP2联用AFP的诊断效能,使用"并联"的联合诊断模式,结果显示:联合诊断HCC的灵敏度为92.11%,特异度为94.74%,AUC为0.934 2;针对AFP阴性的HCC患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4.74%,AUC为0.902 3。

    结论

    PARP2在HCC中高表达,可以作为HCC筛查的生物学标志物,尤其是AFP阴性的HCC。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医学循证
    马玉霞, 杨依依, 魏晓琴, 陈燕茹, 秦江霞, 袁月, 陈雅婧, 吴银瓶, 韩琳
    2024, 27(32):  4066-40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7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581KB) ( )  
    背景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及干预有助于延缓PSCI的发生及进展,因此,使用准确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对PSCI进行筛查,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SCI筛查工具的筛查准确性,为准确筛查PSCI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PSCI筛查工具的诊断性试验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2年12月。2位研究者各自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估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7.0软件分析数据。

    结果

    共纳入57篇文献,包含12 113例患者,报告了7种PSCI筛查工具: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网5-min测验(NINDS-CSN 5-min测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阿登布鲁克认知能力检查-修订版(ACE-R)、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TICS-m)、5分钟蒙特利尔评估(MoCA-5 min)。Meta分析结果显示:MoCA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4(95%CI=0.80~0.87)和0.74(95%CI=0.67~0.80),合并AUC为0.87(95%CI=0.84~0.90);MMSE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73(95%CI=0.67~0.79)和0.76(95%CI=0.69~0.82),合并AUC为0.81(95%CI=0.77~0.84);IQCODE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73(95%CI=0.48~0.89)和0.95(95%CI=0.75~0.99),合并AUC为0.91(95%CI=0.88~0.93);NINDS-CSN 5-min测验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83(95%CI=0.78~0.87)、0.69(95%CI=0.60~0.76),合并AUC为0.85(95%CI=0.81~0.88);ACE-R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90(95%CI=0.80~0.95)、0.61(95%CI=0.19~0.91),合并AUC为0.90(95%CI=0.87~0.92);TICS-m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84(95%CI=0.75~0.91)、0.67(95%CI=0.61~0.74),合并AUC为0.66(95%CI=0.60~0.71)。

    结论

    IQCODE和ACE-R的合并AUC较高,且IQCODE具有较高的合并特异度,ACE-R具有较高的合并灵敏度,故IQCODE和ACE-R是较为准确的PSCI筛查工具。因IQCODE和ACE-R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以上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江湖, 王晓萱, 张振香, 赵志欣, 梅永霞, 林蓓蕾, 王文娜
    2024, 27(32):  4077-408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0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71KB) ( )  
    背景

    脑卒中发病率高且复发风险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医院治疗后需过渡至家庭康复,患者在过渡期体验复杂,亟需通过Meta整合更为全面地了解患者在过渡期的体验和感受。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体验的质性研究。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INAHL、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收录的有关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3-07-11。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

    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46个研究结果,归纳出7个类别,最终得出3个整合结果:身心社会各层面的动态改变产生交互影响;整体照护需求强烈;积极应对疾病并逐渐过渡到新的生活常态。

    结论

    脑卒中患者从医院过渡至家庭期间面临复杂的身心挑战和多层次的照护需求。医护人员应关注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真实体验和未满足需求,为患者提供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照护服务,促进患者身心社会的全面过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综述与专论
    黄丽惠, 舒娟, 陶会会, 包海荣
    2024, 27(32):  4085-409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9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70KB) (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属于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卫生系统造成重大威胁。SARS-CoV-2感染康复后部分患者长时间存在多种呼吸道症状,这被称为SARS-CoV-2感染急性期后遗症,SARS-CoV-2感染后肺纤维化(PCPF)作为其中一种后遗症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关PCPF的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CPF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旨在改善PCPF患者的预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慧敏, 单大卫, 张艳
    2024, 27(32):  4093-40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4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96KB) ( )  

    意识障碍(DOC)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挑战性,DOC的神经机制之一是神经振荡同步性及连接性的破坏。本文从神经振荡应用于DOC诊疗的理论基础、应用进展以及存在不足3个方面评述了神经振荡在DOC诊疗中的研究进展。神经振荡即神经元群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周期性、同步性的放电活动,在不同程度DOC中神经振荡的频谱特征、相位同步及对神经调控反应方面有明显差异,基于脑电图(EEG)的神经振荡分析揭示了不同意识水平下的信息传递及处理能力,从而有助于更准确地区分不同程度DOC以及通过调节神经振荡达到DOC促醒治疗的目的。尽管目前仍存在机制研究不深入、应用转化较慢等问题,但神经振荡已在DOC的诊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