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4年 第27卷 第26期    刊出日期:2024-09-15
    指南解读
    杨荣, 杨梓钰, 廖晓阳, 刘力滴, 张鹏, 田宸宇, 杨寒飞, 姚易, 贾禹, 程永浪, 沈灿, 蒋莉华, 代华
    2024, 27(26):  3197-32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9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68KB) ( )  

    高血压患病率高,控制率低,给全球带来了极大的疾病负担。为了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远程医疗和数字医疗发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运用。目前我国没有相关文件对这些技术进行规范。意大利高血压学会在2023年发布了《远程医疗和数字医疗在高血压和高血压相关心血管疾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立场文件,以指导远程医学和数字医疗的开发、验证和临床使用。本文将对其进行解读,主要包含远程医疗和数字医疗在高血压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应用形式、关键研究证据、存在的优势以及现存的机遇和挑战,以指导我国全科医生在高血压及高血压相关心血管疾病管理中对远程医疗和数字医疗的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热点研究
    何清, 李琳, 王子涵, 代天顾, 张高钰, 樊佳溶, 肖响
    2024, 27(26):  3204-321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6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72KB) ( )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诸多慢性病的控制和管理仍然存在非常棘手的现状。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高血压的早期发现、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数字疗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高血压患者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增强健康管理意识、促进高血压药物的正确使用及加强对高血压病的认知,这种管理新模式将会促进我国高血压信息化健康管理进程。本文旨在为整理总结数字疗法在医学界应用现况,探讨其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并展望未来基于数字疗法的高血压管理治疗发展方向。未来数字疗法可联合中医健康管理知识,最大化地发挥中西医结合数字化在高血压诊疗中的优势,建立专业的数字疗法团队,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高效、安全的防治服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科君, 杨怡菲, 宫静, 杨滨旭, 周静
    2024, 27(26):  3212-321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92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44KB) ( )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居民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具有慢性、迁延性的病程特点,以居家为核心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症状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电子健康(e-health)技术是心力衰竭居家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具有突破时间、空间壁垒的优势,能够实现居家患者健康状态连续监测、智能评估、动态管理。本文对心力衰竭患者居家管理e-health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探讨其在心力衰竭患者药物管理、运动康复、症状管理、风险预测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同时对e-health系统数字包容性欠佳、运转体系不完善、数据安全存在风险等局限进行分析及展望,旨在为创新心力衰竭患者居家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余如霞, 姜婧, 王湫澄, 王越, 赵小月
    2024, 27(26):  3218-322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0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43KB) ( )  
    背景

    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增幅较大,明确该领域最新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十分重要。

    目的

    通过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的相关研究,阐明2004—2023年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

    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检索了2004年1月—2023年6月关于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发文量、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和共引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了3 189篇文献。自2004年以来有关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的文献数量稳步增加,并从2015年起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最高突破600篇。共有94个国家、3 930家机构、13 563位作者以及52 019位被引作者参与了此研究。其中,美国和中国在这一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韩国大学发文量位列第一;此外,ZHANG DAOQIANG、LIU MINGXIA、SUK HEUNG-IL和CLIFFFORD R. JACK Jr不仅是高产的作者还是被引次数最多的作者。根据关键词和文献被引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发现AD的诊断与病程分类、预测AD的风险因素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任务分析是未来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中的研究趋势。

    结论

    人工智能应用于AD领域已经引起了全球研究者的广泛关注,AD的诊断与病程分类、预测AD的风险因素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而任务分析中的辅助药物的研发、个性化治疗和护理以及提升人工智能的算法性能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刘星雨, 杜慧杰, 莫佳丽, 徐明欢, 刘祖婷, 杨学智, 张慧琴, 易应萍, 况杰
    2024, 27(26):  3227-32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1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77KB) ( )  
    背景 血清残余胆固醇(RC)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然而R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且尚少有研究探讨RC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复发中的预测价值。目的 通过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RC水平,探讨RC水平与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二医院和南昌市第三医院住院且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院后48 h内的相关临床信息,并对其随访12个月,明确脑卒中复发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R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共纳入1 023例患者,其中107例(10.46%)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RC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709,95%CI=1.150~6.382,P<0.05)。R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存在非线性的正性剂量-反应关系(P-Nonlinear=0.019 3)。RC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7(95%CI=0.631~0.743),最佳截断值为0.58 mmol/L。RC联合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与单独ESRS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6 2,P<0.05)。结论 高RC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秋伶, 唐文武, 余艺雯, 邓欢, 杨小华, 陈晓霞, 季一飞
    2024, 27(26):  3232-323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6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79KB) ( )  
    背景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具有较高无症状脑梗死(SBI)发病率,且是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前阶段。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MHD患者SBI风险,以早期识别并减少不良预后。

    目的

    探讨MHD患者发生SBI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能。

    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0月4个中心(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蓬安县人民医院)的486例MHD患者。以MHD患者是否发生SBI为结局事件,分为SBI组(n=102)和非SBI组(n=384),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集(n=340)和验证集(n=146)。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测变量,构建MHD患者发生SB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建模集70例(20.6%)MHD患者发生SBI,验证集32例(21.9%)患者发生SBI。LASSO回归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7,95%CI=1.005~1.050)、饮酒史(OR=4.487,95%CI=2.075~9.706)、BMI(OR=1.082,95%CI=1.011~1.156)、睡眠时间<5 h/d或>9 h/d(OR=6.286,95%CI=3.560~11.282)、慢性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乙肝)(OR=1.873,95%CI=1.067~3.347)、血清乳酸水平(OR=1.452,95%CI=1.152~1.897)、尿素清除率(URR)(OR=0.922,95%CI=0.875~0.970)和抗血小板药用药史(OR=0.149,95%CI=0.030~0.490)是MHD患者发生SB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包含上述8个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该预测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95%CI=0.759~0.873)和0.808(95%CI=0.723~0.893),校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线提示该模型可使患者获得最大临床收益。

    结论

    基于年龄、饮酒史、BMI、睡眠不足或睡眠过长、慢性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乙肝)、血清乳酸水平、URR和抗血小板药用药史建立的MHD患者发生SBI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有望对MHD患者发生SBI风险进行准确、个性化的评估并实施早期干预以降低发病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宋姣, 雷康辰, 黄泓文, 宋佳丽, 常颖慧, 樊小农, 李礼, 杜宇征, 刘健, 蔡欣儒, 边丽娜, 孟丽娜, 宋倩, 沈燕, 葛文逸, 刘巍, 李仪丙, 贾鸿博, 高莹, 麻聪聪
    2024, 27(26):  3240-324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92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10KB) ( )  
    背景

    长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常见问题,对其的防治成为新冠感染相关领域的重点。因此明确国内长新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后续研究思路以便为临床提供循证证据至关重要。

    目的

    探究国内长新冠特点,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3年1—8月,采用自拟长新冠调查问卷调查国内长新冠现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以及治疗期望、急性期及后遗症状等问题。

    结果

    共收集1 001份问卷,901名受访者曾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585人存在长新冠(发病率为64.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000,95%CI=1.477~2.705,P<0.05)、肿瘤病史(OR=4.424,95%CI=1.316~14.868,P<0.05)、退休(OR=1.527,95%CI=1.048~2.224,P<0.05)是长新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19种长新冠症状中,患病人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疲劳(341人)、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降低(274人)、失眠(217人);腰背痛在疼痛类症状中发病人数排名第一(201人);脱发在自愈难度中排名第一(58.57%)。在治疗方式的选择意愿方面,人数占比从高到低排序是针灸(55.73%)、中药汤剂(53.68%)、中成药(47.01%)、西药(24.79%)、静脉滴注(12.14%)、住院治疗(11.97%)。

    结论

    我国长新冠发病率较高,针灸疗法受患者青睐,建议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以提升针灸疗法预防和治疗的临床证据。女性、肿瘤、退休(老年人)是长新冠的高风险人群,免疫功能低是其共同特征,建议以这类人群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开展针灸预防长新冠的队列研究;疲劳、失眠、腰背痛是长新冠更具代表性的症状,建议首先以这3种症状为切入点开展针灸治疗长新冠的随机对照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家腾, 孔明, 陈煜, 段钟平
    2024, 27(26):  3249-32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2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43KB) ( )  
    背景

    药物性肝损伤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病的第3大肝脏疾病,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是阻断疾病进展、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苦黄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肝炎,尤其是伴有黄疸的患者,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确切。但是,尚缺乏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保肝退黄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

    评价苦黄注射液序贯苦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阳性对照、非劣效性试验设计,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93例,采用单中心随机化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在常规保肝治疗4周的基础上,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苦黄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2周,再改用苦黄颗粒/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治疗2周、治疗4周的退黄有效率、主要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及其复常率。

    结果

    治疗期间共脱落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例,对照组1例。两组治疗2、4周后退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时ALT、AST、ALP、GGT、TBIL、TB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时ALT、AST、ALP、GGT、TBIL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苦黄注射液序贯苦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非劣效于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序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常远, 刘双, 高莹卉, 张伟, 韩芳
    2024, 27(26):  3255-32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2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18KB) ( )  
    背景

    高血压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常同时发生,此类患者血压管理难度大。如有可靠、客观的指标为OSA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及血压控制状态进行预测,将有助于及时识别此类患者并加强管理。

    目的

    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OSA患者发生高血压及血压控制状态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2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的患者510例,取2019—2021年入组的患者作为试验队列(n=370),2022年1—9月入组的患者作为验证队列(n=140)。试验队列患者按照是否符合高血压定义分为高血压组211例和非高血压组159例。高血压组根据血压控制水平分为血压控制亚组107例,血压未控制亚组104例。分析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血压控制亚组和血压未控制亚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OSA患者发生高血压以及OSA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DW预测OSA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灵敏度、特异度,并在验证队列中进行验证。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升高(OR=1.087,95%CI=1.007~1.174,P=0.032)、合并糖尿病(OR=3.310,95%CI=1.484~7.380,P=0.003)及RDW降低(OR=0.598,95%CI=0.507~0.704,P<0.001)是OSA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血红蛋白升高(OR=1.027,95%CI=1.005~1.050,P=0.016)及RDW降低(OR=0.804,95%CI=0.669~0.965,P=0.019)是OSA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试验队列ROC曲线分析RDW预测OSA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95%CI=0.732~0.826,P<0.001),最佳临界值为39.9 fL。结合临床易用性,以RDW≤40 fL作为界值,预测OSA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灵敏度为70.14%,特异度为81.76%。验证队列以RDW≤40 fL作为界值,RDW降低预测OSA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灵敏度为63.64%、特异度为80.95%,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95%CI=0.678~0.835,P<0.001)。

    结论

    RDW降低与OSA患者发生高血压及血压控制不佳相关,RDW降低的OSA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较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帆, 郑贝思, 黄嘉莹, 黄芊莹, 李涛, 吴山, 林嬿钊, 范志勇
    2024, 27(26):  3264-327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5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07KB) ( )  
    背景

    推拿量效关系的客观测量方法越来越多,但将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与推拿量效关系结合的研究较少。

    目的

    通过对比不同的叠掌按压法次数(3、5、7次)下治疗区域温度值、肌张力、压痛阈值变化,为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运用于推拿量效关系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1-06-17—12-24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推拿科招募1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病变节段在T3~T4)患者。将患者分为按压7次组(n=6)、按压5次组(n=6)、按压3次组(n=6),接受叠掌按压法治疗,次数分别为7、5、3次。采用红外线热成像仪获取患者全身的红外热像图,提取病变区域的平均温度值;运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测量病变胸椎处旁竖脊肌的肌张力;运用痛阈测定仪测量病变胸椎棘突旁体表部位的压痛阈值。

    结果

    按压3次组干预后的T3棘突右旁开0.5寸(T3 R)温度值及T4棘突右旁开0.5寸(T4 R)温度值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三组T3棘突左旁开0.5寸(T3 L)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3 R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4棘突左旁开0.5寸(T4 L)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4 L在0.5 kg的力下肌张力、T4 L在0.8 kg的力下肌张力、T4 R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4 R在0.5 kg的力下肌张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7次组干预后T3 R在0.2、0.5 kg的力下肌张力高于干预前(P<0.05)。按压3次组干预后T3 L、T3 R、T4 L、T4 R压痛阈值低于干预前(P<0.05)。按压7次组干预后T3 L、T3 R压痛阈值低于干预前(P<0.05)。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未出现不良事件。

    结论

    按压次数较少可能产生较好的疗效。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作为推拿量效关系的测量方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结合本研究的问题可进一步为红外线热成像与推拿的关系提供研究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老年问题系列研究·认知功能障碍
    王晨瑜, 张晨, 史璐璐, 朱梦娜, 王丽娜
    2024, 27(26):  3273-32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8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68KB) ( )  

    作为轻度认知障碍(MCI)首要的就诊场所,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MCI人群认知功能健康管理具有必要性。目前,社区尚缺乏MCI认知功能健康管理的具体流程与方案。本文依托"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理论模型,从功能科室与组织结构(结构)、健康管理项目(过程)和效果评价体系与方法(结果)3个维度对社区MCI认知功能健康管理策略进行评述,旨在为我国社区开展规范化、流程化MCI认知功能健康管理实践提供支持与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新, 魏雅楠, 刘杰, 王晶桐
    2024, 27(26):  3281-328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4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39KB) ( )  
    背景 近年来躯体功能障碍(PI)合并认知功能障碍(CI)常被视为老年人疾病状态的一种共同体,若能早期发现这种状态并及时干预,可能会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属及社会的负担有帮助,然而目前有关这种共同状态的相关研究较少,相关因素尚不明确。目的 观察老年人PI合并CI的临床特征,并寻找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人群共244例,采用简易躯体能力测试(SPPB)量表评估受试者的躯体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分别以SPPB得分<10分及MMSE得分<27分作为有无PI和CI的区分标准,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无PI无CI患者、有PI无CI患者、无PI有CI患者、PI合并CI患者。采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人体测量学、实验室检查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患者发生PI合并CI的影响因素。结果 244例患者中,无PI无CI患者102例(41.80%),有PI无CI患者64例(26.23%),无PI有CI患者26例(10.66%),PI合并CI患者52例(21.31%)。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PI无CI相比,年龄(P<0.001,OR=1.216,95%CI=1.217~1.312)和握力(P<0.001,OR=0.875,95%CI=0.813~0.941)是PI合并CI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有PI无CI相比,脂肪肝(P=0.007,OR=0.200,95%CI=0.062~0.646)、高血压(P=0.007,OR=3.596,95%CI=1.414~9.143)、握力(P=0.038,OR=0.943,95%CI=0.891~0.997)是PI合并CI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无PI有CI相比,年龄(P=0.008,OR=1.104,95%CI=1.026~1.189)和握力(P=0.004,OR=0.889,95%CI=0.821~0.963)是PI合并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握力是老年患者发生PI合并CI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在无PI有CI的老年患者中,年龄和握力是PI合并CI的影响因素;在有PI无CI的老年患者中,脂肪肝、高血压、握力是PI合并CI的影响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冯子航, 祝亚宁, 孙颖, 罗如珍, 陈红波, 刘璟莹, 程冉冉, 刘彦慧
    2024, 27(26):  3289-32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1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16KB) ( )  
    背景

    患有慢性病的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风险更高,严重威胁其生活质量,而提高认知功能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特征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群体间认知功能受损形式存在异质性,如何有效提升其认知功能有待进一步探索。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影响因素,以期为针对性制订认知功能提升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9—12月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社会支持量表(SSRS)、认知储备问卷(CR)抽取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就诊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Mplus 8.3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建立亚组模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类别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26份,回收有效问卷502份,有效回收率为95.44%。502例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可分为3个类别:高认知-回忆受损组(n=253)、中认知-注意障碍组(n=158)和低认知-普遍不良组(n=91)。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认知-回忆受损组与低认知-普遍不良组相比,年龄段为60~74岁(OR=2.315,95%CI=1.163~4.608,P=0.017)、慢性病数量为2种(OR=4.105,95%CI=1.807~9.327,P=0.001)、血压正常(OR=2.763,95%CI=1.414~5.400,P=0.003)、血脂正常(OR=2.016,95%CI=1.014~4.008,P=0.046)、CR总分越高(OR=1.031,95%CI=1.005~1.057,P=0.018)、SSRS总分越高(OR=1.055,95%CI=1.007~1.105,P=0.023)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更容易进入高认知-回忆受损组,而ADLS总分越高(OR=0.920,95%CI=0.885~0.957,P<0.001)的老年人更容易进入低认知-普遍不良组;中认知-注意障碍组与低认知-普遍不良组相比,慢性病数量为2种(OR=2.862,95%CI=1.254~6.529,P=0.012)、血压正常(OR=2.655,95%CI=1.350~5.225,P=0.005)、血脂正常(OR=2.310,95%CI=1.147~4.652,P=0.019)、SSRS总分越高(OR=1.077,95%CI=1.027~1.129,P=0.002)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更容易进入中认知-注意障碍组,而ADLS总分越高(OR=0.948,95%CI=0.913~0.984,P=0.005)的老年人更容易进入低认知-普遍不良组。

    结论

    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存在明显不同的分类特征,年龄、慢性病数量、血压、血脂、认知储备、社会支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其认知功能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积极识别不同类别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特征,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冯钰惠, 李珊珊, 陶剑文, 黄延焱
    2024, 27(26):  3297-33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8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87KB) ( )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生活方式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值得深入探索。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并分析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合并症等因素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为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7—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大场社区374名65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进行认知评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7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上海市郊区65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为37.7%(141/3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聚会、聊天(OR=0.574,95%CI=0.350~0.941)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而增龄(OR=1.568,95%CI=1.207~2.307)、独居(OR=3.569,95%CI=1.079~11.807)、每天静坐时间≥3 h(OR=1.944,95%CI=1.091~3.462)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上海市郊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超过1/3;高龄、独居、每日长时间静坐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应重点关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医学循证
    韩雪梅, 赵春善, 梅春丽, 陈丹
    2024, 27(26):  3304-331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4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32KB) ( )  
    背景

    脑卒中作为一种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饮酒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酒精摄入与脑卒中发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酒精摄入剂量和脑卒中发病关系仍存有争议。

    目的

    探讨酒精摄入量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酒精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2月。文献筛选、数据提取、文献质量评价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应用Stata/MP 17.0软件进行剂量反应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共548 59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酒精摄入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相关(RR=1.17,95%CI=1.10~1.26,P<0.05)。亚组分析结果,每天酒精摄入<20 g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10%(RR=0.90,95%CI=0.85~0.95,P<0.05);酒精摄入>40 g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35%(RR=1.35,95%CI=1.23~1.49,P<0.05);酒精摄入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49%(RR=1.49,95%CI=1.14~1.95,P<0.05),酒精摄入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20%(RR=1.20,95%CI=1.00~1.43,P<0.05);亚洲人群酒精摄入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27%(RR=1.27,95%CI=1.14~1.40,P<0.05);男性酒精摄入脑卒中风险增加19%(RR=1.19,95%CI=1.09~1.29,P<0.05)。剂量反应Meta分析结果,酒精摄入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呈J型非线性关系(P=0.018),与从不饮酒者相比,饮酒者摄入酒精剂量的脑卒中相对风险比分别为1 g/d:RR=0.97,95%CI=0.96~0.98;2 g/d:RR=0.96,95%CI=0.94~0.97;3 g/d:RR=0.95,95%CI=0.93~0.97;4 g/d:RR=0.94,95%CI=0.91~0.96;5 g/d:RR=0.91,95%CI=0.88~0.94;6 g/d:RR=0.90,95%CI=0.86~0.93;7 g/d:RR=0.88,95%CI=0.84~0.92;8 g/d:RR=0.88,95%CI=0.83~0.92;9 g/d:RR=0.88,95%CI=0.83~0.92;10 g/d:RR=0.88,95%CI=0.83~0.93;11 g/d:RR=0.88,95%CI=0.83~0.93;12 g/d:RR=0.90,95%CI=0.85~0.95;13 g/d:RR=0.91,95%CI=0.85~0.95;14 g/d:RR=0.92,95%CI=0.86~0.95;15 g/d:RR=0.93,95%CI=0.86~0.96;16 g/d:RR=0.95,95%CI=0.88~0.96;17 g/d:RR=0.96,95%CI=0.88~0.97;18 g/d:RR=0.98,95%CI=0.89~0.97;19 g/d:RR=0.98,95%CI=0.89~0.98;20 g/d:RR=0.99,95%CI=0.90~0.99。饮酒者平均每天酒精摄入量<20 g表现为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P<0.001)。

    结论

    酒精摄入量与脑卒中风险间具有J型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适量酒精摄入与脑卒中风险呈负相关,平均每天酒精摄入7~11 g时脑卒中风险最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向凤, 曹学华, 胡婉琴, 贾钰, 周紫彤, 熊浪宇, 王晓霞
    2024, 27(26):  3312-331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68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7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综述与专论
    陈泽然, 黄梦颖, 曾利川, 金硕果, 尹海燕
    2024, 27(26):  3314-331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8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93KB) ( )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目前常用的MRI技术有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技术及新型多模态超快速磁共振技术等,本文就这些技术在脑胶质淋巴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综述,以期为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郝琦, 卢晨霞, 李晓东
    2024, 27(26):  3320-332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63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39KB) (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中国患病率高达30%,且仍在不断上升。MAFLD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密切相关,易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代谢相关性疾病,可能发生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越来越多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了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与MAFLD的相关性,对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组的靶向治疗可能在预防和治疗MAFLD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口-肠-肝轴理论总结了MAFLD患者的口肠微生物群特征与口肠微生物群失调对MAFL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基于口肠微生物群治疗MAFLD的方式,以期为临床MAFL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