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全选:
    2024年 第2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4-04-20
    主编笔谈
    杨辉
    2024, 27(12):  0-D.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A001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USPSTF指南解读系列(二)
    史威力, 李明艳, 段红艳
    2024, 27(12):  1405-141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4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75KB) ( )  

    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物通过降脂、抗炎、稳定斑块等作用可减少CVD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2022年8月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STF)对他汀类药物降低CVD发病/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的益处和潜在危害证据进行了全新审查,更新了《他汀类药物用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推荐声明》,推荐40~75岁伴有≥1种CVD危险因素且10年CVD风险≥10%的成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CVD的一级预防(B类推荐);40~75岁伴有≥1种CVD危险因素且10年CVD风险为7.5%~10.0%的成年人选择性使用他汀类药物进于CVD的一级预防(C类推荐);但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评估≥76岁的成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CVD的一级预防以降低CVD事件和死亡的利弊(Ⅰ类声明)。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该最新推荐予以解读,为我国他汀类药物用于CVD的一级预防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曾凌枫, 张慧, 雷思, 卓慧, 叶云, 许琰, 罗荧荃
    2024, 27(12):  1412-141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5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77KB) ( )  

    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紧密相关。尽管OSAHS对全球人民的健康有着广泛影响,OSAHS的筛查和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率仍不高。在此背景下,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STF)最近发布了一项最新的成年人OSAHS筛查推荐,以帮助更多人识别和治疗潜在的睡眠呼吸障碍。本文将解读最新推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国成年人OSAHS筛查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综述与专论
    杜书琴, 钱立锋, 熊烈, 史汉强, 石彦波
    2024, 27(12):  1417-142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2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82KB) ( )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类精神障碍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二大健康负担,但其发病机制仍有待明晰。临床抗抑郁症治疗以西药为主,但目前所用药物差强人意的效果、显著的治疗时滞和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反映出临床对有效和快速起效抗抑郁症药物的巨大需求。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参与了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进程。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将目光转向靶向抑制铁死亡的抗抑郁症治疗,并显现出了积极的疗效。本文以抑郁症与铁死亡机制为基础,结合临床与临床前研究,总结了铁死亡参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冉东升, 逯艳艳, 辛春玲, 马颖才
    2024, 27(12):  1424-143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4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68KB) ( )  

    血脂水平异常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众多研究证实血脂异常增加了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然而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的关联仍存在争议,并且国内相关综述较少。本文全面探讨了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相关性,分析了可能造成争议的原因,指出后续的研究方向,并讨论了血脂异常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提示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有关。血脂异常可能是通过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氧化应激、高脂饮食、免疫抑制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参与了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其具有较缓慢的自然病程和较明确的癌前病变,因此明确血脂指标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便于早期预防和有针对性的筛查,为未来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结直肠癌策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张媛, 侯旗旗, 齐祺, 蒋越, 王楠, 岳博成, 陈朔华, 韩全乐, 吴寿岭, 李康博
    2024, 27(12):  1431-143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9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87KB) ( )  
    背景 近年来全球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患病率持续升高,房颤增加了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和久坐等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多数是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生命八要素"(LE8)的范畴。目的 探讨基于LE8的心血管健康(CVH)评分与房颤的关联。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07年10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人群91 131名为研究对象。LE8评分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制订的算法评估,结合开滦研究实际情况形成LE8开滦研究版本,包括4个健康行为(饮食、体育活动、烟草暴露和睡眠)和4个健康因素(BMI、血脂、血糖和血压)。依据LE8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LE8评分<50分为低CVH组(8 407名),50分≤LE8评分<80分为中CVH组(73 493名),LE8评分≥80分为高CVH组(9 231名)。以研究对象首次参加开滦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每年随访1次,以发生房颤为终点事件,随访终点时间为发生房颤或随访结束时间(2020-12-31)。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组新发房颤累积发病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不同LE8评分分组及单个因素评分对新发房颤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3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史以及LE8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中新发房颤1 088例,其中低CVH组新发房颤133例(1.58%),中CVH组新发房颤883例(1.20%),高CVH组新发房颤72例(0.78%);中位随访时间15.0(14.7,15.2)年;3组研究对象新发房颤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校正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史后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CVH组相比,中CVH组(HR=0.697,95%CI=0.579~0.841,P<0.001)、高CVH组(HR=0.609,95%CI=0.454~0.816,P=0.001)均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LE8评分升高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HR=0.859,95%CI=0.804~0.918,P<0.001);LE8单个因素BMI评分(HR=0.762,95%CI=0.717~0.809,P<0.001)、血压评分(HR=0.824,95%CI=0.776~0.876,P<0.001)与新发房颤发病风险呈负相关。结论 CVH的LE8评分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且LE8单个因素BMI评分、血压评分与新发房颤发病风险均呈负相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金梦龙, 秦晓英, 马力亚·阿米提, 加孜呢·努尔拜, 李建新, 曹杰, 罗思富, 刘成, 张雨晨, 盖敏涛, 李艳鹏, 鲁向锋, 付真彦
    2024, 27(12):  1438-144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62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91KB) ( )  
    背景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三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国家提出实施"三高"共管,但目前缺乏关于新疆哈萨克族"三高"共病情况的相关研究。目的 调查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及共病情况,探索三者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2年3—6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选取杜热镇和吐尔洪乡两个人口较多且以哈萨克族为主的乡镇,调查该地区18岁以上哈萨克族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一般信息、吸烟饮酒史、患病情况等)、体格检查(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率等)和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等)收集患者信息,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哈萨克族"三高"共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 835名哈萨克族居民,男、女各占48.2%(2 231/4 835)和51.8%(2 504/4 835),平均年龄(45.8±12.7)岁。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7.9%、21.1%和4.0%。血脂异常患者中高胆固醇、高低密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人群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4.1%、24.8%、10.0%和7.3%。"三高"共病的标化患病率为11.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腰围、臀围、心率、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是"三高"共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BMI和心率是"三高"共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哈萨克族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高血压和糖尿病,血脂异常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共病在"三高"共病中最为常见,应将老年人、男性和高BMI人群作为"三高"共管的重点人群。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尹婷婷, 徒文静, 张苏闽, 李伊婷, 徐桂华
    2024, 27(12):  1445-145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0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92KB) ( )  
    背景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饮食过度限制现象普遍,严重者可导致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ARFID)。研究显示食物素养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饮食行为,其能否直接影响IBD患者ARFID报道较少。

    目的

    了解IBD患者食物素养及ARFID现状,剖析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4家综合性医院的消化科和肛肠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IB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9条目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筛查量表(NIAS)、食物素养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的IBD患者NIAS和食物素养得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的关系。

    结果

    共发放问卷438份,回收有效问卷429份,有效回收率为97.95%。IBD患者NIAS得分为(20.82±8.65)分,ARFID发生率为18.41%(79/429),食物素养得分为(32.72±9.68)分。不同疾病类型、疾病活动度的患者NI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BD患者食物素养得分、食物素养量表中的计划、管理维度以及制作态度得分与NIAS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IBD患者食物素养水平有待提高,ARFID现象普遍(18.41%),食物素养与ARFID呈负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食物素养,监测其饮食行为,制订精准健康教育干预路径提升食物素养水平,降低ARFID发生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影, 姜俊丞, 景汇泉
    2024, 27(12):  1452-14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6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23KB) ( )  
    背景 中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威胁。同时,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存在差异。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患病种类区域差异与医疗卫生资源的相关性。方法 2022年10月—2023年3月研究者通过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CHARLS)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及统计分析,共纳入19 520名≥45岁的中老年人,并选取《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2020年)中的2018年统计数据作为对应的医疗卫生资源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各省份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财政支出(卫生健康总支出)、卫生机构数(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泰尔指数与各省份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χ2=57.900,P<0.001)、患慢性病数量(χ2=11.138,P=0.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东、中、西部慢性地区中老年人在14种慢性病患病类型中,慢性肺部疾病(χ2=30.906,P<0.001)、肝脏疾病(χ2=17.871,P<0.001)、脑血管疾病(χ2=18.313,P<0.001)、肾脏疾病(χ2=24.383,P<0.001)、消化系统疾病(χ2=16.973,P<0.001)、记忆相关疾病(χ2=6.898,P=0.032)、哮喘(χ2=22.055,P<0.001)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人慢性病总体患病状况与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和卫生财政支出的公平性有关(P<0.05)。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地区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也存在一定差异。应加强重大慢性病的区域性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壮大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改善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配置公平性,从而缩短东、中、西部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区域差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董宇萌, 刘静华
    2024, 27(12):  1460-146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6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819KB) ( )  
    背景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成熟应用,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急剧增加,包括早产、胎儿畸形、先兆子痫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也随着增多。通过减胎手段可以改善围生期预后及胎儿存活质量,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可能会比妊娠中期选择性减胎的预后更佳,提示孕早期尽早评估妊娠结局将改善孕妇及胎儿的预后。

    目的

    探讨孕早期超声软指标及双胎特有指标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就诊的孕早期(11~13+6周)DCDA双胎妊娠孕妇及胎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和双胎特有指标的检出率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超声软指标包括:颈后透明层(NT)增厚、脉络丛囊肿、鼻骨发育不良、心室点状强回声、右房室瓣反流、静脉导管a波缺失或倒置、肠管回声增强、肾盂轻度扩张、单脐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双胎特有指标包括:双胎头臀长(CRL)差异、双胎NT差异、双胎脐带插入(UCI)差异。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结构异常、遗传学异常,另增加体质量阳性(双胎体质量差异≥25%)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及双胎特有指标与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结果

    最终纳入418例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其中正常妊娠结局342例(81.82%),不良妊娠结局76例(18.18%)。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10.53%(53/418);53例超声软指标阳性的胎儿中共检出61个超声软指标,检出率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NT增厚6.94%(29/418),脉络丛囊肿2.39%(10/418)和鼻骨发育不良1.67%(7/418)。超声软指标阳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0.19%(16/53),高于超声软指标阴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6.44%(60/365)(χ2=5.882,P=0.0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胎CRL差异≥15%是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9.955,95%CI=1.882~52.662,P=0.007),双胎UCI差异阳性是双胎妊娠胎儿体质量阳性的危险因素(OR=3.733,95%CI=1.300~10.720,P=0.014)。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27.27%(114/418),包括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阴性12例,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阳性100例,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阳性2例。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阴性但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25.12%(105/418),超声软指标阴性但双胎特有指标阳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发生率为27.6%(29/105),单纯超声软指标阴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6.4%(60/365);孕早期超声软指标阴性但双胎特有指标阳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发生率高于单纯超声软指标阴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χ2=6.641,P=0.010)。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合并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2.15%(9/418),超声软指标阳性合并双胎特有指标阳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并体质量阳性发生率为44.4%(4/9),单纯软指标阳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0.2%(1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P=0.6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增厚(OR=2.576,95%CI=1.146~5.791,P=0.022)、双胎CRL差异≥15%(OR=13.167,95%CI=3.595~48.229,P<0.001)、双胎UCI差异阳性(OR=2.369,95%CI=1.049~5.348,P=0.038)是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的危险因素。

    结论

    NT增厚、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阳性可能是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的危险因素。对于超声软指标阳性或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胎儿应提高警惕,需对其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并密切随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高思洁, 陈泽霖, 武思羽, 王正, 孟爱宏
    2024, 27(12):  1468-147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7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78KB) ( )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异质性疾病,哮喘-COPD重叠(ACO)同时具有哮喘和COPD相关临床特征,部分患者无法配合行肺功能检查,难以判断气流受限程度。

    目的

    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及ACO患者不同低密度衰减区(LAA)分级的临床资料,分析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与LAA分级的关联性,为肺功能检查受限患者提供参考指标。

    方法

    收集2020年3月—2022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及ACO患者的临床资料,LAA≥2级归为肺气肿型,LAA<2级归为支气管炎型,共分为4组:(1)支气管炎型AECOPD组(84例):LAA 0级33例和LAA 1级51例;(2)肺气肿型AECOPD组(150例):LAA 2级55例、LAA 3级63例和LAA 4级32例;(3)支气管炎型ACO组(59例):LAA 0级26例和LAA 1级33例;(4)肺气肿型ACO组(47例):LAA 2级21例、LAA 3级17例和LAA 4级9例。比较AECOPD和ACO患者各组及组内不同LAA分级患者的临床特点。ACO患者及AECOPD患者的FEV1%pred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与支气管炎型AECOPD组比,肺气肿型AECOPD组BMI、氧合指数(PaO2/FiO2)、FEV1%pred更低,吸烟量、男性、吸烟比例更高(P<0.05)。支气管炎型AECOPD组:与LAA 0级组比,LAA 1级患者BMI、FEV1%pred、PaO2/FiO2、血清白蛋白(ALB)更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白介素(IL)-6更高(P<0.05)。肺气肿型AECOPD组:与LAA 4级患者相比,LAA 3级患者年龄、BMI、FEV1%pred更高,LAA 2级患者BMI、FEV1%pred更高,住院天数更短;LAA 3级患者NLR、hs-CRP、FEV1%pred高于LAA 2级(P<0.05)。与支气管炎型ACO组相比,肺气肿型ACO组年龄、吸烟量、男性比例、吸烟比例更高,BMI、FEV1%pred更低(P<0.05)。支气管炎型ACO组:与LAA 1级患者相比,LAA 0级患者应用全身激素、激素总量更高,FEV1%pred更低(P<0.05)。肺气肿型ACO组:LAA 4级组FEV1%pred低于LAA 3级和LAA 2级,LAA 3级患者FEV1%pred低于LAA 2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ECOPD和ACO患者LAA分级与FEV1%pred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在AECOPD和ACO患者中,LAA分级不同,临床特征不同。ACO患者LAA 1级比LAA 0级对激素更不敏感。LAA分级与FEV1%pred呈负相关,LAA分级可以为肺功能检查受限的AECOPD和ACO患者在评估气流受限程度方面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超, 侯征, 李华军, 李蓉, 乔杰
    2024, 27(12):  1475-147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7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93KB) ( )  
    背景

    现行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分型依据仅参照超声影像特点,目前尚缺乏该分型标准下不同类型CSP病例临床特点的分析总结。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CSP的病例特点及诊治差异。

    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2014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CSP患者共8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分型标准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组,并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研究CSP患者中Ⅰ型组占36.5%(315/862),Ⅱ型组占53.1%(458/862),Ⅲ型组占10.3%(89/862)。3组患者的年龄、孕产史、既往宫腔手术史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患者中腹痛发生率为24.2%(209/862),阴道出血发生率为65.0%(560/862)。3组CSP患者腹痛及阴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1、0.062)。Ⅲ型组患者诊断时停经时间为55(46,64)d,妊娠物中位径线长29.6(19.1,43.3)mm,术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为60 673(17 164,122 203)mU/mL,需辅助药物杀胚治疗、腹腔镜监视下手术、子宫动脉阻断率分别为27.0%(24/89)、33.7%(30/89)、32.6%(29/89),手术时长101(67,125)min,住院时间4(3,7)d,治疗花费11 933.7(8 760.7,15 250.6)元,术后24 h累计出血量、出血≥200 mL发生率及输血率分别为83(33,178) mL、24.7%(22/89)、7.9%(7/89),均高于其他两组(P<0.001)。所有患者持续性CSP发生率为3.1%(27/862),3组持续性CS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53,P=0.187)。

    结论

    不同类型CSP患者的年龄、孕产史、既往宫腔手术史及腹痛、阴道出血等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Ⅰ型和Ⅱ型患者治疗侵入性较小,Ⅲ型患者的医疗资源消耗较多,对多学科团队及个体化管理有较高要求。不同类型患者经规范管理,其治疗预后均较理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常钰朋, 耿茜茜, 火睿, 孙侃, 常向云, 李军, 朱凌云, 董玉洁, 罗丽娜
    2024, 27(12):  1480-14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3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21KB) ( )  
    背景

    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类型。对于单侧肾上腺腺瘤者,虽然共识推荐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作为APA的筛查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流程,ARR切点值范围变化大。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靠、快捷的预测模型协助鉴别APA。

    目的

    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APA的相关性,基于此构建AP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

    方法

    收集2012—2022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上腺内分泌激素评估后行手术治疗病理回报为单侧肾上腺肿物患者493例,根据APA和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诊断标准,最终纳入APA组155例,无功能腺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113例。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资料等。按照GFR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组,分析GFR与APA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准度,Hosmer-Lemeshow检测模型的拟合度,运用决策曲线与临床获益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

    结果

    按照GFR四分位数进行分组(Q1~Q4组),Q1组:≥107.4 mL·min-1·(1.73 m2-1n=67),Q2组:99.7~107.3 mL·min-1·(1.73 m2-1n=67),Q3组:88.6~99.6 mL·min-1·(1.73 m2-1n=67),Q4组:≤88.5 mL·min-1·(1.73 m2-1n=67),各组APA发生率分别为47.8%(32/67)、53.7%(36/67)、58.2%(39/67)、71.6%(48/67)。Logistic回归趋势性检验提示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160 mmHg(OR=5.209,95%CI=2.531~10.720)、高血压病程≥59个月(OR=4.326,95%CI=1.950~9.595)、血钾<3.25 mmol/L(OR=4.714,95%CI=2.046~10.860)、GFR[Q4组:≤88.5 mL·min-1·(1.73 m2-1](OR=4.106,95%CI=1.492~11.300)、基础血浆醛固酮>13.42 ng/dL(OR=8.756,95%CI=4.320~17.749)为A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根据多因素筛选的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0.859~0.936),以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898,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χ2=14.059,P=0.080)。预测概率阈值在0.10~0.90时该模型具有显著的预测效能。

    结论

    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基于收缩压、高血压病程、血钾、GFR四分位分组、基础血浆醛固酮5种因素构建的APA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可帮助识别APA,有助于临床决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
    赵红波, 吴晓晶, 杨云, 葛志明, 范娴娴, 赵岚, 王宏伟
    2024, 27(12):  1487-149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1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96KB) ( )  
    背景

    调中益气汤最早用来治疗脾虚湿滞所导致的胃肠病。多年临证经验发现,调中益气汤加减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STC)。

    目的

    评价调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气虚型STC临床疗效及对肠动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银川市中医医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肛肠科、治未病中心就诊的中医辨证为气虚型STC患者100例,选用1∶1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调中益气汤煎汤口服,对照组50例口服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各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记录并比较每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积分和48、72 h标记物排出率,检测胃肠激素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复发情况。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每周CSBM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症状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8、72 h标记物排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5-羟色胺、血管活性肽、生长抑素低于对照组,而胃泌素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31,P=0.046);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5.134,P=0.023)。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有2例服用调中益气汤后出现腹胀,对照组4例口服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出现口干、恶心、头晕等,均未进行对症治疗,试验终止后症状自行消失。

    结论

    调中益气汤能够改善老年STC患者中医证候、胃肠传输时间和临床症状,调节胃肠神经激素水平,促进胃肠动力,且临床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刁翯, 白文佩, 赵立东
    2024, 27(12):  1493-15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9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991KB) ( )  
    背景

    近年来,围绝经期听力损失(PMS-HL)症状得到普遍关注,但无针对性治疗。左慈丸治疗耳聋已有百年历史,但尚无该药治疗PMS-HL的相关研究。

    目的

    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初步探讨左慈丸对PMS-HL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

    方法

    检索数据库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2月。根据左慈丸的组方,通过TCMSP和Uniprot数据库挖掘该药物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根据GeneCards、OMIM、TTD、DrugBank、PharmGKB数据库获取PMS-HL的蛋白靶点,取其交集,筛选左慈丸治疗PMS-HL的潜在治疗靶点,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的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功能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蛋白的功能及其通路进行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和Pymol对核心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确定核心靶点与左慈丸的关键活性成分之间的结合能力。于2022年9月—2023年1月建立绝经大鼠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左慈丸(ZCW)组,并检测血清中关键蛋白白介素1β(IL-1β)水平,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左慈丸组方中化合物的活性成分90个,潜在蛋白靶点226个,PMS-HL相关靶点2 481个,左慈丸与PMS-HL交集靶点150个。基因本体论(GO)功能中获得生物过程共183个条目,分子功能103个条目,细胞成分103个条目;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前三位分别是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通路和化学致癌的受体激活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左慈丸治疗PMS-HL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β-谷甾醇、异鼠李素、薯蓣皂苷、四氢鸭脚木碱和海风藤酮;左慈丸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胱天蛋白酶3(CASP3)、IL-1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1(ESR1)结合能稳定。3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3,P<0.001)。

    结论

    左慈丸中的槲皮素等90个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AKT1等226个潜在蛋白,实现调控组织细胞的抗氧化应激、调节血脂血糖代谢、抗肿瘤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保护围绝经期听力功能的作用,IL-1β可能是其中发挥作用的关键靶蛋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何宪顺, 韦雨柔, 何敏聪, 林锟, 田佳庆, 詹芝玮, 林天烨, 何晓铭, 何伟, 魏秋实
    2024, 27(12):  1504-151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6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09KB) ( )  
    背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中囊性变具有"双刃剑"作用,活血通络法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佳,但对囊性变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调节作用尚未明确。

    目的

    探讨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患者血清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作用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收治的60例SI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正常且无激素使用史3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组。治疗组给予活血通络胶囊(2 g/次,3次/d)及碳酸钙(600 mg/次,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碳酸钙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个月,同时患肢加以限制性负重。采集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骨保护素(OPG)、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TNNB1)的表达水平,以门诊复诊方式分别于患者出院后第6、12个月进行2次随访,以股骨头塌陷定义为终点事件。以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坏死面积评分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3组研究对象基线RANKL、PDGF-BB、OPG、CTNNB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组RANKL、PDGF-BB均高于正常组,OPG、CTNNB1均低于正常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时间和组别对RANKL、PDGF-BB、VEGFA、OPG、CTNNB1水平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RANKL、PDGF-BB、VEGFA、OPG、CTNNB1水平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第6个月治疗组RANKL水平高于对照组,第12个月治疗组PDGF-BB水平高于对照组,第6、12个月VEGFA、OPG、CTNN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2个月治疗组髋关节VAS评分、坏死面积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2个月治疗组髋关节VAS评分、坏死面积评分低于治疗前,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髋关节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

    结论

    活血通络法能上调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RANKL、PDGF-BB、VEGFA、OPG和CTNNB1蛋白表达水平,有效促进SIONFH患者骨修复及改善临床症状,推测该疗法通过"骨吸收/成血管/成骨"三元修复网络促进囊性变骨修复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医学循证
    张勇, 王森莉, 黄荣华, 徐凤萍, 刘丹
    2024, 27(12):  1511-151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5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366KB) ( )  
    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音乐治疗干预AD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缺乏有效的系统评估与分析。

    目的

    对音乐治疗AD患者认知、情绪、生活能力、睡眠障碍等方面的干预效果进行Meta分析。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Medline、Elsevier Science Direct、PubMed、Embase中关于音乐治疗方法对AD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研究纳入15篇RCT文献,共1 0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音乐干预组对AD患者认知功能(MD=4.35,95%CI=1.64~7.05,Z=3.15,P=0.002)、负性情绪(SMD=-0.71,95%CI=-1.26~-0.15,Z=2.51,P=0.01)、生活能力(SMD=-0.91,95%CI=-1.55~-0.27,Z=2.77,P=0.006)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睡眠障碍干预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4,95%CI=-3.10~1.02,Z=0.99,P=0.3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周期<12周(P=0.01)、治疗时长<45 min/次(P=0.02)、治疗频次≥3次/周(P<0.001)、实施方式为个体(P<0.001)、实施方式为个体+团体(P=0.002)、干预措施为接收式音乐治疗(P<0.001)的音乐干预组对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周期≥12周(P=0.004)、治疗频次<3次/周(P=0.01)、实施方式为个体+团体(P=0.02)、干预措施为接收式音乐治疗(P=0.002)、干预措施为主动式音乐治疗(P=0.002)的音乐干预组对负面情绪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

    音乐治疗能够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况,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高,仍需要借助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循证研究加以验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娜文, 黄少敏, 田利民
    2024, 27(12):  1519-152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4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318KB) ( )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血清骨钙素(OCN)是骨形成的标志,可能增加NAFLD的风险。

    目的

    本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定量评估影像学或活检证实的NAFLD与OCN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ROSPERO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维普网(VIP)中有关血清OCN与NAFLD的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包含11 772例参与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AFLD患者血清OCN水平低于非NAFLD者(SMD=-0.73,95%CI=-1.20~-0.27,P<0.05);血清OCN最低四分位数NFALD发生率高于OCN最高四分位数(OR=2.19,95%CI=1.15~4.17,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研究质量、研究设计不是异质性的来源。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删除1项研究后Meta荟萃分析的结果没有显著变化,表明结果稳定可靠。Egger's检验未发现统计学发表偏倚(P=0.519)。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血清OCN水平与NAFLD发生风险增加呈负相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热点分析与展望
    刘畅, 王宇菲
    2024, 27(12):  1525-15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6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469KB) ( )  
    背景

    在医疗保险碎片化及人口流动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为异地就医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结算服务日益成为实践界和理论界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的

    分析我国异地就医问题研究现状、热点及演化趋势,为异地就医研究提供借鉴。

    方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3-06-10以我国异地就医问题为主题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定量分析异地就医领域文献数据,对发文时间、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的特征开展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有效文献590篇。我国异地就医领域研究的文献2009年突破个位数(16篇),此后年发文量呈波浪形变化趋势。核心作者(发文量≥3篇)57位,合计发文量为238篇(40.34%);作者合作网络密度值为0.051。研究机构以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地方医保管理部门为主;发文量排名第一位的研究机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2篇),其次为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9篇)、华北理工大学(8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6篇)、江西中医药大学(6篇);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密度仅为0.001 6。关键词词频分析:关键词网络图谱中共有424个节点和1 18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3 2。"异地就医""医疗保险""跨省就医""异地结算"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分析:除"异地就医"外,共形成了"医疗保险""直接结算""管理""新农合""跨省就医""满意度""长三角""分级诊疗"九大聚类主题。

    结论

    我国异地就医领域研究质量与深度在不断提升,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合作网络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聚焦异地就医难点/热点问题,创新研究方法,不断强化研究者跨机构交流与合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