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4年 第27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24-03-20
    主编笔谈
    杨辉
    2024, 27(09):  0-C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A000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医学前沿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李茜, 司天梅
    2024, 27(09):  1021-102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2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00KB) ( )  

    精神分裂症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策略之一,但目前缺少相关的证据梳理。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获益情况,包括有效性和安全性、依从性、使用态度、社会功能恢复及社区康复等。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下,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中可发挥比口服药物更卓越的疗效,不仅体现在能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也在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降低肇事率等方面有优秀的表现。但我国依然存在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整体处方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区信息共享不足,社区医疗服务治疗率较低,患者随访率低,社区精神康复开展较少等。本文可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探索更多的社区治疗方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清玉, 林征, 雷阳, 孙彩云, 王咪, 顾珺怡, 朱展慧, 唐李晨
    2024, 27(09):  1028-103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2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54KB) ( )  

    进食障碍治疗成本高,且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其他精神障碍相比,死亡风险也较高。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作为较新的一类进食障碍,相比其他年龄群体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更易出现,影响儿童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和社会心理功能。目前,国外研究较多,国内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因此,本文对儿童青少年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和治疗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何宇福, 佟文英, 王芳, 李丽霞, 何俊冰, 邵义明
    2024, 27(09):  1034-104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4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35KB) ( )  
    背景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入院前使用二甲双胍可降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然而,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进一步评估二甲双胍是否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等临床结局。

    目的

    系统评价入院前使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初始血浆乳酸水平和器官功能障碍等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以及其他数据库中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相关中、英文文献,试验组(MET组)为入院前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合并脓毒症的成年患者,对照组(NM组)为入院前未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合并脓毒症的成年患者,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23-03-15。由2名研究人员筛选、提取数据及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共12 320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纳入文献的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分为7~8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MET组患者死亡率(OR=0.61,95%CI=0.46~0.80,P<0.001)、血管升压药的使用率(OR=0.83,95%CI=0.69~0.98,P=0.03)低于NM组;MET组与NM组患者初始血浆乳酸水平(MD=0.31,95%CI=-0.12~0.75,P=0.16)、血清肌酐水平(MD=-0.81,95%CI=-0.48~0.13,P=0.25)、初始血糖水平(MD=32.94,95%CI=-10.12~76.01,P=0.13)、机械通气(OR=0.90,95%CI=0.77~1.06,P=0.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入院前使用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并可减少相应患者血管升压药的使用率,为二甲双胍可降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率提供了全新的证据。但对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能否降低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以及减少去甲肾上腺素最大剂量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温静, 张悦, 梁旭阳, 吕胜祥
    2024, 27(09):  1042-104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5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17KB) ( )  
    背景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陆续开展了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目前苏北沿海地区有关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及胃癌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

    目的

    基于苏北沿海地区农村人群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结果,分析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21—2022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并接受胃镜筛查的农村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8 564名作为调查对象。根据筛查结果按年龄(±2岁)、性别1∶2进行个体匹配,将调查对象分为胃癌组(183例)和良性胃病组(366例),收集调查对象的基线资料,并计算癌检出率和癌早诊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苏北沿海地区农村人群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检出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患者521例,其中胃(包括贲门)癌患者183例,检出率为2.14%(183/8 564);胃(包括贲门)癌早期患者46例,早诊率为25.14%(46/183)。不同类别胃肿瘤性病变在不同性别、年龄上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胃(包括贲门)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为5.14%(195/3 795),高于女性的2.05%(98/4 769)(χ2=60.807,P<0.001)。不同年龄组之间胃(包括贲门)肿瘤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16,P<0.001);不同年龄组之间胃癌早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49,P<0.001),其中40~49岁组胃癌早诊率最高(37.50%),≥80岁组胃癌早诊率最低(1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OR=4.001,95%CI=2.029~7.890,P<0.001)、吸烟(OR=3.710,95%CI=2.127~6.470,P<0.001)、口味偏咸(OR=1.777,95%CI=1.067~2.957,P=0.027)、经常辛辣饮食(OR=2.147,95%CI=1.297~3.556,P=0.003)、偏食红肉(OR=1.787,95%CI=1.018~3.139,P=0.043)、经常食用剩菜(OR=2.452,95%CI=1.538~3.912,P<0.001)、不规律饮食(OR=2.420,95%CI=1.420~4.124,P=0.001)、幽门螺杆菌(H. pylori)检测阳性/既往阳性(OR=3.785,95%CI=2.394~5.984,P<0.001)为农村人群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经常体育锻炼(OR=0.598,95%CI=0.359~0.996,P=0.048)和经常食用新鲜水果(OR=0.531,95%CI=0.328~0.860,P=0.010)为农村人群胃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

    苏北沿海地区农村人群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有利于上消化道癌的检出,初中及以下学历、吸烟者、多种不良饮食习惯和H. pylori阳性/既往阳性为农村人群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今后应着重提高本地区农村男性、高龄群体胃癌防范意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范晶, 魏珊, 李丽秋, 郑秀丽, 李言, 牛建英, 王玲, 许成燕
    2024, 27(09):  1048-105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3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02KB) ( )  
    背景

    老年人往往多种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共存,而糖尿病和高血压会导致慢性肾损害,目前针对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研究较少。

    目的

    通过收集社区老年人群健康体检的临床数据,调查老年人群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情况,为社区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管理提供指导。

    方法

    纳入2020—2021年于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13 080名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体检结果与实验室检查数据。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的研究对象纳入肾功能异常组(n=713),将eGFR≥60 mL·min-1·(1.73 m2-1的研究对象纳入肾功能正常组(n=12 367);将尿蛋白阳性的研究对象纳入蛋白尿组(n=1 690),将尿蛋白阴性的研究对象纳入非蛋白尿组(n=11 390);同时将研究对象按照年龄间隔10岁分为60~69岁组(n=6 901)、70~79岁组(n=4 867)、80~89岁组(n=1 128)、≥90岁组(n=18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研究对象肾功能异常及蛋白尿的影响因素。

    结果

    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90岁组尿蛋白阳性和肾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组、70~79岁组男性尿蛋白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60~69岁组男性肾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80~89岁组男性肾功能异常检出率低于女性(P<0.05)。肾功能异常组年龄、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肾功能正常组,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贫血、高TG血症、低HDL-C血症是肾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男性、糖尿病、肥胖、高TG血症、Scr、BUN是蛋白尿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社区60岁以上人群的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检出率较高,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贫血、高TG血症及低HDL-C血症是社区老年人群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男性、糖尿病、肥胖、高TG血症、Scr、BUN是社区老年人群蛋白尿的危险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韩俊杰, 武迪, 陈志胜, 肖扬, 森干
    2024, 27(09):  1054-106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7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86KB) ( )  
    背景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与验证,有助于提前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干预措施,以避免或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目的

    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DN的风险因素,构建T2DM患者发生DN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5 81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DN将患者分为DN组(481例)和非DN组(5 329例)。对其中481例DN患者和非DN患者依据性别、年龄(±2岁)进行1∶1病例对照匹配,将匹配后的962例T2DM患者根据2∶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641)和验证组(n=321)。收集患者的基础数据,如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他相关数据。采用LASSO回归优化筛选变量,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以及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

    结果

    DN组与非DN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肌酐、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B、24 h尿微量总蛋白、定性尿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ASSO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5个与T2DM患者发生DN风险相关的预测变量,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血清肌酐、高血压、定性尿蛋白是T2DM患者并发DN的危险因素(P<0.05)。训练组DN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66(95%CI=0.839~0.894),验证组DN发生风险的AUC为0.849(95%CI=0.804~0.889)。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训练组P=0.748;验证组P=0.986)。DCA显示当患者的阈值概率为0.15~0.95时,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T2DM患者发生DN风险更有益。

    结论

    本研究发现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血清肌酐、高血压、定性尿蛋白可能是T2DM患者并发DN的危险因素,建立了包含该5个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T2DM患者发生DN的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曾令聪, 张龙举, 周玲, 张伟, 代梦, 黄银, 黄毅
    2024, 27(09):  1062-106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1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28KB) ( )  
    背景

    老年人是发生急性肺栓塞(APE)的高危人群,而老年APE早期患者识别及诊断困难,积极寻找一种对老年疑似APE患者的最优预测方法,已成为必须面对的医学问题。

    目的

    探讨4级肺栓塞临床概率评分(4PEPS)在老年疑似APE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17—2021年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完成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老年(年龄≥60岁)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临床数据。参照2018年《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CTPA诊断肺栓塞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APE组和非APE组。分别采用4PEPS、Standard算法、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AADD)算法、YEARS算法及PEGeD算法对研究对象进行APE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统计各预测方法的真阳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计算5种预测方法的效能评价指标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比较。

    结果

    1 193例完成CTPA检查的老年住院患者中,男608例(50.96%),女585例(49.04%),中位年龄为74(68,81)岁,APE患者323例(27.07%),非APE患者870例(72.93%);老年APE与非APE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EPS、AADD算法、Standard算法、YEARS算法及PEGeD算法预测老年疑似APE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5.05%、97.83%、98.76%、97.21%、97.83%,特异度分别为31.84%、18.16%、12.87%、22.41%、22.41%,正确率分别为48.95%、39.73%、36.13%、42.67%、42.83%,Youden指数分别为0.27、0.16、0.12、0.20、0.20。4PEPS、Standard算法、YEARS算法及PEGeD算法对比AADD算法的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分别为0.218、-0.087、0.073、0.085,其中4PEPS对比AADD算法的N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4PEPS预测老年疑似APE患者的特异度、正确率、Youden指数较高,总体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其余4种方法,可能是老年APE患者的最优预测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郭耘廷, 侯晓敏, 白剑英, 常铭洋, 赵旭, 孙琳, 郑志发, 施熠炜, 秦小江
    2024, 27(09):  1068-107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3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19KB) ( )  
    背景

    肺动脉高压(PH)常由左心疾病所致(2类PH),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钾通道功能障碍是PH的标志,但该病的流行病学数据仍不清楚,钾离子对PH的影响尚不明确。

    目的

    探讨2类PH患者的血钾水平与心肌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住院时间的关系,评价血钾水平对2类PH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2类PH的400例成年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住院时间、吸烟情况及吸烟指数(SI)、饮酒史。(2)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3)实验室资料:血钾、心肌标志物[降钙素原、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房前后径、右心室前后径、右心房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右房室瓣反流峰值流速、肺动脉收缩压)。依据血钾水平将纳入患者分为3组:<3.5 mmol/L组(n=57)、3.5~5.5 mmol/L组(n=340)、>5.5 mmol/L组(n=3)。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血钾水平与心肌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rank(Mantel-Cox)检验比较不同血钾水平患者的出院率;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钾对2类PH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结果

    >5.5 mmol/L组患者降钙素原及NT-proBNP高于<3.5 mmol/L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钾水平与NT-proBNP(rs=0.133)、右房室瓣反流峰值流速(rs=0.017)、肺动脉收缩压(rs=0.126)呈正相关(P<0.05)。将血钾水平进一步分为<3.5 mmol/L、3.5~3.9 mmol/L、4.0~4.9 mmol/L、5.0~5.5 mmol/L、>5.5 mmol/L,以深入研究血钾水平与患者住院时间的关系。Log-rank(Mantel-Cox)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大于平均住院水平的2类PH患者,不同血钾水平患者(<3.5 mmol/L、3.5~3.9 mmol/L、4.0~4.9 mmol/L、5.0~5.5 mmol/L、>5.5 mmol/L)的累积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ROC曲线结果显示,血钾对非轻症PH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 0.577,截断值为3.91 mmol/L,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52.5%]与NT-proBNP的诊断价值相近(AUC=0.585,截断值为1 070.69 pg/mL,灵敏度为78.1%,特异度为39.6%),可有效预测2类PH的严重程度。

    结论

    血钾水平可预测2类PH患者的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干预血钾水平可能是防治PH的新途径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赵茹, 韩晨, 黄泽宇, 王茜, 胡君, 葛智娟, 毕艳, 沈山梅
    2024, 27(09):  1074-108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3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02KB) ( )  
    背景

    孕期血清尿酸代谢紊乱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但目前分析并比较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水平在孕期不良妊娠结局中的关系研究较少。

    目的

    分析孕妇孕晚期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2022年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常规产检及生产的单胎活产孕妇7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正常组344例和不良结局组399例。分别以四分位数将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分为3个水平:Q1(血清尿酸<257 μmol/L)、Q2(血清尿酸257~359 μmol/L)、Q3(血清尿酸>359 μmol/L)和q1(血清尿酸/肌酐<5.88)、q2(血清尿酸/肌酐5.88~7.94)、q3(血清尿酸/肌酐>7.94)。根据孕妇中位年龄,将孕妇分为年龄<30岁亚组(341例)及年龄≥30岁亚组(402例)。根据既往孕产次情况,将孕妇分为初产妇亚组(539例)及经产妇亚组(19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结果

    不良结局组孕妇年龄、BMI、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三酰甘油高于正常组(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对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水平血清尿酸相比,Q3水平时子痫前期(AOR=4.41,95%CI=2.16~8.99)、宫内生长受限(AOR=3.59,95%CI=1.08~11.96)的发生风险增加(P<0.05);与q1水平血清尿酸/肌酐相比,q2、q3水平时子痫前期(AOR=2.33,95%CI=1.13~4.79;AOR=3.56,95%CI=1.68~7.56)的发生风险增加,q3水平时早产(AOR=2.76,95%CI=1.33~5.71)、宫内生长受限(AOR=5.15,95%CI=1.39~19.14)的发生风险增加,而q3水平时巨大儿(AOR=0.43,95%CI=0.19~0.98)、大于胎龄儿(AOR=0.38,95%CI=0.15~0.96)的发生风险降低(P<0.05)。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在不同年龄亚组对子痫前期、早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Q1水平血清尿酸相比,Q3水平在两个年龄亚组中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均增加(P<0.05);与q1水平血清尿酸/肌酐相比,q2、q3水平在年龄≥30岁孕妇中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增加(P<0.05)。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在不同孕产次亚组对子痫前期、早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Q1水平血清尿酸相比,Q3水平在初产妇中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增加(P<0.05);与q1水平血清尿酸/肌酐相比,q2、q3水平在初产妇中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增加,q3水平在初产妇中早产的发生风险增加(P<0.05)。

    结论

    高水平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时子痫前期、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风险均增加,其中子痫前期主要发生在年龄≥30岁的孕妇或初产妇中。高水平血清尿酸/肌酐时早产的发生风险增加,主要发生在初产妇中。血清尿酸/肌酐较血清尿酸预测的不良妊娠结局更多。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赵润泽, 孙小佳, Hernandez MELBA Marquez, 窦国睿
    2024, 27(09):  1082-108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5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43KB) ( )  
    背景

    当前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眼部并发症高血压视网膜病也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对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神经元损伤的研究尚少。

    目的

    本研究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为检查手段,探究其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神经元损伤评估中的应用和重要价值。

    方法

    纳入2019年3月—2020年7月于Hospital Clínico Quirúrgico"Hermanos Ameijeiras"(HHA医院)就诊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45名健康受试者,监测24 h动态血压,取24 h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平均动脉血压值,测量眼压,计算眼灌注压。检测视盘区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层(GCC)厚度。依据血压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血压控制组(n=51)和血压未控制组(n=51),45名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血压、眼灌注压、视网膜病变与GCC厚度和血压、眼灌注压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采用R 3.5.3软件进行中介作用分析。

    结果

    3组研究对象人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眼压、眼灌注压、视网膜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未控制组平均RNFL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组、血压未控制组GCC平均厚度低于对照组,血压未控制组GCC最小值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CC平均厚度、上方GCC厚度、颞下方CCG厚度与收缩压、舒张压、眼灌注压、视网膜病变呈负相关(P<0.05),颞上方GCC厚度与收缩压、舒张压、眼灌注压呈负相关(P<0.05),下方GCC厚度与舒张压呈负相关(P<0.05),视网膜病变与收缩压、舒张压、眼灌注压呈正相关(P<0.05)。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收缩压→GCC平均厚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效应显著,收缩压与GCC平均厚度呈正相关,GCC平均厚度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P<0.05)。收缩压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具有直接影响(β=0.013,95%CI=0.007~0.020,P<0.001),GCC平均厚度部分介导了收缩压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的影响(β=0.117,95%CI=0.014~0.360,P=0.0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7%。

    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眼科检查方法,可优于普通眼底检查提前发现高血压性视网膜神经元受损情况,对高血压导致视神经受损的不可逆盲和高血压靶器官受损进行早期预防和预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徐亚南, 栗文娟, 赵淑芹, 汤语忌, 原富强, 赵昆朋
    2024, 27(09):  1088-109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1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83KB) ( )  
    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整个生存期常感知到的较为严重的社会歧视,出现自我疏离或者社会性疏离。目前针对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方面的研究较少。

    目的

    描述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的体验,旨在为缓解该人群社会疏离体验制订支持干预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8~59岁,曾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且出院后愿意继续接受随访的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5—12月通过对受访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

    结果

    共纳入18名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的表现(包括2个亚主题:负性情感体验、期待与行为之间的退缩);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的主观原因(包括2个亚主题:自我疏离、自我歧视)、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的客观原因(包括4个亚主题:社会歧视和被动疏离、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精神疾病引起的生活和照护负担加重、缺乏社会支持)。

    结论

    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生理健康受损、心理状况不良、社会支持不足等存在社会疏离,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症状管理和心理疏导,政府及社会各界应积极引导对精神疾病的正向认知并给予一定的社会支持;同时强化家庭内部支持,以帮助其重返和适应社会。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幸, 杨毅宁
    2024, 27(09):  1095-110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8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91KB) ( )  
    背景

    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逐年升高,而针对新疆地区的研究较少。因新疆地区人群有特殊的地域和饮食特点,故地域性研究是必要的。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人群HUA患病现状,并探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心脏代谢指数(CMI)与HUA的相关性,为该地区HUA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年龄≥35岁的9 429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合并HUA将其分为HUA组(n=527)和非HUA组(n=8 902);根据CMI值将研究对象分层为Q1(CMI≤0.34)、Q2(0.34<CMI≤0.56)、Q3(0.56<CMI≤0.99)、Q4(CMI>0.99)。通过查阅嘉禾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既往病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I对HUA发病风险的影响(模型Ⅰ调整年龄、性别和BMI,模型Ⅱ调整年龄、性别、既往史、尿素氮等),并按照性别(男/女)、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进行分层分析CMI与HUA的相关性。

    结果

    9 429名体检者中HUA患者527例(5.58%),平均年龄(54.3±12.9)岁;其中男434例(82.4%)、女93例(17.6%);汉族402例(76.3%)、维吾尔族82例(15.5%)、哈萨克族43例(8.2%)。HUA组与非HUA组脑卒中史、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民族、冠心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舒张压、收缩压、尿素氮、血尿酸(SUA)、肌酐、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MI、腰高比(WHtR)、C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Q1相比CMI为Q2、Q3、Q4时均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1.874、4.201、6.053,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呈正相关(P趋势<0.001)。按照不同性别进行分层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Q1相比,男性CMI为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3.168、4.273,P<0.05),女性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3.144、8.805、10.938,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P趋势<0.001)。按照不同民族进行分层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Q1相比,汉族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1.924、4.522、6.681,P<0.05),哈萨克族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4.004、9.461、14.291,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P趋势<0.001)。

    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体检者HUA患病率为5.58%,HUA患者以男性和汉族为主。CMI升高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在汉族与哈萨克族人群中更明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梁可可, 郭庆歌, 李晓欢, 马建军, 杨红旗, 石小雪, 范咏言, 杨大伟, 郭大帅, 董琳瑞, 古祺, 李东升
    2024, 27(09):  1102-110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5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874KB) ( )  
    背景

    帕金森病(PD)的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为主,缺乏正确诊断的客观方法。目前已有关于视网膜结构改变作为P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的研究,但基于视网膜结构改变的机器学习对预测早期PD的研究尚少。

    目的

    基于视网膜结构改变的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探索其在早期PD诊断中的预测价值,及探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PD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年龄40~70岁的PD患者49例(PD组),并选取来医院体检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39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扫频源光学相关断层扫描和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检查,并定量分析黄斑区视网膜的厚度和血管密度。将88例受试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62例和验证集26例,选择PD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纳入机器学习模型的特征变量,并在训练集中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LR)、K-近邻算法(KNN)、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基于视网膜改变的机器学习模型对早期PD诊断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组患者浅层毛细血管的上方外圈(A6)、颞侧外圈(A7)、下方外圈(A8)以及鼻侧外圈(A9)密度减少,视网膜层的上方内圈(A2)、颞侧内圈(A3)、下方内圈(A4)、鼻侧内圈(A5)、A6~A9厚度,节细胞复合体层的A9厚度,神经纤维层的A7厚度,视网膜外层的A2和A4~A9厚度变薄(P<0.05)。视网膜层A2厚度(OR=0.781,95%CI=0.659~0.926)、视网膜层A3厚度(OR=1.190,95%CI=1.019~1.390)、视网膜外层A2厚度(OR=0.748,95%CI=0.603~0.929)、视网膜外层A6厚度(OR=2.264,95%CI=1.469~3.490)、视网膜外层A8厚度(OR=0.723,95%CI=0.576~0.906)以及神经纤维层A7厚度变薄(OR=0.592,95%CI=0.454~0.773)及浅层毛细血管A7密度减少(OR=1.966,95%CI=1.399~2.765)为早期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变量纳入并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结果显示,构建的5个模型中,LR模型整体性能最高,其AUC为0.841,而DT模型的准确度最高,其准确度为0.846。

    结论

    基于视网膜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可准确的预测早期PD,其中,DT模型对早期PD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凯, 徐百超, 王朝昕, 苏健蛟
    2024, 27(09):  1109-111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8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04KB) ( )  
    背景

    目前,全球范围内肥胖儿童青少年数量急剧增加,其中,5~19岁人群肥胖患病率约增加了8倍,2~4岁儿童肥胖患病率约增加了1倍。运动干预对于改善肥胖和增强心肺适能具有重要影响。但缺乏组合运动干预对14~16岁肥胖女青少年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12周组合运动干预对肥胖女青少年身体成分、心血管风险因素及心肺适能的影响。

    方法

    于2022年5—7月在山东曲阜市选取14~16岁肥胖女青少年4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48名研究对象进行编号,然后利用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24名)和对照组(24名)。试验组根据纳排标准最后纳入20名女生,整个干预过程持续12周,包括跳绳运动干预和跆拳道运动干预;而对照组在整个12周中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和其他饮食或者药物干预。分别在12周运动干预前和运动干预后检测受试者身高、体质量、体脂率、腰围、BMI、血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最大摄氧量(VO2max)等,并比较两组及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肥胖女青少年体脂率、腰围与VO2max的相关性。

    结果

    干预前,两组女生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脂率、腰围、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FPG、胰岛素、HOMA-IR、最大完成次数(Laps)、最大跑速(MAS)、VO2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运动干预后,试验组女生体脂率、腰围、SBP、DBP、FPG、胰岛素、HOMA-IR均低于对照组,而Laps、MAS、VO2max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12周运动干预后试验组女生体脂率、腰围、SBP、DBP、FPG、胰岛素、HOMA-IR均降低,而Laps、MAS、VO2max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女青少年体脂率、腰围与VO2max呈负相关(r=-0.55,P<0.001;r=-0.41,P<0.001)。

    结论

    12周组合运动干预能够改善肥胖女青少年身体成分和心血管风险因素,同时也能够通过增加VO2max来增强心肺适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大数据分析
    王雪婷, 蒋祎
    2024, 27(09):  1118-112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6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138KB) ( )  
    背景

    作为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疾病负担的显著增加成为其共同面临的卫生挑战。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金砖国家因COPD所致疾病负担现状、既往变化趋势和归因危险因素,为我国评价和制定COPD防控策略、加强金砖国家卫生合作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对1990—2019年金砖国家COPD的患病率、死亡率、伤残寿命调整年(DALY)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使用Joinpoint软件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运用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AF)估计不同危险因素导致COPD疾病负担的比例。

    结果

    2019年金砖国家疾病负担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45岁以上增长迅速且存在一定性别差异;1990—2019年金砖国家COPD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除印度外其他金砖国家的死亡率和DALY率均观察到下降趋势;金砖国家标化患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的AAPC均呈下降趋势,中国下降幅度最大,AAPC分别为-1.14%、-4.22%和-4.17%(P<0.05);烟草使用是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南非COPD疾病负担的首位危险因素,PAF均超过50%,而印度的首位危险因素为空气污染。

    结论

    金砖国家COPD疾病负担依然沉重,且不同国家内部存在差异;金砖国家COPD防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果,但总体改善程度不及亚太高收入国家;中国COPD疾病负担总量下降趋势明显,但防控形势依旧严峻;金砖国家应更加关注中老年群体的COPD防治,同时持续关注因烟草使用和环境污染等引起的健康效应问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子悦, 方珈文, 林凯程
    2024, 27(09):  1126-113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0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262KB) ( )  
    背景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位居全球首位。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威胁人们健康水平,给我国人民群众带来沉重负担。随着肥胖患病率不断上升,预计糖尿病疾病负担将持续上升,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的

    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预测2020—2024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状况,旨在为中国2型糖尿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3年5月,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中提取1990—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DALYs率、标化DALYs率、死亡人数、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等疾病负担指标的数据,采用联结点回归模型通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其变化趋势。基于1990—2016年数据(训练集),构建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DALYs率和死亡率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利用2017—2019年数据(测试集)进行模型评价。用预测值与实际值得到的相对误差、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误差(MASE)及均方根误差(RMSE)判断模型预测效果,选择最佳模型预测2020—2024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

    结果

    1990—2019年:疾病负担整体呈上升趋势(标化DALYs率AAPC=2.85%,标化死亡率AAPC=2.32%,均P<0.05),标化DALYs率从80.21/10万增至181.54/10万,标化死亡率从1.25/10万增至2.39/10万;男性和女性的标化DALYs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男性标化DALYs率增长了173%,女性增长了89%,男性标化死亡率增长了146%,女性增长了58%;DALYs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增加,DALYs率在30岁后迅速增加,高峰基本维持在65~69岁(1990年337.47/10万,2019年711.09/10万)和70~74岁年龄组(1990年323.64/10万,2019年730.47/10万),人群死亡率在45岁后迅速增加,高峰维持在95岁以上(1990年12.78/10万,2019年33.29/10万);与全球相比,我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的DALYs率和死亡率整体增速均较高。在1990—2019年中均有4个时间拐点,标化DALYs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在2000—2004年和1996—2004年增速最快。经ARIMA模型预测得到2020—2024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标化DALYs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到2024年分别达到205.142/10万(95%CI=189.775/10万~220.508/10万)和2.621/10万(95%CI=2.343/10万~2.900/10万)。

    结论

    我国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由伤残导致的疾病负担与死亡人数升高,且增速高于全球。我国男性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的疾病负担逐渐高于女性,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的DALYs率和死亡率有年轻化趋势,ARIMA模型显示归因于高BMI的2型糖尿病的疾病负担预计将持续上升。为减轻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应该对重点人群(男性、中老年人群)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可以通过提倡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加强体质量管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医学循证
    王晓萱, 张振香, 赵志欣, 江湖, 王佳佳, 林蓓蕾, 王文娜, 陈素艳
    2024, 27(09):  1134-114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9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21KB) ( )  
    背景

    既往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PSF)发生率高达25%~85%,持续不断的疲乏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因此亟需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但既往已进行的单一的质性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目的

    系统评价和整合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构建PSF患者疲劳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PsycINFO、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Scopus、澳大利亚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与PSF患者疲劳体验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07-05。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Meta整合。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出22个主要结果,归纳为8个类别,综合为4个整合结果:对PSF的认知严重匮乏;存在错综复杂的负性身心体验;PSF的自我调适方式多样;存在多种PSF康复需求。

    结论

    PSF患者对疲劳认知不足且存在明显负性身心体验,因此应早期识别和筛查PSF患者,强化对患者的疲劳教育并为其制订个性化疲劳管理策略,同时应重视发挥社区和家庭在PSF患者疲劳管理中的作用,使其与医护人员一同为PSF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赵丽, 杨春艳, 左漫云, 杨红梅
    2024, 27(09):  1142-114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6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20KB) ( )  
    背景

    机会性输卵管切除术(OS)可以作为卵巢癌(OC)的一级预防手段,但由于卵巢与输卵管拥有同源血供系统,OS可能会引起卵巢功能的损害,从而增加卵巢老化和更年期提前的风险。

    目的

    基于GRADE证据分级系统,评价OS对卵巢储备的短期影响。

    方法

    于2022年9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获取评估OS对卵巢储备短期影响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09-10。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使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Stata 17.0软件用于数据处理与荟萃分析,GRADEpro 3.2软件用于评估荟萃分析结果的证据质量。

    结果

    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包含482例患者,其中OS组238例、non-OS组244例。Jadad风险评估量表结果显示所纳入的RCT均为高质量文献。荟萃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non-OS组,OS组抗苗勒氏激素(AMH)(WMD=-0.07,95%CI=-0.28~0.13,P=0.13)、卵泡刺激素(FSH)(WMD=-0.03,95%CI=-1.65~1.59,P=0.24)、黄体生成素(LH)(WMD=-0.39,95%CI=-1.62~0.83,P=0.08)、雌二醇(E2)(WMD=3.08,95%CI=-4.26~10.43,P=0.35)手术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DEpro软件对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AMH的研究为高质量证据,FSH的研究为中等质量证据,E2和LH的研究为低质量证据。

    结论

    在短期内因良性疾病接受OS的未绝经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与未接受OS的女性无明显差异。已完成生育的绝经前女性通过OS来预防OC是合理的,但是这个结论仍有待于更长随访时间、设计更严谨且样本量更大的RCT来验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