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1年 第24卷 第26期    刊出日期:2021-09-15
    专题研究
    安康, 李舍予
    2021, 24(26):  3269-327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10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38KB) ( )  
    BMJ快速推荐栏目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发布了《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的临床实践指南》,深入探讨了在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用两种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的诊疗策略。该指南采用了基于基线风险,而非基于糖化血红蛋白或血糖控制水平的决策模式。其提供的高度可视化的证据和推荐呈现工具,便于全科医生快速查询,并为医患共同决策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欢,张芳霞,段淼,黄波
    2021, 24(26):  3276-32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20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02KB) ( )  
    近年来,多个国内外研究相继发布了常见抗病毒药物及其合理使用范围,但多数研究只是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并没有针对抗病毒药物在儿童这一类特殊人群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综合阐述。2020年中国医院协会联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共同制订了《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该指南的发布对治疗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诊断和病原学检测、感染的控制、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及使用等几方面对该指南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儿科同行理解该指南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胡依,李贝
    2021, 24(26):  3281-328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20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77KB) ( )  
    背景 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高,而且会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虽然许多研究描述了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流行情况,但目前尚缺乏利用大样本分析老年人抑郁症状变化趋势的研究。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变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9—10月,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选取年龄在60岁及以上且关键变量值〔抑郁情况、个体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个体行为(吸烟、饮酒、睡眠时长)、社会支持(婚姻状况)、社会经济(户口类型、工作状态)、其他社会结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完整的调查对象,筛选出其2011、2013、2015年的截面数据,其中2011年6 609份,2013年7 158份,2015年8 231份;根据截面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匹配,得到2011、2013、2015年3期记录完整的追踪数据11 055份,构成n=3 685,T=3的平衡短面板数据集。根据截面数据及追踪数据测算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及变动情况,采用面板二值选择模型的随机效应Logit模型探究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1年、2013年和2015年,截面数据中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1.6%(2 747/6 609)、32.6%(2 333/7 158)、35.5%(2 919/8 231),检出率的变化趋势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PC=-3.890,P=0.557);面板数据中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8.4%(1 414/3 685)、30.2%(1 114/3 685)、35.3%(1 301
    /3 685),检出率的变化趋势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PC=-2.080,P=0.776)。随机效应Logit模型结果显示,男性〔OR=0.463,95%CI(0.377,0.569)〕、有配偶〔 OR=0.659,95%CI(0.549,0.792)〕、受教育程度高〔 OR=0.756,95%CI(0.661,0.867)〕、有养老保险〔 OR=0.862,95%CI(0.767,0.969)〕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自评健康差〔OR= 2.564,95%CI(2.276,2.890)〕、吸烟〔 OR=1.249,95%CI(1.032,1.513)〕、睡眠时长不正常〔OR=2.069,95%CI(1.838,2.332)〕、农业户口〔OR=2.047,95%CI(1.658,2.529)〕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大对女性、自评健康差、有吸烟行为、睡眠时长不正常、无配偶、受教育程度低、农村户口、无养老保险等人群的心理健康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障健康老龄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宋苏琪,张凯,周晓琴,刘寰忠
    2021, 24(26):  3288-329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3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09KB) ( )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会改变抑郁障碍临床表现,持续抑郁障碍整个病程,影响抑郁障碍患者疗效及预后,增加复发风险,但目前探讨抑郁障碍伴发OSAS影响因素的研究少有报道。目的 探讨伴发中重度OSAS和不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差异及伴发中重度OSAS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心身疾病科住院的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由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精神科主治医师进行结构化访谈并推荐入组。采用自制问卷(参考以往临床研究文献编制)记录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病程、抑郁发作次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最近1个月内患者主观睡眠质量,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心肺耦合(CPC)睡眠质量评估系统采集睡眠参数〔睡眠总时间(TST)、熟睡时间、浅睡时间、REM睡眠时间、觉醒时间、初入熟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根据AHI将患者分为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组(AHI≥15次/h)和不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组(AHI<15次/h)。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量表评分与CPC睡眠质量评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障碍患者102例(64.7%),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组31例,不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组71例。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组患者的PSQI评分、HAMD-17总分及躯体焦虑化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绝望感评分、迟缓评分高于不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组,浅睡时间大于不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组,熟睡时间小于不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组(P<0.05)。TST与PSQI评分(r=-0.28)呈负相关(P<0.05),浅睡时间与PSQI评分(r=-0.71)、HAMD-17总分(r=-0.28)、自杀评分(r=-0.20)、绝望感评分(r=-0.23)、迟缓评分(r=-0.30)呈负相关(P<0.05),熟睡时间与PSQI评分(r=0.34)、HAMD-17总分(r=0.22)呈正相关(P<0.05),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时间与BMI(r=-0.24)呈负相关(P<0.05),与PSQI评分(r=0.30)、HAMD-17总分(r=0.21)、自杀评分(r=0.21)呈正相关(P<0.05),觉醒时间与PSQI评分(r=0.29)呈正相关(P<0.05),初入熟睡时间与躯体焦虑化评分(r=-0.21)呈负相关(P<0.05),睡眠效率与PSQI评分(r=-0.29)呈负相关(P<0.05),AHI与PSQI评分(r=0.48)、HAMD-17总分(r=0.38)、躯体焦虑化评分(r=0.24)、睡眠障碍评分(r=0.20)、绝望感评分(r=0.22)、迟缓评分(r=0.31)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QI评分〔OR=2.11,95%CI(1.23,3.63)〕、HAMD-17总分〔OR=1.45,95%CI(1.11,1.91)〕及浅睡时间〔OR=22.65,95%CI(3.75,136.68)〕是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患者存在浅睡时间长、熟睡时间短等睡眠异常,而PSQI评分、HAMD-17总分及浅睡时间是伴发中重度OSAS的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有必要对这部分抑郁障碍患者使用CPC睡眠质量评估系统进行筛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姚理慧,孟小靖,王中娴,陈苑苑,程鹏,石丽,李经纬,苏虹,张许来
    2021, 24(26):  3295-330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6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80KB) ( )  
    背景 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新陈代谢和饮食来源的脂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脂质代谢紊乱及肠道菌群异常均有一定关联,但目前国内针对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与血清脂质代谢特征的研究仍较少。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及相应肠道菌群代谢改变,并探讨两者对疾病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7月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2例(急性期组),缓解期患者41例(缓解期组),志愿招募匹配的健康人4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患者病程等一般资料,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并收集血液和粪便标本,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APOB1)。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分析菌群代谢特征并比较3组间的差异性,探讨肠道菌群代谢及血脂水平改变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结果 急性期组的认知因子、兴奋因子、抑郁因子、阳性因子、阴性因子评分及PANSS总分高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急性期组的HDL、APOA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TG水平高于急性期组、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TC水平与抑郁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HDL水平与阴性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APOA1水平与阳性因子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阴性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肠道菌群代谢组成发生改变,在相关脂质代谢通路如类固醇激素的合成、鞘脂代谢、皮质醇的合成与分泌、卵巢类固醇生成及调节脂肪细胞中的脂肪代谢等通路存在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存在异常。结论 不同时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部分血脂和肠道菌群代谢的改变,其中血脂异常与疾病症状具有相关性,肠道菌群的脂质代谢异常则可能进一步影响宿主脂质代谢过程,两者均是精神分裂症的高危险因素,应在今后的研究和诊疗中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秦义人,王达鹏,赵红如,方琪
    2021, 24(26):  3302-330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1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02KB) ( )  
    背景 氯吡格雷作为一种经典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及治疗中。然而部分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后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CYP2C19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此相关,然而不同年龄患者中该基因多态性是否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尚存争议。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年龄层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479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0岁169例,年龄>60岁310例。患者均接受氯吡格雷口服治疗为期1年。住院期间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糖、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细胞计数、糖尿病、高血压、CYP2C19 LOF等位基因、吸烟、饮酒、性别。随访记录患者卒中后三个月卒中复发/死亡的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1年期的临床预后,mRS≤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mRS>2分为临床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根据CYP2C19功能变异型(LOF)等位基因携带状态分为携带组和非携带组。使用同质性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层结果异质性,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年龄层中与临床预后相关的潜在预测因子。结果 年龄≤60岁患者: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血糖、LDL、白细胞计数、糖尿病、高血压、CYP2C19 LOF等位基因、吸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患者: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血糖、HDL、LDL、TG、糖尿病、高血压、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eslow-Day检验:CYP2C19 LOF等位基因携带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与年龄间存在交互效应(χ2=6.352,P=0.012),Tarone's检验:CYP2C19 LOF等位基因携带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与年龄间存在交互效应(χ2=6.351,P=0.012)。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交互效应大小,结果显示,交互效应的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OR=3.63,95%CI(1.31,10.07)〕。此外,不同年龄层患者CYP2C19 LOF等位基因与卒中后3个月卒中复发/死亡相关性差异并无异质性(P>0.05)。CYP2C19 LOF等位基因携带患者3个月卒中复发/死亡比例(9.7%)高于非携带患者(3.9%)(P=0.02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中,CYP2C19 LOF等位基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可能是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年龄>60岁的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饮酒、男性、血糖、HDL可能是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在控制CYP2C19 LOF等位基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性别、NIHSS评分、血糖、TC、TG、LDL、HDL、白细胞计数上述临床混杂因素后,尚不能肯定CYP2C19 LOF是该类研究患者卒中后3个月卒中复发/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在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中,年轻患者的长期功能预后与CYP2C19 LOF基因的相关性可能较年老患者更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周华,季爽,胡先纬,尤青海,费广鹤
    2021, 24(26):  3310-331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9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79KB) ( )  
    背景 肺癌患者常并发肌肉减少症,但对于肌肉减少症与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 调查肌肉减少症在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情绪状况、生命质量等临床预后的影响,为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整体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9年12月—2020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肺癌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情况、肿瘤病理类型、体力状况(PS)评分、患病时长、治疗情况、合并症情况、体质指数(BMI),测量患者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四肢肌肉量并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根据亚洲老年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WGSOP)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46例)、无肌肉减少症组(41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评价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采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患者的生命质量,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价患者的情绪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肺癌并发肌肉减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肌肉减少症与生命质量和情绪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为52.9%(46/87)。肌肉减少症组患者年龄、长期吸烟比例、Charlson合并症指数、NRS2002评分、有营养不良风险比例高于无肌肉减少症组,BMI、四肢肌肉量、SMI低于无肌肉减少症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吸烟史〔OR=5.515,95%CI(1.234,24.646)〕、患病时长〔OR=1.132,95%CI(1.007,1.272)〕、BMI〔OR=0.676,95%CI(0.519,0.880)〕、NRS2002评分〔OR=1.773,95%CI(1.012,3.108)〕均是肺癌并发肌肉减少症的影响因素。肌肉减少症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疲倦、疼痛、气促及食欲丧失得分高于无肌肉减少症组患者(P<0.05),QLQ-C30总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得分低于无肌肉减少症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并发肌肉减少症与焦虑量表得分、抑郁量表得分及疲倦、疼痛、气促、食欲丧失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QLQ-C30总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肺癌患者病程及吸烟史越长、NRS2002评分越高、BMI越低,肌肉减少症发生风险越高;肌肉减少症的发生与肺癌患者较差的生命质量以及焦虑、抑郁症状之间等不良临床预后具有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吴文霞,张萌
    2021, 24(26):  3316-33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0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70KB) ( )  
    背景 血脂异常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血脂代谢水平还可能与乳腺癌分期、病理特点、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紧密相关,但多项研究结果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基线血脂代谢水平对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3月检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电子病历系统中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02例,均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病史。收集其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绝经状态、高血压史、体质指数(BMI)〕;空腹血标本检验血糖、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病理结果包括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组织分级。将患者按照肿瘤分期进行分组,即乳腺癌分期Ⅰ~Ⅱ期为组1,Ⅲ期为组2。记录患者DFS和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DFS和OS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血脂对乳腺癌OS及DFS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 组2 TG水平高于组1,而HDL-C水平低于组1(P<0.05)。TG和HDL-C预测肿瘤分期Ⅲ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9 mmo/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6,95%CI(0.562,0.690)〕和1.14 mmol/L〔AUC为0.599,95%CI(0.531,0.668)〕。TG≥1.39 mmol/L和HDL-C<1.14 mmol/L患者Ⅲ期比例高于TG<1.39 mmol/L和HDL-C≥1.14 mmol/L者(P<0.05)。TG≥1.39 mmol/L患者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TG<1.39 mmol/L者(P<0.05)。HDL-C<1.14 mmol/L患者肿瘤T分期高于HDL-C≥1.14 mmol/L者(P<0.05)。HDL-C≥1.14 mmol/L患者总生存率(98.1%)高于HDL-C<1.14 mmol/L患者(90.9%)(χ2=4.669,P=0.031);HDL-C<1.14 mmol/L患者无病生存率(77.4%)低于HDL-C≥1.14 mmol/L患者(89.8%)(χ2=3.859,P=0.049)。矫正绝经状态、BMI、血压和血糖水平后,基线HDL-C<1.14 mmol/L为复发转移〔HR=2.907,95%CI(1.024,8.255),P=0.045〕和死亡〔HR=8.718,95%CI(1.148,66.198),P=0.036〕的影响因素。结论 HDL-C<1.14 mmol/L是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何燕超,张静,冯净净,梅周芳,钱凌,黄琦慧,揭志军
    2021, 24(26):  3323-332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8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57KB) ( )  
    背景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单纯CAP在临床治疗上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本研究拟从分析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谱和临床特征与单纯CAP的差异来探讨此问题。目的 分析成人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毒谱特点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CAP患者223例,采集CAP患者的咽拭子,应用多重巢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 multiplex RT-PCR)检测8种(10型)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将CAP患者分为病毒阳性组和病毒阴性组,分析病毒阳性组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采集病毒阳性、病毒阴性CAP患者及社区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各24份,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IL)-6、IL-8、IL-10、干扰素(INF)-γ、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 223例CAP患者中61例(27.35%)患者病毒检测阳性,其中单病毒感染58例(26.01%),多病毒感染3例。单病毒感染包括22例(9.87%)流感病毒A(Flu A)、14例(6.28%)鼻病毒(RhV)、9例(4.03%)流感病毒B(Flu B)、5例(2.24%)腺病毒(ADV)、2例(0.90%)冠状病毒(CoV)、2例(0.90%)呼吸道合胞病毒A(RSVA)、2例(0.90%)偏肺病毒(MPV)、1例(0.45%)博卡病毒(BoV)、1例(0.45%)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型(RSVB)。根据年龄分为非老年(≤65岁)组和老年(>65岁)组,两组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患者四季均会有病毒感染,冬季为高发季节,感染病毒主要有Flu A、RhV、Flu B。按照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分为病毒阳性组和阴性组,病毒阳性组死亡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毒阳性组死亡患者均为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进一步将呼吸道病毒阳性组分为流感组(包括Flu A和Flu B)和非流感组,发现流感组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非流感组,流感组死亡率高于病毒阴性组(P<0.05)。影像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病毒阳性组双肺病变、多肺叶病变、斑片状渗出影比例高于病毒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结果显示,病毒阳性组IL-10水平高于病毒阴性组。结论 上海闵行地区CAP患者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较为常见,检出病毒以Flu A、RhV和Flu B为主,其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合并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死亡率增加,病毒阳性患者影像学多表现为双肺病变、多肺叶病变、斑片状渗出影,病毒阳性患者IL-10血清浓度明显升高,以上结果对于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段芳芳,王配配,郑钦亮,杜莉,羊春菊,熊小花,周婷,张驰,王广海
    2021, 24(26):  3330-333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1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16KB) ( )  
    背景 睡眠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既往研究提示欺凌可能是睡眠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目前初中生校园欺凌与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初中生睡眠质量与校园欺凌经历的相关性。方法 2020-03-18至04-18选取三亚市公立学校在读的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参与本次调研的9所公立学校分布在三亚市三个主要常住人口聚集区:天涯区5所、吉阳区3所、崖州区1所。以电子问卷方式调查三亚市初中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失眠严重指数(ISI)量表评分、临床失眠诊断、既往被欺凌经历及其造成的困扰或伤害程度等信息,根据有无被欺凌经历分为有欺凌组和无欺凌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被欺凌经历与睡眠状况之间的关联。结果 发放问卷3 050份,共回收2 727份问卷,最终合格问卷2 167份,有效应答率为79.5%。初中生报告有被欺凌经历者125例(有欺凌组),无被欺凌经历者2 042例(无欺凌组)。两组年龄、性别、年级、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同学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女同学,初二、初三学生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初一学生,有焦虑、抑郁者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无焦虑、抑郁者(P<0.05)。两组PSQI量表总分、睡眠质量差比例、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紊乱累加问题、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ISI量表总分、失眠症状比例、医生诊断失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评因校园欺凌造成的困扰或伤害的程度与PSQI量表总分(rs=0.166,P<0.001)、ISI量表总分(rs=0.151,P<0.001)呈正相关。调整年龄、性别、BMI、年级、民族、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后,被欺凌经历与睡眠质量差(OR=3.54,P<0.001)及主观睡眠质量(OR=3.47,P<0.001)、入睡时间(OR=2.28,P<0.001)、睡眠时长(OR=1.88,P<0.001)、睡眠紊乱累加问题(OR=2.93,P<0.001)、使用睡眠药物(OR=10.49,P<0.001)、日间功能障碍(OR=4.31,P<0.001)、失眠症状(OR=4.95,P<0.001)及医生诊断失眠(OR=2.76,P<0.001)均相关。在模型1中协变量的基础上,增加焦虑、抑郁作为协变量后,被欺凌经历与睡眠质量差(OR=2.45,P=0.001)及主观睡眠质量(OR=2.71,P<0.001)、入睡时间(OR=1.92,P=0.002)、睡眠时长(OR=1.59,P=0.025)、睡眠紊乱累加问题(OR=2.27,P<0.001)、使用睡眠药物(OR=4.75,P=0.039)、日间功能障碍(OR=3.19,P<0.001)、失眠症状(OR=3.18,P<0.001)均相关。结论 被欺凌经历可能是初中生睡眠质量差和失眠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戴菊华,林博之,孙新平
    2021, 24(26):  3338-334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302
    摘要 ( )   PDF for PC (1349KB) ( )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早期,胶体金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首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但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干扰因素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临床如何分析解读SARS-CoV-2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方法 收集2020年3—6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同时送检SARS-CoV-2 IgM/IgG抗体和核酸的8 678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受检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包括SARS-CoV-2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类风湿因子、补体、免疫球蛋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IgG抗体,抗体阳性复核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SARS-CoV-2核酸检测采用RT-PCR方法。使用嗜异性抗体阻断试管(HBT)处理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的标本,然后再次进行检测。结果 (1)8 678例受检者标本中,8 677例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抗体阳性者25例(0.288%),SARS-CoV-2 IgG抗体阳性者5例(0.058%),SARS-CoV-2 IgM和SARS-CoV-2 IgG抗体同时阳性者0例。使用化学发光法复核后,仅3例受检者SARS-CoV-2抗体阳性,27例抗体均为阴性。1例受检者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同时抗体IgM和IgG均为阴性。(2)30例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抗体阳性者均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除感染SARS-CoV-2或既往感染SARS-CoV-2的可能,其中有10例SARS-CoV-2 IgM抗体阳性者进行2次以上动态监测结果仍为阳性,其余20例受检者未进行动态监测。(3)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抗体假阳性率为0.288%,SARS-CoV-2 IgG抗体假阳性率为0.058%。采用HBT对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抗体阳性的标本进行处理后,25例SARS-CoV-2 IgM抗体阳性的标本中,除1例结果仍为阳性外,其余结果均转为阴性;而5例SARS-CoV-2 IgG抗体阳性的标本结果依然为阳性。(4)30例SARS-CoV-2抗体阳性者的类风湿因子、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 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可出现假阳性,SARS-CoV-2 IgM抗体阳性绝大多数是嗜异性抗体干扰所致,SARS-CoV-2 IgG抗体阳性者可能还存在其他潜在未知的干扰因素。嗜异性抗体对胶体金法的干扰大于化学发光法。因此,非疑似COVID-19患者或确诊COVID-19患者不宜进行SARS-CoV-2抗体检测指导临床,一定要考虑实验的干扰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茜鑫,曹洁,杨延国,徐飞,夏磊,胡晓文,刘寰忠
    2021, 24(26):  3343-334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30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24KB) ( )  
    背景 2020年9月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指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康复后心理状况随访至关重要。目前已有横断面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康复后心理健康问题频发,但仍缺乏其动态随访研究。目的 动态随访调查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2周及3个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2—4月于安徽省两家定点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PCL)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 发放问卷125份,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2周(收回有效问卷121份)的抑郁、失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躯体化症状发生率分别为9.92%(12/121)、26.45%(32/121)、1.65%(2/121)和4.96%(6/121)。出院后3个月(收回有效问卷85份)的抑郁、失眠、PTSD和躯体化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6.47%(31/85)、83.53%(71/85)、8.24%(7/85)和18.82%(16/85)。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2周及出院后3个月时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有无家人心理支持、是否需要心理援助以及是否接受心理援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2周及出院后3个月时的经济状况、身心是否受损以及是否在乎周围人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CES-D总分、ISI总分、SSS总分和PCL总分均高于出院后2周(P<0.05)。在以抑郁症状为因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以及是否需要心理援助是患者出院后2周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P<0.05)。身心是否受损是患者出院后2周及3个月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在乎周围人看法是患者出院后3个月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在乎周围人看法的患者患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不在乎周围人看法患者的3.997倍〔OR(95%CI)=3.997(1.708,9.351),P=0.001〕。在以失眠症状为因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身心是否受损以及是否需要心理援助是患者出院后2周失眠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在乎周围人看法是患者出院后3个月失眠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在乎周围人看法的患者患失眠症状的可能性是不在乎周围人看法患者的10.255倍〔OR(95%CI)=10.255(2.796,37.611),P<0.001〕。结论 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存在明显的抑郁、失眠、PTSD和躯体化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且随访期越长症状发生率越高,需要精神科专业人员及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浩,刘锐芮,朱琳,柏丁兮,钟懿珠,梁芸,高静
    2021, 24(26):  3349-335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20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3761KB) ( )  
    背景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乳腺癌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及早识别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结论尚存争议,且国内尚无相关系统评价。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女性BCRL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CINAHL、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6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类型、样本量、水肿测量方式、水肿程度、随访时间、BCRL相关影响因素(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情况、淋巴结转移阳性情况、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愈合并发症情况、化疗情况、放疗情况)〕、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篇文献,BCRL患者共2 618例,文献质量整体在中等及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59,95%CI(1.95,3.45),P<0.000 01〕、体质指数〔OR=2.33,95%CI(1.91,2.85),P<0.000 01〕、高血压情况〔OR=4.76,95%CI(2.53,8.94),P<0.000 01〕、淋巴结转移阳性情况〔OR=1.22,95%CI(1.06,1.39),P=0.005〕、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OR=2.30,95%CI(1.88,2.81),P<0.000 01〕、腋窝淋巴结清扫术〔OR=8.29,95%CI(2.32,29.60),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15个〔OR=1.12,95%CI(1.06,1.19),P<0.000 1〕、术后愈合并发症情况〔OR=4.11,95%CI(3.26,5.17),P<0.000 01〕、化疗情况〔OR=3.17,95%CI(2.16,4.63),P<0.000 01〕、放疗情况〔OR=2.69,95%CI(2.32,3.13),P<0.000 01〕是BCRL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40岁、体质指数≥24 kg/m2、高血压、淋巴结转移阳性、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增加、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清扫数目≥15个、术后愈合并发症、化疗、放疗是BCRL的危险因素。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局限性,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德恒,王天园,张会娜,冯硕,胡晶,王宏,李博
    2021, 24(26):  3359-336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21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5612KB) ( )  
    背景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可损害心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到其生命。现有常规治疗有可能引起低血压、内皮功能损害、肝脏损害和肌病等不良反应,红景天及其相关制剂已逐步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但目前对该药的系统评价还不够全面。目的 系统评价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数据库建库至2021-01-13。收集关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试验组(大株红景天联合常规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的第一作者姓名、发表时间、样本量、年龄、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信息,其中结局指标包括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2 475例患者,文献总体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心绞痛疗效〔RR=1.22,95%CI(1.13,1.31),P<0.000 01〕、心电图改善率〔RR=1.22,95%CI(1.16,1.29),P<0.000 01〕、改善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效果〔MD=-1.06,95%CI(-1.20,-0.91),P<0.05〕、改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效果〔MD=-1.61,95%CI(-1.90,-1.31),P<0.000 01〕、改善纤维蛋白原效果〔MD=-0.36,95%CI(-0.48,-0.24),P<0.000 01〕、改善D-二聚体效果〔MD=-19.84,95%CI(-45.58,-5.91),P=0.13〕、改善SOD效果〔SMD=2.52,95%CI(2.14,2.89),P<0.000 01〕、改善MDA效果〔SMD=2.56,95%CI(-3.57,-1.56),P<0.000 01〕、改善CRP效果〔MD=-2.15,95%CI(-2.62,-1.68),P<0.000 01〕、临床有效率〔RR=1.24,95%CI(1.17,1.30),P<0.000 01〕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68,95%CI(0.35,1.35),P=0.27〕。结论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CRP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情况可能优于常规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低于常规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赵敏君,李双庆
    2021, 24(26):  3369-33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10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57KB) ( )  
    在目前药物治疗负担过于繁重的背景下,非药物干预亦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或主导的治疗方式参与慢性病尤其共病的管理过程,其治疗潜力如今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在慢性病中。非药物干预的作用益处已经被广泛认识,而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未建立系统的认知,因此,本文从运动、饮食及心理等层面总结了目前非药物干预方式改善慢性病的作用机制,通过调节炎症-免疫反应、应激反应、葡萄糖及脂质代谢、基因表达及肠道菌群,各个通路各自或交互作用影响疾病进程,帮助临床医生更全面的认识慢性病共存的复杂机制,而非药物干预作为该复杂网络的统一阻断方法,成为有巨大潜力的慢性病共病治疗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珮悦,沈芳,曾琳,韩彤妍
    2021, 24(26):  3377-33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8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60KB) (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技术的发展使得高危新生儿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儿数量也随之增多。高危儿相对于正常新生儿具有更多的潜在生长发育问题及更高的不良预后风险。高危儿出院后的随访对尽早发现发育延迟、尽早干预、改善高危儿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高危儿定义及分类、国内外高危儿出院后随访研究进展,以期为高危儿出院后随访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悦悦,许启霞
    2021, 24(26):  3383-33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0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91KB) ( )  
    肺栓塞是一种误诊率、漏诊率极高的常见肺血管病,早期识别、早期诊治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栓塞的“金标准”,因其昂贵、有创、有辐射暴露风险,在临床已经逐渐被CT肺血管造影取代。但可疑肺栓塞的患者如果未经有效评估,可能导致过度检查及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患者辐射暴露的风险。为了有效筛查可疑肺栓塞,目前有多种评分模型对可疑肺栓塞进行评估,但传统评分法相对较复杂,不易在临床工作广泛推广使用。YEARS评分是近年来针对可疑肺栓塞进行评估的新型评分模型,其是一种简单、快速的评估肺栓塞可能性的工具,可以安全有效排除可疑肺栓塞患者,该评分标准更为简便,易于记忆和临床推广。但因目前其临床应用研究有限,有待进一步在临床验证该评分的诊断价值。本文就YEARS评分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肺栓塞的诊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慧,赵善坤,刘世雄,李欣
    2021, 24(26):  3387-339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0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54KB) ( )  
    新型抗雄药物阿比特龙(AA)投入中国市场时间较短,多数患者只有单次用药经验。本文通过回顾分析转移性前列腺癌(mPC)患者的综合诊疗过程,观察两次重复服用AA的治疗价值,发现包含两次服用AA在内的“三明治”方案是有效的。并且,如首次AA治疗后能在激素敏感期的末期尽早停药,将使再次实施AA治疗的反应时间更长;相反,如已由激素敏感期进展为去势抵抗期内再停止首次AA治疗,将导致再次实施AA治疗的反应时间缩短。早期停用首次AA的“三明治”方案,总体药物治疗反应期及最终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期均显著延长。因此,AA的“三明治”方案可作为提高mPC疗效的新策略,并且首次AA的早期停药方案较晚期停药方案将更有利于延长mPC患者的总体药物治疗反应期及最终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期,从而实现对现有序贯治疗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鑫,孙素真,庞领玉,温鑫,王伟秀
    2021, 24(26):  3392-33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0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3064KB) ( )  
    背景 小儿再发性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再发化脑)是一种儿童少见病,因其病因复杂、隐匿,极易被漏诊,及时早期发现和确诊对患儿的预后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对小儿再发化脑的临床研究及病因分析较少。目的 总结小儿再发化脑的病例特点、潜在病因及相应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2018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一科住院的15例再发化脑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可能的病因分别行颅脑+脊髓MRI、颞骨CT、听力筛查、免疫功能等检查。患儿每次发病均按标准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方案,予以抗生素治疗和脱水对症治疗,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患儿出院后电话随访6个月~3年。结果 15例再发化脑患儿中,男8例,女7例;首次发病年龄24 d~9岁,平均发病年龄(3.1±2.6)岁。患儿起病时间为4 h~10 d,均有发热、精神差表现。年长儿均有头痛、喷射性呕吐,而婴儿均有精神烦躁、前囟膨隆。15例患儿脑脊液培养均为阳性,其中8例血培养为阳性。15例再发化脑患儿的病因: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7例(46.7%)(内耳畸形4例、藏毛窦2例、颅底筛板骨皮质不连续1例),头面部创伤后化脓性脑膜炎3例(20.0%)(创伤引起脑挫裂伤1例、创伤引起的脑脊液鼻漏1例、创伤引起鼓膜穿孔合并体液免疫缺陷病1例),临近组织炎症扩散2例(13.3%)(蜂窝织炎引起的蝶骨局部炎症包裹1例、脑脊液耳漏1例),严重并发症2例(13.3%),不明原因1例(6.7%)。给予急性期抗感染治疗,恢复期根据病情分别给予脓肿定向切除,脑脊液鼻漏、耳漏修补术,颅底修补手术,藏毛窦切除术,定期输注免疫球蛋白及保守治疗,随访6个月~3年未再复发。结论 小儿再发化脑年龄可从新生儿期跨越至儿童期,病因复杂多样,解剖结构异常是造成再发化脑的主要因素。及时识别再发化脑,查找潜在的病因,去除病因,防止再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