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邮件订阅
图表库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入库情况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刊文
往期刊文
专辑专题
电子书(手机版)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
国际报告规范
投稿选刊平台
核心期刊目录
科研服务
专家中心
主编风采
专家风采
成为审稿专家
成为专题研究主持人
媒体平台
丁香园
健康界
知乎
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平台
Science Data Bank
ChinaXiv
伦理声明
出版伦理
医学伦理
版权与开放获取
同行评议
征订 & 广告
期刊订购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
格式规范-研究性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论文投稿介绍信与版权转让协议
格式规范-综述类论文
ORCID注册申请指南
Meta分析写作要点
队列研究写作要点
横断面研究写作要点
指标预测价值写作要点
动物实验写作要点
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X
专题研究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2021年 第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Select
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新型疗法的专家共识决策路径》解读:降糖更要护心
苏工,高明喜,杨红霞
2021, 24(5): 509-51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11
摘要
(
)
PDF for PC
(1363KB) (
)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202040368)
心血管疾病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是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断优化临床治疗策略以改善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预后是临床医生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首要任务。近些年大量研究证实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依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发布了《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新疗法的专家共识决策路径》,本文结合该共识对SGLT-2抑制剂和GLP-1RA两类新型降糖药物治疗策略进行了解读,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简洁、实用的新型降糖药物治疗指导,以优化临床治疗策略,实现改善T2DM患者预后的目的。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自主运动锻炼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支“神经保护剂”吗?证据来自临床及临床前研究
赵非一,郭盛楠,徐燕,李爱群,宋花玲,李志敏,付强强
2021, 24(5): 517-52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612
摘要
(
)
PDF for PC
(1136KB) (
)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凸显了神经退行性疾病(NDD)的严峻性。高发病率、高致残及致死率使这一全球公共卫生难题成为个人、家庭和医疗保健系统正在面临的最大社会和经济挑战之一。NDD至今仍没有特效的治疗及预防方案。越来越多的研究尝试在补充及替代医学领域(包括运动疗法)寻找潜在的防治策略。目前已有不少临床及临床前研究支持自主运动锻炼可能是一种适用于NDD及其他年龄相关性认知障碍的潜在“神经保护剂”,但对于这些研究证据尚缺乏系统的回顾及梳理。本文通过对大量高质量证据进行整理及评价,发现规律的自主运动锻炼可显著减缓正常生理及病理性衰老过程中的认知衰退,且这种效益可能是其抑制系统及神经炎症、增强神经可塑性、促进神经发生、减轻氧化应激损害、修复内皮功能损伤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多通路、协同作用的共同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石芳娥,朱继红
2021, 24(5): 526-5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05
摘要
(
)
PDF for PC
(1125KB) (
)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既往研究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心力衰竭分为两种类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而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指南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心力衰竭分为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及HFpEF。本文通过对HFrEF、HFmrEF及HFpEF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学、预后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发现HFmrEF可能是HFrEF及HFpEF的中间和过渡型。目前在HFmrEF诊疗策略的多个方面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比如更积极地抗心肌缺血治疗及射血分数动态监测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价值;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疾病合并症的筛查协助认识HFmrEF病理生理特征的临床价值;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对 HFmrEF 病理生理学改变的诊断价值;C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cFGF23)和冠状窦神经肽Y(NPY)水平在HFmrEF中的风险预测和临床转归上的作用价值。更深入地探索与研究会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HFmrEF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的理解,利于制定更有效的诊疗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新型生化标志物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
陈发超,徐银川,张召才
2021, 24(5): 533-53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566
摘要
(
)
PDF for PC
(1128KB) (
)
脓毒症心肌损伤(SIMD)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预后和高死亡率,对其早期识别并给予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B型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等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对SIMD诊断缺乏特异性,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介绍了新型生化标志物包括微小RNAs(miRNAs)、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组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起源,及其在SIMD中的释放机制,并总结了上述新型生化标志物对SIMD的诊断价值,发现miRNAs不仅对SIM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同时也可能用于改善SIMD;H-FABP、PAPPA、组蛋白、HMGB-1、sTREM-1、NGAL等新型生化标志物对SIMD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多种标志物组合能够提高对SIMD的诊断能力。鉴于目前多数SIMD相关临床研究患者纳入时采用脓毒症1.0或2.0诊断标准,采用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研究偏少,在脓毒症3.0诊断时代,上述生化标志物对SIMD的临床诊断价值将受到挑战,多种标志物组合预测SIMD的价值也需要结合新的临床评估手段重新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三七提取物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卢淑立, 冯妍, 高杰, 靳相公, 王以新, 陈可冀
2021, 24(5): 539-54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623
摘要
(
)
PDF for PC
(1101KB) (
)
三七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因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且随着现代中药提取技术的提高,三七提取物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其作用功效。整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三七提取物(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时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效果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文献,并对所查阅的相关文献进行相应的剖析、归纳及总结。本文结论为三七提取物三七总皂苷及其有效成分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明确疗效,尤其是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多种疾病同时合并存在时,三七提取物三七总皂苷可起到使用单一药物而发挥多种药效的作用,同时减轻患者经济及精神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诱导痰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查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王晓晟,康筱玲,张颖,孙宝华
2021, 24(5): 546-55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587
摘要
(
)
PDF for PC
(1062KB) (
)
背景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症)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但患者存在明显异质性。诱导痰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评估,但是否有助于评估支扩症患者的气道炎症状态尚缺乏相关临床研究。目的 评估诱导痰及FeNO检查与支扩症患者临床特征、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探讨无创气道炎症检查在支扩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稳定期支扩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病程、急性加重次数、痰量、咯血史、发生支扩症的病因、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等情况,并进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记录HRCT评分;进行肺功能检查,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增加量;进行诱导痰检查,测定白介素(IL)-8、IL-6、IL-13水平,观察细胞分型情况;进行FeNO检查,并记录FeNO。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诱导痰检查的部分指标与FeNO及肺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支扩症患者按照诱导痰细胞学分类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型(32例)、嗜酸粒细胞型(10例)、混合细胞型(6例)、寡细胞型(14例)。中性粒细胞型患者IL-8、IL-6水平高于嗜酸粒细胞型、寡细胞型患者,IL-13水平、FeNO、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增加量低于嗜酸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患者,HRCT评分高于嗜酸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寡细胞型患者(P<0.05);嗜酸粒细胞型患者IL-8、IL-6水平低于混合细胞型患者,IL-13水平、FeNO高于寡细胞型患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增加量高于混合细胞型、寡细胞型患者(P<0.05);混合细胞型患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增加量、IL-8水平、IL-6水平、IL-13水平、FeNO高于寡细胞型患者(P<0.05)。IL-8水平与HRCT评分(r=0.62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0.711)呈正相关,与FEV1%pred(r=-0.327)、FVC%pred(r=-0.401)、FEV1/FVC(r=-0.398)、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增加量(r=-0.312)呈负相关(P<0.05);IL-6水平与HRCT评分(r=0.34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0.221)呈正相关(P<0.05);IL-13水平与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增加量(r=0.439)、嗜酸粒细胞百分比(r=0.536)、FeNO(r=0.526)呈正相关(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HRCT评分(r=0.548)呈正相关,与FEV1%pred(r=-0.372)、FVC%pred(r=-0.345)、FEV1/FVC(r=-0.253)、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增加量(r=-0.346)、嗜酸粒细胞百分比(r=-0.553)呈负相关(P<0.05);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增加量(r=0.522)、FeNO(r=0.576)呈正相关(P<0.05);FeNO与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增加量(r=0.423)呈正相关(P<0.05)。结论 诱导痰细胞分类、IL-8、IL-6、IL-13水平及FeNO与支扩症患者临床指标相关,有助于支扩症患者病情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呼出气一氧化氮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价值
张盛鑫,袁林,卓志强,李明珍,童秀斌
2021, 24(5): 551-5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29
摘要
(
)
PDF for PC
(1091KB) (
)
背景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如控制不佳相当一部分患儿将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因此,毛支患儿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治疗效以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有关毛支患儿的FeNO和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FeNO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毛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厦门市儿童医院三病区2018年1—9月收治的38例首次诊断毛支的患儿(观察组)及同期厦门市儿童医院儿保中心体检的17例健康婴幼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观察组急性期(治疗前)、恢复期(规范治疗1~2周后,出院前)及对照组进行FeNO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记录FeNO、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等指标,并比较不同组及同组不同时期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及恢复期FeN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FeNO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VT、Ti/Te、TPTEF/TE、VPEF/VE低于对照组,R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期PTEF/TE和VPEF/VE高于急性期、低于对照组,RR低于急性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可反映毛支病情进展情况及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首次诊断毛支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儿童的FeNO无差异,因此FeNO在毛支中的应用价值有限。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腹内压监测在小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
王晓冬,罗家鑫,霍习敏,曹利静,徐梅先,耿文锦,郭艳梅,李君娥
2021, 24(5): 555-56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54
摘要
(
)
PDF for PC
(1129KB) (
)
背景 儿童重症肺炎常同时伴随脏器损害,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因此,进行早期有效易行的腹内压(IAP)监测是指导儿童呼吸道危重症抢救治疗的关键,但相关报道较少。目的 评估不同通气方式IAP监测在小儿重症肺炎抢救中的作用及预后评估,为脏器保护治疗等方面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4月入住河北省儿童医院ICU的15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信息,并抽血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给予相应处理及适当的氧疗,并根据氧疗通气方式分为A组(鼻导管吸氧)、B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及C组(机械通气),每组50例。监测入院后24 h、72 h 3组IAP。根据入院72 h IAP,将C组分为IAP增高亚组(>10 mm Hg,1 mm Hg=0.133 kPa,32例)及IAP正常亚组(≤10 mm Hg,18例),记录患儿呼吸机参数:呼气末正压(PEEP)、峰压(PIP)、氧浓度(FiO2)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发生率,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A、C组年龄低于B组,入院时C组CRP、PCT、PaCO2高于A组与B组,SaO2、PaO2低于A组与B组(P<0.05)。3组患儿入院时I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通气24 h及通气72 h IA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通气24 h及通气72 h C组IAP水平高于A组与B组(P<0.05)。不同时间点B组及C组IA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通气24 h IAP水平高于入院时,通气72 h IAP水平高于入院时及通气24 h(P<0.05)。C组入院72 h IAP增高亚组PIP、FiO2、MODS发生率高于IAP正常亚组(P<0.05)。结论 不同给氧方式(鼻导管吸氧、经鼻CPAP及机械通气)所致气道压力不同对IAP可能会产生影响;在机械通气中PIP及FiO2两个参数对IAP影响明显,提示临床治疗中应尽早下调此两项参数,减少医源性损害。动态监测肺炎患儿IAP水平,对重症患儿病情演变及脏器损害程度有监测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移动度情况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付旭明,王纪红,潘殿柱
2021, 24(5): 561-56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29
摘要
(
)
PDF for PC
(1498KB) (
)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存在包括膈肌在内的全身骨骼肌营养不良和萎缩。膈肌疲劳是此类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但应用超声联合肺功能评估膈肌功能却鲜见报道。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COPD患者膈肌移动度情况,及其与肺功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就诊的COPD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COPD组),按COPD分级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另选取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肺功能室做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肺功能检查、超声测量平静呼吸时相膈肌移动度(FRC)及用力呼吸时相膈肌移动度(TLC),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估呼吸困难,记录患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mMRC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RC、TLC、不同呼吸时相下膈肌移动度的差值(TLC-FRC)、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d)、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残气量/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TLC%pred)等指标,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膈肌移动度与研究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膈肌移动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COPD组身高、体质量、mMRC评分高于对照组,FEV1%pred、FVC%pred、FEV1/FVC低于对照组(P<0.05)。四组间FRC、TLC、TLC-FR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FRC高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TLC、TLC-FRC低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FRC高于对照组,TLC、TLC-FRC低于对照组、轻度组(P<0.05);轻度组TLC-FRC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组膈肌移动度与BMI(r=0.501,P<0.001)、FEV1%pred(r=0.697,P<0.001)、FVC%pred(r=0.639,P<0.001)、FEV1/FVC(r=0.564,P<0.001)、IC%pred(r=0.438,P<0.001)、MVV%pred(r=0.578,P<0.001)呈正相关,与mMRC评分(r=-0.615,P<0.001)、RV/TLC%pred(r=-0.350,P<0.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EV1%pred〔β=0.728,95%CI(0.027,0.042),P=0.001〕是膈肌移动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COPD患者膈肌移动度可以用超声来评价,而膈肌移动度的大小与肺功能水平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听觉功能检查特征及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三酰甘油的相关性分析
李莉,张浩,单雅敏
2021, 24(5): 566-57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01
摘要
(
)
PDF for PC
(1101KB) (
)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理改变可引起内耳和听觉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关于OSAHS合并高脂血症对这一发生过程的影响暂无定论。目的 研究中重度OSAHS患者听觉功能检查特征及其与OSAHS、三酰甘油(TG)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可能原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中重度OSAHS患者50例,根据患者清晨空腹TG水平分为TG升高OSAHS组(25例)、TG正常OSAHS组(25例),同期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纯音听阈测定(PTA)、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并记录不同频率的听阈值及信噪比(SNR),分析OSAHS患者听觉功能检查特征,探究TG是否加重听力损伤。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不同频率的听阈值、SNR与OSAHS患者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TG正常OSAHS组PTA的 2.00 、4.00 、8.00 kHz的听阈值及平均听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DPOAE的 4.00 kHz的SNR低于对照组(P<0.05)。TG升高OSAHS组DPOAE的1.00、2.00 、8.00 kHz的SNR低于TG正常OSAHS组(P<0.05)。PTA的0.50 kHz(r=0.227)、1.00 kHz(r=0.362)、2.00 kHz(r=0.328)、4.00 kHz(r=0.403)、8.00 kHz(r=0.463)听阈值及平均听阈值(r=0.500)与年龄呈正相关,1.00 kHz(r=0.333)、2.00 kHz(r=0.372)、4.00 kHz(r=0.464)、8.00 kHz(r=0.330)听阈值及平均听阈值(r=0.399)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2 kHz(r=-0.314)听阈值与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呈负相关,1.00 kHz(r=0.378)、2.00 kHz(r=0.444)听阈值与TG呈正相关;DPOAE的2.00 kHz(r=-0.221)、4.00 kHz(r=-0.432)、8.00 kHz(r=-0.441)的SNR与年龄呈负相关,4.00 kHz(r=-0.545)、8.00 kHz(r=-0.241)的SNR与AHI呈负相关,1.00 kHz(r=-0.507)、2.00 kHz(r=-0.385)的SNR与TG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重度OSAH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中重度OSAHS伴血脂升高则可加重听力损伤。OSAHS越严重,听力损伤越明显。年龄、AHI、TG水平越高,中重度OSAHS 患者的听力损伤越严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降级治疗策略在气管切开呼吸机依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胜浩,李琳璨,张晓菊,马利军,黄泰博,忽新刚,王海播,王凯,程剑剑
2021, 24(5): 571-5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511
摘要
(
)
PDF for PC
(1105KB) (
)
背景 撤机困难作为临床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虽临床已采取相应措施,但针对撤机失败呼吸机依赖(DVWR)患者的撤机策略仍在探索。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降级治疗策略在DVW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无创正压呼吸机经分体式湿化器与单呼吸管道、P-V平台漏气阀、延长管和人工气道导管直接连接,形成漏气的单呼吸环路,进行有创-无创机械通气降级治疗,其中2例患者因个人原因退出。记录改用无创机械通气降级治疗前1 h和降级治疗后2 h、24 h时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脉氧饱和度(SpO2)、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离子(HCO3-)、剩余碱(BE)、痰液黏稠度等情况以及患者无创机械通气降级治疗后RICU住院时间及转归情况,并比较降级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降级治疗后2 h心率、呼吸频率大于降级治疗前1 h,降级治疗后2 h心率大于降级治疗后24 h(P<0.05)。降级治疗前1 h PaCO2水平低于降级治疗后2 h,PaO2水平高于降级治疗后2 h,降级治疗后2 h PaO2水平低于降级治疗后24 h(P<0.05)。患者痰液黏稠度分级不随降级治疗前后时间变化而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2.36,P=0.670)。降级治疗后患者RICU平均住院时间为(15.6±4.3)d,观察随访58例患者24周后,28例(48.2%)患者撤机并拔出气管导管,封闭气管切口;15例(25.9%)患者撤机改为经气管切开处加温湿化吸氧;12例(20.7%)患者自配无创正压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康复医院及家庭继续实施降级治疗;3例(5.2%)患者在RICU因感染死亡。其中28例拔管患者中有4例(14.3%)因痰液问题再次行气管切开,15例撤机保留气管切开氧疗患者中2例(13.3%)中途再次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随访截止时,采用降级治疗患者均无明显不适和不耐受现象。结论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降级治疗策略可有效提高气管切开DVWR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及生活质量,可作为有创机械通气的一种安全替代方案。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糖皮质激素对静脉丙种球蛋白非敏感性川崎病患儿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影响研究
付强,黄华丽,李爱民
2021, 24(5): 577-5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35
摘要
(
)
PDF for PC
(1089KB) (
)
背景 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副交感神经功能降低,目前主要使用阿司匹林及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治疗无效者需加用糖皮质激素,但传统观点认为糖皮质激素可改变迷走神经兴奋性,并促进血液凝固,增加冠状动脉瘤形成风险,不建议早期应用。对于早期具有IVIG耐药征象的患儿如果不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对KD患儿自动神经功能变化的影响尚无报道。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对IVIG非敏感性急性KD患儿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01-01至2019-06-30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期KD患儿40例,按有无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AL)分为合并CAL组(14例)和不伴CAL组(26例),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5例为对照组。观察3组儿童24 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全程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节段平均心搏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心搏间期差值>50 ms个数百分比(pNN50)、全程相邻心搏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MSSD),并观察IVIG非敏感性KD患儿在应用甲泼尼龙治疗前及甲泼尼龙治疗后体温稳定48 h时24 h动态心电图HRV变化。结果 对照组、不伴CAL组、合并CAL组SDAN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伴CAL组、合并CAL组SDNN、pNN50、RMS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AL组、不伴CAL组SDNN、pNN50、RMSSD较对照组均降低,合并CAL组SDNN、pNN50、RMSSD较不伴CAL组均降低(P<0.05)。共有6例IVIG非敏感性KD患儿,且均合并CAL。IVIG非敏感性KD患儿加用甲泼尼龙治疗后体温稳定48 h时SDNN、SDANN、pNN50、RMSSD与加用甲泼尼龙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期KD患儿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可能与冠状动脉扩张有关。糖皮质激素对IVIG非敏感性KD自主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袁二伟,郭华贤,许津莉,赵文慧,赵美林,王玲玲
2021, 24(5): 581-584,60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70
摘要
(
)
PDF for PC
(1117KB) (
)
背景 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较适于胎龄儿差,易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喂养不耐受、脑瘫、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症,其中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而关于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晚期早产儿(剔除大于胎龄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分为小于胎龄儿组(n=45)和适于胎龄儿组(n=55),比较两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另根据小于胎龄儿组中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分为疾病亚组(n=28)和非疾病亚组(n=17),对母亲和新生儿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小于胎龄儿组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组(62.2%与41.8%,χ2=4.122,P<0.05)。疾病亚组母亲相关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新生儿相关因素中脓毒症发生率高于非疾病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为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是引起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椎间盘退变及责任间隙分布情况研究
刘磊,武建运,黄伟敏,李新勃,于秀淳
2021, 24(5): 585-59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92
摘要
(
)
PDF for PC
(1127KB) (
)
背景 椎间盘退变是一系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始动因素,既往研究多集中于腰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研究方面,而关于严重腰腿痛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需手术干预的研究少见,其椎间盘退变分布规律并不明确,而责任间隙(手术节段)退变分布情况鲜有报道。目的 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椎间盘退变及责任间隙分布规律。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行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和腰椎矢状位MRI检查并确诊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3例,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及责任间隙分布特点〔包括腰椎失稳、Modic改变、高信号区域(HIZ)、许莫结节(SN)〕;椎间盘退变分级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Ⅰ、Ⅱ级为正常椎间盘,Ⅲ、Ⅳ、Ⅴ级为退变椎间盘(其中Ⅳ级、Ⅴ级为严重退变);多间隙椎间盘退变采用自定义W分级标准,即两个及以上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 503例患者共2 515个腰椎间盘,退变率为74.08%(1 863/2 515),严重退变率36.46%(917/2 515)。上腰椎椎间盘(L1~2、L2~3)退变率为56.96%(573/1 006),严重退变率为34.55%(198/573);下腰椎椎间盘(L3~4、L4~5、L5~S1)退变率为85.49%(1 290/1 509),严重退变率为55.74%(719/1 290)。下腰椎椎间盘退变率、严重退变率均高于上腰椎(P<0.05)。≥40岁女性腰椎间盘退变率高于男性(P<0.05)。<40岁男性腰椎失稳发生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odic改变、HIZ、SN发生率两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女性腰椎失稳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而Modic改变、HIZ、SN发生率两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男性Modic改变、HIZ与女性腰椎失稳、HIZ、SN与<40岁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失稳、Modic改变、SN和HIZ腰椎退变节段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节段单间隙381例,两间隙102例,三间隙14例,四间隙4例,五间隙2例;责任间隙椎间盘退变率为99.01%(498/503),严重退变率为62.82%(316/503)。结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率较高,且女性较高,下腰椎椎间盘高于上腰椎椎间盘,女性腰椎失稳、Modic改变发生率均高于男性,SN发生率低于男性,40岁是男性Modic改变及HIZ发生的转折点,也是女性腰椎失稳、HIZ、SN发生的转折点。责任间隙椎间盘大部分发生退变,且严重退变率较高。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陈雪红,吴子东
2021, 24(5): 592-5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84
摘要
(
)
PDF for PC
(1093KB) (
)
背景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国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的发病率升高。白内障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合并ARC临床较多见,其临床表现与ARC相似,但发病较早、进展快。不同病因所致的老年白内障,如无手术禁忌证,多可行白内障手术治疗,但其术后的临床结局不尽相同。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ARC与ARC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分析临床可采取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82例(189眼)行白内障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糖尿病合并ARC患者51例(53眼)作为观察组,ARC患者131例(136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1周并发症(角膜水肿、纤维性渗出、瞳孔后粘连、前房出血、黄斑水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矫正视力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56.9%(29/51)〕高于对照组〔18.3%(24/131)〕(P<0.05)。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矫正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3例(4眼,7.55%,4/53)切口愈合不良,对照组0例;两组术后1个月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ARC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需采取积极措施合理控制术前血糖,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以使患者获得更佳的预后。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血液透析前后血pH值变化程度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鄂静,孔冉冉,解立怡,余晓洋,冯婕
2021, 24(5): 597-60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78
摘要
(
)
PDF for PC
(1190KB) (
)
背景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率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酸碱平衡紊乱是造成蛋白质能量消耗、炎症、内分泌紊乱和骨代谢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好地控制并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的研究更多的聚焦于血透析前HCO3-水平,其他影响酸碱平衡的指标,如透析前后血pH值变化及其对MHD患者临床预后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MHD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血pH值变化程度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3年6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透中心病情稳定的16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随访时间、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B型脑钠肽、肌酐、尿素氮、尿酸、尿素清除指数(spKt/V)、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收缩压、舒张压、透析前后pH值、透析前后CO2、透析前后HCO3-。根据ΔpH中位数,将患者分为ΔpH<0.099 5组和ΔpH≥0.099 5组。对患者进行随访,1次/3个月,随访终点事件为患者死亡(包括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分析患者ΔpH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 最终入选142例患者,全因死亡患者39例,心血管死亡26例。ΔpH≥0.099 5组血磷、肌酐、尿素氮、尿酸、SpKt/V、透析后pH值高于ΔpH<0.099 5组,透析前pH值、透析后CO2、透析前HCO3-、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低于ΔpH<0.099 5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s-CRP〔HR=3.736,95%CI(1.699,8.213),P=0.001〕、舒张压〔HR=0.372,95%CI(0.182,0.760),P=0.007〕、ΔpH〔HR=0.496,95%CI(0.252,0.974),P=0.042〕与MHD患者全因死亡相关;hs-CRP〔HR=2.464,95%CI(1.063,5.711),P=0.035〕、ΔpH〔HR=0.412,95%CI(0.178,0.955),P=0.039〕与MHD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ΔpH≥0.099 5组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累积生存率均低于ΔpH<0.099 5组(P<0.05)。结论 MHD患者ΔpH较大,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更低,更充分的纠正血pH值可能有助于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中国0~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的Meta分析
封玉霞, 庞伟, 李鑫, 杨顺波, 刘师宇, 卢淑卿
2021, 24(5): 603-60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72
摘要
(
)
PDF for PC
(1178KB) (
)
背景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对儿童脑瘫患病率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缺乏基于较大样本量和较新的儿童脑瘫的流行病学研究。目的 了解较新的中国0~6岁儿童脑瘫患病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系统、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关于中国0~6岁儿童脑瘫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5-01-01至2020-01-01。收集纳入文献中调查对象的样本量、调查地区、性别、年龄、患儿例数等信息,并对纳入的文献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患病率进行定量合并,并对性别、年龄等分类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文献质量均为中等及以上,调查对象共527 758例,其中脑瘫患儿1 0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0~6岁儿童脑瘫总患病率为0.23%〔95%CI(0.17%,0.2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童脑瘫患病率为0.22%〔95%CI(0.14%,0.29%)〕,女童脑瘫患病率为0.12%〔95%CI(0.06%,0.19%)〕;<1、1、2、3、4、5、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分别为0.21%〔95%CI(0.02%,0.40%)〕、0.20%〔95%CI(0.10%,0.30%)〕、0.19%〔95%CI(0.08%,0.30%)〕、0.21%〔95%CI(0.09%,0.32%)〕、0.13%〔95%CI(0.02%,0.24%)〕、0.20%〔95%CI(0.09%,0.32%)〕、0.32%〔95%CI(0.14%,0.50%)〕。结论 中国0~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0.23%,性别和年龄段的患病率均表现不同,对于政策制定、临床干预有指导意义,建议依据新的脑瘫分型进行更多横断面研究。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的Meta分析
周金池, 窦维佳, 魏延, 赵曙光, 韩伟, 程浩, 刘震雄
2021, 24(5): 608-61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80
摘要
(
)
PDF for PC
(2095KB) (
)
背景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全球呈高发趋势,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GERD与患者的焦虑抑郁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了解GERD患者的精神状态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诊治。但是,目前尚缺乏此方面基于中国人群的系统性分析。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中国GERD患者焦虑抑郁患病情况。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20年5月,收集关于中国GERD患者焦虑抑郁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采用Stata 12.0、Revman 5.1软件对焦虑抑郁患病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90 537例受调查者,文献质量整体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GERD患者焦虑患病率为41%〔95%CI(31%,51%)〕,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焦虑患病率为36%〔95%CI(25%,48%)〕,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焦虑患病率为51%〔95%CI(44%,58%)〕。GERD患者抑郁患病率为37%〔95%CI(32%,42%)〕,RE患者抑郁患病率为34%〔95%CI(28%,39%)〕,NERD患者抑郁患病率为45%〔95%CI(23%,67%)〕。结论 中国人群GERD患者中焦虑抑郁呈高发趋势,GERD患者患焦虑抑郁的风险更大,临床工作中准确地了解GERD患者的精神状况将有助于更好地对GERD患者进行诊疗。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刘江华,李骄阳,封恬恬,文兰,唐艳,苏玲,陈国栋
2021, 24(5): 614-61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76
摘要
(
)
PDF for PC
(1089KB) (
)
背景 目前我国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价研究甚少且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客观、准确、全面地检测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并及时给予反馈。目的 编制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0月和11月参加出科考试的448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住培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小组讨论、专家论证及小样本预调查形成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初稿,模拟住院患者入院至出院情景,以住院患者为评价者,对住培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测评。运用决断值(CR值)、相关系数、克朗巴赫α系数及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条目筛选,形成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并检验量表的同质信度、分半信度、组合信度、同时效度、结构效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拟合优度指数(GFI)、标准拟合指数(NFI)、相比较拟合指数(CFI)、对拟合指数(RFI)〕检验量表的结构合理性。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量表448份,回收有效量表395份,其中10月份176份,11月份219份。通过条目筛选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了含沟通态度、疾病了解、病情告知、沟通效果、病史采集、诊治解释6个维度24个条目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其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63,分半信度为0.716,各维度的组合信度为0.766~0.837;6个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39~0.79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RMSEA为0.050,GFI为0.837、NFI为0.872、CFI为0.835、RFI为0.819。结论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住院患者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中文版老年人锻炼心理需求满足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适用性分析
刘蕾,刘华平,郭宏,孙哲,钟丽丽,李小雪
2021, 24(5): 619-62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59
摘要
(
)
PDF for PC
(1121KB) (
)
背景 基本心理需求作为自我决定理论(SDT)框架中的重要变量,其测量有助于研究者了解锻炼领域中自主、胜任、归属3种心理需求的满足情况、影响因素及自我决定动机的形成,并为锻炼干预提供依据,但目前国内尚未有测量养老院老年人锻炼领域心理需求满足的量表。目的 对锻炼领域的心理需求满足量表(PNSE)进行汉化,并在中国养老院老年人群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探索其适用性,以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 对锻炼领域的PNSE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PNSE。2017-02-04至03-06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沈阳市102家养老院中80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PNSE进行调查。共进行两轮量表发放,第一轮发放量表400份,收回量表389份,有效量表354份,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第二轮发放量表400份,收回量表376份,有效量表355份,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采用项目分析的方法来测验题项的适切度〔按照研究对象的总得分由高到低排列,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低分组研究对象各条目的平均分进行比较,以临界比值(CR值,即t值)>3.000作为题项筛选的依据〕,专家间一致性水平(IR)、内容效度指数(I-CVI)、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全体一致S-CVI(S-CVI/UA)、平均S-CVI(S-CVI/Ave)〕及Kappa值来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Bartlett's球形检验χ2值及KMO值判断量表是否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大似然法对模型的比较拟合指数(CFI)、标准化均方根残差(SRMR)、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进行模型适配分析,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和再测信度来分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 所有条目的CR值>3.000,高分组与低分组各条目平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为1.00,I-CVI均>0.78,Kappa值>0.74,S-CVI/UA为0.89,S-CVI/Ave为0.98。KMO值为0.93,经过主成分分析,特征根>1的因子有3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021%。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度为0.659~0.860,共同度为0.479~0.790。验证性因子分析中,18个条目的因子负荷为0.60~0.88。中文版PNSE的Bartlett's球形检验χ2值为229.62,CFI为0.98,SRMR为0.03,RMESA为0.05。总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14,自主、胜任、归属3个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6、0.916、0.899;总量表的再测信度为0.883,自主、胜任、归属3个维度的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76、0.829、0.860。结论 中文版PNSE的因子结构和组成符合锻炼心理需求满足模型,每个条目均适合于度量潜在的结构,可以用于测量中国养老院老年人锻炼心理需求满足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一例冠状动脉无阻塞病变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治过程并文献复习
王俐达,戚真,朱宁,王纪文
2021, 24(5): 625-62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508
摘要
(
)
PDF for PC
(4746KB) (
)
变异型心绞痛并不少见,但是冠状动脉无阻塞病变的变异型心绞痛并不多见。继201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公布治疗指南之后,2019年美国心脏学会又公布了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诊治建议。提示此类病变越来越受到重视。冠状动脉无阻塞病变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在加用地尔硫以及尼可地尔后大多数症状可控制,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困难,原因是冠状动脉无阻塞病变的变异型心绞痛的病因、机制不清楚。本文分享1例曾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严重变异型心绞痛合并过敏性鼻炎、无冠状动脉狭窄、无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提示临床医生应注意当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病变时不可轻易放弃疾病的探索,特别是表现为右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时(粗大右冠状动脉易发生痉挛)。冠状动脉痉挛病变的病因要注意过敏体质及应用激素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以头晕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李佳容,廖宇,李建伟,刘飞奇
2021, 24(5): 630-632,63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18
摘要
(
)
PDF for PC
(2223KB) (
)
头晕是门诊就诊的常见未分化疾病之一,但其病因复杂多样,诊治难度高。目前以头晕为首发症状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极其少见,专科医师易关注头晕症状,而忽视重要的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导致无典型症状的肺癌患者漏诊。本文报道了1例2019-09-25因头晕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最终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并对诊治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当头晕患者出现治疗效果不佳且合并异常的实验室检查——低钠血症时,需警惕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小细胞肺癌,以期更多的非典型肺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避免出现疾病的漏诊及误诊,从而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全科医学临床诊疗思维研究——口角歪斜
黄素素,王静
2021, 24(5): 633-63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520
摘要
(
)
PDF for PC
(1280KB) (
)
本文报道全科医生接诊1例“口角歪斜”的患者,从全科医学视角出发,采用约翰•莫塔教授的临床安全策略——临床5问思维法:(1)哪些常见疾病会引起口角歪斜?(2)哪些重要疾病不能忽视?(3)是否有潜在的常被掩盖的疾病?(4)有哪些容易被遗漏的病因?(5)家属是不是有什么话还没有说?结合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综合分析,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本案例的启示:(1)接诊口角歪斜患者时,需要注意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注意是不是急危重症,如果是,立即转专科处理。(2)面神经麻痹虽然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但对患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RICE问诊,对患者的疾病、想法、担忧和期望进行分析和解答,展现全科医生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疗思维和同理心,达到既治病又治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投稿查询
投稿指南
留言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