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邮件订阅
图表库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入库情况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刊文
往期刊文
专辑专题
电子书(手机版)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
国际报告规范
投稿选刊平台
核心期刊目录
科研服务
专家中心
主编风采
专家风采
成为审稿专家
成为专题研究主持人
媒体平台
丁香园
健康界
知乎
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平台
Science Data Bank
ChinaXiv
伦理声明
出版伦理
医学伦理
版权与开放获取
同行评议
征订 & 广告
期刊订购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
格式规范-研究性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论文投稿介绍信与版权转让协议
格式规范-综述类论文
ORCID注册申请指南
Meta分析写作要点
队列研究写作要点
横断面研究写作要点
指标预测价值写作要点
动物实验写作要点
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X
专题研究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2019年 第22卷 第36期 刊出日期:2019-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Select
脑卒中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
孙慧君,鲁剑萍,张洁,章雅青
2019, 22(36): 4409-441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48
摘要
(
)
PDF for PC
(1347KB) (
)
健康素养是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重要基础,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对国内外脑卒中健康素养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含健康素养的定义、内涵和脑卒中健康素养的评估与监测、与疾病结局的关联、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等,为我国深入开展脑卒中健康素养相关研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目前健康素养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其内涵主要包含公共卫生和临床视角两种;脑卒中健康素养评估工具主要为普适性的健康素养评测工具;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受人口学特征的影响,不同程度、形式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我国针对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发展适用于我国文化环境的脑卒中健康素养教育方法和测评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支架植入术后缺血事件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事件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周溯喆,潘志刚
2019, 22(36): 4415-441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50
摘要
(
)
PDF for PC
(1289KB) (
)
随着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病人数的迅速增长和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良,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关指南建议医生个性化制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日常治疗决策过程中,制定特定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最佳疗程前需对其出血事件和缺血事件发生风险进行评估。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支架植入术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汇总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开发支架植入术后缺血事件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评估工具。本文主要就已发表的高质量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的后期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2018多学科共识声明:成人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接种》解读
李旭,张子强
2019, 22(36): 4420-442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15
摘要
(
)
PDF for PC
(1315KB) (
)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所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已经给社会、经济和医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虽然有关糖尿病管理方面有许多指南出台,但对于成人糖尿病患者多种疫苗的预防接种,既往还没有共识/指南全面提及过。2018年意大利卫生、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协会联合意大利医学糖尿病专家协会、意大利全科医生联合会、意大利糖尿病学会、意大利全科医学社团和初级保健学会共同发表了成人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接种的多学科共识声明,即《2018多学科共识声明:成人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接种》。这篇共识声明阐述了成人糖尿病患者易患感染的机制,以及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病毒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等疫苗接种的意义和接种频率,并强调了糖尿病医师及全科医师在督导成人糖尿病患者进行疫苗接种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尚缺乏相应的临床指南或共识,但由于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带来的卫生经济学负担越来越重,本文就意大利发表的这篇共识声明要点进行解读,旨在为我国成人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接种政策制定及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与胃部疾病的关系研究
何媛,赵晶,林泳
2019, 22(36): 4424-442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729
摘要
(
)
PDF for PC
(1102KB) (
)
背景 我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较高,但并非所有感染者存在着相同的临床结局,这除了与宿主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外,可能还与H.pylori菌株基因型有关。目的 探讨血清H.pylori抗体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并同期进行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的患者2 650例,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分为五组,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1 01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468例、胃溃疡组7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236例、胃癌组140例。入选患者均未曾行H.pylori根除治疗,采用蛋白芯片法对H.pylori特异性抗体CagA、VacA和Ure进行血清学检测。统计分析H.pylori感染率、H.pylori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组H.pylori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74.58%)、胃溃疡组(74.34%)、胃癌组(72.1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71.58%)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64.49%),各组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H.pyloriⅠ型感染者1 596例,H.pyloriⅡ型感染者259例。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6,P<0.01);其中胃溃疡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P<0.005)。1 596例H.pylori Ⅰ型患者中,以CagA+VacA抗体为主,占60.15%(960/1 596),其次为VacA抗体,占34.27%(547/1 596),CagA抗体占5.58%(89/1 596)。各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抗体阳性率(P<0.05)。各组Cag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4,P<0.01);其中胃溃疡组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05)。各组Vac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4,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及胃溃疡组(P<0.005)。各组Ure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67,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P<0.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P<0.005)。结论 H.pylori感染与胃部病变密切相关,不同H.pylori菌株基因型的致病性不同;Ⅰ型菌株为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且以CagA+VacA抗体均表达者常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无症状期心率减速力与连续心率减速力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闫菲,吴蕊,韩雅琪,王文涛,王瑶函,张新雨
2019, 22(36): 4429-443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99
摘要
(
)
PDF for PC
(1119KB) (
)
背景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常见病因,其发生多与自主神经调节失衡有关。心率减速力(DC)与连续心率减速力(DR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能定量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新的心电指标,但是其在VVS患儿中的变化及应用,目前鲜见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VVS患儿无症状期DC与DRs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VVS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性别、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研究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其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窦性心律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窦性心律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DC值、DRs值,比较两组各指标间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SDNN、SDANN、LF小于对照组,RMSSD、HF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DC值、连续5个心动周期中后4个心动周期相继发生心率减速现象(DR4)、连续9个心动周期中后8个心动周期相继发生心率减速现象(DR8)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连续 3 个心动周期中后2个心动周期相继发生心率减速现象(DR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VS患儿DC值与SDNN、SDANN、RMSSD、HF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0.84、0.92、0.86),与LF(r=-0.85)呈负相关(P<0.05)。结论 VVS患儿DC值、DRs值明显升高,表明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且DC值、DRs值可以从不同侧面定量评估迷走神经张力高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单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对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陈学丛,孔文婷,张跃其,朱晓龙,张淑云,时宝林
2019, 22(36): 4434-443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95
摘要
(
)
PDF for PC
(1107KB) (
)
背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微栓塞不仅发生于支架同侧颈动脉供血区,也常发生于支架对侧颈动脉供血区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目前CAS后发生支架同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的机制如高龄、颈动脉溃疡斑块等已相对明确,但CAS后支架对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的发生机制国内鲜有文献提及。目的 探讨单侧CAS后支架对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13年12月—2018年8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拟行单侧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发生情况、高脂血症发生情况、冠心病发生情况、心房颤动发生情况、吸烟情况、卒中史情况、术前颈动脉狭窄程度),记录术后颈动脉狭窄程度、术后支架对侧颈动脉狭窄程度、支架对侧颈动脉闭塞发生情况、左侧颈动脉病变发生情况、Ⅱ/Ⅲ型主动脉弓发生情况、CAM评分≥3分情况、闭环支架使用情况、平均增加导管和/或导丝数量、手术时间。根据CAS后3 d内的颅脑MRI平扫检查结果,剔除后循环供血区微栓塞患者,将剩余患者分为同侧组(支架同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和对侧组(支架对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或支架两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结果 164例患者中有163例完成CAS,CAS后3 d内颅脑MRI平扫检查发现72例(44.2%)新发微栓塞(其中支架同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39例,支架对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5例,支架两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13例,后循环供血区微栓塞15例)。剔除发生后循环供血区微栓塞患者,剩余57例,将其分为同侧组(39例)和对侧组(18例)。对侧组左侧颈动脉病变发生率、CAM评分≥3分发生率高于同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侧颈动脉病变〔OR=10.015,95%CI(2.728,42.680)〕、CAM评分≥3分〔OR=9.137,95%CI(2.564,36.271)〕是颈动脉狭窄患者CAS后发生支架对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发生左侧颈动脉病变以及CAM评分≥3分是CAS后支架对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的危险因素,提示复杂的路径以及严重的主动脉弓斑块可能导致CAS后支架对侧颈动脉供血区微栓塞的发生概率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早期生长抑素和/或特利加压素联合内镜处理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研究
龚敏,王桂良,林秋满,邱萍,徐林芳,韩明,李兴,文剑波
2019, 22(36): 4439-444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21
摘要
(
)
PDF for PC
(1638KB) (
)
背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治疗方法是内镜处理和应用降低门脉压力药物;生长抑素和特利加压素是降门脉压力的经典药物。目的 研究早期生长抑素和/或特利加压素联合内镜处理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8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萍乡医院收治的初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2×2析因设计,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生长抑素组、特利加压素组、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药物治疗48 h后给予内镜治疗。分析四组止血时间、血压恢复时间、止血疗效、24 h止血率、48 h止血率、内镜治疗后2周内再出血率与止血率、曲张静脉减轻情况、成本、成本-效果比(C/E)、增量C/E(ΔC/ΔE)并进行敏感度分析,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对止血时间、血压恢复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对止血时间、血压恢复时间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生长抑素组、特利加压素组、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24 h止血率、48 h止血率、内镜治疗后2周内止血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内镜治疗后2周内再出血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止血疗效、静脉曲张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0.914,P=0.012;Hc=9.708,P=0.021),但生长抑素组、特利加压素组、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止血疗效、静脉曲张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393,P=0.822;Hc=0.059,P=0.971)。成本分析结果显示,特利加压素组和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成本较空白对照组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组48 h、2周出血率C/E降低(P<0.05),特利加压素组和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48 h、2周出血率C/E增加(P<0.05)。以生长抑素组为参考,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ΔC/ΔE低于特利加压素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组和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恶心发生率增加(P<0.05),特利加压素组和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腹痛发生率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组、特利加压素组和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组的术中出血、发热和异位栓塞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早期生长抑素或特利加压素联合内镜处理均能有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促进曲张静脉消失,在取得同等效果的情况下,生长抑素成本最低,特利加压素次之,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最高,且安全性较好,但生长抑素和特利加压素联用后没有交互作用,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不同年龄阶段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脑电波特征研究
莫建明,徐平,唐安珏,李为,宋卫东
2019, 22(36): 4447-445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77
摘要
(
)
PDF for PC
(1107KB) (
)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既往研究表明,年长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结构的变化和认知功能下降,其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且目前关于睡眠脑电波(EEG)和睡眠结构与不同年龄阶段OSAHS患者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不同年龄阶段重度OSAHS的EEG特征,旨在进一步为大脑可塑性变化提供重要信息,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诊疗中心确诊的67例重度OSAHS患者,依据我国最新的年龄划分标准将其分为年轻组(18~40岁,n=34)和年长组(41~65岁,n=33)。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睡眠有效率,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各分期(N1、N2、N3期)、快速眼动睡眠(REM)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REM期各波〔δ波(0.5~4.0 Hz)、θ波(4.1~8.0 Hz)、α波(8.1~12.0 Hz)和β波(12.1~30.0 Hz)〕脑电能量密度;并分析两组患者NREM期各波脑电能量密度、REM期睡眠时间、睡眠有效率与AHI的相关性。结果 年长组患者N1期、N2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大于年轻组,年长组患者N3期、REM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小于年轻组(P<0.05)。年长组患者N1期、N2期、N3期δ波脑电能量密度均低于年轻组(P<0.05)。年长组患者N3期θ波脑电能量密度低于年轻组(P<0.05)。年长组患者N2期、N3期α波脑电能量密度低于年轻组(P<0.05)。年长组患者N1期、N2期、N3期β波脑电能量密度均高于年轻组(P<0.05)。年轻组患者NREM期δ波、θ波、α波脑电能量密度及REM期睡眠时间、睡眠有效率与AHI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8、-0.315、-0.383、-0.483、-0.501,P值均<0.05);年轻组患者NREM期β波脑电能量密度与AHI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年长组患者NREM期各波脑电能量密度、REM期睡眠时间和睡眠有效率与AHI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 重度OSAHS的年轻患者与年长患者的EEG存在明显差异,年长患者N1期、N2期睡眠时间较长,而N3、REM期睡眠时间较短;与年轻患者相比,年长患者NREM期的δ波、N3期的θ波和α波均减少,而NREM期的β波却明显增加。这些EEG的改变导致了重度OSAHS的年长患者深睡眠时间减少,而浅睡眠时间增加,外界的刺激及间歇性低氧更容易导致觉醒,直接导致睡眠片段化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炎症预激活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调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肠炎性反应的作用研究
朱小波,马发鑫,冯琳,郑跃,沙卫红,陈浩
2019, 22(36): 4453-44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726
摘要
(
)
PDF for PC
(1351KB) (
)
背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和抗炎能力。既往研究发现不同状态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能下调多种小肠损伤炎性反应,对肠道起到保护作用,但对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炎性反应的作用和机制尚未明确。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NEC模型,探讨炎症预激活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调控NEC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4月,建立新生大鼠NEC模型,随机选取造模后的80只SPF级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根据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单纯NEC损伤组、NEC损伤+正常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MSC-CMNOR)组、NEC损伤+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和一氧化氮(NO)联合培养诱导的炎症预激活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MSC-CMTNF-α+IL-1β+NO)组,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的方式,对照组、单纯NEC损伤组、NEC损伤+MSC-CMNOR组、NEC损伤+MSC-CMTNF-α+IL-1β+NO组分别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DMEM-F12培养基、MSC-CMNOR及MSC-CMTNF-α+IL-1β+NO。在注射药物后第4天开腹观察小肠大体标本,收集回肠末端和血液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肠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病理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小肠组织及血清标本行炎性因子检测。结果 小肠大体标本变化:对照组新生大鼠小肠色泽红润,无充血,弹性好,有蠕动,未见肠壁积气或坏死。单纯NEC损伤组及NEC损伤+MSC-CMNOR组新生大鼠肠道色泽呈暗红色,充血明显,可见肠壁积气、坏死,弹性差,肠管扩张。NEC损伤+MSC-CMTNF-α+IL-1β+NO组新生大鼠肠道轻度充血,未见肠壁积气或坏死,弹性尚可。小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NEC发生率:对照组、单纯NEC损伤组、NEC损伤+MSC-CMNOR组、NEC损伤+MSC-CMTNF-α+IL-1β+NO组病理学评分总分为16、51、43、16分;4组病理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1.70,P<0.01)。其中单纯NEC损伤组、NEC损伤+MSC-CMNOR组病理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NEC损伤+MSC-CMTNF-α+IL-1β+NO组病理学评分较单纯NEC损伤组降低(P<0.01)。对照组无NEC发生,单纯NEC损伤组、NEC损伤+MSC-CMTNF-α+IL-1β+NO组、NEC损伤+MSC-CMNOR组分别有17、4、16只诊断为NEC(NEC发生率为85.0%、20.0%、80.0%);4组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P<0.01)。4组血清和小肠组织中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水平:4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IL-8、IL-10、IL-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小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单纯NEC损伤组、NEC损伤+MSC-CMNOR组相比,NEC损伤+MSC-CMTNF-α+IL-1β+NO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IL-8、IL-12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MSC-CMTNF-α+IL-1β+NO组小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0.01)。结论 炎症预激活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NEC新生大鼠的肠道具有保护作用,能够调控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的平衡,减轻肠道的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贺阳,金钧,王俊,杨海飞
2019, 22(36): 4460-446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36
摘要
(
)
PDF for PC
(1107KB) (
)
背景 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死率极高,因此了解获得性TTP的临床特征有助于帮助医务工作者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其病死率。目的 分析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7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 13)活性和抑制物测定情况、治疗及转归。结果 患者发病的诱因分类中,以无明显诱因多见(68.29%),其次依次为感染(10.98%,其中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红皮病、1例银屑病、1例舍格伦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6.10%)、分娩诱发(6.10%)。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症中以皮肤瘀点瘀斑(58.54%)、血尿(29.27%)为主,微血管病变性溶血性贫血中以贫血貌(100.00%)、皮肤及巩膜黄染(43.90%)为主,神经精神症状中以昏迷((34.15%)、抽搐(26.83%)为主,肾功能损害中以蛋白尿(68.29%)为主,发热占54.88%;出现“五联征”的有19例(23.17%)。82例患者均进行ADAMTS 13活性检测,其中65例患者ADAMTS 13活性<10%,抑制物阳性者38例。82例TTP患者中54例治疗好转后出院(有效组),28例患者死亡(死亡组)。 死亡组患者体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高于有效组,开始行血浆置换(PE)的时间长于有效组,PE次数少于有效组(P<0.05)。结论 获得性TTP患者的诊断依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血浆ADAMTS 13活性检测有助于获得性TTP的临床诊断。PE疗效较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及复发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围术期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对食管癌患者的肺保护作用研究
袁林芳,赵文静,刘月,吴汴梁,黄义洲
2019, 22(36): 4465-447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75
摘要
(
)
PDF for PC
(1124KB) (
)
背景 肺部并发症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术中使用单肺通气密切相关。其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还显著增加患者出院后的非计划性再入院率,并且是食管癌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目前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控制仍然不尽人意。目的 评估围术期静脉滴注利多卡因能否通过抗炎作用对食管癌患者产生肺保护作用,以期减轻肺损伤,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的成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30例)和对照组(C组,30例)。L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予2%利多卡因1.5 mg/kg负荷剂量,于5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然后以1.5 mg?kg-1?h-1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术后1 h;C组以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和持续泵注。所有患者采取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案。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别于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0)、入ICU时(T1)、术后12 h(T2)、术后36 h(T3)检测其氧合指数(OI)、白介素(IL)-6、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表面活性蛋白A(SP-A),记录术后指标。结果 干预方法与时间在OI、IL-6、WBC、CRP、SP-A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OI、IL-6、WBC、CRP、SP-A上主效应显著(P<0.05)。L组T1、T2、T3时OI高于C组,WBC、CRP、SP-A低于C组(P<0.05);L组T1时IL-6低于C组(P<0.05)。C组、L组T1、T2、T3时OI低于本组T0时,IL-6、WBC、CRP高于本组T0时(P<0.05);C组T1、T2、T3时SP-A高于本组T0时(P<0.05);L组T1、T2时SP-A高于本组T0时(P<0.05)。两组ICU中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不张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胸腔积液发生率、二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流质饮食时间短于C组(P<0.05);两组均无患者发生利多卡因相关不良事件、呼吸衰竭、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气胸。结论 围术期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可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的IL-6、WBC、CRP、SP-A,减弱肺部炎性反应,减轻肺损伤,提高患者OI,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外源性催产素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镇痛作用研究
罗雅范,韩毅,邸畅,李国萍,陈绍春
2019, 22(36): 4471-447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98
摘要
(
)
PDF for PC
(1120KB) (
)
背景 慢性疼痛是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而各种镇痛策略及相关机制的探索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催产素是一种可由自身产生的神经递质,其除了具有使妊娠末期子宫收缩和促进哺乳期排乳的作用外,其在镇痛方面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的 探究外源性催产素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月,将40只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8只)后进行造模。对照组(NOR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INF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安慰治疗组(NS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催产素治疗组(OT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催产素;阳性对照组(ASP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阿司匹林。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造模成功,无死亡及特殊损伤情况。5组大鼠在造模4 h后进行相关检测。采用热板实验、压板试验检测热板潜伏时间(HPL)、后足缩足潜伏期(HWL)。测量造模前、造模4 h后后足周长,并计算后足肿胀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催产素、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炎性组织PGE2水平。结果 造模4 h后,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HPL、HWL均短于NOR组(P<0.05);OT组、ASP组大鼠HPL、HWL长于INF组、NS组(P<0.05)。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造模4 h后HPL、HWL均短于本组造模前(P<0.05)。造模4 h后,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后足周长长于NOR组(P<0.05);OT组、ASP组大鼠后足周长短于INF组、NS组(P<0.05)。OT组、ASP组大鼠后足肿胀程度小于INF组、NS组(P<0.05)。INF组、NS组大鼠外周血血清催产素、PGE2水平及炎性组织PGE2水平高于NOR组(P<0.05)。结论 外源性催产素镇痛作用明显,其能降低外周血和炎性组织中PGE2水平,缓解炎性部位的肿胀程度,说明其可能通过抗炎和减少致痛因子而在周围神经系统发挥镇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秀兰,王婉露,吴萌,余皖婉
2019, 22(36): 4476-448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72
摘要
(
)
PDF for PC
(1113KB) (
)
背景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必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大学生健康状况关系到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目的 调查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5—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全国11所高校的3 0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自测健康评定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父母学历、父母职业阶层、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社会地位、是否为贫困生)、自评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子量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SRHMS V1.0各子量表得分及其总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870份,有效回收率为95.67%。大学生SRHMS V1.0总分为(66.56±6.13)分,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为(76.14±7.12)分,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为(54.10±6.27)分,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为(68.55±14.5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0.767)、家庭社会地位(β=1.542)是大学生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β=-0.827)、母亲职业阶层(β=-0.582)、家庭社会地位(β=0.864)、家庭经济状况(β=0.758)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β=1.350)、父亲学历(β=-0.842)、家庭社会地位(β=5.431)、家庭经济状况(β=2.966)、是否为贫困生(β=-1.863)是大学生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母亲职业阶层(β=-0.454)、家庭社会地位(β=2.292)、家庭经济状况(β=1.033)是大学生SRHMS V1.0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应重点关注不同性别、父母学历不同、父母职业阶层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家庭社会地位不同、是否为贫困生的大学生,并采取多样化健康管理服务、团体辅导干预等方式来有效提升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SAPHO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王卫涛,郑朝晖,谢荣华,吴振彪
2019, 22(36): 4482-448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364
摘要
(
)
PDF for PC
(2068KB) (
)
背景 SAPHO综合征作为临床少见病之一,近年来对其认知不断深入,但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及规范的诊疗措施仍需不断总结、摸索及进一步研究。目的 分析总结SAPHO 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2年2月—2018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2例SAPHO综合征患者,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血清学检查、皮肤组织活检、治疗及随访。结果 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发病年龄为17~53岁,平均(37.8±11.8)岁;病程为2个月~25年。12例患者均有皮肤及骨与关节病变,其中掌跖脓疱疹、胸锁关节肿痛、肩锁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全身骨扫描为重要检查手段,典型“牛头征”有重要诊断价值。血清学检查无特异性,急性期患者可有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升高,皮肤组织活检可见典型“脓疱疹”改变。目前治疗仍以经验性治疗为主,免疫抑制剂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效果良好,多数患者在规律药物治疗基础上病情控制较平稳。结论 SAPHO综合征男女均可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首发症状多为皮肤或关节病变,全身骨扫描“牛头征”为该病特征性表现,而皮肤组织活检可见炎症性改变,对于疾病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该病在早诊断、早治疗的情况下多数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从内脏敏感性角度探讨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研究
蔡林坤,黄适,彭卓嵛,黄雅兰,陶丽芬,蓝斯莹
2019, 22(36): 4488-449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33
摘要
(
)
PDF for PC
(1128KB) (
)
背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作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对于IBS-D患者的诊疗特别是内脏敏感性的调节治疗效果不够显著,且容易复发,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IBS-D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从内脏敏感性角度,探讨安肠汤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IBS-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安肠汤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开始前与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得分〕、内脏敏感性〔内脏敏感指数量表(VSI)得分〕、直肠动力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收缩压(AS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直肠排便压(IRP)〕、内脏感觉指标〔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血清5-HT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BS-SSS、VSI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BS-SSS、VSI得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RP、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RP、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均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从内脏敏感性的角度,安肠汤能够从整体上改善IBS-D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及内脏高敏感性,其可能是通过降低IBS-D患者血清5-HT水平,提高ARP、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及最大耐受容量,调节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从而缓解其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平突散系列复方对CD40L刺激后人球后成纤维细胞的MMP和TIMP表达的影响
万红,陈亚琳,崔亚萍,余丹丹,燕树勋
2019, 22(36): 4493-449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734
摘要
(
)
PDF for PC
(1122KB) (
)
背景 尽管目前关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积累了一定量的关于发病机制的材料和证据,但目前国内外关于TAO的研究仍然很少,临床仍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与此同时,在传统中医领域,中医药辨证治疗TAO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确,药物作用靶点不明。目的 观察CD40L对人球后成纤维细胞(RFs)表面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表达的影响以及平突散系列中药复方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6年9月选取35只SPF级SD雄性大鼠用于制备泻火平突散、活血平突散、养目平突散含药血清。实验中所用的人眼球后结缔组织来源于2例眼创伤患者(2014年取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体外培养RFs成功后,随机分为7组,其中空白组:给予正常培养液;血清组:给予含10%正常大鼠血清的培养液;CD40L组:给予含100 ng/ml CD40L的培养液;CD40L+血清组的培养液:给予含100 ng/ml CD40L和10%正常大鼠血清的培养液;泻火平突散组:给予含有100 ng/ml CD40L和10%含药血清的培养液;活血平突散组:给予含有100 ng/ml CD40L与10%含药血清的培养液;养目平突散组:给予含有100 ng/ml CD40L与10%含药血清的培养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MMP-1、MMP-2、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 CD40L组MMP-1、MMP-2活性低于空白组,CD40L+血清组MMP-1、MMP-2活性低于血清组(P<0.05);泻火平突散、活血平突散、养目平突散组MMP-1、MMP-2活性高于CD40L+血清组(P<0.05);养目平突散组MMP-1、MMP-2活性高于泻火平突散组、活血平突散组(P<0.05)。CD40L组TIMP-1、TIMP-2活性高于空白组,CD40L+血清组TIMP-1、TIMP-2活性高于血清组(P<0.05);泻火平突散、活血平突散、养目平突散组TIMP-1、TIMP-2活性低于CD40L+血清组(P<0.05);养目平突散组TIMP-1、TIMP-2活性低于泻火平突散组、活血平突散组(P<0.05)。CD40L组MMP-1/TIMP-1、MMP-2/TIMP-2低于空白组,CD40L+血清组MMP-1/TIMP-1、MMP-2/TIMP-2低于血清组(P<0.05);泻火平突散、活血平突散、养目平突散组MMP-1/TIMP-1、MMP-2/TIMP-2高于CD40L+血清组(P<0.05);养目平突散组MMP-1/TIMP-1、MMP-2/TIMP-2高于泻火平突散组、活血平突散组(P<0.05)。结论 平突散系列复方可能通过阻断CD40-CD40L共刺激信号通路导致MMP/TIMP的失衡,而达到治疗TAO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中药有效成分抗脑胶质瘤的研究进展及新剂型的应用
庞晓晨,高丹丹,柴仲秋,张静莎,周冰
2019, 22(36): 4499-45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61
摘要
(
)
PDF for PC
(1105KB) (
)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脑胶质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化疗等措施治疗脑胶质瘤。由于术后复发率高、化疗药物靶向性不明显以及不易穿透血-脑脊液屏障等问题,使脑胶质瘤的治疗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如何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增强药物的靶向递送、提高治疗效果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查阅近年来中英文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血-脑脊液屏障的特点以及靶向机制,总结了现阶段中药活性成分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并对中药抗脑胶质瘤新剂型的应用进行综述。笔者对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与新剂型的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用于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理想的治疗方案,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机制探索开拓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
姜明明,章雪佳,陈志鑫,孙波,张天卿,胡雪忠,孙勤,许俞露,方强
2019, 22(36): 4504-451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26
摘要
(
)
PDF for PC
(1577KB) (
)
背景 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率高,近年来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的管理中,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将超声用于评估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的心、肺功能,但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超声应用不多。目的 探讨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0例持续机械通气后撤机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自主呼吸试验(SBT)前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感染部位。记录常见预测撤机指标,包括呼吸频率(RR)、最大吸气压(MIP)、吸气0.1 s口腔闭合压(P0.1)、SBT后B型尿钠肽(BNP)。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记录患者在SBT前超声检查结果,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A)、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运动速度(E'),计算E/A、E/E';测量收缩期左心房面积(LAA);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部超声指标为肺部超声评分(LUS)。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纳入60例患者,其中撤机成功组35例,撤机失败组2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基础疾病中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两组脓毒症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RSBI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撤机成功组心脏超声指标E'高于撤机失败组,E/E'、LAA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肺部超声指标LUS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E'、LUS、LAA对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751、0.680;当临界值E/E'为8.22、BLUS为15.50分、LAA为22.85 cm2时,灵敏度分别为0.760、0.720、0.560,特异度分别为0.857、0.724、0.829。结论 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SBT前E/E'为8.22、LUS为15.50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良恶性伴粗大钙化甲状腺结节血流信息分析
邱前义,欧阳伽保,陈琪,吴长君
2019, 22(36): 4511-451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84
摘要
(
)
PDF for PC
(1864KB) (
)
背景 灰阶信息及弹性成像等技术对伴有粗大钙化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已有一定研究,但鲜有文献报道血流信息对其的诊断价值。目的 初步探讨血流信息对于鉴别诊断伴粗大钙化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3例,共计108个结节,均为伴有粗大钙化的实性结节。对比分析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内部血流分级及结节内部及周围腺体血流分布分型。结果 108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49个,恶性59个。良、恶性甲状腺结节0级、2级、3级血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6、0.03、0.81,P>0.05);恶性甲状腺结节1级血流发生率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χ2=6.26,P<0.05)。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内部及周围腺体血流分布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性甲状腺结节内部及周围腺体血流分布分型Ⅰ、Ⅱ、Ⅳ型发生率低于良性甲状腺结节,Ⅲ、Ⅳ型发生率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流分级1级多见于良性结节;血流分布分型Ⅰ、Ⅱ、Ⅳ型多见于良性结节;Ⅲ、Ⅳ型多见于恶性结节,观察伴粗大钙化甲状腺结节内部及周围腺体血流分布情况有助于良恶性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运用心电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临床分析及鉴别诊断
武求花,龚春,武洪林
2019, 22(36): 4515-451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87
摘要
(
)
PDF for PC
(2122KB) (
)
背景 房性期前收缩(PACs)的潜在危害性已逐渐受到重视。对于频发、提前率大的PACs,其检出率尤为重要,动态心电图是此类心律失常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传统模板分析法(简称模板法)临床运用已久,分析比较耗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心电散点图及其逆向技术(简称散点图法)是一种新的诊断技术,能对PACs进行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nPACs)患者心电散点图的特征进行总结,结合逆向技术与2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相鉴别,进一步提高PACs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108例,nPACs≥100次/24 h患者作为A组,2度Ⅰ型AVB患者作为B组。A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数据分别通过模板法及散点图法进行分析,对PACs、nPACs、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总心搏数的数量进行比较。运用《几何画板》对A组未下传的前、后点集与B组阻滞前、后点集的直线斜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前、后点集关于45°等速线的对称性进行比较。结果 模板法PACs、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检出数量小于散点图法,总心搏数检出数量大于散点图法(P<0.05)。A组PACs未下传或B组阻滞前、后点集的直线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下传前点集直线斜率倒数与后点集直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阻滞前点集直线斜率倒数与后点集直线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点图法不仅可以快速识别动态心电图中的nPACs,而且可以统计其数量,提高PACs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以及与2度Ⅰ型AVB的鉴别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基于整体理论采用会阴盆底超声探讨孕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机制的研究
罗丹,陈玲,余霞娟,靳梅,蔡文智
2019, 22(36): 4520-452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42
摘要
(
)
PDF for PC
(1735KB) (
)
背景 孕期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整体理论是目前普遍用于探讨SUI发生机制的理论。然而该理论多用在手术与非孕期人群中,整体理论是否适用于孕期人群还有待探索。目的 基于整体理论,采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探索孕期SUI发生机制。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及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早、中期孕妇245例(样本A),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采用同质性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超声指标条目、提取公因子。基于筛选结果,采用1∶1的病例对照研究,于2017年5—9月收集孕早、中期孕妇206例作为样本B用于构建孕期SUI发生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得分0分为对照组,非0分为病例组。结果 通过同质性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出10个超声指标,提取出3个公因子,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339%。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各项重要拟合指数均拟合良好。模型包含9个观测变量,2个外潜变量,分别为膀胱尿道连接部的移动度,盆底裂孔面积的改变。模型的各路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8~0.92。结论 本研究基于整体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良好,结果发现孕期SUI的发生机制主要是与膀胱尿道连接部移动度的改变、盆底裂孔面积的变化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晚期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赵妍,练海娟,沈旭慧,李丽红,徐美英
2019, 22(36): 4526-45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75
摘要
(
)
PDF for PC
(1122KB) (
)
痴呆是一种发展病程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患者的认知功能会随着疾病的进展不断减退。目前国内临床医护人员及家属对晚期痴呆的关注较少,传统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存在“地板效应”,在跟踪晚期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方面能力有限。而对晚期痴呆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可以识别其残存的认知功能和维持生存的基本技能,为医护人员提供可以利用的信息,追踪治疗效果,同时提高照顾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发表的晚期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工具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严重损害量表(SIB)、严重损害量表-缩减版(SIB-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重度(SMMSE)、贝勒严重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认知评估(BPMSE-cog)、严重损害测试量表(TSI)、严重认知损害量表(SCIP)等工具在评估晚期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为我国晚期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工具的选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基于Beers标准的社区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治疗方案一例分析
邱珊娇,黄文静
2019, 22(36): 4532-453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331
摘要
(
)
PDF for PC
(2140KB) (
)
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在社区全科诊疗中越来越常见,如何结合患者及家庭情况,为老年共病患者制定有效、安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全科医生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本文详细介绍了1例医院转诊至社区建立家庭病床的老年脑梗死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社区全科医生根据Beers标准的药物管理原则,分析患者的多重用药情况,调整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期为社区全科医生制定老年共病多重用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投稿查询
投稿指南
留言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