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邮件订阅
图表库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入库情况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刊文
往期刊文
专辑专题
电子书(手机版)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
国际报告规范
投稿选刊平台
核心期刊目录
科研服务
专家中心
主编风采
专家风采
成为审稿专家
成为专题研究主持人
媒体平台
丁香园
健康界
知乎
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平台
Science Data Bank
ChinaXiv
伦理声明
出版伦理
医学伦理
版权与开放获取
同行评议
征订 & 广告
期刊订购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
格式规范-研究性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论文投稿介绍信与版权转让协议
格式规范-综述类论文
ORCID注册申请指南
Meta分析写作要点
队列研究写作要点
横断面研究写作要点
指标预测价值写作要点
动物实验写作要点
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X
专题研究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2019年 第22卷 第31期 刊出日期:2019-11-0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Select
社区/家庭心脏康复管理模式与路径研究
张兆国,姜红岩,王彦辉,耿熬,李瑞杰
2019, 22(31): 3779-378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355
摘要
(
)
PDF for PC
(1412KB) (
)
近年来我国医院的心脏康复发展迅速,但社区/家庭心脏康复几乎没有开展,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心脏康复治疗率较低。本文重点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如何在社区/家庭进行安全而有效的心脏康复,以维持患者的运动治疗习惯,建立以运动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促进其坚持二级预防用药,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恢复社会生活和工作。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适合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社区/家庭实施心脏康复的模式,包括建立结构化运动处方及其易化方法,保持社区/家庭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形式多样化和趣味性,进而增加患者在社区/家庭运动训练的主动性,提高我国冠心病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的心脏康复参与率,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复发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基于互动模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研究
张霄艳,王雨璇,张晓娜
2019, 22(31): 3786-379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01
摘要
(
)
PDF for PC
(1043KB) (
)
背景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经过前期试点推行和不断磨合实践后已逐渐步入正轨,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评估政策执行效果,从多方面进行修正改善,增加政策响应度,保证签约服务持续稳定发展。目的 评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执行效果,为适宜政策目标和政策执行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9年1月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2011—2018年发表的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的文献,以了解签约服务发展现状。于2019年3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湖北省咸宁市抽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经判断抽样法抽取的50例家庭医生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主要了解其执业情况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对经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的400例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签约及评价情况。以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从政策、政策执行者、政策执行对象、政策执行环境角度对家庭医生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45例(90.0%)家庭医生完成了访谈,320例(80.0%)居民的问卷有效回收。基于调研结果,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互动模型中,政策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表面、单一化,医保支撑作用弱,家庭医生激励机制不健全;政策执行主体存在的问题包括宣传力度不足,服务过程不规范,家庭医生能力不足、数量不够;政策执行对象存在的问题包括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内涵认知存在偏差,存在物质动机;政策执行环境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观念阻碍政策执行,医疗设施不齐备。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尚不明显,存在推进不平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签约服务制度有待从政策、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对象、环境因素4个方面进行调适完善,基于各方在政策上的共同利益,以实现利益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医联体全科团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患者体验的影响研究
张田,苗豫东,王留义,赵琳,卢跃峰,顾建钦
2019, 22(31): 3792-37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07
摘要
(
)
PDF for PC
(1042KB) (
)
背景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可行路径。相关研究表明医联体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认可度,但这一模式能否增强签约居民的患者体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目的 探讨医联体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患者体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10月郑州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签约居民为调查对象,其中林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单纯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模式(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医联体全科团队组),两社区各随机抽取签约居民500人。采用Picker患者体验量表(PPE-15)对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患者体验各维度得分及总体评价。分析与总体评价强相关的具体患者体验指标,提取两组患者体验指标差值公因子。结果 两组签约居民的年龄、性别、参保类型、健康自评状况、有无慢性病均无差异(P>0.05),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居民就诊体验总体评价得分高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在家人或朋友参与、医疗服务的连续性2个维度的得分高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P<0.001),而在信息传递与患者教育这一维度的得分低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P<0.05);两组签约居民在情感支持、尊重患者的偏好、生理舒适3个维度的得分无差异(P>0.05)。4个维度(信息传递与患者教育、情感支持、家人或朋友参与、医疗服务的连续性)的患者体验与签约居民就诊体验总体评价强相关。15个患者体验指标差值可归为交流沟通、情感支持、服务连续、信息传递、尊重患者权利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669%。结论 医联体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加强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促进患者家人与朋友共同参与,增强签约居民的患者体验,但在信息传递与患者教育方面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徐州市城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秋粟,赵宏亮,黄文昊,卓朗,苗春霞,赵世鸿
2019, 22(31): 3797-380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60
摘要
(
)
PDF for PC
(1060KB) (
)
背景 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了解居民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覆盖和推广。目的 了解徐州市城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的知晓情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 于2017年6—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徐州市4个城区34个社区的1 450例居民,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及签约现状。共发放问卷1 450份,有效回收问卷1 397份,有效回收率96.34%。结果 1 397例调查对象中,785例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为56.19%;主要知晓途径为电视媒体〔36.08%(504/1 397)〕、社区医务人员的宣传〔30.85%(431/1 39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职业、慢性病患病种类、自评健康状况、健康体检经历、两周患病情况、基层就诊经历的城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从家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步行时间的城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情况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患病种类、自评健康状况、健康体检经历、基层就诊经历。结论 徐州市城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有待提高。相比较而言,年轻、文化程度高、企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居民、患有慢性病、自评健康较差、有健康体检经历和基层就诊经历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度较高。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区居民中政策推广的潜在有利人群,实现政策的真实有效宣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从医疗质量安全到患者安全:医疗风险治理的观念更新与政策优化
冯倩,冯磊,李珞畅
2019, 22(31): 3805-380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94
摘要
(
)
PDF for PC
(1031KB) (
)
在现代医疗风险治理中,患者安全的理念和相关制度逐渐引起重视。与医疗质量安全相比,患者安全更强调权利导向、伦理照护、社会协同,有其独特价值。目前,我国患者安全相关制度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专门政策法规缺少、有效伦理制约机制不足、医患沟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当进一步树立患者安全观念,通过完善患者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构建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设立医师道歉制度、设立患者安全组织和数据库等措施,优化医疗风险治理政策,实现医患共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互联网医疗与跨境医疗结合的法律风险: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刘凯
2019, 22(31): 3809-381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49
摘要
(
)
PDF for PC
(1042KB) (
)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为三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三地医疗协同发展面临跨径跨境医疗中的各种障碍。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医疗作为远程医疗的形式之一,在优化医疗资源,方便社会公众就医及获取保健信息方面有着相当的优势。将互联网医疗与跨境医疗相结合发展尽管能够发挥两者优势,但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本文基于我国立法现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对象,就跨境医疗与互联网医疗相结合的法律风险做出一定的探讨。提出可借鉴欧盟经验,签订具有统一适用效力的协议,以保障患者、医生、第三方医疗平台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上海市闵行区家庭医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状况研究
沈琦,刘帅,崔恒清,陈晨
2019, 22(31): 3815-381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39
摘要
(
)
PDF for PC
(1047KB) (
)
背景 随着上海市社区卫生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家庭医生制度的逐步完善,闵行区家庭医生的工作负荷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忽视。正视家庭医生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问题,及时了解现状,精确干预势在必行。目的 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家庭医生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现状,为家庭医生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10—11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闵行区符合条件、知情同意的308例家庭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身体紧张松弛测试问卷、职业倦怠问卷调查家庭医生的基本情况、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状况,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308例家庭医生中,压力过大者190例(61.7%)、压力适中者72例(23.4%)、压力过小者46例(14.9%)。性别、年龄、婚育情况、户籍、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全科医师资格取得途径不同的家庭医生工作压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8例家庭医生中,工作状态良好者120例(39.0%)、一般倦怠者151例(49.0%)、严重倦怠者37例(12.0%)。性别、年龄、婚育情况、学历、职称、全科医师资格取得途径不同家庭医生职业倦怠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户籍、工作年限不同家庭医生职业倦怠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过大家庭医生职业倦怠总得分及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绩感低3个维度得分高于压力适中和压力过小家庭医生,压力适中家庭医生职业倦怠总得分及情绪衰竭维度得分高于压力过小家庭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闵行区家庭医生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现状不佳,应采取措施及时干预。尤应对沪籍、家庭医生工作年限6~10年者开展心理干预,引导其正确应对压力、缓解倦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重庆市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邹宛均,张绍群,龚放
2019, 22(31): 3819-382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55
摘要
(
)
PDF for PC
(1051KB) (
)
背景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缺口较大,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导致了基层全科医生工作任务繁重,执业环境差,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严重影响了其工作满意度,调查其工作满意度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基层医疗人才队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目的 调查重庆市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5—11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抽取了27个区(县)的5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354例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基本情况、执业状况、职业认知与素质、工作满意度评价。其中工作满意度评价采用5级评分法,从“很不满意”~“很满意”计为1~5分。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38份,有效回收率为95.5%。结果 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总平均分为(2.75±0.83)分,不同性别、任职科室、每周工作量、工资年收入、工作单位类型、最高学历、职称、家人对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支持程度及职业热爱程度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性别、任职科室、每周工作量、工作单位类型、最高学历、职称、家人对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支持程度及职业热爱程度(P<0.05)。结论 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总体不高。相比较而言女性、任职于妇产科、每周工作量大、工作于乡镇卫生院、具有硕士学历、中级职称、家人支持度低及职业热爱程度低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较低。针对这些因素,通过采取降低工作强度、提高薪资待遇等措施来提高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真正地将人才留在基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贵阳市社区全科医生应诊能力研究
甘仁榕,朱焱
2019, 22(31): 3825-382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83
摘要
(
)
PDF for PC
(1046KB) (
)
背景 应诊能力是全科医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现阶段我国社区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不容乐观。目的 了解贵阳市社区全科医生应诊能力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4—7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贵阳市六城区6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抽取36家,将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所有从事全科门诊的医生112名作为调查对象。运用观察法,依据自制评分表对全科医生接诊患者时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分,评分表从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连续性问题的管理、预防性照顾、改善就医遵医行为4个方面对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进行评价,4个方面得分范围分别为0~67、0~23、0~28、0~9分,总分0~127分。结果 112名全科医生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连续性问题的管理、预防性照顾、改善就医遵医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23.69±3.22)、(7.64±2.39)、(3.49±3.21)、(1.86±1.41)分,平均总得分为(35.65±7.29)分;4个方面能力水平处于好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5.2%(17/112)、16.1%(18/112)、18.8%(21/112)、11.6%(13/112),总体评价为好的人数占比为19.6%(22/112)。结论 当前贵阳市社区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需要提升。应加强全科医生全科思维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应用健康档案、《接诊记录表》及各种生活压力量表,将门诊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有机整合,以提高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相关性研究
安静思,路璐,安刚,王雪鹰,杨阳,崔薇
2019, 22(31): 3830-383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48
摘要
(
)
PDF for PC
(1082KB) (
)
背景 糖尿病足(DF)发病率高、预后差,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DF发生呈正相关,但DR与DF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目的 分析DR与重症DF及DF截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F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Wagner分级分为轻症组47例、重症组49例,根据是否截肢分为非截肢组74例、截肢组22例。比较轻症组和重症组、非截肢组和截肢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DF和DF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DF患者中,重症DF 49例(51.0%),DF截肢者22例(22.9%)。重症组吸烟者占比、白细胞计数(WBC)高于轻症组,空腹血糖(FBG)、血清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GB)、脂代谢异常发生率低于轻症组(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D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肢组糖尿病(DM)病程、吸烟者占比高于非截肢组,TG、高血压患病率低于非截肢组(P<0.05);非截肢组与截肢组D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情况、TG水平、DR分期是重症DF的影响因素,吸烟情况、DR分期、高血压患病情况是DF截肢的影响因素(P<0.05)。DR分期越高,患者重症DF发生率越高(P<0.05),但DF截肢发生率差异并无此情形(P>0.05)。结论 DR分期为重症DF及DF截肢的影响因素,伴随DR病变逐渐加重,重症DF发生率逐渐增加,DR可作为重症DF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静息心率、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容联合检测对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研究
王雪莹,郭佳桐,李楠,冷松
2019, 22(31): 3836-384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99
摘要
(
)
PDF for PC
(1088KB) (
)
背景 代谢综合征(MS)是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重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和早期阶段,只有通过对MS早期预测才能实现一些慢性病的早期预防,然而目前报道的各指标对MS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RHR)、白细胞计数(WBC)与红细胞比容(HCT)联合检测对MS的预测价值,为MS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健康体检者24 612例,根据2013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对MS的诊断标准,评估其合并MS及相关代谢组分情况。比较是否合并MS及合并0~≥3项MS代谢组分者的RHR、WBC、HCT、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尿酸(UA)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RHR、WBC、HCT、NLR、UA对MS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HR、WBC、HCT及三者联合检测对MS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检出MS患者5 343例(27.71%),其RHR、WBC、HCT、NLR、UA水平高于未检出者(P<0.001),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校正性别、年龄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1)。RHR、WBC、HCT、NLR、UA水平随合并MS代谢组分项数的增加而升高(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RHR、WBC、HCT、UA水平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32 0、1.234 5、1.028 4、1.006 7,P<0.001)。RHR、WBC、HCT单独预测MS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2、0.654、0.682,三者联合预测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结论 RHR、WBC及HCT联合检测可提高MS早期预测的准确性,且简便易得,可为MS的前期预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中国老年人失能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小宁,陈爽
2019, 22(31): 3841-384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08
摘要
(
)
PDF for PC
(1029KB) (
)
背景 失能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卫生服务和长期照护带来挑战。预计到202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 600万,其中22.5%的失能老年人无法完成日常活动。因此,了解我国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及影响因素十分必要。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失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基础,应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价7 77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7 773例老年人中,失能老年人2 275例(29.27%)。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类型、个人年收入、饮酒、吸烟、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情况的老年人IADL失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低的受教育程度和年收入、饮酒>1次/月、睡眠障碍及情绪低落是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我国老年人失能率较高,低收入、高龄、低的受教育程度、大量饮酒、睡眠障碍及情绪低落是老年人失能的主要预测指标,应为高危老年人提供旨在减少功能丧失的最佳健康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居民行为生活方式与常见慢性病的关联性研究
杨林,曹茜,孙雨丹,贺鹭
2019, 22(31): 3845-384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96
摘要
(
)
PDF for PC
(1060KB) (
)
背景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行为生活方式作为慢性病危险因素中的可控因素,对于慢性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的 初步确定山西省常见慢性病的种类,探讨常见慢性病与居民日常行为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性,为慢性病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6—9月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山西省3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行聚类,比较不同生活行为方式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结果 共发放问卷3 800份,回收有效问卷3 496份,有效回收率为92.00%。山西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9.99%(1 398/3 496),其中按照疾病别患病率顺位将高血压〔20.68%(723/3 496)〕、糖尿病〔8.67%(303/3 496)〕、类风湿关节炎〔6.61%(231/3 496)〕、高脂血症〔5.84%(204/3 496)〕确定为常见慢性病。潜在类别分析将研究对象分为4类:行为生活方式基本健康组〔59.98%(2 097/3 496)〕,吸烟、饮酒组〔19.99%(699/3 496)〕,饮食不健康组〔12.01%(420/3 496)〕及行为生活方式不健康组〔8.01%(81/3 496)〕。4组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不同(P<0.05);4组居民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西省居民的行为生活方式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不同潜在类别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人群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应针对不同类别人群的行为生活方式进行差异性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宋晶京,刘小宁,蔡军,马文君,宋雷,张慧敏,周宪粱,吴海英,娄莹,张雪,刁晓琳
2019, 22(31): 3850-385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89
摘要
(
)
PDF for PC
(1072KB) (
)
背景 青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对于青年高血压人群的认识和重视不足,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青年高血压的防治指南。目的 了解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青年高血压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在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因高血压首次住院、年龄≤35岁的患者87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病因类型、并发症及靶器官损伤相关指标。结果 共入组875例青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原发性高血压624例(71.3%),继发性高血压251例(28.7%)。原发性高血压中男性患者451例(72.3%),继发性高血压中男性患者168例(66.9%)。251例青年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病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随后依次为肾血管性高血压(RAS)、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主动脉狭窄、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肾实质性高血压,其他少见病因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库欣综合征、Liddle综合征及嗜铬细胞瘤。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继发性高血压入院血压高,并发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外周动脉狭窄/闭塞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青年高血压的主要病因,男性患者多见,接近1/3的患者具有高血压的继发性因素,OSA、RAS、PA是继发性高血压三大主要病因。继发性高血压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高、靶器官损伤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弹力带训练对衰弱前期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陈如杰,吴庆文,王冬燕,戈玉杰,高志鹏
2019, 22(31): 3857-386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57
摘要
(
)
PDF for PC
(1069KB) (
)
背景 衰弱是动态发展的,衰弱前期给予有效的干预可以延缓老年人衰弱的进程,提高其下肢肌肉力量和生活质量。目的 探讨弹力带训练对衰弱前期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9月—2018年4月,选取温州市榆垟社区的70例衰弱前期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维持既往日常活动状态,干预组进行弹力带训练。在干预前、干预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5次坐立试验(FTSST)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下肢肌肉力量和生活质量。结果 最终两组分别有33例完成了干预。两组FTSST时间和SF-36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FTSST时间和SF-36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别和时间在FTSST时间和各维度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FTSST时间短于对照组,SF-36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3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干预组FTSST时间短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干预组FTSST时间随干预时间增加而减少(P<0.05);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得分随干预时间增加而提高(P<0.05),一般健康得分在干预8周后较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均提高(P<0.05),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在干预4周和8周后比干预前提高(P<0.05),精力得分在干预8周后较干预前提高(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随时间增加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弹力带训练能改善衰弱前期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妇产科学案例教学法在全科医生短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珞畅,陈鸿雁,何靖珂,李乔亚,何英,周永芬,邓辉胜,罗天友,黄莹,魏婧靖,王辉
2019, 22(31): 3861-386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07
摘要
(
)
PDF for PC
(1051KB) (
)
背景 在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中,以提高全科医生临床诊疗能力为目的的短期专项培训占很大比重,但这类培训主要以讲授教学法为主,师生课堂互动少,学员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全科医生短期培训对增强培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妇产科学案例教学法在全科医生短期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在重庆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参加妇产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短期培训班的110例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并在招生时将其随机分为第1期(对照组)和第2期(研究组)。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排除中途请假和未能完成相关考试的学员6例,最终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纳入52例研究对象。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案,即相同的教学内容(妇产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相同的培训时间(1周)、相同的评估方法(培训前后同等难度的考试、培训效果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研究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对比两组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临床诊疗能力、临床思维、基础知识掌握度、学习兴趣的自评得分,培训满意度自评得分。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培训前的考试成绩分别为(62.6±14.6)、(61.6±1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成绩分别为(86.5±8.7)、(95.6±2.0)分,两组成绩均较培训前提高(P<0.05),且培训后研究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临床诊疗能力、临床思维、基础知识掌握度、学习兴趣及培训满意度自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学案例教学法在全科医生短期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提高全科医生的妇产科学诊治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三三三制”课堂教学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申颖,左延莉,孔燕,刘江华,陈恩然
2019, 22(31): 3866-387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356
摘要
(
)
PDF for PC
(1052KB) (
)
背景 如何将《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医学生的内在全科思维和能力,是目前全科医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尝试将课堂授课、学生自学、翻转课堂授课方法融为一体,探索提高《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目的 探讨“三三三制”课堂教学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8年2—7月,以广西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本科46班学生为研究组(n=50),以本科47班学生为对照组(n=50)。教材采用《全科医学概论》(第4版),理论授课时间为48学时,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均为课堂授课),研究组采用“三三三制”授课模式(包括课堂授课、学生自学、翻转课堂3个环节)。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效果评价、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研究组学生对总体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对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同学间交流、增强师生间互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表达能力方面的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在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效果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三三制”授课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全科医学、了解基层卫生的兴趣,并促进多项素质能力培养,是《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我国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理论研究现况与实践进程
孙涛,殷东,张家睿,王真,翟春城,时宇,谢奉哲,王景慧,张淑娥
2019, 22(31): 3871-387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30
摘要
(
)
PDF for PC
(1028KB) (
)
近年来,随着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建设在各地持续深入推进,医联体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本文基于文献和资料分析,系统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医联体实践与理论研究现况,重点阐述了我国区域医联体的联盟组织形态、内部运营管理、外部多元主体和环境支持现况,以及发展中的局限性。本文立足于多元视角对区域医联体联盟的治理结构、竞争与合作方式、健康促进与医疗服务改善,以及政府、市场和第三方组织间利益与分歧相交织的各要素进行剖析,以期进一步推动集服务、责任、合作、利益和管理于一体的区域医联体联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共生网络——一个概念框架
王真,张淑娥,殷东,张家睿,翟春城,张敏,尹红艳,孙涛
2019, 22(31): 3876-38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35
摘要
(
)
PDF for PC
(1038KB) (
)
在生态系统视域下对区域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共生网络进行隐喻,旨在提供新的解释视角和进一步深入探讨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运行规则。基于生态理论框架与社会仿生研究范式,本研究识别和总结了医联体共生网络的4个内在特征属性,分别是集约共生、动态博弈、自适应性及网络开放性,并阐释了医联体共生网络的形成、循环、共生及治理机制。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医联体实践发展进程,医联体共生网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该尊重系统内主体多样性、强调主体间错位发展及正视系统主体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区域医疗联合体共生网络的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张家睿,殷东,张淑娥,王真,翟春城,张敏,尹红艳,孙涛
2019, 22(31): 3881-38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31
摘要
(
)
PDF for PC
(1043KB) (
)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仿生范式,本研究将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框架下的组织结构、活力及稳定性三维度引入区域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共生网络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同时,在遵循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演绎出了以组织结构、运营管理、稳定性、活力、外部环境及服务效能6个构念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融合组织免疫、组织适应性、生态位、信息资源共享等理论基础,结合医联体的实践与探索,赋能各项指标要素相应含义特征,以期更好地帮助解读和评价中国当下的区域医联体共生网络的健康态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社区老年人抑郁、焦虑情绪状况及其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
孙俊俊,罗艳艳,张瑞芹
2019, 22(31): 3887-389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41
摘要
(
)
PDF for PC
(1084KB) (
)
背景 抑郁和焦虑是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认知管理情绪的方式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目前,关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负性情绪研究在老年人群中少见。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抑郁、焦虑情绪状况,探讨社区老年人抑郁、焦虑情绪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为老年人抑郁、焦虑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8年3—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新乡市年龄≥60周岁社区老年人5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抑郁、焦虑与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5%。社区老年人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6.5%(136/514)、9.9%(51/51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得分与自责、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呈正相关(P<0.05),与接收、自我安慰、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呈负相关(P<0.05);焦虑得分与自责、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呈正相关(P<0.05),与接受、自我安慰、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患慢性病种数、好朋友数量、与家人关系、身体健康状况及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自我安慰、积极重新评价的调节策略是社区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患慢性病种数、与家人关系、月均收入及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积极重新评价的调节策略是社区老年人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焦虑情绪密切相关,越多使用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非适应性策略,越少使用积极重新评价适应性策略的老年人越有可能产生抑郁、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边缘性人格障碍
闫凤武,赵阿勐,蔡珍珍,吴绍长,李荐中
2019, 22(31): 3893-38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47
摘要
(
)
PDF for PC
(1026KB) (
)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以情绪调节、冲动行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为个性普遍模式的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具有负性倾向的情绪反应,存在情绪管理功能的损害,易冲动、情绪化,受到压力刺激时情绪容易失调,同时出现不良的适应行为,包括想自杀、自残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痛苦。本文报道1例21岁女性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过程,以期提高社区医生应用综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睡眠时长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卫华,崔时贝,纪晓雯,张永葆
2019, 22(31): 3897-390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31
摘要
(
)
PDF for PC
(1066KB) (
)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虽然多种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肥胖等)已经被确定,然而不适当的睡眠时长却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睡眠时长和脑卒中存在关联。本文旨在对睡眠时长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医生对睡眠时长的认识,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脑卒中预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抑郁症相关疲劳感的研究进展
李苗,王群松,贾竑晓
2019, 22(31): 3901-390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321
摘要
(
)
PDF for PC
(2711KB) (
)
疲劳感与抑郁症的关系十分复杂,其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症状;是一种普遍的抑郁症前驱症状,尤其是抑郁症首次发作时;也是抑郁症的一种残留症状,并且比其他抑郁症状更易趋于慢性化,与患者工作和社会功能缺损高度相关。因此,关注抑郁症患者的疲劳感症状对临床治疗抑郁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抑郁症相关疲劳感的定义、临床表现、不良后果、产生机制、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医生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投稿查询
投稿指南
留言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