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邮件订阅
图表库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入库情况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刊文
往期刊文
专辑专题
电子书(手机版)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
国际报告规范
投稿选刊平台
核心期刊目录
科研服务
专家中心
主编风采
专家风采
成为审稿专家
成为专题研究主持人
媒体平台
丁香园
健康界
知乎
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平台
Science Data Bank
ChinaXiv
伦理声明
出版伦理
医学伦理
版权与开放获取
同行评议
AI使用声明
征订 & 广告
期刊订购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
格式规范-研究性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论文投稿介绍信与版权转让协议
格式规范-综述类论文
ORCID注册申请指南
Meta分析写作要点
队列研究写作要点
横断面研究写作要点
指标预测价值写作要点
动物实验写作要点
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X
专题研究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2017年 第20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17-05-0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Select
《The Medical Republic》案例分享——在预测严重疾病时,“第六感”能发挥作用吗?
Leon Piterman1,黄文静2,杨辉1
2017, 20(13): 1531-153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01
摘要
(
340
)
PDF for PC
(1449KB) (
4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卫生服务在荷兰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罗秀1,王轶2*
2017, 20(13): 1534-153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02
摘要
(
340
)
PDF for PC
(738KB) (
616
)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给我国卫生体系带来巨大压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卫生服务(PCIHC)是减少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在阐述PCIHC内涵的基础上,以荷兰糖尿病服务项目为例,介绍了整合型卫生服务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实践。并提出我国的PCIHC构建路径,即基层首诊与双向转诊制度、构建多学科团队、统一临床路径及加快支付方式改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全科医生组织主人翁行为与职业满意度的关系及工作嵌入的中介效应研究
魏洪娟1,罗庆东1,张淑娥2,时宇2,谢奉哲2,王硕3,樊超2,赵岩2,孙涛2*
2017, 20(13): 1539-154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03
摘要
(
390
)
PDF for PC
(685KB) (
469
)
目的 探讨全科医生组织主人翁行为与职业满意度的关系,并检验工作嵌入的中介效应。方法 于2015年3-4月,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黑龙江省抽取医务人员362例进行问卷调查,以其中问卷有效回收的215例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组织主人翁行为、职业满意度、工作嵌入情况。采用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探讨全科医生组织主人翁行为与职业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工作嵌入的中介效应。结果 全科医生组织主人翁行为、职业满意度、工作嵌入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8±0.4)、(2.9±0.8)、(3.2±0.6)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组织主人翁行为得分与职业满意度、工作嵌入得分呈线性正相关(P<0.05),职业满意度得分与工作嵌入得分呈线性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满意度得分对组织主人翁行为、工作嵌入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321、0.589,P<0.05),工作嵌入得分对组织主人翁行为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89,P<0.05),工作嵌入得分在职业满意度得分和组织主人翁行为得分间呈完全中介效应(β=0.320,P<0.05)。结论 高职业满意度可以提升全科医生的组织依附和工作嵌入,进而提高其组织心理所有权,最终促进其组织主人翁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社会工作者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郑宏1*,庄建林2
2017, 20(13): 1543-154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04
摘要
(
520
)
PDF for PC
(719KB) (
850
)
目的 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工作者(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德尔菲法,建立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于2015年5-8月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对10例从事临床精神医学、精神科护理、社会医学、社会工作、社区精神病学、公共卫生领域工作且具有10年及以上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两轮咨询,根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对指标进行增减和修改,建立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均发放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熟悉系数、判断系数、权威系数分别为0.725、0.850、0.788。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W)分别为0.403、0.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资源投入、服务绩效、工作结果)、13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的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38 0、0.331 0、0.331 0。结论 专家的积极程度高,权威性和协调性较好,筛选出的综合指标可为社工介入严重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北京市社区居民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效果评价
朱兆芳1*,赵梦2,孙广宁3,孙昊明1,杨洪伟1
2017, 20(13): 1549-155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05
摘要
(
284
)
PDF for PC
(678KB) (
619
)
目的 对北京市8个社区的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机构规模、居民情况及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大兴区抽取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试验组4家,对照组4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随机抽取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家庭医生式服务原模式,即2010年北京市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以来形成的服务模式。试验组采用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即在原模式基础上根据基线调查结果,改进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两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均干预1年。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医生式服务调查问卷》,于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前(2013年2-3月)对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1年后(2014年3-4月)再次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情况,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满意度情况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采用倍差法评估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干预效果,用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值(DID)表现政策效应,DID大于0则说明政策效应为正向,反之为负向。结果 试验组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及其联系方式的知晓率提高,更多的居民通过电视、报刊、网络途径了解家庭医生式服务(DID>0,P<0.05)。试验组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实施在降低支出方面起到了正向的作用(DID>0,P<0.05)。结论 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能够有效增加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宣传力度,降低医疗卫生费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北京市城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评价的定性研究
张丹丹,刘英杰,杜娟*
2017, 20(13): 1554-155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06
摘要
(
312
)
PDF for PC
(659KB) (
640
)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评价,探讨影响家庭医生式服务发展的因素,从而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北京市2个城区(西城区、丰台区)选取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选取4例签约居民,共12例签约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人深度访谈方法,于2016年4-5月对12例签约居民进行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识;对家庭医生式服务内容的利用、评价以及需求;家庭医生式服务存在的问题。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访谈主题。结果 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1)大多数签约居民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有效宣传途径为开展健康讲座;(2)大部分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识水平提高;(3)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开展逐渐认可;(4)部分家庭医生式服务内容落实不到位;(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种类不全。结论 北京市城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应继续加强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宣传力度,明确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核心内容,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与措施,从而促进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发展。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方庄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推进分级诊疗的实践效果研究
魏学娟1,吴浩2,于海洋2,葛彩英2,贾鸿雁2,王丽2,高文娟1,黄雯3,梁万年1*
2017, 20(13): 1558-156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07
摘要
(
435
)
PDF for PC
(715KB) (
729
)
目的 探讨方庄社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推进分级诊疗的实践效果。方法 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方法,从2011-2015年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家庭医生全程签约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58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调取其以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第一诊断的数据,包括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医院及三级医院的门诊就诊次数和住院次数、门诊医疗费用和医保基金费用、住院医疗费用和医保基金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签约患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门诊就诊次数、三级医院人均门诊就诊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患者的二级医院人均门诊就诊次数、二级医院人均住院次数、三级医院人均住院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2015年,签约患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门诊医疗费用、三级医院人均门诊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患者的二级医院人均门诊医疗费用、二级医院人均住院医疗费用、三级医院人均住院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2015年,签约患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门诊医保基金费用、三级医院人均门诊医保基金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患者的二级医院人均门诊医保基金费用、二级医院人均住院医保基金费用、三级医院人均住院医保基金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方庄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有效减少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就诊次数,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医疗费用,对实现社区首诊和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德胜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的效果研究
高凤娟1,2,王培玉1*,史宇晖1,韩琤琤2,马鹏涛2
2017, 20(13): 1563-156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08
摘要
(
299
)
PDF for PC
(761KB) (
490
)
目的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2年底建立纵向全科医生团队、设立专病护士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本研究旨在评价该模式的效果,为推进社区首诊与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于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与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含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8个全科医生团队新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并且之后接受8个月的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基本医疗,通过纵向全科医生团队逐步实现基层首诊的服务内涵和设立专病护士是德胜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的主要特点,采用新模式对签约患者进行8个月的健康管理。采用《欧洲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满意度评价;收集管理前后8个月内患者二级及以上医院、社区门诊就诊次数及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 患者签约前8个月、签约后8个月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包括门诊和住院)的就诊次数分别为(3.55±4.34)、(2.34±3.4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签约前8个月内、签约后8个月内社区门诊就诊次数分别为(7.84±4.56)、(9.74±4.6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前、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6.8%(125/220)、73.2%(16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前、后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分别为44.3%(39/88)、61.4%(5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德胜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有利于引导更多的患者社区首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动脉硬化情况及血清尿酸水平对其的影响研究
王德国1,李敏1,丁玉婷1,张莹1,王安才1*,何庆兰2,宋骏3
2017, 20(13): 1568-157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09
摘要
(
427
)
PDF for PC
(707KB) (
559
)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动脉硬化情况及血清尿酸(UA)水平对其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早期管理高血压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803例,根据血压值分为高血压患者(n=212)、正常高值血压者(n=270)、正常血压者(n=321)。根据无创血管功能检查结果,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1 400 cm/s为存在动脉硬化,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 正常高值血压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为47.8%(129/270)。正常高值血压者的男性比例、年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胱抑素C(CysC)、baPWV高于正常血压者,C反应蛋白(CRP)低于正常血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压者与正常血压者心率(HR)、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踝臂指数(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高值血压者baPWV与年龄、HR、SBP、DBP、PP、TC、LDL-C、CRP、UA呈线性正相关(P<0.05),与性别、BMI呈负相关(P<0.05),与FPG、TG、HDL-C、Cr、CysC无线性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SBP、LDL-C、UA是正常高值血压者baPWV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其他因素后,UA仍是正常高值血压者baPWV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者存在明显动脉硬化倾向,除传统高危因素外,高血清UA水平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社区慢性病管理应对UA控制给予更多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贫血对置入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张博阳1,刘鹏飞2,王楠楠2,王宇彬2,刘如晨2,谢秀峰1,袁海凤1,唐海红2,王峰2,陈韵岱3,宋康兴3,唐熠达4,郭成军5,李运田6,马志敏7,王显8,黄党
2017, 20(13): 1573-158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10
摘要
(
526
)
PDF for PC
(1321KB) (
647
)
目的 探讨贫血对置入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电子病历库,选取2010-01-01至2015-01-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等北京市12家医院置入支架的ACS合并AF患者3 156例进行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根据血红蛋白分为贫血组(n=865)和非贫血组(n=2 291)。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既往史、实验室检查、心功能超声检查;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分别进行GRACE评分、CRUSADE评分、HAS-BLED评分、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随访截止至2016-03-20,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年龄、住院天数、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舒张压、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肌酐(SCr)、血尿素(BUN)、血尿酸(SUA)、血清蛋白(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空腹血糖(FPG)、血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卒中史、既往血管病史、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便隐血阳性率、起搏器植入史、Killip分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ACS类型、AF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史、冠心病史、冠心病家族史、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RACE评分、CRUSADE评分、HAS-BLED评分、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CEs发生率、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靶血管重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出血率、小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小总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CEs、全因死亡事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事件、非致死性卒中事件、靶血管重建事件、出血事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FPG、ALB、LVEF、既往PCI史、卒中史、便隐血阳性、NYHA分级是MACCEs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 贫血的ACS合并AF患者有更高的MACCEs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贫血可作为置入支架的ACS合并AF患者MACCEs风险的预测因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妊娠第7周超声检查指标和血清孕酮水平对自发性流产的预测价值研究
王晓红1,金雪鸿1,陈鹏龙2,方友萍1,范梅花1*,马方3
2017, 20(13): 1582-158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11
摘要
(
379
)
PDF for PC
(733KB) (
481
)
目的 探讨妊娠第7周超声检查指标和血清孕酮水平对自发性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建档的孕妇220例,胎龄均为7周。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收集第7周的胎儿心率(FHR)、平均孕囊直径(MGSD)、顶臀长(CRL),并计算平均孕囊直径-顶臀长比值(MGSD/CRL);同时行血清孕酮水平检测。根据后期妊娠结局,将纳入孕妇分为自发性流产组(n=34)和非自发性流产组(n=186)。比较两组超声检查指标和血清孕酮水平,并分析其对自发性流产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年龄、胎龄、CRL、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性流产组FHR、MGSD、MGSD/CRL低于非自发性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HR、MGSD、MGSD/CRL是孕妇发生自发性流产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FHR、MGSD、MGSD/CRL预测自发性流产的临界值分别为111.15次/min、16.00 mm、11.27,灵敏度分别为98.4%、78.0%、93.0%,特异度分别为88.2%、100.0%、91.2%,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0.745、0.848;三者联合应用预测自发性流产的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91.2%,AUC为0.948。结论 妊娠第7周FHR、MGSD、MGSD/CRL及三者联合应用对自发性流产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
曹文君1*,李敏2,李慧娟2
2017, 20(13): 1587-159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12
摘要
(
1112
)
PDF for PC
(758KB) (
676
)
目的 探讨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7-01-01至2015-12-30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外科病房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92例,其中肠型231例(58.9%),弥漫型161例(41.1%)。建立胃癌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统一标准采集胃癌患者信息,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血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肿瘤家族史)、生活方式及习惯(吸烟、饮酒、进食速度、进食烫食、进食酸菜/咸菜/泡菜、进食油炸食品)及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期等;并由本院中心实验室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生存情况,随访截至2015-12-30。结果 肠型与弥漫型胃癌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血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肿瘤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型与弥漫型胃癌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型与弥漫型胃癌患者吸烟、饮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型与弥漫型胃癌患者进食速度、进食烫食、进食酸菜/咸菜/泡菜、进食油炸食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型与弥漫型胃癌患者T期、M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型与弥漫型胃癌患者N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0例胃癌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为86.7%;截至随访日期,肠型胃癌患者生存率为66.5%(129/194),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弥漫型胃癌患者生存率为52.7%(77/146),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肠型与弥漫型胃癌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Lauren分型胃癌临床特点和预后不同。Lauren分型在胃癌治疗及预防中起一定的决策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特点研究
邓卫平,马娟*,徐丽姝,沙卫红
2017, 20(13): 1592-159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13
摘要
(
315
)
PDF for PC
(691KB) (
480
)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 314例,根据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n=681)和非出血组(n=1 633)。分析老年患者的结直肠病变类型和检出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直肠病变差异。结果 2 314例老年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1.7%(1 891/2 314),其中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结肠憩室、溃疡糜烂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0.9%(1 179/2 314)、16.1%(373/2 314)、12.4%(286/2 314)、5.5%(127/2 314),出血组患者的结直肠癌检出率为47.0%(320/681)。出血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95.6%,651/681)高于非出血组(75.9%,1 240/1 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非出血组比较,出血组患者男性比例高,结直肠癌、溃疡糜烂性病变、血管畸变检出率高,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结肠憩室、结直肠黑变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是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中较为常见的阳性病变,且结直肠癌可能是导致老年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行冠状动脉重建术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特点研究
孙秀芹,包柄楠,赵怡,周迎生*
2017, 20(13): 1597-166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14
摘要
(
363
)
PDF for PC
(676KB) (
405
)
目的 探讨行冠状动脉重建术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因冠心病准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的患者461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223)和非糖尿病组(n=238)。术前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患者的颈动脉病变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合并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吸烟史低于非糖尿病组,合并血脂异常、脑血管意外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左主干狭窄、左回旋支≥50%狭窄、左前降支弥漫性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前降支≥50%狭窄、左回旋支弥漫性狭窄、右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右冠状动脉≥50%狭窄、心房中间支弥漫性狭窄、心房中间支≥50%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颈动脉病变程度高于非糖尿病组,颈动脉≥50%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组患者右颈总动脉50%~69%狭窄、右颈动脉50%~69%狭窄、左颈总动脉50%~69%狭窄、左颈内动脉≥70%狭窄、左颈动脉50%~69%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右颈总动脉≥70%狭窄、右颈内动脉50%~69%狭窄、右颈内动脉≥70%狭窄、左颈动脉≥70%狭窄、右颈动脉≥70%狭窄、左颈总动脉≥70%狭窄、左颈内动脉50%~69%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冠状动脉重建术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颈动脉狭窄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主要合并分支为左右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人群与非长寿人群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祖努然?拜克里,李珊,陈凤辉,程祖亨,邱长春,玛依拉?吾甫尔*
2017, 20(13): 1601-160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15
摘要
(
492
)
PDF for PC
(702KB) (
409
)
目的 探讨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人群与非长寿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999-2012年在新疆和田地区生活的维吾尔族自然长寿老年人(年龄≥90岁)200例为长寿组;另选取同期在新疆和田地区生活且接受定期随访的维吾尔族非长寿人群(于59~73岁自然死亡)123例为非长寿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血脂指标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长寿人群和非长寿人群患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长寿组吸烟率高于长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长寿组身高、体质量高于长寿组,腰围、收缩压、高血压发生率低于长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长寿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长寿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长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酰甘油(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腰围、收缩压、高血压是长寿人群发生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BMI是非长寿人群发生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长寿人群与非长寿人群均来自和田地区,但血脂水平、血脂异常发生率有明显差异;性别、腰围、收缩压、高血压是长寿人群发生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性别、BMI是非长寿人群发生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HALC式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
朱文华,方力争*,戴红蕾,陈丽英,臧国尧,卢崇蓉,夏菁菁,张佳
2017, 20(13): 1606-160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16
摘要
(
410
)
PDF for PC
(774KB) (
1089
)
目的 探讨HALC式(分层递进、融合交叉、垂直教学、循环提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2-201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参加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32例学员接受常规实践教学(常规模式组),35例学员接受HALC式实践教学(新模式组),两组学员的培训时间均为3年。比较两组用人/实践单位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和学员的实践能力考核评分。结果 新模式组用人/实践单位对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带教模式、全科技能、综合能力、培训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模式组学员的全科基本技能、全科适宜技能、全科思维能力、全科应诊能力、社区实践技能、全科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高于常规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ALC式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全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临床师资对全科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毛一晴,姜润生*,李伟明,宋巨忞,周梅,吴林雄,李艳娇,张垚,田波
2017, 20(13): 1610-161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17
摘要
(
324
)
PDF for PC
(812KB) (
577
)
目的 了解临床师资对全科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的满意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9-12月,以云南省全部6家全科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的共235例教师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全科专业基地认定细则为依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情况、参加培训情况、基地对教师的遴选制度和福利待遇、对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的满意度评价,其中教师对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的满意度评价包括教学设施、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基地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4个维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教师对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2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7%。教师对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满意率为19.1%(43/225),对教学设施、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基地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的满意率分别为20.4%(46/225)、22.2%(50/225)、22.7%(51/225)、8.4%(19/225)。不同年龄、职称、从事全科医师培训教学工作时间,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否参加过管理相关培训、是否参加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所在基地是否有对教师的遴选制度和标准、是否对教师职称晋升等有政策倾斜、是否为教师提供带教津贴、是否为教师提供全科相关培训机会的教师对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从事全科医师培训教学工作时间,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否参加过管理相关培训、是否参加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的教师对教学设施的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从事全科医师培训教学工作时间,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否参加过管理相关培训、是否参加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所在基地是否有对教师的遴选制度和标准、是否对教师职称晋升等有政策倾斜、是否为教师提供带教津贴、是否为教师提供全科相关培训机会的教师对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从事全科医师培训教学工作时间,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否参加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所在基地是否有对教师的遴选制度和标准、是否对教师职称晋升等有政策倾斜、是否为教师提供带教津贴、是否为教师提供全科相关培训机会的教师对基地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否参加过管理相关培训、是否参加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所在基地是否有对教师的遴选制度和标准、是否对教师职称晋升等有政策倾斜、是否为教师提供带教津贴、是否为教师提供全科相关培训机会的教师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从事全科医师培训教学工作时间,所在基地是否有对教师的遴选制度和标准、是否对教师职称晋升等有政策倾斜是教师对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总体满意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职称是教师对教学设施满意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职称、所在基地是否对教师职称晋升等有政策倾斜是教师对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满意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从事全科医师培训教学工作时间,所在基地是否有对教师的遴选制度和标准、是否对教师职称晋升等有政策倾斜是教师对基地管理制度满意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所在基地是否有对教师的遴选制度和标准、是否对教师职称晋升等有政策倾斜是教师对教学管理制度满意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教师对教学设施(X11)、临床技能培训中心(X12)、基地管理制度(X13)、教学管理制度(X14)的满意度对总体满意度(Y)影响的回归方程为:Y=21.887+8.128X11+11.763X12+10.730X13+13.412X14。结论 临床师资对全科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的满意度偏低,尤其是对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的职称、从事全科医师培训教学工作时间,以及所在基地是否有对教师的遴选制度和标准、是否对教师职称晋升等有政策倾斜是其影响因素。建议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糖尿病患者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王艺蓉1,王前1,李琳娜2,王凯3,刘尚琪1,何群3,4,张容瑜4,5*
2017, 20(13): 1619-162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18
摘要
(
328
)
PDF for PC
(799KB) (
460
)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乃至慢性病管理类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8月在广州市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50例。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糖尿病移动医疗认知情况、糖尿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评价量表(包括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感知威胁、健康信念、感知风险、使用意愿7个因素)。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2%。结果 243例患者中,仅50例(20.6%)听说过糖尿病移动医疗;39例(16.0%)了解可以通过移动医疗管理糖尿病;11例(4.5%)使用过糖尿病移动医疗服务。糖尿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评价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2,各因素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8~0.980。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1的因子数为7,与量表设计的7个因素完全吻合,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6.178%。不同年龄、学历、月收入患者努力期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学历患者社会影响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学历、月收入患者感知威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患者健康信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感知风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月收入患者使用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糖尿病类型、糖尿病病程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努力期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社会影响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糖尿病类型患者健康信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糖尿病类型患者感知风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感知风险是患者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对移动医疗服务的认知程度较低,使用意愿存在个体差异;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正向影响使用意愿,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使用意愿。加强宣传,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优化设计,兼顾患者不同需求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杭州市社区门诊患者网络和手机预约挂号现况调查
刘颖,刘娟娟,任菁菁*
2017, 20(13): 1626-163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19
摘要
(
381
)
PDF for PC
(693KB) (
454
)
目的 探讨杭州市社区门诊患者网络和手机预约挂号现况。方法 于2014年10月1-14日,在杭州市6个主城区中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当天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患者62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机短信和网络的使用频率,以及是否使用过网络或手机预约挂号。共发放问卷623份,回收有效问卷49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8.8%。结果 491例社区门诊患者中,50岁及以上者328例(66.8%)。社区门诊患者短信使用频率1次/d及以上195例(39.7%),1次/周90例(18.3%),1次/月26例(5.3%),从不180例(36.7%);网络使用频率1次/d及以上236例(48.1%),1次/周57例(11.6%),1次/月9例(1.8%),从不189例(38.5%)。不同性别、户口所在地社区门诊患者短信使用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社区门诊患者短信使用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区门诊患者网络使用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口所在地社区门诊患者网络使用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门诊患者网络预约挂号使用情况为是174例(35.4%),否317例(64.6%);手机预约挂号使用情况为是84例(17.1%),否407例(82.9%)。不同性别、户口所在地社区门诊患者网络预约挂号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社区门诊患者网络预约挂号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户口所在地社区门诊患者手机预约挂号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社区门诊患者手机预约挂号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网络使用频率社区门诊患者网络预约挂号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短信使用频率社区门诊患者手机预约挂号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社区门诊患者以50岁及以上人群居多,但这部分人群医疗信息化运用覆盖率偏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上海市松江区区域影像联合体放射诊断同质化发展状况调查
许凡勇,夏进东*,王玥,沈旭峰,曹文新,何瑶,曲姣,岳红景
2017, 20(13): 1631-163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20
摘要
(
422
)
PDF for PC
(656KB) (
385
)
目的 调查上海市松江区区域影像联合体成立5年来放射诊断同质化发展状况,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放射诊断同质化水平。方法 于2016年6-8月,选取松江区影像联合体内15家社区医院的全体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医生、放射技师)及与放射科相关医务人员、到放射科摄片患者或体检人员300例。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联合体知晓度、联合体成立5年来成效、放射诊断同质化状况。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3%。结果 73.1%(209/286)的被调查人员对社区医院放射报告的审核单位回答正确,47.6%(136/28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区内放射检查更加便捷,58.4%(167/28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区内重复性放射检查减少,41.7%(118/283)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区内放射检查费用减少,49.3%(141/286)
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社区放射医生业务水平有所提高。是否为医务人员及不同在业情况、学历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社区放射医生业务水平有所提高的选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0%(134/28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社区医院与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业务水平无差距。是否为医务人员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社区医院与区中心医院放射业务水平无差距的选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在业情况、学历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社区医院与区中心医院放射业务水平无差距的选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9%(217/28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将社区放射医生的业务学习纳入区影像诊断中心管理有利于提高社区医院放射业务水平。是否为医务人员及不同在业情况、学历的被调查人员对各问题不知道的选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松江区影像联合体在放射诊断同质化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放射诊断同质化水平,如将社区放射医生业务学习纳入区诊断中心管理。另外加大对低学历、非在业、非医务人员的宣传,有利于提高百姓获得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陈秋教授自拟代综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祝然然1,邹彪1,陈秋2*
2017, 20(13): 1635-164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21
摘要
(
431
)
PDF for PC
(870KB) (
1396
)
目的 探讨陈秋教授自拟代综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肥胖门诊就诊的脾虚湿阻型肥胖症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6)。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患者采用代综方+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代综方+穴位埋线治疗,药物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格检查指标、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大腿围、BMI、腰高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腰围、BMI、腰高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臀围、大腿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低于对照组,L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T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In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Ins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n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Ins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IR、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OMA-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西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ALT、AS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综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明显改善脾虚湿阻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体质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从胰岛素抵抗角度探讨化瘀解毒法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
梁兴伦1,朱敏洁2,李琛1,周文锐1,童迪夷1,陆媛2,陈似俊3,陆文会4,陈缵珅5*
2017, 20(13): 1642-164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22
摘要
(
392
)
PDF for PC
(919KB) (
539
)
目的 从胰岛素抵抗角度,探讨化瘀解毒法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就诊且存在胰岛素抵抗的MCI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各45例。西药组口服尼莫地平片,中药组口服四高颗粒,中西药结合组同时口服尼莫地平片和四高颗粒,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血压、实验室检测指标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结果 共122例(90.4%)患者按要求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治疗,其中西药组42例、中药组40例、中西药结合组40例。治疗前3组完成治疗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BMI、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肌酐(Cr)、ALT、空腹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FPG、TC、Ins、HOMA-IR、IGFBP-1、PAI-1、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TG、Cr、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MMSE、MoCA、AD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MSE、MoCA、ADL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MCI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而化瘀解毒法可以通过拮抗高凝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认知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异质性的研究进展
杨卿,颜春松*
2017, 20(13): 1648-165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23
摘要
(
501
)
PDF for PC
(754KB) (
644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可将其分为不同表型,以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本文旨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异质性及表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瓜氨酸化及相关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任婷婷,李鸿斌*
2017, 20(13): 1654-165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3.024
摘要
(
546
)
PDF for PC
(729KB) (
696
)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受累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有研究指出瓜氨酸化可能是其发病起点。但瓜氨酸化是人体内普遍存在的转录后修饰过程,并非RA的专利。而针对瓜氨酸肽产生的抗瓜氨酸肽抗体(ACPAs)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本文就瓜氨酸化及ACPAs在RA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其在R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投稿查询
投稿指南
留言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