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邮件订阅
图表库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入库情况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刊文
往期刊文
专辑专题
电子书(手机版)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
国际报告规范
投稿选刊平台
核心期刊目录
科研服务
专家中心
主编风采
专家风采
成为审稿专家
成为专题研究主持人
媒体平台
丁香园
健康界
知乎
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平台
Science Data Bank
ChinaXiv
伦理声明
出版伦理
医学伦理
版权与开放获取
同行评议
AI使用声明
征订 & 广告
期刊订购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
格式规范-研究性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论文投稿介绍信与版权转让协议
格式规范-综述类论文
ORCID注册申请指南
Meta分析写作要点
队列研究写作要点
横断面研究写作要点
指标预测价值写作要点
动物实验写作要点
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X
专题研究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2017年 第2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7-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Select
适合中国国情的中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六原则
童迪夷1,梁兴伦1*,赵雁2
2017, 20(12): 1403-140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01
摘要
(
)
PDF for PC
(967KB) (
)
骨质疏松症作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其骨折及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并结合中国国情,本课题组提出,骨质疏松症的发现、诊断、治疗应该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向对象人群提供可及性、连续性服务。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长期治疗、随访过程中,概括出6个有关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原则:社区、早期、联合、全程、间歇、督导。本文对这6个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的分级诊疗制度研究
张伟,孙瑞玲*
2017, 20(12): 1410-141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02
摘要
(
)
PDF for PC
(817KB) (
)
本文阐述了分级诊疗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分级诊疗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对患者医疗需求的层次性特征及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可行性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满足患者多层次的医疗需求和患者权益两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实施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出院高血压患者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标准的制定
吴林秀1,应燕萍2*,罗霰宇3
2017, 20(12): 1415-142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03
摘要
(
)
PDF for PC
(844KB) (
)
目的 建立适合出院高血压患者的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标准,使之能更好的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对出院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分轻重缓急的救治与管理,促使其在不同的层面上达到最佳的遵医行为、服药行为、自我管理行为,最终促进患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得到最佳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回归。方法 2014年1-9月参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型管理照护机构Kaiser Permanente提出的Triangle 慢性疾病分层管理模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国内外文献、本院高血压疾病医疗及护理专家的意见初步制定高血压护理相关层级随访问卷调查表,通过电子信箱及纸质信件双途径寄送给专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制定出院高血压患者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标准。结果 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判断系数为0.808,权威系数为0.816,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为0.312,第二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为0.431。讨论 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调查的评价指标得出在调查过程中专家的积极指数高、权威系数大、协调度好及指标评价的变异系数低、认可度高。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制定的出院高血压患者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标准是可行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基于分级诊疗的急性脑卒中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效果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牟晓洋1,王飞1*,吴晓辉1,李栋良1,穆峰2,张作文2,张光亮1,马健3,王曼华3,叶丹丹4
2017, 20(12): 1422-142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04
摘要
(
)
PDF for PC
(737KB) (
)
目的 探讨基于分级诊疗的急性脑卒中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效果和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非手术患者128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分为对照组(n=63)和康复组(n=65)。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自由选择康复训练项目,无专门的康复治疗计划;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分级诊疗的急性脑卒中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30 、90、18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费用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时间与治疗方案在MRS评分上有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案在MR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MR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90、180 d时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0、90、180 d时MRS评分低于入组时(P<0.05)。时间与治疗方案在BI评分上有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案在BI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BI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90、180 d时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0、90、180 d时BI评分高于入组时(P<0.05)。康复组直接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MRS评分每减少1分、BI评分每增加1分所需平均成本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分级诊疗的急性脑卒中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慢性便秘分级诊疗如何走向成熟和规范之路
刘志涛1,2,于德华1,2*
2017, 20(12): 1428-143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05
摘要
(
)
PDF for PC
(922KB) (
)
慢性便秘是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分级诊疗对慢性便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梳理总结了目前慢性便秘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分级诊疗在慢性便秘诊治中的作用,同时对慢性便秘分级诊疗模式如何走向成熟、规范提出看法及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慢性肾脏病各分期患者矿物质骨代谢指标变化特征研究
胡丽莉,涂卫平,房向东,徐承云*
2017, 20(12): 1434-143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06
摘要
(
)
PDF for PC
(647KB) (
)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CKD)1~5期患者矿物质骨代谢指标变化特征,为早期CKD患者矿物质骨代谢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91例CK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指南推荐的CKD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CKD 1~2期32例(CKD 1~2期组)、CKD 3期67例(CKD 3期组)、CKD 4期79例(CKD 4期组)、CKD 5期213例(CKD 5期组)。比较4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糖尿病发生率)、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矿物质骨代谢指标{血钙、血磷、血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型碱性磷酸酶(BSALP)、骨钙素};分析CKD患者eGFR、部分矿物质骨代谢指标〔iPTH、25(OH)D3、BSALP、骨钙素〕的相关性;并计算CKD 3、4、5期组患者血钙、血磷、血钙磷乘积、iPTH达标率(达标率均参照KDOQI指南推荐的CKD患者矿物质骨代谢指标参考范围)。结果 CKD 3期组患者25(OH)D3低于CKD 1~2期组(P<0.05);CKD 4期组患者血磷、血钙磷乘积、iPTH、BSALP高于CKD 1~2期组,25(OH)D3低于CKD 1~2期组和CKD 3期组,骨钙素高于CKD 1~2期组和CKD 3期组(P<0.05); CKD 5期组患者血钙低于CKD 1~2期组、CKD 3期组、CKD 4期组,血磷、血钙磷乘积、iPTH、骨钙素高于CKD 1~2期组、CKD 3期组、CKD 4期组,25(OH)D3低于CKD 1~2期组和CKD 3期组,BSALP高于CKD 1~2期组、CKD 3期组(P<0.05)。eGFR与iPTH、BSALP、骨钙素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0.18、-0.43,P<0.05),与25(OH)D3呈正相关(r=0.34,P<0.05);iPTH与25(OH)D3呈负相关(r=-0.17,P<0.05),与BSALP、骨钙素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0.60,P<0.05);25(OH)D3与骨钙素呈负相关(r=-0.11,P<0.05),25(OH)D3与BSALP无直线相关关系(r=-0.10,P>0.05);BSALP与骨钙素呈正相关(r=0.25,P<0.05)。CKD 3、4、5期组患者血钙达标率分别为86.6%(58/67)、79.7%(63/79)和37.6%(80/213);CKD 3、4、5期组患者血磷达标率分别为82.1%(55/67)、69.6%(55/79)、46.0%(98/213);CKD 3、4、5期组患者血钙磷乘积达标率分别为100.0%(67/67)、97.5%(77/79)、76.5%(163/213);CKD 3、4、5期组患者iPTH达标率分别为43.3%(29/67)、26.6%(21/79)、39.0%(83/213)。CKD 3、4、5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达标的达标率分别为31.3%(21/67)、19.0%(15/79)、11.7%(25/213)。结论 早、中期CKD患者已存在矿物质骨代谢指标异常,且随着肾功能的恶化,iPTH、BSALP、骨钙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钙、血磷在CKD 4~5期变化明显;CKD 1~5期患者普遍存在25(OH)D3不足和缺乏现象,CKD 3~5期患者矿物质骨代谢指标符合KDOQI指南推荐参考范围的达标率很低,特别是iPTH。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双相障碍患者的多巴胺转运受体基因多态性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与脑奖赏环路的相关性研究
王豪杰1*,陈炜2,覃艳华2,李翔1,周妙平1
2017, 20(12): 1439-144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07
摘要
(
)
PDF for PC
(743KB) (
)
背景 随着当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双相障碍(BD)的临床研究。目的 探讨BD患者血清多巴胺转运受体(DAT)基因40 bp VNTR位点多态性和rs-fMRI与脑奖赏环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住院,年龄在20~50岁之间、性别不限、右利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BD患者90例,根据患者疾病分期分为BD躁狂相组(A组)32例、BD抑郁相组(B组)31例、BD缓解期组(C组)27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D组)。3组患者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然后使用NIH开发的脑功能数据处理平台分析rs-fMRI,针对不同的神经特征探讨局部一致性(ReHo)增强和减弱的区域;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4组外周血DAT基因40 bp VNTR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该位点的多态性和rs-fMRI与脑奖赏环路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rs-fMRI的ReHo显著增强的区域主要在腹侧纹状体、右侧前扣带回等,ReHo显著减弱的区域包括双侧楔前叶等;B组患者的ReHo显著增强的区域在右侧岛叶皮质、左额中回、左楔前叶等,而ReHo显著减弱的区域在小脑右前叶、右中央前回等;C组患者ReHo显著增强的区域主要在腹侧纹状体、右侧前扣带回、双侧海马,ReHo明显减弱的区域是脑桥、左中央后回、左额下回和右扣带回。4组受试者DAT基因40 bp VNTR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总体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组的杂合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BD与脑奖赏环路相关脑区的相关作用异常有关,但是二者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慢性肾脏病患者五聚素3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李艳春1,赵素梅1,李忠心1,李新1,张新1,徐晨1,刘婧1,黄静1,申珅1,贾小月2,孙倩美3*
2017, 20(12): 1444-144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08
摘要
(
)
PDF for PC
(736KB) (
)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未透析患者五聚素3(PTX3)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KD患者70例,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根据eGFR将患者分为CKD 1~3期组(A组,n=30)和CKD 4~5期组(B组,n=40)。另选取同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TX3,采用外周动脉张力检测技术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HI)。收集3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吸烟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E)、血红蛋白(HGB)、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TX3〕、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RHI),并分析CKD患者PTX3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SBP、MAP高于对照组(P<0.05);B组SBP、PP、MAP高于对照组、A组,DBP高于对照组(P<0.05)。A组NE、LDL-C、UA高于对照组,HGB、ALB低于对照组(P<0.05);B组NE、BUN、Scr、血磷、PTH高于对照组、A组,HGB、血钙低于对照组和A组,ALB低于对照组,LDL-C、UA高于对照组(P<0.05)。A组PTX3高于对照组,RHI低于对照组(P<0.05);B组hs-CRP、PTX3、内皮素高于对照组、A组,RHI低于对照组、A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X3与WBC(r=0.300,P=0.046)、NE(r=0.422,P=0.004)、Scr(r=0.320,P=0.032)、hs-CRP(r=0.342,P=0.022)、内皮素(r=0.307,P=0.036)呈正相关,与RHI(r=-0.374,P=0.011)呈负相关。结论 CKD患者PTX3与内皮素呈正相关,与RHI呈负相关。与hs-CRP相比,PTX3对于预测CK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不同频率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神经性病变的机制研究
高珊,孔立红*,余超超,姚国晋
2017, 20(12): 1449-145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09
摘要
(
)
PDF for PC
(1378KB) (
)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神经性病变的机制,为临床上采用电针治疗A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3-6月,选择健康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9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合格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2 Hz电针治疗组、30 Hz电针治疗组和50 Hz电针治疗组(每组15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2 Hz电针治疗组、30 Hz电针治疗组和50 Hz电针治疗组注射寡聚体Aβ1-42溶液建造AD模型。假手术组采用0.9 %氯化钠溶液建造假手术模型,并再次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确认造模成功。造模完成后,2 Hz电针治疗组采用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针刺百会穴、肾俞穴进行治疗,30 Hz电针治疗组和50 Hz电针治疗组除电针频率分别选择30 Hz和50 Hz外,其他所有参数和操作同2 Hz电针治疗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与2 Hz、30 Hz、50 Hz电针治疗组同样进行抓取,但不做任何处理后放回。治疗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大脑海马区、皮质区组织待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脑海马区、皮质区Tau蛋白及其磷酸化〔Tau(pS262)、Tau(pS396)、Tau(pS404)〕、14-3-3ζ、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脑海马区Tau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Tau(pS262)、Tau(pS396)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50 Hz电针治疗组Tau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2 Hz电针治疗组、30 Hz电针治疗组,Tau(pS262)、Tau(pS396)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2 Hz电针治疗组、30 Hz电针治疗组(P<0.05)。模型组大脑皮质区Tau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Tau(pS262)、Tau(pS404)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50 Hz电针治疗组Tau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2 Hz电针治疗组、30 Hz电针治疗组,Tau(pS404)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2 Hz电针治疗组、30 Hz电针治疗组(P<0.05)。模型组大脑海马区、皮质区14-3-3ζ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海马区AMP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50 Hz电针治疗组大脑海马区、皮质区14-3-3ζ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2 Hz电针治疗组、30 Hz电针治疗组,海马区AMP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2 Hz电针治疗组、30 Hz电针治疗组(P<0.05)。结论 不同电针治疗AD大鼠可能是通过调节Tau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以及相关蛋白(14-3-3ζ、AMPA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来改善AD大鼠的神经性病变,进而达到治疗AD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白介素18在颞下颌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
黄芳1,胡雅琳1,姜程今1,刘婧芳1,何韶衡2*,李志刚3*
2017, 20(12): 1457-146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0
摘要
(
)
PDF for PC
(699KB) (
)
目的 探究白介素(IL)-18在颞下颌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4月,3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组,每组6只。B组~E组在第1、21天时分别注射Ⅱ型胶原酶;从第1天开始,A组仅注射0.9%氯化钠溶液,B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C组注射IL-18,D组注射IL-18结合蛋白(IL-18BP),E组注射IL-18、IL-18BP。第25天,采集各组小鼠外周血、组织灌洗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巨噬细胞中白介素18受体(IL-18R)阳性表达率,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浆/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水平。结果 B组、C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18R阳性表达率大于A组(P<0.05);C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18R阳性表达率大于B组、D组、E组(P<0.05)。B组~E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巨噬细胞中IL-18R阳性表达率大于A组(P<0.05);C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巨噬细胞中IL-18R阳性表达率大于B组、D组、E组(P<0.05)。B组~E组小鼠外周血血浆中TNF-α、IL-1β水平高于A组(P<0.05);C组小鼠外周血血浆中TNF-α、IL-1β水平高于B组、D组、E组(P<0.05)。B组~E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上清液中TNF-α、IL-1β水平高于A组(P<0.05);C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上清液中TNF-α、IL-1β水平高于B组、D组、E组(P<0.05);D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上清液中TNF-α水平低于B组(P<0.05);E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上清液中TNF-α水平高于D组(P<0.05)。结论 IL-18能通过其受体IL-18R刺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TNF-α与IL-1β等炎性因子,从而参与颞下颌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推测IL-18R可能成为颞下颌关节炎的治疗靶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原花青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作用
金铉顺,李梦京,金石,张国杰,元奎昌*
2017, 20(12): 1463-146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1
摘要
(
)
PDF for PC
(809KB) (
)
目的 探究原花青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15年1-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20只健康雌性清洁级SD大鼠中选取15只为建模组,在其颈背部皮下埋置双氢睾酮(DHT)缓释片,并且定期更换DHT缓释片的同时,给予高脂饲料配方,给予充分的颗粒饲料和水,建立PCOS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其余5只大鼠为对照组,常规饲养。16周后,分别检测两组大鼠体质量、雄激素、瘦素、胰岛素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主动脉内膜病理情况,以验证PCOS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成功与否。将建模成功的15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原花青素组,各5只。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辛伐他汀组大鼠给予辛伐他汀片,原花青素组大鼠给予原花青素。治疗4周后,检测4组大鼠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脂代谢关键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肝脏X受体α(LXR-α)、法尼醇受体(FXR)〕mRNA表达水平。结果 建模组体质量、雄激素、瘦素、胰岛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主动脉内膜病理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建模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出现大量粥样斑块及胆固醇结晶。模型组TC、TG、L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TC、TG、LDL水平低于模型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模型组(P<0.05);原花青素组TC、TG、LDL水平低于模型组,TC、LDL水平低于辛伐他汀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模型组(P<0.05)。模型组PPAR-γ、HMG-CoA还原酶、FXR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PPAR-γ、HMG-CoA还原酶、ABCA1、LXR-α、FXR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HMG-CoA还原酶、ABCA1、LXR-α、FXR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原花青素组PPAR-γ、HMG-CoA还原酶、ABCA1、LXR-α、FXR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模型组,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水平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4组大鼠主动脉内膜病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出现大量粥样斑块及胆固醇结晶;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缩小,同时胆固醇结晶也减少;与辛伐他汀组相比,原花青素组大鼠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缩小更多,同时胆固醇结晶也减少更多。结论 原花青素可改善PCOS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脂代谢水平并缩减动脉粥样斑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eNOS、CAV1、PI3K/Akt信号通路在同型半胱氨酸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纪昕,王鑫,岳晓乐,赵丹丹,郭玉楷,李永军*
2017, 20(12): 1469-147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2
摘要
(
)
PDF for PC
(706KB) (
)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小凹蛋白-1(CAV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同型半胱氨酸(Hcy)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1-6月采用组织贴块法分离SDF级SD大鼠胸主动脉中膜并传代培养VSMCs,取4~7代细胞用于实验。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00 μmol/L Hcy组、200 μmol/L Hcy组、500 μmol/L Hcy组,使用相应浓度Hcy(0、100、200、500 μmol/L)进行干预培养,采用Transwell法检测VSMCs迁移能力、MTT法检测VSMCs增殖情况〔以光密度(OD)值表示〕,硝酸还原酶法测定VSMCs 释放NO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VSMCs eNOS、CAV1、PI3K、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VSMCs穿膜细胞数与Hcy浓度呈正相关(r=0.582,P=0.020)。OD值与Hcy浓度呈正相关(r=0.620,P=0.015)。100、200、500 μmol/L Hcy组释放NO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NO(r=-0.479,P=0.028),eNOS蛋白表达水平(r=-0.544,P=0.033)与Hcy浓度呈负相关。NO与eNOS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1,P=0.009)。100、200、500 μmol/L Hcy组VSMCs CAV1、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CAV1蛋白表达水平(r=0.505,P=0.042),PI3K蛋白表达水平(r=0.428,P=0.030)、p-Akt蛋白表达水平(r=0.389,P=0.047)与Hcy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Hcy可能通过促进CAV1蛋白表达,抑制eNOS活性和NO释放,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诱导VSMCs的迁移和增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路径在肝纤维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组织中的作用及意义
马雪丰1,张景耀2,毛庆1,陈果1,秦德萍1,李傲2,3*
2017, 20(12): 1474-147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3
摘要
(
)
PDF for PC
(984KB) (
)
目的 观察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DDAH1)代谢轴在肝纤维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体内的变化情况,并探讨血清ADMA水平与肝纤维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9-12月,从40只SPF级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中随机抽取20只,将其平均分为溶剂对照组(A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B组);再将剩余的20只Sprague-Dawley大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C组)和模型组(D组),各10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慢性染毒和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分别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B组)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D组)。采用皮下注射等量花生油和单侧输尿管只分离不结扎的方法分别建立溶剂对照模型(A组)和假手术模型(C组)。A、B组大鼠分别于干预8周后,C、D组大鼠分别于干预2周后,采用Masson三色染色后计算肝、肾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肝、肾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采用改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ADMA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肾组织PRMT1、DDAH1表达水平。结果 A组、B组、C组、D组大鼠血清ADMA水平分别为(0.43±0.07)、(1.10±0.21)、(0.45±0.03)、(1.26±0.21)μmol/L。B组大鼠血清ADMA水平高于A组(t=6.32,P<0.05);D组血清ADMA水平高于C组(t=6.96,P<0.05)。血清ADMA水平与肝、肾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3、0.934,P<0.05)。血清ADMA水平与肝、肾组织Hyp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6、0.878,P<0.05)。B组大鼠肝组织PRMT1表达水平高于A组,DDAH1表达水平低于A组(P<0.05)。D组大鼠肾组织PRMT1表达水平高于C组,DDAH1表达水平低于C组(P<0.05)。结论 在肝纤维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状态下,PRMT1-ADMA-DDAH1代谢轴中PRMT1表达增高,而DDAH1表达减低,可导致血清ADMA水平升高,引起肝血窦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参与纤维化进程的启动和病理改变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社会情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叶睿雪,孙率,杨文博,吴玉菊,陈跃辉,周欢*
2017, 20(12): 1480-148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4
摘要
(
)
PDF for PC
(793KB) (
)
背景 婴幼儿的社会情感对其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目的 调查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的社会情感现状,分析影响婴幼儿社会情感的相关因素,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方法 2012年6月,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贫困农村地区为研究现场,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最终抽取9个县26个乡镇78个村的1 328例3~20个月婴幼儿看护人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由结构式问卷和婴幼儿社会情感量表(ASQ:SE)组成,并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结构式问卷包括婴幼儿人口学资料(性别、月龄、民族、家庭子女数、顺产儿或剖宫产儿、早产儿或非早产儿、出生地、家庭低保情况)、近2周内生病情况、家庭房屋价值以及婴幼儿母亲人口学资料(职业、受教育年限、认为最合适的开奶时间、早开奶情况、购买婴幼儿相关图书情况)。记录婴幼儿的社会情感现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婴幼儿社会情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 328份,最终完成问卷调查且为回收有效问卷1 302份,回收有效率98.04%。1 302例婴幼儿中男685例(52.61%),女617例(47.39%);3~8个月393例(30.18%),9~14个月493例(37.87%),15~20个月416例(31.95%);近2周内生过病的婴幼儿737例(56.61%),未生过病565例(43.39%);婴幼儿母亲:在家务农或带孩子1 179例(90.55%),在外打工123例(9.45%);受教育年限<9年991例(76.11%),≥9年311例(23.89%);认为最合适的开奶时间≤1 h 442例(33.95%),2~12 h 372例(28.57%),13~24 h 74例(5.68%),>24 h 414例(31.80%);早开奶445例(34.18%),未早开奶857例(65.82%);购买过婴幼儿相关图书53例(4.07%),未购买过1 249例(95.93%)。3~8、9~14、15~20个月婴幼儿ASQ:SE评分分别为(45.1±26.4)(59.0±30.3)(61.5±34.1)分。3~8、9~14、15~20个月婴幼儿存在社会情感问题的分别为190例(48.35%)、309例(62.68%)、252例(60.58%),即1 302例婴幼儿中共有751例(57.68%)婴幼儿存在社会情感问题。婴幼儿近2周内生病情况(β=7.62,P<0.001)、母亲职业(β=-7.80,P=0.038)、母亲受教育年限(β=-6.18,P=0.020)、母亲早开奶情况(β=-5.15,P=0.011)、母亲购买婴幼儿相关图书情况(β=-8.37,P=0.043)是婴幼儿ASQ:SE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社会情感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婴幼儿近2周内生病情况、母亲职业、母亲受教育年限、母亲早开奶情况、母亲购买婴幼儿相关图书情况是婴幼儿社会情感问题的影响因素,建议相关医务人员提高对以上因素的注意,积极营造适合婴幼儿成长的社会文化氛围,降低婴幼儿社会情感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内陆至沿海迁移人群甲状腺疾病的调查分析
王永森*,赵琳
2017, 20(12): 1486-149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5
摘要
(
)
PDF for PC
(718KB) (
)
目的 调查由内陆至沿海迁移人群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探讨迁移人群甲状腺疾病的流行趋势。方法 2016年1-6月,选取2006年以前部分随工作单位搬迁、由沧州市及其西部县搬迁至黄骅港并长期改居于黄骅港及周边地区10~20年的10个企、事业单位职工及随行配偶共2 357例为迁移组,上述企、事业单位未搬迁的职工及配偶共3 378例为原地组。分析两组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家庭人均年收入)。在此基础上比较两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甲状腺结节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患病率。两组均有部分甲状腺结节病患者行手术治疗并进行病理检查,比较其术后病理类型。由于条件限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两组中部分人员(迁移组92例、原地组84例)检测尿碘水平(时间:2016年3月),比较两组抽样人群的尿碘水平。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家庭人均年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迁移组CLT、GD患病率均高于原地组(P<0.05);迁移组和原地组甲状腺结节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迁移组中进行甲状腺结节病手术者166例,病理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89例(53.6%)、甲状腺腺瘤44例(26.5%)、甲状腺癌31例(18.7%)、其他2例(1.2%);原地组中进行甲状腺结节病手术者183例,病理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81例(44.3%)、甲状腺腺瘤80例(43.7%)、甲状腺癌20例(10.9%)、其他2例(1.1%);迁移组和原地组甲状腺结节病手术者术后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2,P=0.006)。迁移组抽样人群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49,P=0.020)。结论 由内陆至沿海迁移人群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增加,因此由内陆至沿海的迁移人群是一个需要格外关注和采取预防措施的群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磁共振波谱成像定量腰椎骨髓脂肪短中期的可重复性研究
孟雷1,李艳彬2*,董飞侠3,潘安光1
2017, 20(12): 1491-149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6
摘要
(
)
PDF for PC
(1168KB) (
)
目的 评价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定量腰椎骨髓脂肪短、中期的可重复性。方法 选择2015年3-6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温州市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女性(28.9~48.6岁)受检者30位,基线(即研究开始时)及6个月时测定受检者血25羟维生素D、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及雌二醇。于基线、6周及6个月时分别行3次MRS扫描,测定腰3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F)。由2位评定者独立测定FF,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不同时间点(短期和中期)MRS测定FF的精确性。结果 共22位受检者完成研究。评定者间与评定者内在基线、6周及6个月时测定FF的ICC为0.931~0.988。Bland-Altman法分析显示,评定者间、评定者内测定FF的差值均落于95%可信区间内。短期和中期MRS测定FF的ICC为0.856~0.944,变异系数为2.45%~4.72%。结论 短、中期MRS测定腰椎骨髓脂肪含量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蒲欢,吴蓉*,徐光,姚明华,赵丽霞,刘卉
2017, 20(12): 1495-149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7
摘要
(
)
PDF for PC
(1082KB) (
)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诊断为乳腺导管内病变的78例患者。分别统计出依据BI-RADS分类诊断的结果、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并进行分级矫正后诊断的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BI-RADS分类诊断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15例、恶性病变63例,其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7.0%、特异度为31.1%、正确率为59.0%。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38例、恶性病变40例,其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3.9%、特异度为80.0%、正确率为85.9%。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8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6,P<0.001)。结论 BI-RADS分类联合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纯BI-RADS分类,不降低灵敏度而提高特异度和正确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其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
郑入文1,代宏亮1,孙银屏1,谭中建2*
2017, 20(12): 1500-150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8
摘要
(
)
PDF for PC
(786KB) (
)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作为目前测定活体某一特定组织区域生化改变、能量代谢和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无创性检查技术,能从分子水平揭示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改变。随着3.0 T磁共振的发展,MRS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近10年国内外文献,对MRS技术及其在前列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前列腺疾病代谢物的特点及检测意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相关临床及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微小RNA-124在急性脊柱创伤所致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陈聚伍*,谢冕,任佳,孟宇
2017, 20(12): 1506-151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9
摘要
(
)
PDF for PC
(802KB) (
)
目的 探讨微小RNA-124(miR-124)对急性脊柱创伤所致急性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入院的45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并按照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中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残损分级(AISA分级)将患者分为脊髓完全损伤组(AISA分级A级)15例、脊髓不完全损伤组(AISA分级B、C、D级)15例、神经功能正常组(AISA分级E级)15例,另选取同期入院的急性四肢创伤患者15例为对照组。抽取各组患者创伤后24 h内外周静脉血并对其血浆miR-124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各组间miR-124、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完全损伤组、脊髓不完全损伤组的miR-124、TNF-α水平均高于神经功能正常组与对照组(P<0.05)。患者创伤后24 h外周静脉血miR-124、TNF-α诊断急性脊髓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8〔95%CI(0.890,1.000)〕、0.770〔95%CI(0.641,0.879)〕。结论 miR-124诊断急性脊髓损伤的特异度要优于TNF-α,今后可将miR-124作为诊断急性脊柱创伤后急性脊髓损伤的潜在检测标志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以"癫痫发作"起病的MELAS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王艳丽,孔庆霞*
2017, 20(12): 1511-151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20
摘要
(
)
PDF for PC
(1007KB) (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癫痫发作"是其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发病早期常被误诊。本文介绍了7例以"癫痫发作"起病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肌肉活检可见破碎红纤维,均可检测到线粒体DNA(mtDNA)A3243G突变,以期为以"癫痫发作"起病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巨幼细胞贫血合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腺瘤)一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王丽红1,张志华1,刘宝芹1,韩桂艳2,薛筠兴3,郝长来1*
2017, 20(12): 1516-151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21
摘要
(
)
PDF for PC
(741KB) (
)
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是血液内科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当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同时合并高钙血症时,很容易让血液内科医生想到多发性骨髓瘤。本文报道1例以重度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合并高钙血症为表现的巨幼细胞贫血合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并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合并高钙血症的认识,拓宽诊断思路,避免漏诊、误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结核引起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一例报道及诊断思路
崔士芳,吴乃君*,金秀平,魏雨田,徐莹
2017, 20(12): 1520-152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22
摘要
(
)
PDF for PC
(663KB) (
)
结核患者肺组织可分泌过多的抗利尿激素(ADH),并引起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的发生。本文总结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1例结核引起SIADH患者的诊断思路,患者为全身多发性结核,并伴有严重的低钠血症,结合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最终诊断为SIADH,提示临床对结核患者应及时完善影像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明确是否引起SIADH,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动脉粥样硬化与干燥综合征的关系:现有证据及可能机制
郭雨龙1*,刘爽2
2017, 20(12): 1523-152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23
摘要
(
)
PDF for PC
(659KB) (
)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干燥综合征(SS)是以外分泌腺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研究发现SS患者的AS风险显著升高,但其中具体机制尚未清楚。本综述总结现有研究证据,以明确SS与AS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可能的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王楠楠,白英龙*
2017, 20(12): 1527-153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24
摘要
(
)
PDF for PC
(663KB) (
)
肥胖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而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是胰岛素抵抗以及脂质代谢类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其发生机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脂肪组织慢性炎症的特征主要包括促炎因子表达量增多而抗炎因子表达量下降以及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大量浸润。本文就肥胖慢性炎症状态及与其相关联的几种慢性炎症机制进行简单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投稿查询
投稿指南
留言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