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16年 第19卷 第25期    刊出日期:2016-09-02
    专题研究
    Amanda Caroline Howe
    2016, 19(25):  3001-3002.  DOI: 10.15212/FMCH.2016.0111
    摘要 ( )   PDF for PC (4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曾微,李跃平,叶晶晶,王薇
    2016, 19(25):  3003-300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01
    摘要 ( )   PDF for PC (582KB) ( )  
    当前,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体系、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经成为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医疗联合体是我国目前分级诊疗的主要实现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及江苏、福建、安徽等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的医疗联合体模式进行对比与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各医疗联合体模式的特点与不足;并分析了北美、欧洲及东南亚等地代表性国家的医疗联合体模式的可借鉴之处,由此提出促进我国医疗联合体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常广明,王硕,孟德昕,魏洪娟,罗庆东,樊超,张淑娥,赵晓雯,孙涛
    2016, 19(25):  300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02
    摘要 ( )   PDF for PC (581KB) ( )  

    目的  了解全科医生离职倾向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拟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哈尔滨、大庆、绥化、黑河、大兴安岭和齐齐哈尔6个城市263个社区卫生服机构的全科医生,最终以参加黑龙江省卫生厅在齐齐哈尔举办的社区医务工作者培训现场的215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03-21,采用基本信息、职业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工作嵌入及离职倾向6个问卷在培训现场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后一次性收回。共发放问卷362份,回收有效问卷323份,其中全科医生填写问卷215份。全科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62.3%134/215)的全科医生有离职倾向。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职业成就、事业进展、职业收入、目标实现度、技能培养、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和工作嵌入对全科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工作嵌入对全科医生离职倾向有负向预测作用(b值分别为-0.05-0.93,P≤0.05);工作倦怠对全科医生离职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b=0.74,P<0.05)。 结论  2/3的全科医生报告自己具有离职倾向;工作倦怠是影响全科医生产生离职倾向的危险因素,工作年限以及工作嵌入是影响全科医生产生离职倾向的保护因素,缓解全科医生的工作倦怠、提高工作嵌入可有效降低其离职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吕春华,陈小俊,杨非衡,刘胜兰,倪娜娜,刘宝花
    2016, 19(25):  3009-301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03
    摘要 ( )   PDF for PC (556KB) ( )  
     目的  评估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 方法  于2014年9—11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根据城乡区别、地理位置、区域内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在北京市朝阳区抽取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方便抽样法在该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非患者居民51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居民进行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否知晓社区首诊制、是否接受社区首诊制及不接受原因、就诊体验、卫生服务重要性认识,以及对实施社区首诊制的建议。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11份,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为43.1%(220/51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年医疗支出、医保类型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自评健康状况及两周内是否患病、是否患慢性病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离家最近医疗机构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步行至相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需时间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社区首诊制认知情况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就诊过程方便程度、医疗设备、就诊环境、报销比例、药品种类满意度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服务态度、就诊时间、离家距离、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医疗费用、药品费用、治疗效果满意度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交通便利性重要性认识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服务态度、就诊过程方便程度、就诊时间、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医疗设备、就诊环境、医疗费用、药品费用、报销比例、转诊过程、与医生熟悉程度、治疗效果重要性认识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认为社区本身能力建设和服务水平有待改善,转诊机制有待完善。 结论  朝阳区居民的社区首诊制信访风险较高,相关政策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尚有待加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力,蒲川,成秋娴,李仪,蒋易芬
    2016, 19(25):  3014-301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04
    摘要 ( )   PDF for PC (552KB) ( )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本文总结了英美两国按绩效付费(pay-for-performance,P4P)的实施情况、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英美P4P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的制定、实施和反馈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蒋易芬,蒲川,张力
    2016, 19(25):  3020-302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05
    摘要 ( )   PDF for PC (553KB) ( )  

    目的  了解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研究现状,为建立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借鉴。 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纳入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绩效考核相关的文献。自制文献信息提取表,收集文献的基本特征,包括研究时间、研究来源、研究对象、研究类别、研究所在地、研究基金来源。在进一步筛选文献的基础上,收集文献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包括指标类型、建立评估体系的方法、考核周期、考核方式、考核维度。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根据检索策略共获得文献518条,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文献92条。从纳入的92条文献来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研究起步于2006年,20122014年纳入文献54条(58.7%);研究来源为科研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文献分别为28条(30.4%)、19条(20.7%);研究对象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文献分别为42条(45.6%)、39条(42.4%);研究类别为现状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文献均为23条(25.0%);研究所在地为东、西部地区的文献分别为50条(54.3%)、18条(19.6%);27条(29.4%)有基金支撑。进一步筛选纳入21条文献,其中绩效考核指标类型为以服务量、比例为主的文献共15条(71.4%);建立评估体系的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文献分析法的文献分别为13条(61.9%)、11条(52.4%);考核周期为半年、年度的文献均为3条(14.3%);考核方式为上级考核+自查的文献为12条(57.1%);考核维度为职能开展维度的文献为8条(38.1%)。 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研究起步较晚,缺乏乡镇卫生机构、卫生行政机构人员的参与,定量方法运用较少,考核方式与考核维度较单一,缺乏较长周期的考核,对绩效分配及影响因素的探索有待加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徐蕾,赵琦,朱敏杰,袁立,王蔷,江萍,徐飚
    2016, 19(25):  3024-302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06
    摘要 ( )   PDF for PC (561KB) ( )  

     目的  构建长宁区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家庭医生工作模式,规范家庭医生服务。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长宁区区属全部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者(主任、分管主任)共20人作为第一轮咨询专家;选取长宁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管理人员及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共40人作为第二轮咨询专家。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结果  第一轮专家咨询共发出问卷20份,有效回收问卷19份,有效回收率为95.0%;第二轮专家咨询共发出问卷40份,有效回收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为97.5%。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894,熟悉程度系数为0.905,权威程度系数为0.900。第一轮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21(χ2=12.11,P>0.05);第二轮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42(χ2=49.76,P<0.05)。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一级指标7项,分别为资料信息化管理、签约、基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签约与医疗服务、满意度、医疗费用,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29项。 结论  构建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较好地涵盖了目前家庭医生工作的重点,可作为近阶段评估家庭医生服务、改进服务提供机制、完善服务内涵的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沈莹,蔡雨阳,方佳圆,杨辉,施榕
    2016, 19(25):  3029-303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07
    摘要 ( )   PDF for PC (585KB) ( )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成员绩效考核实施现况。 方法  首先按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进行分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上海市中心城区抽取3个区(浦东新区中心城区、徐汇区、杨浦区)、城乡结合部抽取2个区(浦东新区城乡结合部、宝山区)、郊区抽取2个区(浦东新区郊区、奉贤区)。对5个区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每个抽中的中心城区抽取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乡结合部地区和郊区各抽取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全部家庭医生、团队护士和公卫医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6—8月,调查者携带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定地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绩效考核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836份,回收问卷797份,回收有效问卷79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7%。 结果  792例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成员中,家庭医生、团队护士、公卫医生的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医生、团队护士、公卫医生绩效考核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岗位、行政区的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职称、地区、行政区及浦东新区不同地区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岗位、职称、地区、行政区及浦东新区不同地区人员绩效考核工资占工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频率以月度考核为主,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率高,但是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依据和绩效工资占工资比例偏低,绩效考核效果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芳,魏琳,王珊珊,黄斌
    2016, 19(25):  3034-303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08
    摘要 ( )   PDF for PC (1130KB) ( )  
    目的  评估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联合血清学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11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5例,应用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LSM),测定ALT、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ⅢNP)〕,并计算AST/ALT、APRI、FIB-4。以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FibroTouch和上述血清学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筛选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求出预测概率,并结合双正态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联合诊断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结果  LSM、AST/ALT、HA、LN、CⅣ、PⅢNP、APRI、FIB-4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AST、TBIL、PT、PLT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LSM、AST/ALT、HA、APRI、FIB-4与肝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735、0.246、0.560、0.238、0.378,P<0.05)。LSM、AST/ALT、HA、APRI、FIB-4对肝纤维化S≥2期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0.602、0.798、0.647、0.693;对肝纤维化S≥3期评估的AUC分别为0.881、0.637、0.819、0.654、0.702;对肝纤维化S4期评估的AUC分别为0.876、0.647、0.735、0.609、0.73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SM、HA是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P<0.05)。由此得出的预测概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s=0.890,P<0.05),且其对肝纤维化S≥2期、S≥3期及S4期评估的AUC分别为0.934、0.938、0.981。 结论  FibroTouch联合HA可以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是一种简便、无创、高效的诊断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志军,李立杰,周建芝,刁增利,黄宇玲,刘铁楠,李素新
    2016, 19(25):  3040-304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09
    摘要 ( )   PDF for PC (575KB) ( )  
    目的  检测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随访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住院发生情况。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CHD患者27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n=134)和不合并糖尿病组(n=136)。记录患者临床情况,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率等,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测定两组患者6-K-PGF1α水平。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MACE发生及再住院情况。 结果  两组性别、有无介入治疗、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冠状动脉病变数、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组6-K-PGF1α水平低于不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数、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数、hs-CRP水平、收缩压与6-K-PGF1α水平均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8、-0.155、-0.139、-0.120,P<0.05)。其中对于合并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数、BMI、hs-CRP水平、TC水平与6-K-PGF1α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4、-0.179、-0.146、-0.126,P<0.05);对于不合并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数、收缩压、hs-CRP水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数与6-K-PGF1α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1、-0.193、-0.176、-0.175,P<0.05)。两组MACE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糖尿病组再住院率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HD合并糖尿病患者6-K-PGF1α水平较低,再住院风险增加。因此,对于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进一步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志军,李立杰,周建芝,刁增利,黄宇玲,刘铁楠,李素新
    2016, 19(25):  3040-304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09
    摘要 ( )  
    目的  检测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随访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住院发生情况。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CHD患者27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n=134)和不合并糖尿病组(n=136)。记录患者临床情况,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率等,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测定两组患者6-K-PGF1α水平。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MACE发生及再住院情况。 结果  两组性别、有无介入治疗、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冠状动脉病变数、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组6-K-PGF1α水平低于不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数、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数、hs-CRP水平、收缩压与6-K-PGF1α水平均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8、-0.155、-0.139、-0.120,P<0.05)。其中对于合并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数、BMI、hs-CRP水平、TC水平与6-K-PGF1α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4、-0.179、-0.146、-0.126,P<0.05);对于不合并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数、收缩压、hs-CRP水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数与6-K-PGF1α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1、-0.193、-0.176、-0.175,P<0.05)。两组MACE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糖尿病组再住院率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HD合并糖尿病患者6-K-PGF1α水平较低,再住院风险增加。因此,对于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进一步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黎,李燕
    2016, 19(25):  3046-305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10
    摘要 ( )   PDF for PC (609KB) ( )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与骨骼肌减少症(sarcopeniaSAR)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310月—20154月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OP患者390例。根据是否合并SAR,将纳入患者分为合并SAR组(n=286)和未合并SAR组(n=104)。患者均进行体格检查、骨密度和身体组织成分检测及实验室检查,并分析血清125-OH)2D3与SAR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合并SAR组患者血清125-OH)2D3高于合并S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女性OP患者血清125-OH)2D3与步速、握力呈正相关(P<0.05),而与四肢骨骼肌量指数(ASMI)不相关(P>0.05);血清125-OH)2D3与雌二醇(E2)、睾酮(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介素10IL-10)呈正相关(P<0.05),与活性氧(ROS)、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呈负相关(P<0.05),而与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不相关(P>0.05)。 结论  OP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部分SAR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相关,可能是早期预测和评估SAR的指标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江志,杨理明,陈波,张洁,宁泽淑,郭峰
    2016, 19(25):  3051-305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11
    摘要 ( )   PDF for PC (611KB) ( )  

    目的  探讨补体水平随病程的改变情况及其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儿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71月—2013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OMG患儿134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A(<30 d,n=48)、B30 d~,n=44)、C36个月,n=423组。3组患儿均采用同一治疗方案(即嗅吡斯的明加激素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体液免疫IgGIgAIgMIgE及补体3C3)、补体4C4)水平,采用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QMG)评价OMG疗效。 结果  3IgGIgAIgMIgEC4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3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QMG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QM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与病程呈负相关(rs=-0.235,P<0.05);C4与病程无相关性(rs=-0.140,P>0.05)。将3组数据合并后对治疗前后QMG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均未得到回归方程。3组数据合并后对C3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方程:C3=1.064-0.001×病程。 结论  病程对C3有一定影响,而对C4无明显影响;C3C4水平短期内对OMG患儿疗效的影响不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育珊,王森路,刘畅,江艳,陈玉莲,姚华
    2016, 19(25):  3056-306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12
    摘要 ( )   PDF for PC (565KB) ( )  

    目的  了解医务工作者的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状况,并探讨健康体适能对其的影响。 方法  201612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工作者627例。根据《2011年医改重大专项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由项目实施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对医务工作者进行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和健康体适能测试。 结果  627例医务工作者中,脑卒中高危人群173例(27.6%),非脑卒中高危人群454例(72.4%)。是否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医务工作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医务工作者的BMI、握力、肺活量、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距离、单脚站立时间、纵跳高度、仰卧起坐/俯卧撑频率、体脂肪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选择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医务工作者中,是否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医务工作者的BMI、肺活量、体脂肪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握力、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距离、单脚站立时间、选择反应时间、纵跳高度、俯卧撑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医务工作者中,是否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医务工作者的BMI、握力、肺活量、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距离、单脚站立时间、仰卧起坐频率、体脂肪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选择反应时间、纵跳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240岁医务工作者中,是否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医务工作者的BMI、握力、肺活量、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距离、选择反应时间、纵跳高度、仰卧起坐/俯卧撑频率、体脂肪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脚站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160岁医务工作者中,是否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医务工作者的BMI、握力、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距离、单脚站立时间、体脂肪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活量、选择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务工作者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比例较高,健康体适能对其有一定影响,建议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健康体适能测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霄鹏,胡志娟,孟爱宏,贾晓梅,段国辰,王志康,赵庆涛
    2016, 19(25):  3061-306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13
    摘要 ( )   PDF for PC (769KB) ( )  

    目的  通过观察复发和非复发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CL20CCR6的表达情况,探讨CCL20CCR6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092月—2011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62例,根据随访期间的复发转移情况分为复发组(n=50)和非复发组(n=11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CL20CCR6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CL20CCR6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CL20CCR6蛋白的表达。 结果  CCL20在肺腺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CCR6在肺腺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二者在肺腺癌癌旁组织中均无明显表达。复发组CCL20CCR6高表达率〔CCL203876.0%)比98.0%);CCR63366.0%)比76.3%)〕和染色指数〔CCL20:(150.4±10.2)比(62.5±8.5);CCR6:(134.4±11.3)比(58.0±9.5)〕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CCL20CCR6 mRNA表达较非复发组分别增加82.3%56.4%CCL20CCR6蛋白表达较非复发组分别增加292.0%1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CL20CCR6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专题研究
    刘浩然,汤少梁
    2016, 19(25):  3078-308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16
    摘要 ( )   PDF for PC (542KB) ( )  
    目的  评价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优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我国东部的山东、江苏、广东,中部的安徽、湖北、湖南,西部的重庆、甘肃、四川9个样本省市,采用TOPSIS法与秩和比(RSR)法评价其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现状。数据来源于2011-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及《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从中提取2010-2013年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关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全民健康覆盖(UHC)测度维度(包括经济可负担、服务可提供、服务可获得、体系有效性)来评价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现状。结果  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排名后3位的省市分别为中部的安徽和西部的重庆、甘肃,而同为西部的四川排名第2;RSR法评价结果显示,排名后3位的省市分别为东部的江苏和西部的重庆、甘肃,而同为西部的四川排名第2。结论  国家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在东、中、西部区域间及区域内部均存在差异,其中东、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内部差异最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雁灵,曹文君
    2016, 19(25):  3082-308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17
    摘要 ( )   PDF for PC (1024KB) ( )  
    目的  综合评价2007-2013年山西省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方法  于2015年12月,以原卫生部2008-2013年《卫生统计年鉴》为基础,获取山西省2007-2012年的儿童保健工作相关数据;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版的《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为基础,获取山西省2013年的儿童保健工作相关数据。主要指标包括:低出生体质量儿比重、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比重、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分别采用TOPSIS法和密切值法,对山西省2007-2013年的儿童保健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TOPSIS法的评价结果显示,2007-2013年山西省各年份指标值与最优值和最劣值的相对接近程度Ci由高到低依次为2012、2013、2011、2009、2010、2008、2007年。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显示,2007-2013年山西省各年份评价指标的密切值ci由低到高依次为2012、2013、2011、2009、2010、2008、2007年。结论  山西省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最好的年份是2012年,最差为2007年。TOPSIS法和密切值法均可用于对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晓霞,吴燕,王君燕,苏华林,徐东丽
    2016, 19(25):  3085-308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18
    摘要 ( )   PDF for PC (562KB) ( )  
    目的  评价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效率,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分别构建慢性病管理、传染病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服务模型,对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类型服务提供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闵行区有3家(江川、龙柏、七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传染病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方面均达到服务有效状态,有效率为23%。在10家非服务有效状态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仅有3家是由单纯规模效率低下引起,其余7家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引起。在慢性病管理方面,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有效决策单元,有效率为31%;在传染病管理方面,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有效决策单元,有效率为62%;在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方面,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有效决策单元,有效率为69%。结论  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尤其是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服务效率,建议改进管理机制、激励工作人员,使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郭丽君,鲍勇,沈婉婉,冯晋,孙炜,戴红勤,王泽洲
    2016, 19(25):  3090-309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19
    摘要 ( )   PDF for PC (581KB) ( )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的技术现状,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在上海市黄浦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随机抽取在岗医师43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医务人员中医"治未病"认知与发展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医务人员一般资料、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认知情况、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知识和技能现状等,共回收有效问卷403份。结果  403名社区医务人员中,215名(54.8%)认为中医"治未病"知识和技能主要来源于继续教育,211名(52.4%)在工作中会使用中医"治未病"技术,254名(74.3%)认为中医"治未病"主要用途为预防保健,207名(51.9%)对自己的中医"治未病"理论知识感到满意,278名(69.3%)认为中医"治未病"技能有待提高,290名(72.0%)希望培养途径为继续教育和进修。近3年来,382名(94.8%)社区医务人员未接受过相关外出进修,329名(81.7%)未参加过相关学术会议,254名(63.0%)未参加过相关培训班,366名(90.8%)未参加过相关非学历教育。不同岗位、职业及不同中医"治未病"知晓情况、理解程度、必要性认识及实施信心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技能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技术有待加强,建议大力推广中医"治未病"技术,加强相关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提升医务人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素养,同时开发适宜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雷晓盛,刘朝杰,官翠玲,王雪莹
    2016, 19(25):  3094-309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20
    摘要 ( )   PDF for PC (591KB) ( )  
    目的  了解武汉市居民的中医药利用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武昌区、江汉区及洪山区抽取居民307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对中医药的利用情况、对中医药的认知和态度、对中医药的需求。共发放问卷307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6%。结果  患病后,171例(55.9%)居民选择西医治疗,44例(14.4%)选择中医治疗,91例(29.7%)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306例居民均接受过中医药服务,其中166例(50.3%)主要治疗肌肉损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245例(80.1%)认为中医药治疗有效,202例(66.0%)支持中医药发展,154例(50.3%)希望了解养生保健、美容减肥知识。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中医药价格看法,以及是否支持中医药发展、是否愿意参加中医药知识学习居民的医疗形式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接受中药饮剂,以及不同中医药疗效、中药对日常生活影响、对中药喜好程度、对中药种类了解程度居民的医疗形式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中药饮剂、中医药疗效、对中药喜好程度、对中药种类了解程度对居民选择医疗形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较高,但患病后选择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就诊意向并不理想。是否接受中药饮剂、中医药疗效、对中药喜好程度、对中药种类了解程度是居民选择医疗形式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齐玉玲,张秀敏,史秀欣,胡雨亭,高航,李伟
    2016, 19(25):  3099-310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21
    摘要 ( )   PDF for PC (555KB) ( )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8-10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威海、潍坊、聊城3个市18个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分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两部分。共发放问卷1 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208份,有效回收率为96.6%。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 208例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5.2±5.1)分,百分制得分为55.0分。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水平、配偶情况、居住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健身情况的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年收入水平、配偶情况、居住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健身情况是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不容乐观,且受教育程度、年收入水平、配偶情况、居住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健身情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田怀谷
    2016, 19(25):  3103-310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22
    摘要 ( )   PDF for PC (674KB) ( )  
    目的  探讨老年人自感健康、过度自信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14年7月-2015年1月,选取广州和深圳4个老年人居住较密集社区的老年人290例,采用自行编制的过度自信量表、自感健康量表和生命质量量表(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3个维度)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老年人自感健康、过度自信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82.8%(240/290)的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存在过度自信。64.1%(186/290)的老年人自感健康状况为一般或以下。82.8%(240/290)的老年人存在躯体健康问题。55.2%(160/290)的老年人在大部分时间没有觉得生活充实。79.3%(230/290)的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影响到社会生活。自感健康得分与过度自信、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得分均呈直线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3、0.470、0.497、0.400,P<0.05)。过度自信得分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得分均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3、-0.445、-0.432,P<0.05)。SEM分析结果显示,自感健康对过度自信、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对社会健康的直接影响不明显,但通过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对社会健康产生正向作用;过度自信对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有明显负向作用,对社会健康的直接影响不明显,但通过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对社会健康产生负向作用;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与躯体健康之间具有同向的影响作用。结论  自感健康是过度自信、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的正向预测因素。过度自信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的直接危险因素,并间接危害其社会健康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孙景贤,曾慧,潘露
    2016, 19(25):  3108-311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23
    摘要 ( )   PDF for PC (599KB) ( )  
    目的  探讨认知训练和穴位按摩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湖南省长沙市望月湖社区选取MCI老年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认知训练组、穴位按摩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社区常规服务,认知训练组在接受社区常规服务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训练,穴位按摩组在接受社区常规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比较3组干预前和干预3、6个月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评分。结果  共114例患者完成了干预,各组均为38例。3组完成干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个月,3组患者MMSE、MoCA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效果与时间在MMSE、MoCA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3、6个月后,认知训练组和穴位按摩组患者MMSE、MoCA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训练组和穴位按摩组患者MMSE、MoCA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训练和穴位按摩均可有效改善MCI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青松,尹旭,徐文硕,金宝城,吴建龙,文颂,俞炎平,王荣升
    2016, 19(25):  3112-311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24
    摘要 ( )   PDF for PC (2205KB) ( )  
    目的  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高表达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建库至2015年11月公开发表的骨肉瘤相关临床研究,语种限定为中英文。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MMP-2高表达与骨肉瘤预后关系的OR(95%CI),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0篇临床研究、1 180例受试者,其中包括MMP-2阳性骨肉瘤658例和MMP-2阴性骨肉瘤284例,MMP-2阳性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旁组织45例,MMP-2阴性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旁组织1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MMP-2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合并OR值为27.07〔95%CI(8.12,90.31),P=0.001〕;MMP-2高表达与骨肉瘤高外科Ennecking分期、肺转移、软组织浸润相关,合并OR值分别为7.54〔95%CI(4.38,13.00),P<0.001〕、4.78〔95%CI(2.02,11.34),P<0.001〕、5.74〔95%CI(2.58,12.80),P<0.001〕;MMP-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发病部位无明显相关性,合并OR值分别为1.06〔95%CI(0.90,1.24),P=0.955〕、1.54〔95%CI(0.97,2.43),P=0.915〕、1.30〔95%CI(0.86,1.95),P=0.955〕、1.22〔95%CI(0.56,2.65),P=0.885〕。敏感性分析提示各项统计结果可信。结论  MMP-2高表达与骨肉瘤高外科Ennecking分期、肺转移和软组织浸润有关,是骨肉瘤预后重要不利因素。进一步大型临床试验有助于证实本研究结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樊刚,王忠,王丽,段军仓,黄磊,李小雷
    2016, 19(25):  3120-312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5.025
    摘要 ( )   PDF for PC (1405KB) ( )  
    目的  系统评价预防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对多支血管病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NEJM,中国知网(CNKI)、CBM中关于PCI对多支血管病变STEMI患者预后影响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2001年1月-2015年7月,并根据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采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1.0统计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预防性PCI组和单纯罪犯血管PCI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再次PCI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率。结果  最终纳入合格文献9篇,总样本量为1 650例,均为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1)预防性PCI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低于单纯罪犯血管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46(0.32,0.67),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量>200例亚组〔OR(95%CI)=0.47(0.28,0.78),P<0.05〕、样本量≤200例亚组〔OR(95%CI)=0.46(0.25,0.85),P<0.05〕、随访时间>1年亚组〔OR(95%CI)=0.45(0.23,0.88),P<0.05〕、随访时间≤1年亚组〔OR(95%CI)=0.49(0.30,0.78),P<0.05〕中预防性PCI患者的MACE发生率均低于单纯罪犯血管PC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预防性PCI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单纯罪犯血管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52(0.35,0.77),P<0.05〕。(3)两组患者的再发心肌梗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0.67(0.30,1.51),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量≥149例亚组〔OR(95%CI)=0.54(0.25,1.15),P>0.05〕、样本量<149例亚组〔OR(95%CI)=1.14(0.18,7.11),P>0.05〕、随访时间>1年亚组〔OR(95%CI)=0.85(0.12,6.00),P>0.05〕、随访时间≤1年亚组〔OR(95%CI)=0.69(0.27,1.72),P>0.05〕中两组患者的再发心肌梗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预防性PCI组患者的再次PCI率低于单纯罪犯血管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37(0.28,0.50),P<0.05〕。(5)两组患者的行CABG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1.31(0.64,2.67),P>0.05〕。结论  与单纯罪犯血管PCI相比,预防性PCI可以减少多支血管病变STEMI患者的MACE发生率、死亡率及再次PCI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