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邮件订阅
图表库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入库情况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刊文
往期刊文
专辑专题
电子书(手机版)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
国际报告规范
投稿选刊平台
核心期刊目录
科研服务
专家中心
主编风采
专家风采
成为审稿专家
成为专题研究主持人
媒体平台
丁香园
健康界
知乎
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平台
Science Data Bank
ChinaXiv
伦理声明
出版伦理
医学伦理
版权与开放获取
同行评议
征订 & 广告
期刊订购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
格式规范-研究性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论文投稿介绍信与版权转让协议
格式规范-综述类论文
ORCID注册申请指南
Meta分析写作要点
队列研究写作要点
横断面研究写作要点
指标预测价值写作要点
动物实验写作要点
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X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2015年 第1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5-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Select
H型高血压的机制与防治
陈琦玲
2015, 18(11): 1229-123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01
摘要
(
)
PDF for PC
(1505KB) (
)
H型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病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10 μmol/L。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合并Hcy水平升高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75%的高血压患者合并血浆Hcy水平升高,给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本文从Hcy在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入手分析Hcy升高的原因,探讨H型高血压发生的机制,并创新性提出防治高Hcy血症的新策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的Meta分析
侯晓雯,王冲,陈欣,时景璞
2015, 18(11): 1232-123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02
摘要
(
)
PDF for PC
(2255KB) (
)
目的 综合评价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收集有关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为非脑梗死患者,检索时限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均为中文文献。结果显示,病例组H型高血压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0,95%CI(1.59,3.91),P<0.05〕。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OR=2.65,95%CI(1.52,4.63),P<0.05〕和无症状脑梗死〔OR=2.10,95%CI(1.14,3.87),P<0.05〕的发生均相关。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的人群中,病例组H型高血压发病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7,95%CI(1.41,3.66),P<0.05〕。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分析表明本研究结果稳定、可靠。结论 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相比,H型高血压发病率更高,提示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密切,H型高血压患者可能更易患脑梗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研究
刘时武,王喜玉,马建林,李斌
2015, 18(11): 1236-123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03
摘要
(
)
PDF for PC
(1857KB) (
)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一氧化氮(NO)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7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00 μmol/L,n=85)和对照组(Hcy<10.00 μmol/L,n=82)。两组患者均抽取肘静脉血10 ml,测定hs-CRP、MCP-1、sICAM-1、NO和6-K-PGF1α水平,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IMT。结果 H型高血压组Hcy、hs-CRP、MCP-1、sICAM-1及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6-K-PGF1α和NO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hs-CRP、MCP-1、sICAM-1与IMT呈正相关(P<0.05);NO、6-K-PGF1α与IMT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hs-CRP、MCP-1、sICAM-1与NO、6-K-PGF1α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存在炎性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并可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应采取措施积极干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其动态血压特点研究
唐娜娜,方险峰,刘中勇
2015, 18(11): 1240-124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04
摘要
(
)
PDF for PC
(2319KB) (
)
目的 观察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并从中医角度对H型高血压进行探究,分析H型高血压不同证型的动态血压特点,提出H型高血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及门诊H型高血压患者200例,将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虚血瘀证65例、痰湿壅盛证44例、阴虚阳亢证34例、肝火上炎证25例、气血亏虚证20例以及肝肾阴虚证1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血压昼夜节律、24 h平均脉压、血压变异性、血压负荷(收缩压负荷)。并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 不同证型的H型高血压血浆Hcy、24 h平均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534、34.225,P<0.001);其中肾虚血瘀证和痰湿壅盛证血浆Hcy和24 h平均收缩压高于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P<0.05)。不同证型的H型高血压24 h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287,P<0.001);其中肝火上炎证24 h平均舒张压高于肾虚血瘀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P<0.05)。不同证型的H型高血压24 h平均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615,P<0.001);其中肾虚血瘀证24 h平均脉压高于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P<0.05)。不同证型的H型高血压日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日间舒张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H型高血压收缩压负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057,P<0.001);其中肾虚血瘀证收缩压负荷均高于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在证型分布上以肾虚血瘀最多,肾虚血瘀证以及痰湿壅盛证Hcy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且肾虚血瘀证在24 h平均脉压、24 h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以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性方面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肾虚血瘀证对人体危害最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与海马体积及其神经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
虎子颖,赵志刚,袁慧娟,王梅云,张会峰,郑瑞芝,白岩
2015, 18(11): 1245-124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05
摘要
(
)
PDF for PC
(2413KB) (
)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海马体积及其神经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及同期于医院接受健康检查的非糖尿病患者。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测评认知功能,选择T2DM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T2DM-MCI组)25例,T2DM认知功能正常患者(T2DM-NC组)35例,糖耐量正常并认知功能正常对照者(NGT-NC组)25例进行比较研究。对受试者行磁共振海马成像及磁共振波谱采集,并计算海马体积,波谱分析海马内物质。结果 T2DM-MCI组MoCA量表评分〔(23.0±1.2)分〕与T2DM-NC组〔(27.9±1.3)分〕、NGT-NC组〔(28.1±1.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524,P<0.05)。T2DM-MCI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维度评分与T2DM-NC组、NGT-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MCI组双侧海马体积〔左(2.42±0.31)cm3、右(2.44±0.35)cm3〕均小于T2DM-NC组〔左(3.09±0.28)cm3、右(3.03±0.24)cm3〕、NGT-NC组〔左(3.22±0.23)cm3、右(3.13±0.2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NC组与NGT-NC组比较,双侧海马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MCI组双侧N-乙酸天门冬氨酸/肌酐(NAA/Cr)〔左(0.9±0.3)、右(0.9±0.2)〕低于T2DM-NC组〔左(1.1±0.3)、右(1.1±0.2)〕、NGT-NC组〔左(1.7±0.2)、右(1.8±0.2)〕,T2DM-NC组双侧NAA/Cr低于NGT-NC组(P<0.05)。T2DM-MCI组〔左(1.0±0.2)、右(1.1±0.2)〕、T2DM-NC组〔左(1.1±0.3)、右(1.1±0.3)〕及NGT-NC组〔左(1.0±0.2)、右(1.0±0.2)〕双侧胆碱复合物(CHO)/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MCI组双侧肌醇(MI)/Cr〔左(0.9±0.3)、右(1.1±0.2)〕高于T2DM-NC组〔左(0.7±0.2)、右(0.9±0.2)〕、NGT-NC组〔左(0.4±0.1)、右(0.4±0.2)〕,T2DM-NC组双侧MI/Cr高于NGT-NC组(P<0.05)。MoCA量表评分与左侧及右侧海马体积呈正相关(r=0.858、0.537,P<0.05)。结论 T2DM-MCI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均受到损害;T2DM认知功能障碍与海马体积缩小相关;NAA降低及MI的升高可能是导致海马体积缩小的物质基础;海马体积测定及磁共振波谱在T2DM-MCI诊断及疾病监测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远程血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
丁芸,戚德清
2015, 18(11): 1250-125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06
摘要
(
)
PDF for PC
(2331KB) (
)
目的 探讨远程血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将符合条件的360例患者纳入本次随访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实施远程血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于研究开始及研究的6、12、24个月时进行随访。随访时测定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脂,记录患者的用药处方及不良反应、靶器官损害、终点事件和因高血压以及相关疾病住院情况。结果 在不同随访时间点,两组组间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LVEF、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90.4%和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3级高血压、联合用药≥3种、不良反应、靶器官损害、终点事件和住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0%、11.4%、19.2%、7.2%、3.6%、18.6%,12.3%、23.4%、46.1%、16.9%、9.1%、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能显著提高血压的控制率,降低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和靶器官损害,有推广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基于脑电谱分析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变化的三年随访研究
随瑞斌,盛倩倩,陶华英
2015, 18(11): 1255-125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07
摘要
(
)
PDF for PC
(2379KB) (
)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脑功能随时间在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方面的变化特征。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0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具有记忆障碍主诉的MCI患者11例作为MCI组,征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均与之匹配的健康老年人14例作为HC组。分别于入选时和3年后对受试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记忆量表(CMS)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并采用数字化脑电记录系统,分别采集MCI组及HC组3年前后脑电信号。在Matlab 7.0平台上利用自编程序按以下的频率范围分别计算各频带功率:δ频带(2~4 Hz),θ频带(4~8 Hz),α频带(8~13 Hz),β频带(13~30 Hz)和γ频带(>30 Hz),并计算α相对功率比(αRPP)。结果 入选时和3年后,两组等值记忆商(MQ)、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后,两组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评分均低于入选时,MCI组联想学习评分低于入选时(P<0.05)。入选时,MCI组全脑、左半球、左额区、左颞区、左中央区、左顶区、左枕区αRPP均低于HC组(P<0.05);3年后,MCI组全脑、左半球、左颞区、左中央区、左枕区αRPP均低于HC组(P<0.05)。3年后,两组全脑、左半球、右半球、左额区、右额区、左颞区、右颞区、左中央区、右中央区、左顶区、右顶区、左枕区、右枕区αRPP均低于入选时(P<0.05)。入选时,MCI右半球、右额区、右颞区、右中央区、右顶区、右枕区αRPP均高于对侧(P<0.05)。结论 CMS中联想学习分测验得分可能是区分MCI和增龄性老化的敏感神经心理学指标。随着时间推进,MCI患者和正常老年人均出现増龄性脑功能减退,但MCI脑功能改变以优势半球功能受损更为显著,且出现更早,随病程进展可出现明显非优势半球功能减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王森路,郭妮娅,胡晓敏,陈学玲,胡晓远,马媛媛,倪明健
2015, 18(11): 1260-126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08
摘要
(
)
PDF for PC
(2314KB) (
)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MSM高危性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5—8月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通过现场、网络和社会小组方式招募年龄>18周岁、自述有同性性行为、自愿接受调查的MSM进行问卷调查、采血和检测。结果 共调查857例MSM,维吾尔族HIV阳性检出率为13.1%(14/107),高于汉族的7.2%(32/445)(χ2=3.922,P=0.048)。近6个月内发生同性性行为者804例(93.8%)、仅与固定同性发生性行为者173例(20.2%)、与同性和异性发生性行为者107例(12.5%),发生以上3种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38.3%(308/804)、77.5%(134/173)、28.0%(30/107);近6个月内购买、提供同性商业性行为者分别占3.9%(33/857)、1.8%(15/857),性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84.8%(28/33)、66.7%(10/15);HIV抗体检出率为8.3%(71/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6个月内发生同性性行为〔OR=5.820,95%CI(1.302,26.015)〕、近6个月内与非固定同性性伴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OR=2.475,95%CI(1.255,4.879)〕、梅毒感染阳性〔OR=4.208,95%CI(1.979,8.947)〕是乌鲁木齐市MSM 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MSM高危性行为普遍,不同民族MSM中HIV感染率、性行为方式有差异,人群活动隐蔽、高危性行为频繁和艾滋病预防服务缺乏是MSM HIV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对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研究
吴慧平,金献江,罗越,单小鸥,荣星
2015, 18(11): 1264-126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09
摘要
(
)
PDF for PC
(2424KB) (
)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对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ICPP女性患儿49例(ICPP组)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诊断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的女性患儿40例(PT组)和体检健康女童35例(健康组)为对照。入选儿童均清晨空腹采血,测定血清MMP-2、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N-MID)、25(OH)D3水平。结果 各组MMP-2、P1NP、N-MI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CPP组MMP-2、P1NP、N-MID水平高于PT组和健康组,PT组MMP-2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MMP-2水平分别与P1NP、β-CTX及N-MID呈正相关(r=0.438、0.260、0.347,P<0.01);P1NP水平与N-MID呈正相关(r=0.657,P<0.01)。MMP-2及骨代谢标志物对ICPP诊断价值的ROC曲线显示,MMP-2曲线下面积最大,取临界值为186 μg/L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800,灵敏度为0.848,特异度为0.952,阳性预测值为0.966,阴性预测值为0.800,OR=110.65。MMP-2及骨代谢标志物对PT诊断价值的ROC曲线显示,MMP-2曲线下面积最大,取临界值为164 μg/L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542,灵敏度为0.590,特异度为0.952,阳性预测值为0.958,阴性预测值为0.556,OR=28.75。MMP-2及骨代谢标志物对ICPP与PT鉴别诊断的ROC曲线显示,N-MID曲线下面积最大,取临界值为113 μg/L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322,灵敏度为0.758,特异度为0.564,阳性预测值为0.585,阴性预测值为0.709,OR=3.45。结论 MMP-2及骨代谢标志物对ICPP的诊断及与PT的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成人开颅手术压疮的风险因素研究
宋文静,管晓萍,李蓉,张利岩
2015, 18(11): 1270-127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10
摘要
(
)
PDF for PC
(2290KB) (
)
目的 探讨成人开颅手术压疮的风险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者科学筛选手术压疮的高危人群,制定预防手术压疮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03-10至2014-05-10在北京武警总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住院并接受开颅手术的成人患者124例。采用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意识状况及肢体活动力、手术时间、术中体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况分级、术中皮肤护理措施、是否急诊手术、术后皮肤状况等资料。根据患者出手术室时皮肤是否出现压红或压疮分为压疮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手术压疮的风险因素。结果 压疮组56例,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术前血红蛋白、性别、术中体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意识状况、肢体活动力、ASA分级、术中皮肤护理措施和急诊手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4.0 h、有糖尿病史是成人开颅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重科学筛选手术压疮的高危人群,手术时间≥4.0 h、有糖尿病史是成人开颅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提高手术压疮防控的护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缬沙坦对膀胱癌细胞表达的影响
霍倩,杨德林,杨定芳,颜汝平,王海峰,韦海荣,丁祥黎,唐钊然
2015, 18(11): 1274-127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11
摘要
(
)
PDF for PC
(3432KB) (
)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不同侵袭能力的膀胱癌细胞株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1型受体(AT1R)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三株不同侵袭能力的细胞株EJ-M3、EJ、BIU-87进行培养,使用10-2、10-3、10-4、10-5、10-6、10-7、10-8、10-9 mol/L缬沙坦的1640培养液作用于细胞株,采用细胞生长状态测定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确定最终药物浓度。根据细胞株不同分为EJ-M3组、EJ组、BIU-87组,每组细胞分为实验亚组和对照亚组,实验亚组加入含有10-3 mol/L缬沙坦的RPMI-1640培养液,对照亚组仅加入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培养48 h后抽提相应蛋白和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AT1R、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AT1R、MMP-2和MMP-9基因的相对表达。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检测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依据MTT实验测定出的生长曲线选择浓度为10-3 mol/L的缬沙坦作为最终药物浓度。Western blotting电泳结果显示,AT1R、MMP-2、MMP-9在3个细胞株中均有表达,但均较对照亚组表达明显降低。3组细胞株对照亚组AT1R、MMP-2、MMP-9 mRNA相对表达均高于实验亚组(P<0.05)。3组细胞株实验亚组细胞迁移距离短于对照亚组(t=7.24、6.14、4.30,P<0.01)。3组细胞株实验亚组侵入细胞数量较对照亚组少(t=6.24、4.33、2.81,P<0.01)。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AT1R表达,进而抑制MMP-2和MMP-9表达。AT1R抑制剂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抑制膀胱癌转移和延长膀胱癌患者生存期的药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对肠梗阻术后病情判断的意义
刘艳辉
2015, 18(11): 1280-128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12
摘要
(
)
PDF for PC
(1926KB) (
)
目的 探讨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对肠梗阻术后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2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肠梗阻患者376例,其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者324例,为对照组;出现并发症者52例,为试验组,分别为感染11例,肠道功能障碍16例,血糖紊乱8例,吻合口破裂及瘘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例,肠系膜动脉栓塞4例。分别无菌采集患者术后第1、3、5、7、14天静脉血3 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AGEs水平。结果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血浆AGE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术后第1、14天,两组血浆AG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天,试验组血浆AGE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第3天血浆AGEs水平高于术后第1天(P<0.05)。不同肠梗阻并发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血浆AGE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术后第3、5、7天,不同肠梗阻并发症患者血浆AGE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感染患者血浆AGEs水平均高于其他并发症类型者(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肠梗阻并发症类型患者术后第3天血浆AGEs水平均高于术后第1天(P<0.05)。结论 监测肠梗阻术后患者血浆AGEs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并且当患者血浆出现高浓度AGEs时,应当高度怀疑存在局部或全身感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循因医学的研究思路探讨
何俊余
2015, 18(11): 1284-128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13
摘要
(
)
PDF for PC
(2075KB) (
)
现代医学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如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的改变导致许多新发或再发传染病不断涌现,老龄化的到来导致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多种变化。“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因认识等方面的局限性,无法解决现代医学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随机对照试验(RCT)是证据的主要来源,但RCT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某些领域以RCT为基础的证据极少;甚至受某些制药企业控制并资助的研究“证据”不真实,或将不合理的诊断合法化,由此引发了危机。临床证据不可靠,医学研究领域存在更加重视“原理证据”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以揭示疾病和治疗手段的本质机制并应用这些本质机制来指导临床为目的,并最终揭示生命本质机制的循因医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探讨了循因医学的研究思路,探讨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儿科门诊就诊现况调查及分析
姚弥,齐建光,闫辉,姜玉武,郑家强
2015, 18(11): 1288-129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14
摘要
(
)
PDF for PC
(562KB) (
)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儿科门诊就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分层诊疗、优化就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10-11 8:00~21:0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儿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及其家属、接诊医生进行调查。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统一设计调查表格,收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包括患儿就诊的门诊类型、挂号方式、等待时间、接诊时间、就诊原因、就诊次数、就诊距离、病程、疾病诊断、治疗方式,家长与医生对患儿病情严重评估等信息。结果 共调查279位患儿家属,患儿就诊时专家门诊占45.5%(127/279),普通门诊占54.5%(152/279);就诊时以挂号为主,占96.0%(268/279);患儿就诊等待时间平均为30(10,60)min。因本次疾病首诊的患儿占46.9%(131/279),多次就诊的患儿占53.1%(148/279)。279例患儿就诊原因前5位分别是发热(69例,24.7%)、咳嗽(67例,24.0%)、复诊(39例,14.0%)、仅开药(25例,9.0%)、腹泻(13例,4.6%)。普通门诊因仅开药患儿就诊率明显高于专家门诊(P<0.05);夜间门诊因发热、腹泻就诊率明显高于日间门诊(P<0.05)。279例患儿疾病诊断前5位分别是上呼吸道感染(107例,38.4%)、支气管炎(30例,10.8%)、肺炎(29例,10.4%)、腹泻病/胃肠炎(26例,9.3%)、癫痫(12例,4.3%)。夜间门诊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病/胃肠炎就诊率均高于日间门诊(P<0.05)。患儿以单纯口服药物治疗为主,为175例(62.7%),回家观察35例(12.5%),静脉输液32例(11.5%),单纯雾化吸入17例(6.1%),转至专家12例(4.3%),住院治疗8例(2.9%)。夜间门诊单纯口服药物率高于日间门诊(P<0.05)。49.1%(137/279)的家属认为看病很容易/容易,35.8%(100/279)认为一般,15.1%(42/279)认为很困难/困难。患儿家属和医生对患儿病情评估轻重存在差异(χ2=7.803,P<0.05)。279例患儿中,接诊医生建议可就诊于合格的初级医疗机构的患儿占60.2%(168/2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复诊、病程(≥7 d)、家属及医生对于病情轻重的评估、治疗方式是影响医生评估患儿能否就诊于初级医疗机构的因素(P<0.05)。结论 该三甲医院普通儿科门诊承担大量儿童初级医疗服务任务,多种因素影响患儿家属选择就诊地,建议加强该区域初级医疗机构人员培训,进行家长教育,制定相应政策,实行安全有效的分层诊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成都市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挂号时间分布特征
李运明,吴凡,郑驰,侯凯文,王魁英,孙年怡
2015, 18(11): 1293-129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15
摘要
(
)
PDF for PC
(1686KB) (
)
目的 全面了解成都地区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挂号时间分布特征,为医院门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成都军区总医院2010—2013年门诊患者数据,采用医院管理统计方法,分析门诊患者挂号时间(季度、月、周及日)分布情况。结果 2010—2013年,累计接诊303.6万门诊患者,第四季度门诊患者挂号量所占构成比最高(82.1万次,占27.0%),第一季度所占构成比最低(61.9万次,占20.4%)。7、11、10月门诊患者挂号量居前三位,分别为28.7、28.3、27.4万人次;2、1、6月居后三位,分别为17.5、19.1、24.9万人次。一周内,星期一门诊患者挂号量最高(占19.5%),星期日最低(占7.6%)。一日内,门诊患者挂号量呈现大小两峰分布,上午8~9时挂号人数最多(占22.3%),下午14~15时挂号人数最多(占8.0%)。结论 一年内该医院门诊患者挂号量第四季度最多,12个月中7月份挂号量最多,一周内星期一挂号量最多,一日内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高峰。采集医院信息系统门诊诊疗信息,全面调查门诊患者挂号时间分布特征,可为预测年度门诊量、引导患者错峰就诊等门诊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严重脓毒症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申贵,肖贞良
2015, 18(11): 1297-130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16
摘要
(
)
PDF for PC
(1965KB) (
)
严重脓毒症是感染导致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早期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否合理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除了考虑宿主情况、感染部位和当地细菌感染流行病学情况外,还要考虑药物的药动学因素。本文就严重脓毒症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效果探讨
丁国娟,吕铁
2015, 18(11): 1300-130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17
摘要
(
)
PDF for PC
(1857KB) (
)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参照2008年国际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序贯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肺损伤评分(Murray评分)、血流动力学〔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ib)、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h)〕、MIP-2、PCT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SOFA及APACHE Ⅱ、Murr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FA及APACHE Ⅱ、Murr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ESR、Fib、nbl和nb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Fib、nbl和nbh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IP-2和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IP-2和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2/3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3/3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642)。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有潜在再出血风险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目标研究
王峰,柴艳芬
2015, 18(11): 1304-130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18
摘要
(
)
PDF for PC
(1417KB) (
)
目的 探讨有潜在再出血风险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合理液体复苏目标。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复苏目标:平均动脉压55~65 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95 mm Hg,26例〕和对照组(复苏目标:平均动脉压66~75 mm Hg,收缩压<105 mm Hg,22例)。记录患者补液前及补液后12、24、48、72 h血管外肺水(EVLW)及血乳酸水平,ICU住院时间、达液体负平衡时间,再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及28 d死亡情况。结果 两组EVLW及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达液体负平衡时间分别为8.7、5.2 d,与对照组11.3、6.9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3、2.036,P<0.05)。观察组再出血、MODS、ARDS发生率分别为15.4%、15.4%和11.5%,低于对照组的40.9%、45.5%和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1、5.215、4.157,P<0.05)。结论 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55~65 mm Hg且收缩压<95 mm Hg范围内,对于有潜在再出血风险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是合理、安全、有效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马慧娟,杨敬春
2015, 18(11): 1307-131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19
摘要
(
)
PDF for PC
(2048KB) (
)
常规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难度,超声弹性成像可根据结节组织之间的硬度差异来鉴别其良恶性,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超声弹性成像包括瞬时超声弹性成像、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本文对以上几种方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双源CT对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王亚宁,时高峰,杜煜,王琦
2015, 18(11): 1311-131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20
摘要
(
)
PDF for PC
(1490KB) (
)
目的 探讨双源CT对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50例肾上腺结节患者均使用双源CT对病灶进行平扫。测定融合图像中病灶的CT值;选择“mono energy”软件测量后得到能谱曲线,并计算其斜率。同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手术或病理确诊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22例,肾上腺转移瘤28例。经双源CT检查,50例患者中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14例(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组),肾上腺转移瘤36例(转移瘤组)。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组与转移瘤组的融合图像平均CT值分别为(30.6±15.8)HU和(37.3±16.5)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P>0.05);两组能谱曲线平均斜率分别为(-0.23±0.12)、(0.37±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以能谱曲线斜率0.04为诊断阈值鉴别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与转移瘤时,曲线下面积为0.901、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81.8%。结论 双源CT诊断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和转移瘤的结果,与手术或病理确诊结果的符合程度较高,且经双源CT检查时,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的能谱曲线斜率高于转移瘤,因此双源CT能谱成像可能成为鉴别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与转移瘤的有用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外侧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假性自发性眼震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邹文琴,陈光辉
2015, 18(11): 1314-131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21
摘要
(
)
PDF for PC
(1442KB) (
)
目的 探讨外侧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LC-BPPV)患者假性自发性眼震(PSN)的临床特点,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3年8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LC-BPPV患者1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冷热试验和红外线视频眼动记录仪观察自发性眼震结果,将患者分为PSN组(34例)和非PSN组(165例)。患者均采用Barbecue翻滚试验治疗。结果 两组性别、LC-BPPV类型、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eotropic型和apogeotropic型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患侧耳和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eotropic 型和apogeotropic型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N组患者21例PSN方向与Barbecue翻滚试验卧位方向一致,症状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分别为7.6(1.7)d和8.1(2.1)d,7例PSN方向与Barbecue翻滚试验卧位方向不一致,症状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分别为11.7(2.2)d和12.2(1.9)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3.718,P=0.421;Z=3.542,P=0.52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SN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治疗时间的因素(P<0.05)。结论 单侧前庭无病变的LC-BPPV患者在坐位时亦可出现自发性眼震,PSN的发生提示LC-BPPV患者需更长的治疗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临床路径中的药学服务研究
李峥嵘,王凌,石增成,李俊生
2015, 18(11): 1317-132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22
摘要
(
)
PDF for PC
(2445KB) (
)
评价药学服务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患者临床路径的干预效果。方法 根据原卫生部颁发的《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内科)临床路径》(2010版)设计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药学服务路径,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学服务组102例,对照组98例,排除不符合标准者后,药学服务组60例,对照组60例,药学服务组在常规临床路径管理的基础上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服务过程,优化药物选择,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以患者的抗凝治疗达标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药物不良事件(出血/栓塞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药占比为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INR达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44/137)与21.7%(28/129);χ2=3.648,P=0.056〕,出院时INR达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25/60)与26.7%(16/60);χ2=3.001,P=0.083〕,药学服务组患者住院期间INR<1.6或INR>3.0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39.4%(54/137)与63.6%(82/129);χ2=15.507,P<0.001〕。对于两组中入院首次监测INR不达标患者,药学服务组患者出院时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1%(16/42)与13.3%(6/45);χ2=7.050,P=0.008〕。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药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药学服务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心房纤颤临床路径住院患者进行全程化的药学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抗凝治疗达标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泌尿系感染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云长缨,吴多荣,黄会,黄增光,佘姝敏
2015, 18(11): 1322-132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23
摘要
(
)
PDF for PC
(2533KB) (
)
了解海南地区泌尿系感染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海南地区4家三级综合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农垦总局医院和三亚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门诊和住院泌尿系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分离的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225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采用改良Hodge试验(MHT)和金属酶筛选(MBL)试验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认,对于阳性菌株采用PCR扩增分别进行ESBLs、KPC酶、IPM酶和NDM-1基因型检测,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225株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的细菌203株(90.2%),其中大肠埃希菌163株、肺炎克雷伯菌32株、产酸克雷伯菌4株、奇异变形杆菌4株;其他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22株(9.8%)。药敏试验发现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细菌有26株,行MHT有11株阳性,MBL试验有8株阳性。经PCR扩增对阳性菌株进行基因检测,结果3株携带KPC-2基因,5株携带NDM-1基因,1株携带IPM-4基因。ESBLs基因型中TEM型占60.1%(122/203)、CTX-M型占46.3%(94/203)、SHV型占15.8%(32/203),有39株细菌同时扩增出2种及以上基因型。结论 海南地区泌尿系感染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流行的基因型以TEM型多见,其次是CTX-M型和SHV型;已发现少量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菌株,其主要耐药机制为产生NDM-1、KPC-2、IPM-4基因,临床上应引起重视,严格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与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邵秋霞,胡沙沙,张丽丽,赵军
2015, 18(11): 1326-132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24
摘要
(
)
PDF for PC
(1872KB) (
)
目的 分析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CAPDrp)患者的致病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研究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9-05-01至2014-05-01于潍坊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67例腹膜透析(CAPD)汉族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非感染组(80例)和感染组(8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无菌留取透析液分别行细菌、真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结果 感染组发生109例次CAPDrp,79例次致病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2.5%。分离鉴定出93株致病菌,其中G+菌48株(51.6%),以表皮葡萄球菌(21.5%)为主;G-菌39株(41.9%),以大肠埃希菌(30.1%)为主;真菌6株(6.5%)。G+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81.0%),对万古霉素均敏感。G-菌对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曲松耐药性相对较高。真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均敏感。两组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检出率,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β=1.166,Wald χ2=10.085,OR=3.210,95%CI(2.491,3.929),P=0.001〕、糖尿病〔β=1.502,Wald χ2=16.833,OR=4.489,95%CI(3.771,5.206),P<0.001〕为CAPDr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CAPDrp感染率为55.07月/次。结论 CAPDrp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G+菌、G-菌分别对万古霉素及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较敏感,合并冠心病、糖尿病为CAPDr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HIV感染者围术期发生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乌司他丁治疗效果分析
黄朝刚,李垒,刘保池
2015, 18(11): 1330-133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25
摘要
(
)
PDF for PC
(1846KB) (
)
目的 分析HIV感染者围术期发生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306例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脓毒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分析两组术前免疫学指标(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T/CD+8T)及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清蛋白水平。脓毒症组中31例患者在综合性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乌司他丁亚组),以仅行综合性抗感染治疗患者31例为对照亚组,比较两亚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306例HIV感染患者术后脓毒症发生率为31.7%(97/306)。脓毒症组(n=97)术前CD+4、CD+8T淋巴细胞,CD+4T/CD+8T,术前血红蛋白、清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脓毒症组(n=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亚组治疗3、5 d后体温明显低于对照亚组(P<0.05);两亚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2.6)、(16.2±2.3)d,t=2.566,P=0.013〕;两亚组均有1例死亡;出院时复查CD+4、CD+8T淋巴细胞,CD+4T/CD+8T及血常规,两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者术后有较高的脓毒症发生率。术前CD+4T淋巴细胞和CD+4T/CD+8T,血红蛋白、清蛋白水平降低与HIV感染者术后脓毒症的发生相关;综合性抗感染治疗辅助应用乌司他丁可以较快控制全身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改进密闭气道吸痰技术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张楠,王志强,张岚,孙玫
2015, 18(11): 1333-133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26
摘要
(
)
PDF for PC
(1968KB) (
)
目的 对比密闭气道和改进密闭气道吸痰技术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7例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重症肺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9例和对照组8例。患者均采取按需吸痰的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法,观察组给予试验改进的密闭气道吸痰技术,带管期间每天记录患者的第一次吸痰的情况。检测患者安全性指标:能否耐受,吸痰前及吸痰后的即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有无气道黏膜损伤;效果指标:单次吸痰量,24 h吸痰次数及痰液总量,吸痰彻底情况;预后指标:气管插管时间,ICU入住时间。结果 共记录121例次吸痰情况,其中对照组57例次,观察组64例次。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HR、MAP、SpO2及吸痰耐受性、黏膜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吸痰总量和痰鸣音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次吸痰量高于对照组,24 h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气管插管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密闭气道吸痰技术安全性稳定,效果好,同时减少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因吸痰操作而增加的恐惧感,达到了护患均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抑郁状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研究
袁远,毛春燕,王艳香,高旭光,徐燕
2015, 18(11): 1337-133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27
摘要
(
)
PDF for PC
(1379KB) (
)
目的 分析抑郁状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的特点,探讨抑郁状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75例,按照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状态分为抑郁状态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ERP-P300检测,记录P30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性质、文化程度、记忆力下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均在参考范围内,但对照组MMSE量表评分高于抑郁状态组(P<0.05)。抑郁状态组中央区、顶区ERP-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中央区、顶区ERP-P300波幅较对照组降低(P<0.05)。抑郁状态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均与ERP-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r=0.481、0.351,P<0.05)。结论 抑郁状态患者ERP-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P300是临床评价抑郁状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胸腹腔镜和开胸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中远期预后对比分析
刘一胜,李小平,陈柚君,鲍方
2015, 18(11): 1340-134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28
摘要
(
)
PDF for PC
(1502KB) (
)
目的 对比分析胸腹腔镜和开胸治疗对早期食管癌中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海军安庆医院2008年1—12月收治的8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胸腹腔镜组(n=23)和开胸组(n=6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围术期指标,观察其术后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5年随访,记录其1、2、3、5年生存率,分析其中远期临床预后。结果 胸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胸组,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胸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11/63),胸腹腔镜组为13.0%(3/23),胸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开胸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87.3%、81.0%、71.4%,胸腹腔镜组分别为95.7%、87.0%、82.6%、73.9%,两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0)。结论 胸腹腔镜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其中远期临床预后与开胸治疗相当,更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贝伐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治疗晚期宫颈腺癌的疗效研究
欧鹏举,安煜致
2015, 18(11): 1343-134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29
摘要
(
)
PDF for PC
(1440KB) (
)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治疗晚期宫颈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7月就诊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宫颈癌患者9例,均为多线含铂方案化疗后复发进展的晚期宫颈腺癌。患者均经多线化疗进展后再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个周期,之后采用贝伐珠单抗(7.5 mg/kg,1次/3周)联合原化疗方案继续治疗。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3~6个周期,平均4个周期,每2个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价。观察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CA12-5水平、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9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7/9,其中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2例。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1.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2个月。联合化疗后KPS评分平均提高30分。9例患者CA12-5水平联合治疗前平均为312 U/ml,联合治疗2个周期后平均为138 U/ml,联合治疗4个周期后平均为46 U/ml,治疗4~9个月后CA12-5水平又逐渐增高。9例患者治疗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结论 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在晚期宫颈腺癌治疗中显示了一定的疗效,用药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一例诊治分析
毕贞水
2015, 18(11): 1346-134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30
摘要
(
)
PDF for PC
(2133KB) (
)
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是嗜酸粒细胞性肺疾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多样,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迟发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之一,也是早期不易确诊的主要原因。本文报道1例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患者,其早期经多项检查未能确诊,后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为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此时,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明显。建议对于急性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全身症状不明显,而胸片或双肺CT呈实变性阴影者,应多次复查外周血细胞,必要时可采用电子支气管镜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嗜酸粒细胞计数检查,以尽早确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以突发肝损伤为主要表现的非职业性铅中毒二例并文献复习
韩静茵,王淑娟
2015, 18(11): 1349-135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31
摘要
(
)
PDF for PC
(1048KB) (
)
目的 报告2例以突发性肝损伤为主要表现的非职业性铅中毒,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确诊的2例以突发肝损伤为主要表现的非职业性铅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非职业性铅中毒可表现为突发肝损伤、血胆红素升高,伴不同程度腹痛;经驱铅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对突发肝损伤、伴血胆红素升高、不明原因腹痛患者应考虑铅中毒可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恙虫病一例诊治分析
王秀丽,梁启武,李萍
2015, 18(11): 1351-135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1.032
摘要
(
)
PDF for PC
(938KB) (
)
近年来恙虫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极易造成误诊。本文对1例恙虫病误诊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认为皮肤焦痂是恙虫病比较常见、特异的体征,且常发生于隐蔽部位,需仔细检查,发现焦痂有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漏诊;全科医生诊疗思路应清晰、全面,需注重鉴别诊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投稿查询
投稿指南
留言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