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25, Vol. 28 ›› Issue (06): 649-654.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478
Special Issue: 指南/共识最新文章合辑
• Guidelines Interpretation • Next Articles
Received:
2024-06-10
Revised:
2024-10-10
Published:
2025-02-20
Online:
2024-11-25
Contact:
LIU Ruhui
通讯作者:
刘如辉
作者简介:
作者贡献:
方湘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论文撰写,对文章整体负责;宋海齐负责表格和流程图的编辑、整理;刘力滴、张鹏、贾禹、杨梓钰、杨荣负责对论文修订;廖晓阳、刘如辉负责论文的质量控制及审校。
基金资助: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478
类别 | 风险因素 |
---|---|
高度风险因素 | 既往高血压病史(妊娠前) |
慢性肾脏疾病或肾功能损害 | |
多胎妊娠 | |
已有慢性高血压 | |
已有1型或2型糖尿病 | |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 | |
中度风险因素 | 高龄产妇(>40岁) |
肥胖(BMI≥35 kg/m2) | |
未生育 | |
子痫前期家族史 | |
两次妊娠间隔10年或以上 | |
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 | |
收缩压>13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 |
Table 1 Guideline-recommended risk factors for preeclampsia
类别 | 风险因素 |
---|---|
高度风险因素 | 既往高血压病史(妊娠前) |
慢性肾脏疾病或肾功能损害 | |
多胎妊娠 | |
已有慢性高血压 | |
已有1型或2型糖尿病 | |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 | |
中度风险因素 | 高龄产妇(>40岁) |
肥胖(BMI≥35 kg/m2) | |
未生育 | |
子痫前期家族史 | |
两次妊娠间隔10年或以上 | |
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 | |
收缩压>13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 |
临床问题 | 推荐类型 | 建议 | 推荐评级 |
---|---|---|---|
阿司匹林 | 循证推荐 | 强烈建议有子痫前期高风险的女性在妊娠16周前开始服用阿司匹林 | 1B |
循证推荐 | 建议每天服用150 mg阿司匹林 | 1B | |
循证推荐 | 有条件的建议睡前服用阿司匹林 | 2C | |
循证推荐 | 有条件的建议在妊娠34周至分娩期间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确切的停药时间应基于个性化的临床判断以及与患者共同决策 | 2B | |
循证推荐 | 有条件的建议不要对低风险未产妇普遍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无法进行适当的风险分层,建议与患者共同决策 | 2B | |
实践要点 | 建议对妊娠期使用阿司匹林女性进行随访,以提高妊娠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依从性 | PP | |
口服补钙 | 循证推荐 | 强烈建议膳食钙摄入量较低(<1 g/d)的孕妇补充钙 | 1C |
实践要点 | 在推荐口服钙补充剂之前,先评估膳食钙摄入量 | PP | |
实践要点 | 考虑在开始口服钙补充剂之前评估血清校正钙(以确保没有潜在的高钙血症) | PP | |
锻炼或体力活动 | 循证推荐 | 每周进行2.5~5.0 h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和/或肌肉阻力运动,作为常规孕期保健的一部分,还有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风险的额外好处。鼓励遵守目前推荐的孕期保健锻炼方案 | 2D |
实践要点 | 孕期早期应开始锻炼 | PP |
Table 2 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preeclampsia
临床问题 | 推荐类型 | 建议 | 推荐评级 |
---|---|---|---|
阿司匹林 | 循证推荐 | 强烈建议有子痫前期高风险的女性在妊娠16周前开始服用阿司匹林 | 1B |
循证推荐 | 建议每天服用150 mg阿司匹林 | 1B | |
循证推荐 | 有条件的建议睡前服用阿司匹林 | 2C | |
循证推荐 | 有条件的建议在妊娠34周至分娩期间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确切的停药时间应基于个性化的临床判断以及与患者共同决策 | 2B | |
循证推荐 | 有条件的建议不要对低风险未产妇普遍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无法进行适当的风险分层,建议与患者共同决策 | 2B | |
实践要点 | 建议对妊娠期使用阿司匹林女性进行随访,以提高妊娠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依从性 | PP | |
口服补钙 | 循证推荐 | 强烈建议膳食钙摄入量较低(<1 g/d)的孕妇补充钙 | 1C |
实践要点 | 在推荐口服钙补充剂之前,先评估膳食钙摄入量 | PP | |
实践要点 | 考虑在开始口服钙补充剂之前评估血清校正钙(以确保没有潜在的高钙血症) | PP | |
锻炼或体力活动 | 循证推荐 | 每周进行2.5~5.0 h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和/或肌肉阻力运动,作为常规孕期保健的一部分,还有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风险的额外好处。鼓励遵守目前推荐的孕期保健锻炼方案 | 2D |
实践要点 | 孕期早期应开始锻炼 | PP |
临床问题 | 推荐类型 | 建议 | 推荐评级 |
---|---|---|---|
降压目标 | 循证推荐 | 应严格控制血压,目标血压≤135/85 mmHg | 1C |
HBPM在监测血压稳定的慢性高血压和HDP女性的作用 | 循证推荐 | 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经过验证的血压计对患有慢性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的女性进行HBPM。然而,HBPM不应取代根据女性的生育次数和妊娠阶段建议的最低产前检查频率 | 1B |
实践要点 | 每次复查时应重新评估HBPM的依从性和技术,以确保HBPM的适宜性 | PP | |
降压药物在血压稳定的慢性高血压和HDP女性的应用 | 循证推荐 | 口服药物拉贝洛尔、甲基多巴和/或硝苯地平可用于控制孕期稳定的高血压(HDP、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非重度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可及性、临床病史以及通过共享的、知情的决策过程来个性化选择药物 | 2C |
实践要点 | 除上述药物外,口服肼屈嗪还可用于治疗孕期稳定的高血压 | PP | |
慢性高血压和妊娠期高血压女性的分娩时机 | 循证推荐 | 目前仍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慢性高血压和妊娠期高血压女性需要在妊娠36~37+6周之间计划生育。分娩时机的决定应根据临床病史,并通过共享的、知情的决策过程个性化决定 | 2D |
ABPM在孕期的应用 | 实践要点 | 孕期孤立性高血压(在没有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的明确诊断情况下)应考虑采用ABPM,排除白大衣高血压 | PP |
实践要点 | 如果当前或既往妊娠结局不佳且不能由其他因素解释的,建议采用ABPM评估隐匿性高血压 | PP |
Table 3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on management of chronic and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临床问题 | 推荐类型 | 建议 | 推荐评级 |
---|---|---|---|
降压目标 | 循证推荐 | 应严格控制血压,目标血压≤135/85 mmHg | 1C |
HBPM在监测血压稳定的慢性高血压和HDP女性的作用 | 循证推荐 | 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经过验证的血压计对患有慢性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的女性进行HBPM。然而,HBPM不应取代根据女性的生育次数和妊娠阶段建议的最低产前检查频率 | 1B |
实践要点 | 每次复查时应重新评估HBPM的依从性和技术,以确保HBPM的适宜性 | PP | |
降压药物在血压稳定的慢性高血压和HDP女性的应用 | 循证推荐 | 口服药物拉贝洛尔、甲基多巴和/或硝苯地平可用于控制孕期稳定的高血压(HDP、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非重度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可及性、临床病史以及通过共享的、知情的决策过程来个性化选择药物 | 2C |
实践要点 | 除上述药物外,口服肼屈嗪还可用于治疗孕期稳定的高血压 | PP | |
慢性高血压和妊娠期高血压女性的分娩时机 | 循证推荐 | 目前仍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慢性高血压和妊娠期高血压女性需要在妊娠36~37+6周之间计划生育。分娩时机的决定应根据临床病史,并通过共享的、知情的决策过程个性化决定 | 2D |
ABPM在孕期的应用 | 实践要点 | 孕期孤立性高血压(在没有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的明确诊断情况下)应考虑采用ABPM,排除白大衣高血压 | PP |
实践要点 | 如果当前或既往妊娠结局不佳且不能由其他因素解释的,建议采用ABPM评估隐匿性高血压 | PP |
临床问题 | 推荐类型 | 建议 | 推荐评级 |
---|---|---|---|
降压药物在子痫前期稳定的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 循证推荐 | 口服药物拉贝洛尔、甲基多巴和/或硝苯地平可用于治疗妊娠期稳定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中的非严重高血压)。应根据药物的可及性、女性的临床病史以及通过共享的、知情的决策过程来个性化选择药物 | 2C |
子痫前期急性高血压(≥160/110 mmHg)的治疗 | 循证推荐 | 应使用短效药物[如静脉注射肼屈嗪、静脉注射拉贝洛尔、口服硝苯地平(IR)或静脉注射二氮嗪来治疗急性高血压。短效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应基于医疗机构对所选药物的可及性和熟悉程度 | 2C |
实践要点 | 急性(严重)高血压应治疗至<160/110 mmHg | PP | |
子痫前期的分娩时机 | 循证推荐 | 妊娠≥37周时患有子痫前期的女性应开始分娩计划 | 2D |
循证推荐 | 对于妊娠<37周的子痫前期患者,应根据母体和胎儿的临床稳定性来决定是进行期待治疗还是立即分娩,以权衡早产风险。应通过与患者共同知情的决策过程来作出决定 | 2D | |
实践要点 | 如病情恶化,应在妊娠期任何阶段考虑分娩 | PP | |
实践要点 | 患有子痫前期且有早产风险(妊娠时间<34周)的女性应考虑转至具有适当新生儿和儿科护理水平的医疗机构 | PP | |
循证推荐及实践要点 | 目前支持使用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来确定生育时机和指征的数据有限 | 2B | |
循证推荐 | 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对有早产风险的女性使用皮质类固醇和硫酸镁 | 2A | |
患有子痫前期且有早产风险的女性使用皮质类固醇 | 循证推荐 | 对于患有子痫前期且在妊娠<34周时有分娩风险的女性,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 | 2A |
循证推荐 | 没有足够的数据建议对有妊娠34~36周分娩风险的子痫前期女性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在这种情况下,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应根据临床评估并通过与患者共同的知情决策过程进行个性化决定 | 2B | |
循证推荐 | 对于患有子痫前期的女性,如果在首次使用单剂量皮质类固醇后7~14 d内仍有妊娠<34周分娩的风险,可以考虑重新使用皮质类固醇。重新用药应通过与患者共同知情的决策过程作出决定 | 2A | |
硫酸镁对于有早产风险的妇女的胎儿神经保护作用 | 循证推荐 | 强烈建议对妊娠<30周且有早产风险的子痫前期女性使用硫酸镁进行胎儿神经保护 | 2A |
实践要点 | 对于患有子痫前期且有妊娠30~34周分娩风险的女性,应根据临床评估结果,通过与患者共同知情的决策过程,个性化决定是否使用硫酸镁进行胎儿神经保护 | PP | |
硫酸镁在降低子痫风险和治疗子痫方面的作用 | 循证推荐 | 对于有子痫或复发性子痫风险的女性,强烈建议预防性使用硫酸镁,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为4 g,随后以1 g/h维持24 h,或从最后一次癫痫发作时开始 | 1A |
循证推荐 | 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采用替代镁疗法或使用抗惊厥药物来预防子痫 | 2C,2D | |
皮质类固醇在HELLP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 循证推荐 | 在获得更多数据之前,不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HELLP综合征 | 2C |
子痫前期女性的血栓预防 | 实践要点 | 女性的VTE风险和VTE预防需求应根据当地医院或州的现行协议或政策进行。如果没有,可以使用妊娠期VTE风险评估工具 | PP |
实践要点 | 应在妊娠早期(妊娠前3个月)或受孕前、每次入院时、诊断子痫前期或新发并发症时以及产后立即进行风险评估 | PP | |
实践要点 | 同时使用LMWH预防VTE和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应权衡对产妇和胎儿结局的利弊,并通过与患者共同知情的决策过程进行决定 | PP | |
子痫前期女性的血浆扩容法 | 循证推荐 | 在获得更多数据之前,不建议常规使用血浆扩容法治疗子痫前期 | 2C |
Table 4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on management of preeclampsia
临床问题 | 推荐类型 | 建议 | 推荐评级 |
---|---|---|---|
降压药物在子痫前期稳定的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 循证推荐 | 口服药物拉贝洛尔、甲基多巴和/或硝苯地平可用于治疗妊娠期稳定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中的非严重高血压)。应根据药物的可及性、女性的临床病史以及通过共享的、知情的决策过程来个性化选择药物 | 2C |
子痫前期急性高血压(≥160/110 mmHg)的治疗 | 循证推荐 | 应使用短效药物[如静脉注射肼屈嗪、静脉注射拉贝洛尔、口服硝苯地平(IR)或静脉注射二氮嗪来治疗急性高血压。短效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应基于医疗机构对所选药物的可及性和熟悉程度 | 2C |
实践要点 | 急性(严重)高血压应治疗至<160/110 mmHg | PP | |
子痫前期的分娩时机 | 循证推荐 | 妊娠≥37周时患有子痫前期的女性应开始分娩计划 | 2D |
循证推荐 | 对于妊娠<37周的子痫前期患者,应根据母体和胎儿的临床稳定性来决定是进行期待治疗还是立即分娩,以权衡早产风险。应通过与患者共同知情的决策过程来作出决定 | 2D | |
实践要点 | 如病情恶化,应在妊娠期任何阶段考虑分娩 | PP | |
实践要点 | 患有子痫前期且有早产风险(妊娠时间<34周)的女性应考虑转至具有适当新生儿和儿科护理水平的医疗机构 | PP | |
循证推荐及实践要点 | 目前支持使用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来确定生育时机和指征的数据有限 | 2B | |
循证推荐 | 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对有早产风险的女性使用皮质类固醇和硫酸镁 | 2A | |
患有子痫前期且有早产风险的女性使用皮质类固醇 | 循证推荐 | 对于患有子痫前期且在妊娠<34周时有分娩风险的女性,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 | 2A |
循证推荐 | 没有足够的数据建议对有妊娠34~36周分娩风险的子痫前期女性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在这种情况下,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应根据临床评估并通过与患者共同的知情决策过程进行个性化决定 | 2B | |
循证推荐 | 对于患有子痫前期的女性,如果在首次使用单剂量皮质类固醇后7~14 d内仍有妊娠<34周分娩的风险,可以考虑重新使用皮质类固醇。重新用药应通过与患者共同知情的决策过程作出决定 | 2A | |
硫酸镁对于有早产风险的妇女的胎儿神经保护作用 | 循证推荐 | 强烈建议对妊娠<30周且有早产风险的子痫前期女性使用硫酸镁进行胎儿神经保护 | 2A |
实践要点 | 对于患有子痫前期且有妊娠30~34周分娩风险的女性,应根据临床评估结果,通过与患者共同知情的决策过程,个性化决定是否使用硫酸镁进行胎儿神经保护 | PP | |
硫酸镁在降低子痫风险和治疗子痫方面的作用 | 循证推荐 | 对于有子痫或复发性子痫风险的女性,强烈建议预防性使用硫酸镁,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为4 g,随后以1 g/h维持24 h,或从最后一次癫痫发作时开始 | 1A |
循证推荐 | 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采用替代镁疗法或使用抗惊厥药物来预防子痫 | 2C,2D | |
皮质类固醇在HELLP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 循证推荐 | 在获得更多数据之前,不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HELLP综合征 | 2C |
子痫前期女性的血栓预防 | 实践要点 | 女性的VTE风险和VTE预防需求应根据当地医院或州的现行协议或政策进行。如果没有,可以使用妊娠期VTE风险评估工具 | PP |
实践要点 | 应在妊娠早期(妊娠前3个月)或受孕前、每次入院时、诊断子痫前期或新发并发症时以及产后立即进行风险评估 | PP | |
实践要点 | 同时使用LMWH预防VTE和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应权衡对产妇和胎儿结局的利弊,并通过与患者共同知情的决策过程进行决定 | PP | |
子痫前期女性的血浆扩容法 | 循证推荐 | 在获得更多数据之前,不建议常规使用血浆扩容法治疗子痫前期 | 2C |
临床问题 | 推荐类型 | 建议 | 推荐评级 |
---|---|---|---|
产后长期护理相关问题 | 实践要点 | 应告知女性子痫前期的远期风险以及出院前产后随访的重要性 | PP |
实践要点 | 女性应在出院后1周内接受医护人员的检查,以确保出院后血压稳定 | PP | |
实践要点 | 产后3~6个月,应考虑进行血压随访检查(如果之前没有进行过,可考虑进行24 h血压监测)、尿蛋白评估(UACR和/或UPCR)、BMI和代谢状况(空腹血糖和空腹胆固醇评估)。并讨论对任何异常指标的干预措施(即进一步检查、转诊、体质量管理、生活方式改变、戒烟) | PP | |
实践要点 | 应考虑每年随访血压、尿蛋白评估、BMI和代谢状况,以识别产后前5~10年内的早期异常 | PP | |
实践要点 | 每次检查时,都应针对产后抑郁症和焦虑症对女性进行筛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可用作初步筛查工具 | PP | |
实践要点 | 每次复查时,应向女性告知后续妊娠中子痫前期的风险,以及孕前医疗优化、避孕(如有指征)和风险最小化策略(即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的重要性 | PP |
Table 5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on the long term postpartum care of women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临床问题 | 推荐类型 | 建议 | 推荐评级 |
---|---|---|---|
产后长期护理相关问题 | 实践要点 | 应告知女性子痫前期的远期风险以及出院前产后随访的重要性 | PP |
实践要点 | 女性应在出院后1周内接受医护人员的检查,以确保出院后血压稳定 | PP | |
实践要点 | 产后3~6个月,应考虑进行血压随访检查(如果之前没有进行过,可考虑进行24 h血压监测)、尿蛋白评估(UACR和/或UPCR)、BMI和代谢状况(空腹血糖和空腹胆固醇评估)。并讨论对任何异常指标的干预措施(即进一步检查、转诊、体质量管理、生活方式改变、戒烟) | PP | |
实践要点 | 应考虑每年随访血压、尿蛋白评估、BMI和代谢状况,以识别产后前5~10年内的早期异常 | PP | |
实践要点 | 每次检查时,都应针对产后抑郁症和焦虑症对女性进行筛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可用作初步筛查工具 | PP | |
实践要点 | 每次复查时,应向女性告知后续妊娠中子痫前期的风险,以及孕前医疗优化、避孕(如有指征)和风险最小化策略(即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的重要性 | PP |
[1] |
|
[2] |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4):227-238. DOI:10.3760/cma.j.cn112141-20200114-00039.
|
[9] |
张鹏,刘力滴,杨梓钰,等. 2023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筛查》推荐声明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9):3581-3586.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149.
|
[10] |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202: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and preeclampsia[J]. Obstet Gynecol,2019,133(1):1. DOI:10.1097/AOG.0000000000003018.
|
[11]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J].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2024,32(7):603-700. DOI:10.16439/j.issn.1673-7245.2024.07.002.
|
[12] |
|
[13]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 妊娠期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1,56(11):737-745. DOI:10.3760/cma.j.cn112141-20210506-00251.
|
[14] |
|
[15] |
|
[16] |
|
[1] | CHEN Penggang, SUN Guoqiang, ZHANG Xi, LI Xiaoze, QIN Panpan, GAO Xing, HU Hongpu. Design of an Intelligent Health Management Platform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5): 619-623. |
[2] | JIA Honghong, DU Qiuhui, ZHANG Zichen, ZHOU Yuqiu.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O2O Peer Tutor Collaborative Health Management Program in Rural Diabetes Patients with Non-standard Treatment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4): 476-481. |
[3] | WANG Xiaoru, LI Yuep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re Attributes of General Practice between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4): 470-475. |
[4] | LIU Haiyan, NING Yanhua, KONG Weijuan, GUO Yahong, SHI Jing, LIU Lingna, LYU Xiongxiong, LI Meima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alth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Older Adults Contracted by Family Doctors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a Scoping Review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4): 482-490. |
[5] | MA Xiaoyan, CUI Enci, XUE Qun, LIU Rong, ZHANG Xuewu, WANG Qian, WANG Debin, SHEN Xingrong. Study on the Medication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the Rural Areas: Based on Family Doctor Contract Services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3): 365-371. |
[6] | JIANG Shen, WU Jing, ZHOU Jiali, JIANG Denan, SUN Weidi, CHENG Siqing, ZHU Siyu, HOU Leying, SONG Peige.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Adulthood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3): 358-364. |
[7] | LYU Yao, ZHOU Yiheng, LIU Lidi, YANG Rong, ZHANG Peng, ZHU Yawen, DAI Hua, LIAO Xiaoyang, LEI Yi, YANG Ziyu.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inical Practice Statement by the Obesity Medicine Association on the 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3): 272-279. |
[8] | QI Mingrui, WANG Wenjuan, TIAN Lim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opul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2): 199-207. |
[9] | SHU Ting, LAN Zhipeng, WU Xia, LUO Yingjuan, YANG Liu. Study on the Infec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High-risk HPV in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Women: Based on 450 000 Participants in Chengdu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2): 213-219. |
[10] | ZHANG Gaoyu, WANG Zihan, GAO Xuefei, ZHANG Jin, DAI Tiangu, HE Qing, FAN Jiarong, HUANG Li, LI Li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Risk Model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ostmenopausal Hypertensive Women Based on the 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 Combined with Vascular Elasticity Indicators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1): 39-46. |
[11] | CONG Yating, DAI Yao, BAO Xinyu, TAO Hongbing. The Perception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Family Doctor Team Management under the County Medical Community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1): 96-102. |
[12] | ZHANG Xuan, ZHANG Fei, LI Minglin, WANG Jiahe. Application and Challenges of Intelligent Robots in Grassroots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1): 7-12. |
[13] | CONG Yating, DAI Yao, BAO Xinyu, TAO Hongbing. The Knowledge Sharing of Family Doctor Tea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under the County Medical Community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1): 89-95. |
[14] | YAN Wenxin, HU Jian, ZENG Huatang, LIU Min, LIANG Wannian. The Applica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in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 and the Challenges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5, 28(01): 1-6. |
[15] | LIANG Jing, ZHANG Kui, NIU Lichun, ZHANG Ying. Application of Internet-based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Female Patients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4, 27(36): 4575-4581.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