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24, Vol. 27 ›› Issue (15): 1825-1832.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48
• Original Research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2023-07-20
Revised:
2023-12-02
Published:
2024-05-20
Online:
2024-02-28
Contact:
YAN Fang
通讯作者:
严芳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48
时间(周) | 目的 | 干预内容 | 干预形式 | 干预者 |
---|---|---|---|---|
1 | 介绍;目标与准则 | 第1节,技能训练的目标:(1)通用目标;(2)明确目标:a要减少的行为,b要增加的技能;(3)个人目标 第2节,技能训练准则:(1)连续缺席4次,视为中止;(2)明确参加技能训练的学员要求;(3)明确参加技能训练团体的学员要求;(4)学员不得诱导他人从事问题行为;(5)在训练之外,彼此不得有私密关系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1 | 智慧心念;正念"是什么"技能 | 第1节,智慧心念:心的3种状态包括理性心念、情绪心念及智慧心念;智慧心念是情绪心念与理性心念的结合,是将直觉加入情绪体验和逻辑分析之中 第2节,掌握你的心:包括观察、描述与参与,通过反复练习观察的方法,描述的方法及参与的方法进行练习"是什么"技能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2 | 正念"怎么做"技能 | 第1节,掌握你的心:包括观察、描述与参与,通过反复练习观察的方法,描述的方法及参与的方法进行练习"是什么"技能 第2节,掌握你的心——"怎么做"技能:包括不评判、专一地做、有效地做;并进行反复练习"怎么做"技能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Table 1 Mindfulness skills
时间(周) | 目的 | 干预内容 | 干预形式 | 干预者 |
---|---|---|---|---|
1 | 介绍;目标与准则 | 第1节,技能训练的目标:(1)通用目标;(2)明确目标:a要减少的行为,b要增加的技能;(3)个人目标 第2节,技能训练准则:(1)连续缺席4次,视为中止;(2)明确参加技能训练的学员要求;(3)明确参加技能训练团体的学员要求;(4)学员不得诱导他人从事问题行为;(5)在训练之外,彼此不得有私密关系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1 | 智慧心念;正念"是什么"技能 | 第1节,智慧心念:心的3种状态包括理性心念、情绪心念及智慧心念;智慧心念是情绪心念与理性心念的结合,是将直觉加入情绪体验和逻辑分析之中 第2节,掌握你的心:包括观察、描述与参与,通过反复练习观察的方法,描述的方法及参与的方法进行练习"是什么"技能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2 | 正念"怎么做"技能 | 第1节,掌握你的心:包括观察、描述与参与,通过反复练习观察的方法,描述的方法及参与的方法进行练习"是什么"技能 第2节,掌握你的心——"怎么做"技能:包括不评判、专一地做、有效地做;并进行反复练习"怎么做"技能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时间(周) | 目的 | 干预内容 | 干预形式 | 干预者 |
---|---|---|---|---|
1 | 危机生存、利弊分析 | 第1节,忍受痛苦的目标:(1)在危机情境中幸存而不让事情变糟;(2)接纳当下的现实;(3)获得自由。STOP技能:停止动作、退后一步、客观观察、带着觉察行事 第2节:利弊分析:在危机情况下比较按照情绪冲动行事和抵制这些冲动行为的利和弊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2 | 改变身体化学变化 | 第1节,T:使用冷水改变脸的温度;I:激烈运动;P:呼吸调节(借助减缓呼吸来调节)、配对式肌肉放松(肌肉放松配合吐气) 第2节:有效地重新思考与配对放松,分解,练习 | 集体授课/视频示范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3 | 转移注意力;自我安抚;改善当下 | 第1节,(1)转移注意力:按照转移注意力7个步骤进行练习;(2)自我安抚:以安慰、照顾、平和、温柔与正念的方式善待自己,包括用五感来安抚自己和使用身体扫描冥想进行自我安抚 第2节,改善当下:以较正面的事件来取代此刻的负面事件,让当下变得更积极和更容易忍受,为一系列独特的策略活动,分解步骤为想象、意义、祈祷、放松、一次做一件事、假期、鼓励 | 集体授课/视频示范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4 | 接纳现实 | 第1节,全然接纳:是对现实真相的完全开放,指导成员判定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接纳的事实,在上课时填写全然接纳练习单的问题,并寻找各自生活中需要接纳的事实,按照分解步骤进行练习全然接纳 第2节,转念此技能是帮助其选择接纳之路,选择接纳并不等同于接纳本身,只是选择一个方向的前进。其包括4个分解步骤,分别为察觉到抗拒情绪、平静并许诺、再试一次、制订计划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5 | 我愿意;浅笑;愿意的手势 | 第1节,我愿意:是愿意全然投入及参与目前的生活,技能包括对每个情景说"我愿意"、以我愿意来取代我执意、我愿意的步骤 第2节,浅笑与愿意的手势是身体接纳现实的方式;示范如何放松面部肌肉(浅笑)及你的肩膀、手臂与双手(愿意的手势) | 集体授课/视频示范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6 | 对想法正念 | 对想法正念:重点就是允许你的心,单纯的让各种想法来来去去,不试着控制和改变它们,并进行观察;每个步骤中均要进行对想法的正念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Table 2 Pain tolerance skills
时间(周) | 目的 | 干预内容 | 干预形式 | 干预者 |
---|---|---|---|---|
1 | 危机生存、利弊分析 | 第1节,忍受痛苦的目标:(1)在危机情境中幸存而不让事情变糟;(2)接纳当下的现实;(3)获得自由。STOP技能:停止动作、退后一步、客观观察、带着觉察行事 第2节:利弊分析:在危机情况下比较按照情绪冲动行事和抵制这些冲动行为的利和弊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2 | 改变身体化学变化 | 第1节,T:使用冷水改变脸的温度;I:激烈运动;P:呼吸调节(借助减缓呼吸来调节)、配对式肌肉放松(肌肉放松配合吐气) 第2节:有效地重新思考与配对放松,分解,练习 | 集体授课/视频示范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3 | 转移注意力;自我安抚;改善当下 | 第1节,(1)转移注意力:按照转移注意力7个步骤进行练习;(2)自我安抚:以安慰、照顾、平和、温柔与正念的方式善待自己,包括用五感来安抚自己和使用身体扫描冥想进行自我安抚 第2节,改善当下:以较正面的事件来取代此刻的负面事件,让当下变得更积极和更容易忍受,为一系列独特的策略活动,分解步骤为想象、意义、祈祷、放松、一次做一件事、假期、鼓励 | 集体授课/视频示范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4 | 接纳现实 | 第1节,全然接纳:是对现实真相的完全开放,指导成员判定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接纳的事实,在上课时填写全然接纳练习单的问题,并寻找各自生活中需要接纳的事实,按照分解步骤进行练习全然接纳 第2节,转念此技能是帮助其选择接纳之路,选择接纳并不等同于接纳本身,只是选择一个方向的前进。其包括4个分解步骤,分别为察觉到抗拒情绪、平静并许诺、再试一次、制订计划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5 | 我愿意;浅笑;愿意的手势 | 第1节,我愿意:是愿意全然投入及参与目前的生活,技能包括对每个情景说"我愿意"、以我愿意来取代我执意、我愿意的步骤 第2节,浅笑与愿意的手势是身体接纳现实的方式;示范如何放松面部肌肉(浅笑)及你的肩膀、手臂与双手(愿意的手势) | 集体授课/视频示范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6 | 对想法正念 | 对想法正念:重点就是允许你的心,单纯的让各种想法来来去去,不试着控制和改变它们,并进行观察;每个步骤中均要进行对想法的正念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时间(周) | 目的 | 干预内容 | 干预形式 | 干预者 |
---|---|---|---|---|
1 | 了解并命名情绪 | 了解并命名情绪:对当下情绪反应不带评判地观察与描述。包括识别情绪的功能以及与改变情绪的困难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情绪并为其命名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2 | 核对事实 | 第1节,改变情绪反应就是改变不想要的情绪,包括3部分:核对事实、相反行为、问题解决 第2节,核对事实:(1)描述情境,以及可能引发情绪反应的想法和诠释;(2)是让成员思考代替想法、诠释,以及重新写下事实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3 | 相反行为 | 相反行为=采取与情绪冲动相反的行为。包括:行为激活、暴露疗法、有效的愤怒治疗强调学习辨认沮丧或愤怒的线索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4 | 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避免或改变(解决)问题事件。分为7个步骤:(1)观察与描述问题情境;(2)核对事实,确保正确理解问题情境;(3)辨识解决问题的目标;(4)头脑风暴出大量的解决方案;(5)选择一个符合目标有可能行得通的解决方案;(6)将解决方案付诸行动;(7)评估使用该解决方案的成果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5 | 积累正面情绪(短期) | 取悦自己且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包括3步骤:创造当下的正面体验、对正面体验保持觉察力、不再关注自己的各种担心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6 | 积累正面情绪(长期) | 对生活做些改变,多点正能量,形成一个"值得过的人生"模式。包括7个步骤:(1)避免回避;(2)确认对你重要的价值观;(3)确认一个现在可执行的价值观;(4)确认与该价值观有关的几个目标;(5)选择一个现在可执行的目标;(6)确认达成目标的行动步骤;(7)现在采取一个行动步骤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7 | 自我掌控 | (1)每天至少做一件事;(2)已成功为宗旨而去计划;(3)随着时间,逐步增加难度;(4)主动面对挑战 | 集体授课/视频示范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提前应对 | (1)描述问题情境;(2)决定使用哪些技能;(3)想象情境;(4)在头脑里演练有效应对的过程;(5)演练后,练习放松 | |||
PLEASE技能;对情绪正念 | PLEASE包括PL治疗身体疾病,E均衡饮食,A远离改变情绪的物质,S均衡睡眠,E适当运动对当下情绪保持正念:就是如实观察、描述和"允许"情绪来来去去,而不评判、抑制、阻挡情绪或转移自己对情绪的注意。其步骤为:观察自己的情绪、运用身体感觉练习正念、记住"你"不是你的情绪、尝试接纳你的情绪 |
Table 3 Emotion regulation skills
时间(周) | 目的 | 干预内容 | 干预形式 | 干预者 |
---|---|---|---|---|
1 | 了解并命名情绪 | 了解并命名情绪:对当下情绪反应不带评判地观察与描述。包括识别情绪的功能以及与改变情绪的困难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情绪并为其命名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2 | 核对事实 | 第1节,改变情绪反应就是改变不想要的情绪,包括3部分:核对事实、相反行为、问题解决 第2节,核对事实:(1)描述情境,以及可能引发情绪反应的想法和诠释;(2)是让成员思考代替想法、诠释,以及重新写下事实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3 | 相反行为 | 相反行为=采取与情绪冲动相反的行为。包括:行为激活、暴露疗法、有效的愤怒治疗强调学习辨认沮丧或愤怒的线索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4 | 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避免或改变(解决)问题事件。分为7个步骤:(1)观察与描述问题情境;(2)核对事实,确保正确理解问题情境;(3)辨识解决问题的目标;(4)头脑风暴出大量的解决方案;(5)选择一个符合目标有可能行得通的解决方案;(6)将解决方案付诸行动;(7)评估使用该解决方案的成果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5 | 积累正面情绪(短期) | 取悦自己且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包括3步骤:创造当下的正面体验、对正面体验保持觉察力、不再关注自己的各种担心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6 | 积累正面情绪(长期) | 对生活做些改变,多点正能量,形成一个"值得过的人生"模式。包括7个步骤:(1)避免回避;(2)确认对你重要的价值观;(3)确认一个现在可执行的价值观;(4)确认与该价值观有关的几个目标;(5)选择一个现在可执行的目标;(6)确认达成目标的行动步骤;(7)现在采取一个行动步骤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7 | 自我掌控 | (1)每天至少做一件事;(2)已成功为宗旨而去计划;(3)随着时间,逐步增加难度;(4)主动面对挑战 | 集体授课/视频示范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提前应对 | (1)描述问题情境;(2)决定使用哪些技能;(3)想象情境;(4)在头脑里演练有效应对的过程;(5)演练后,练习放松 | |||
PLEASE技能;对情绪正念 | PLEASE包括PL治疗身体疾病,E均衡饮食,A远离改变情绪的物质,S均衡睡眠,E适当运动对当下情绪保持正念:就是如实观察、描述和"允许"情绪来来去去,而不评判、抑制、阻挡情绪或转移自己对情绪的注意。其步骤为:观察自己的情绪、运用身体感觉练习正念、记住"你"不是你的情绪、尝试接纳你的情绪 |
时间(周) | 目的 | 干预内容 | 干预形式 | 干预者 |
---|---|---|---|---|
1 | 了解障碍;澄清目标 | 第1节,了解阻碍人际效能的因素,你缺乏哪些应有的人际技能;对阻碍目标效能的误解有哪些;对阻碍关系和自效能的误解有哪些 第2节,澄清人际情境中的目标,在每个情境中澄清人际效能的优先次序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2 | DEAR MAN技能 | 目标效能:如你所愿,有效的维护你的权力和期望。其分解步骤为D描述情境,E表达感受,A明确态度,R强化对方,M保持正念,A表现自信,N协商妥协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3 | GIVE技能 | 关系效能:维持关系,竭尽所能让自己和他人都满意。其分解步骤为G保持温和,I表现出兴趣,V认可他人,E态度轻松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4 | FSAT技能 | 自尊效能:尊重自己,采取行动维持自尊。其分解步骤F公平对待,A不过度道歉,S坚守价值观,T保持真诚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5 | 评估选择 | 考虑的因素:当想提出要求或拒绝时,态度要坚定。练习响应或拒绝他人要求的强度是,考虑的因素包括(1)能力;(2)优先顺序;(3)自尊;(4)权力;(5)权限;(6)关系;(7)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8)给予与索取;(9)事前准备工作;(10)时机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Table 4 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 skills
时间(周) | 目的 | 干预内容 | 干预形式 | 干预者 |
---|---|---|---|---|
1 | 了解障碍;澄清目标 | 第1节,了解阻碍人际效能的因素,你缺乏哪些应有的人际技能;对阻碍目标效能的误解有哪些;对阻碍关系和自效能的误解有哪些 第2节,澄清人际情境中的目标,在每个情境中澄清人际效能的优先次序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2 | DEAR MAN技能 | 目标效能:如你所愿,有效的维护你的权力和期望。其分解步骤为D描述情境,E表达感受,A明确态度,R强化对方,M保持正念,A表现自信,N协商妥协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3 | GIVE技能 | 关系效能:维持关系,竭尽所能让自己和他人都满意。其分解步骤为G保持温和,I表现出兴趣,V认可他人,E态度轻松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4 | FSAT技能 | 自尊效能:尊重自己,采取行动维持自尊。其分解步骤F公平对待,A不过度道歉,S坚守价值观,T保持真诚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5 | 评估选择 | 考虑的因素:当想提出要求或拒绝时,态度要坚定。练习响应或拒绝他人要求的强度是,考虑的因素包括(1)能力;(2)优先顺序;(3)自尊;(4)权力;(5)权限;(6)关系;(7)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8)给予与索取;(9)事前准备工作;(10)时机 | 集体授课 | 康复技能训练师 |
组别 | 例数 | 性别[例(%)] | 年龄(岁) | 受教育程度[例(%)] | 病程(年) | 住院次数[例(%)] | |||||
---|---|---|---|---|---|---|---|---|---|---|---|
男 | 女 | 初中 | 高中 | 大专及以上 | 1次 | 2次 | 3次及以上 | ||||
对照组 | 57 | 22(38.6) | 35(61.4) | 15.21±1.62 | 26(45.6) | 27(47.4) | 4(7.0) | 1.77±0.81 | 35(61.4) | 19(33.3) | 3(5.3) |
干预组 | 55 | 23(41.8) | 32(58.2) | 14.98±1.42 | 25(45.5) | 27(49.1) | 3(5.4) | 1.76±0.84 | 37(67.3) | 15(27.3) | 3(5.4) |
χ2(t)值 | 0.121 | 0.792a | 0.072 | 0.065a | 0.026 | ||||||
P值 | 0.729 | 0.430 | 0.943 | 0.949 | 0.979 |
Table 5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 例数 | 性别[例(%)] | 年龄(岁) | 受教育程度[例(%)] | 病程(年) | 住院次数[例(%)] | |||||
---|---|---|---|---|---|---|---|---|---|---|---|
男 | 女 | 初中 | 高中 | 大专及以上 | 1次 | 2次 | 3次及以上 | ||||
对照组 | 57 | 22(38.6) | 35(61.4) | 15.21±1.62 | 26(45.6) | 27(47.4) | 4(7.0) | 1.77±0.81 | 35(61.4) | 19(33.3) | 3(5.3) |
干预组 | 55 | 23(41.8) | 32(58.2) | 14.98±1.42 | 25(45.5) | 27(49.1) | 3(5.4) | 1.76±0.84 | 37(67.3) | 15(27.3) | 3(5.4) |
χ2(t)值 | 0.121 | 0.792a | 0.072 | 0.065a | 0.026 | ||||||
P值 | 0.729 | 0.430 | 0.943 | 0.949 | 0.979 |
组别 | 例数 | 绝望因子 | 乐观因子 | ||||||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57 | 6.56±2.34 | 6.49±2.09 | 6.78±2.17 | 3.40±1.04 | 3.38±1.04 | 3.38±1.09 | ||
干预组 | 55 | 6.56±2.18 | 4.96±1.66ac | 2.40±1.38abc | 3.45±1.03 | 2.50±1.30ac | 2.49±1.39ac | ||
F值 | F交互=48.389,F组间=83.292,F时间=48.389 | F交互=9.742,F组间=19.914,F时间=10.478 | |||||||
P值 | P交互=0.037,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2,P组间<0.001,P时间=0.002 | |||||||
组别 | 睡眠因子 | 掩饰因子 | 总分 |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2.21±1.08 | 1.78±1.09 | 1.84±1.11 | 3.36±0.93 | 3.07±1.06 | 2.92±1.34 | 12.17±2.97 | 11.66±2.43 | 12.01±2.69 |
干预组 | 2.18±1.09 | 1.10±0.80ac | 0.87±0.72ac | 3.38±0.95 | 2.50±1.27ac | 1.10±0.93abc | 12.20±2.81 | 8.58±2.33ac | 5.76±2.26abc |
F值 | F交互=12.328,F组间=21.519,F时间=39.204 | F交互=90.198,F组间=43.258,F时间=90.198 | F交互=65.075,F组间=132.334,F时间=71.786 | ||||||
P值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Table 6 Comparison of SIO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 例数 | 绝望因子 | 乐观因子 | ||||||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57 | 6.56±2.34 | 6.49±2.09 | 6.78±2.17 | 3.40±1.04 | 3.38±1.04 | 3.38±1.09 | ||
干预组 | 55 | 6.56±2.18 | 4.96±1.66ac | 2.40±1.38abc | 3.45±1.03 | 2.50±1.30ac | 2.49±1.39ac | ||
F值 | F交互=48.389,F组间=83.292,F时间=48.389 | F交互=9.742,F组间=19.914,F时间=10.478 | |||||||
P值 | P交互=0.037,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2,P组间<0.001,P时间=0.002 | |||||||
组别 | 睡眠因子 | 掩饰因子 | 总分 |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2.21±1.08 | 1.78±1.09 | 1.84±1.11 | 3.36±0.93 | 3.07±1.06 | 2.92±1.34 | 12.17±2.97 | 11.66±2.43 | 12.01±2.69 |
干预组 | 2.18±1.09 | 1.10±0.80ac | 0.87±0.72ac | 3.38±0.95 | 2.50±1.27ac | 1.10±0.93abc | 12.20±2.81 | 8.58±2.33ac | 5.76±2.26abc |
F值 | F交互=12.328,F组间=21.519,F时间=39.204 | F交互=90.198,F组间=43.258,F时间=90.198 | F交互=65.075,F组间=132.334,F时间=71.786 | ||||||
P值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组别 | 例数 | 自我责难 | 接受 | 沉思 | ||||||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57 | 11.80±1.69 | 10.91±2.67 | 11.63±1.88 | 11.40±2.25 | 9.60±2.87 | 11.63±1.88 | 11.87±1.87 | 11.64±2.02 | 10.07±2.86 |
干预组 | 55 | 11.81±1.63 | 8.27±2.51ac | 5.85±1.72abc | 11.80±1.57 | 8.20±2.49ac | 6.01±1.78abc | 11.96±1.60 | 8.38±2.58ac | 6.14±1.70abc |
F值 | F交互=35.976,F组间=45.794,F时间=277.732 | F交互=27.376,F组间=70.985,F时间=97.087 | F交互=64.249,F组间=93.792,F时间=232.181 | |||||||
P值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
组别 | 积极重新关注 | 重新关注计划 | 积极重新评价 |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6.03±1.47 | 6.85±2.30 | 6.43±1.71 | 6.50±1.62 | 7.05±2.15 | 6.66±2.22 | 6.17±1.33 | 7.77±2.10 | 6.08±1.92 | |
干预组 | 6.14±1.64 | 10.16±2.79ac | 12.10±1.87abc | 6.38±2.03 | 11.50±2.79ac | 12.10±2.20ac | 5.85±1.73 | 12.34±1.82ac | 12.67±2.42ac | |
F值 | F交互=170.086,F组间=172.166,F时间=223.043 | F交互=136.731,F组间=135.240,F时间=152.676 | F交互=234.295,F组间=32.180,F时间=222.542 | |||||||
P值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
组别 | 理性分析 | 灾难化 | 责难他人 |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6.05±1.20 | 6.05±1.40 | 6.17±2.37 | 12.28±2.03 | 11.40±2.40 | 11.74±2.14 | 12.00±1.82 | 11.59±2.24 | 11.50±1.89 | |
干预组 | 6.00±1.80 | 10.63±2.78ac | 12.23±1.95abc | 12.32±1.98 | 8.54±2.60ac | 6.30±1.77abc | 11.94±1.64 | 8.29±2.55ac | 6.07±1.77abc | |
F值 | F交互=175.945,F组间=226.407,F时间=190.366 | F交互=129.846,F组间=114.441,F时间=184.392 | F交互=170.057,F组间=143.417,F时间=237.816 | |||||||
P值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Table 7 Comparison of CERQ-C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 例数 | 自我责难 | 接受 | 沉思 | ||||||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57 | 11.80±1.69 | 10.91±2.67 | 11.63±1.88 | 11.40±2.25 | 9.60±2.87 | 11.63±1.88 | 11.87±1.87 | 11.64±2.02 | 10.07±2.86 |
干预组 | 55 | 11.81±1.63 | 8.27±2.51ac | 5.85±1.72abc | 11.80±1.57 | 8.20±2.49ac | 6.01±1.78abc | 11.96±1.60 | 8.38±2.58ac | 6.14±1.70abc |
F值 | F交互=35.976,F组间=45.794,F时间=277.732 | F交互=27.376,F组间=70.985,F时间=97.087 | F交互=64.249,F组间=93.792,F时间=232.181 | |||||||
P值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
组别 | 积极重新关注 | 重新关注计划 | 积极重新评价 |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6.03±1.47 | 6.85±2.30 | 6.43±1.71 | 6.50±1.62 | 7.05±2.15 | 6.66±2.22 | 6.17±1.33 | 7.77±2.10 | 6.08±1.92 | |
干预组 | 6.14±1.64 | 10.16±2.79ac | 12.10±1.87abc | 6.38±2.03 | 11.50±2.79ac | 12.10±2.20ac | 5.85±1.73 | 12.34±1.82ac | 12.67±2.42ac | |
F值 | F交互=170.086,F组间=172.166,F时间=223.043 | F交互=136.731,F组间=135.240,F时间=152.676 | F交互=234.295,F组间=32.180,F时间=222.542 | |||||||
P值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
组别 | 理性分析 | 灾难化 | 责难他人 |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6.05±1.20 | 6.05±1.40 | 6.17±2.37 | 12.28±2.03 | 11.40±2.40 | 11.74±2.14 | 12.00±1.82 | 11.59±2.24 | 11.50±1.89 | |
干预组 | 6.00±1.80 | 10.63±2.78ac | 12.23±1.95abc | 12.32±1.98 | 8.54±2.60ac | 6.30±1.77abc | 11.94±1.64 | 8.29±2.55ac | 6.07±1.77abc | |
F值 | F交互=175.945,F组间=226.407,F时间=190.366 | F交互=129.846,F组间=114.441,F时间=184.392 | F交互=170.057,F组间=143.417,F时间=237.816 | |||||||
P值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组别 | 例数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57 | 19.80±4.35 | 21.00±4.11 | 19.91±4.64 |
干预组 | 55 | 19.54±4.22 | 13.94±2.62ac | 7.61±2.81abc |
F值 | F交互=121.631,F组间=206.541,F时间=117.412 | |||
P值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Table 8 Comparison of MADR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
组别 | 例数 | 干预前 | 干预6个月后 | 干预12个月后 |
---|---|---|---|---|
对照组 | 57 | 19.80±4.35 | 21.00±4.11 | 19.91±4.64 |
干预组 | 55 | 19.54±4.22 | 13.94±2.62ac | 7.61±2.81abc |
F值 | F交互=121.631,F组间=206.541,F时间=117.412 | |||
P值 | P交互<0.001,P组间<0.001,P时间<0.001 |
[1] |
杨佳欣,田于胜,欧建君,等. 个体及家庭因素对情绪障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23,56(4):276-283. DOI:10.3760/cma.j.cn113661-20221017-00284.
|
[2] | |
[3] |
|
[4] |
|
[5] |
李雅兰,冉柳毅,艾明,等.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系统性评价[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29(6):567-571. DOI:10.3760/cma.j.cn371468-20200415-01259.
|
[6] |
|
[7] |
|
[8] |
王雪,聂恒卓,刘海平. OTO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74-81.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17.
|
[9] |
葛颜,许方蕾,胡小懿,等. 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现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183-190.
|
[10] |
|
[11] |
夏朝云,王东波,吴素琴,等.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初步制定[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100-102.
|
[12] |
|
[13] |
|
[14] |
朱熊兆,罗伏生,姚树桥,等. 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的信效度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21-124,131.
|
[15] |
钟宝亮,王瑛,陈红辉,等. 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量表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和敏感性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1(1):85-87.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