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2年 第2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2-04-05
    COVID-19疫情防控研究
    周瑞, 姚能亮, 陈芳芳
    2022, 25(10):  1155-116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0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618KB) ( )  
    背景

    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能,是其充分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

    目的

    通过梳理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系统总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各地开展具体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于2021年8月,浏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其下设委机关的官方网站,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防控""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主要检索词,采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将同时符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两个主题的政策文件按发布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并采用人工精读、分析和总结的方式,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结果

    共纳入34份政策文件。34份政策文件主要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等官方网站,发文单位主要为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等。政策文件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以下8个方面:病例早发现、早报告;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医院感染防控和个人防护;会同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开展疫情防控健康教育;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

    结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各地方应该在政策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切实发挥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基层医药教育专业委员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 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
    2022, 25(10):  1162-11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5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09KB)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共体内全科医生团队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我国医共体建设,发挥全科医生团队在疫情防控中的"桥梁"和网格化管理作用,进一步巩固我国COVID-19疫情防控成果,本项目组织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在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证据、广泛征集意见、充分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全科医学+"医共体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优势和构建经验进行汇总,形成了本专家建议(第一版试行)。本专家建议的内容包括"全科医学+"医共体的内涵、组织结构、职责与分工、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培训与考核等,可以为各地区建设"全科医学+"医共体并发挥其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康良钰, 商伟静, 刘珏, 刘民
    2022, 25(10):  1172-11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9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61KB) ( )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给慢性病医疗服务的保障带来了影响和挑战。为保障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满足其医疗服务需求,疫情应对和常态化防控期间北京市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推行"长处方"政策、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开展"送药上门"服务5个方面。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疫情应对期间和常态化防控阶段北京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的政策和相关措施,通过评价政策实施效果和与国内外比较发现,未来可以考虑从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养、重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精准化健康管理、继续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探索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疫情持续状态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思考与创新
    吴疆, 陈志远, 卢婧洁, 向宇凌, 程丹丹, 林城标, 颜伟卉, 黄志威
    2022, 25(10):  1177-11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4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85KB) ( )  

    性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或误解性健康及错误的性健康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全科医学的整体观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原则、保护患者隐私的特点,使全科医生在开展性健康服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性卫生保健知识普及、性健康问题筛查、诊治方面还有待加强。为此,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科医学科从全科核心理念出发,通过组建性健康服务专业小组、开展性史问诊及性器官查体技能工作坊、制定诊治工作流程等方式率先开展性健康服务,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希望为国内全科医生开展性健康服务提供一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火鸿敏, 杨耀芳, 董嘉天, 毛子贤, 胡萍, 宋逢春
    2022, 25(10):  1181-118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4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90KB) ( )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性、高度异质性、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病因复杂,合并症多,防治效果常取决于是否进行了个体化的健康管理。为了与国际接轨,更新的《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年版)》提出了哮喘早期干预思路,优化了哮喘用药方案,强化了哮喘规范化管理理念。为了推进基层哮喘个体化用药管理,本研究参照新版指南中的药物治疗路径"初始治疗、长期治疗方案、降级治疗原则",以"一厂、一品、一规"个性化说明书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数字化采集用药知识,构建了"预判、预警、预知"功能的搜索引擎,为医师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服务,实现为社区患者提供哮喘个体化用药监测与管理。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王浩, 张琳, 方晓雅, 邓茹月, 姚俊
    2022, 25(10):  1186-119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2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60KB) ( )  
    背景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明显增加,且多病共存情况愈发普遍,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数据的空间属性是了解疾病流行规律的有效途径,目前尚缺乏关于慢性病共病空间分布的研究。

    目的

    对我国≥45岁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为慢性病共病区域化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于2021年3月,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第四期追访数据中抽取≥45岁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14种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最终纳入样本19 498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ArcGIS 10.2软件和Geoda 1.18软件对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进行空间统计分析。

    结果

    2018年,我国中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55.77%(10 874/19 498),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者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慢性病共病发生率最高的为关节炎或风湿病(58.23%,6 332/10 874),发生率最高的2种慢性病共病组合模式为胃病+关节炎或风湿病(16.68%,655/3 928),发生率最高的3种慢性病共病组合模式为高血压+胃病+关节炎或风湿病(8.12%,227/2 796)。各省份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39.86%(广东省,405/1 016)~75.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6/10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慢性病共病发生率的Moran's I值=0.303 542(P=0.006),表明慢性病共病发生率的空间分布呈正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青海省、甘肃省及福建省的Moran's I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其中青海省和甘肃省的聚集类型为高-高相关、福建省的聚类类型为低-低相关。

    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较高,且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风湿病、高血压、胃病等高共病发生率的慢性病应受到关注,重点防控区域集中在我国西北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陆伟伟, 朱睿, 陈君, 付腾飞, 张键, 林岳军
    2022, 25(10):  1191-11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4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01KB) ( )  
    背景

    中老年抑郁状态和儿童期不良经历(ACEs)的研究在国际上愈受重视,但以中国人群为样本的研究仍然较少报道,需要进一步探索。

    目的

    探索我国当前成年人群的ACEs发生率,研究ACEs对中老年抑郁状态的影响,提供基于我国人群样本的抑郁与ACEs的精准画像。

    方法

    2021年7—8月,利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办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ARLS)2015年和2018年的截面数据,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7 035例≥45岁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评估量表、ACEs(虐待、忽视、不良家庭)和个体特征,从数据库中筛选出相关问题,生成新的虚拟变量并重新赋值。以零ACEs经历的研究对象为控制组,以有ACEs经历的研究对象为处理组,将所有协变量纳入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采用稳健标准误形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估所有协变量的倾向得分,按最近邻1∶1方法匹配控制组和处理组样本,同时进行平衡性检验和共同支持检验,评估处理组ACEs对中老年抑郁状态的平均处理效应。

    结果

    7 035例调查对象中,6 529例(92.81%)经历过ACEs,1 802例(25.61%)经历≥4种ACEs,1 003例(14.26%)为抑郁状态。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自评健康与ACEs相关(P<0.05);接下来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达到控制组和处理组的个体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平衡性检验和共同支持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结果显示,有ACEs比零ACEs导致的中老年抑郁状态发生率高出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当前中老年群体的ACEs发生率居于高位水平,ACEs可明显提升抑郁发生率,亟须建立ACEs筛查干预机制,提升该类人群的健康服务和福祉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尹朝霞, 罗友连, 谈思雯, 陈艳丽, 冯海璇, 公为洁
    2022, 25(10):  1197-120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6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57KB) ( )  
    背景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较低,研究者一般将其归因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偏低、不规律服药等,但较少有研究报道疾病认知水平较高且规律服药患者的血压和/或血糖控制达标情况。

    目的

    了解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人群判断标准的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在对所患疾病认知状况良好、规律服药背景下的血压和/或血糖控制达标情况,探索其血压和/或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原因,旨在为更好地防控ASCVD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深圳市罗湖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且10年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China-PAR)资料完整的签约患者,采用China-PAR对其进行评估,以筛选ASCVD高危人群(China-PAR得分≥10分)。对符合ASCVD高危人群判断标准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使用自设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最终将知晓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危害、血压和/或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且规律服药者纳入本研究。以患病情况为分层依据,比较血压/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组与未达标组的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选取全体血压/空腹血糖控制未达标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了解其血压/空腹血糖控制未达标的原因。应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99例患者。其中130例(43.5%)为单纯高血压患者,9例(3.0%)为单纯糖尿病患者,160例(53.5%)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90例患有高血压者中,140例血压控制达标,血压控制率为48.3%;169例患有糖尿病者中,71例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控制率为42.0%。对于13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而言,与血压控制达标组患者相比,血压控制未达标组患者年龄更小(t'=3.758,P<0.001);对于1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与血压控制达标组患者相比,未达标组患者年龄亦更小(t'=2.203,P=0.031);对于169例患有糖尿病者而言,与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组患者相比,空腹血糖控制未达标组患者规律运动率更高(χ2=4.314,P=0.038),糖尿病病程更长(t=-3.180,P=0.002),平素监测血糖的频率更高(Z=2.228,P=0.026)。访谈共提炼出7个原因:患者认为不必强求达标,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经多次治疗,血压和/或血糖控制仍未达标后选择放弃,持无能为力的态度;虽规律服药,但在药物使用上存在问题;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受医生因素的影响,如医生认为无关紧要、"置若罔闻"等;缺乏自制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未达标;其他原因,如医保报销不顺利、曾出现血压/血糖过低导致不敢过分控制等。

    结论

    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ASCVD高危人群在疾病认知状况良好、规律服药的情况下,血压/血糖控制率仍较低。应密切关注年轻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规律运动、糖尿病病程较长或频繁监测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通过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对患者的规范用药宣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从生物-心理-社会多层面改善患者的知信行等举措,优化社区ASCVD防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马文翰, 白雪霏, 陈照娟, 赵亚利
    2022, 25(10):  1206-121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1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45KB) ( )  
    背景

    社区全科门诊在满足慢性病患者医疗需求方面面临日益复杂的挑战。同时以合作、彼此尊重为基础的医患共同决策(SDM)正逐步成为主流医疗决策模式。将SDM模式引入社区慢性病诊疗中,对于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提高其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了解社区全科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现状和程度,并分析影响其参与治疗决策的因素,旨在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SDM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双榆树社区全科门诊7名全科医生及其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49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非参与观察,采用中文版患者参与医疗决策量表-5(OPTION-5)评估医疗咨询过程中全科医生促进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程度,并采集患者个人特征、就诊与患病情况方面的信息及全科医生的一般资料。比较不同特征社区全科门诊慢性病患者OPTION-5得分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探讨影响其参与治疗决策的因素。

    结果

    149例慢性病患者平均就诊时长为(4.1±2.7)min;OPTION-5中位得分为6.00(3.00)分。不同年龄、就诊时长的慢性病患者OPTION-5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时长、就诊咨询时是否被他人打断、家属是否陪同就诊是社区全科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社区全科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程度较低。延长诊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时间,确保诊疗过程不被打断,以及诊疗时给予患者一个私密的空间,可能是提高社区全科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程度的可行措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杨林宁, 郑红颖, 赵丹, 杨艳
    2022, 25(10):  1213-121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5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35KB) ( )  
    背景

    医患共享决策推动了患者角色从医疗照护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和监督者的转变,深度贯彻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国内对医患共享决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决策的主体之一,医生对医患共享决策认知的相关研究比较少。

    目的

    探索医生对医患共享决策的认知情况,为医患共享决策的实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20年5—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5名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医生实际的决策过程、医生对医患共享决策的理解及态度、医患共享决策实践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并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5名被访谈医生中,男10名,女5名;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38.4±7.0)岁;住院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任医师2名;内科医生5名,外科医生7名,肿瘤科医生3名。共提炼出15个亚主题,可归纳为4个主题:医生对医患共享决策的认知偏差,对医患共享决策实施中的角色认知不明确,医生认同医患共享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医患共享决策实践存在阻碍因素。

    结论

    需提高医生对医患共享决策的认知水平,并创造临床实施医患共享决策的条件,以促进医患共享决策在临床的顺利开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孙昕霙, 郭怡, 陈平, 何朝
    2022, 25(10):  1220-122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4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90KB) ( )  
    背景

    近年来我国成人高血压一直呈现患病率高、控制率低的特点,而患者的服药行为是影响血压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的

    探讨应用行为转变阶段模型的患者教育是否能够促进高血压患者的服药行为。

    方法

    本研究为社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基本情况(人口规模、医疗卫生条件等)相当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社区为单位用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家为干预组(206例),3家为对照组(194例)。对干预组开展3次基于行为转变阶段理论设计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管理。分别于基线及干预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以询问社会人口学状况、服药行为、服药障碍为主要内容的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

    结果

    完成第1次随访、第2次随访、第3次随访的患者分别为375例(干预组202例,对照组173例)、290例(干预组147例,对照组143例)、263例(干预组134例,对照组129例)。干预组在干预后12个月处于行动维持期的比例由基线时的27.7%(57/206)提高为60.5%(81/134),对照组处于行动维持期的比例由基线时的50.0%(97/194)降低为38.9%(49/129)。两组随访患者服药行为阶段广义估计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变量后,组别与随访时间点的交互项{干预组×3个月〔OR(95%CI)=3.928(2.628,5.870)〕、干预组×6个月〔OR(95%CI)=3.651(2.333,5.712)〕、干预组×12个月〔OR(95%CI)=4.133(2.315,7.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基线比较,干预组的收缩压在3个月〔b(95%CI)=-4.616(-8.558,-0.675)〕、6个月〔b(95%CI)=-4.348(-8.569,-0.127)〕、12个月〔b(95%CI)=-6.462(-11.208,-1.716)〕均存在积极的干预×时间交互效应(P<0.05);而舒张压在3个月〔b(95%CI)=-3.549(-6.271,-0.827)〕存在积极干预×时间交互效应(P<0.05)。

    结论

    本研究证明基于行为转变阶段模型的干预策略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行为,帮助更多患者进入服药行为的行动维持期,进而降低血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凤, 张振香, 梅永霞, 郭云飞, 段艳丹
    2022, 25(10):  1227-12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4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405KB) ( )  
    背景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日益增多,卒中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无法快速重返工作岗位,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是重返工作的重要预测因素,评估患者的重返工作自我效能可为促进患者重返工作提供指导意义,但目前国内尚缺乏测量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度的量表。

    目的

    汉化重返工作自我效能量表,并评价该量表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

    采用正反双译法对量表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重返工作自我效能量表。于2020年8—10月选取130名患者作为样本1,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选取255名患者作为样本2,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与临界比法进行项目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折半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量表效度。内容效度用量表和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表示;结构效度用因子分析进行评价,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果

    样本1发放1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1%;样本2发放25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1%。项目分析结果显示,量表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636~0.897,所有条目的临界比值>3(P<0.001)。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2,折半信度为0.94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95,条目水平内容效度为0.80~1.00。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重返工作自我效能量表提取1个公因子,各条目因子载荷为0.628~0.90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91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

    结论

    汉化后的重返工作自我效能量表是测量中国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的可靠且有效的工具。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杨旻, 朱雪娇, 徐玛瑙
    2022, 25(10):  1232-123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2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11KB) ( )  
    背景

    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在推广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亟待关注,从患者角度进行的评价尤为缺乏。

    目的

    明确杭州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现况,为提升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

    于2020年6—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浙江省杭州市5个主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上城区和下城区)的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55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疾病与服务相关资料和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采用服务体验评价量表,含有形性、有效性、可靠性、交流性、移情性5个方面)。

    结果

    525例(95.5%)调查对象的问卷被有效回收。525例慢性病患者中,165例(31.4%)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满意。患者的服务感受总均分为(5.14±0.44)分,低于其期望值总均分〔(6.80±0.01)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可靠性〔(5.69±0.87)分〕、有形性〔(5.43±0.85)分〕、移情性〔(5.13±1.81)分〕、交流性〔(4.86±1.53)分〕、有效性〔(4.77±0.98)分〕。服务期望各维度得分间差异较小。感受-期望间差距得分最大的维度为有效性〔(-2.01±0.14)分〕,最小的维度为可靠性〔(-1.11±0.17)分〕。剔除满意度调查时选择"其他"的20例调查对象,共对505例调查对象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慢性病患者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满意度与服务感受总均分呈正相关(rs=0.741,P<0.001);与服务感受-期望间差距总均分呈正相关(rs=0.687,P<0.001)。

    结论

    服务体验和服务满意度密切相关,当前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有形性、有效性、可靠性、交流性、移情性5个方面尚未达到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期望水平,尤其是有效性方面,提示需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提升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段立霞, 刘晨曦
    2022, 25(10):  1238-124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01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65KB) ( )  
    背景

    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的开具在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强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而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态度可直接影响其抗菌药物处方开具行为。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湖北省基层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水平、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态度,分析其变化特征和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基层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

    于2018年4—6月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具有抗菌药物处方开具权,并在调查前3个月内开具抗菌药物处方≥100张的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层医生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知识〔10种常见场景中是否应该使用(目标)抗菌药物〕、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态度(5种可能影响抗菌药物使用行为的态度)。未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SM)前,分析并比较2018、2020年湖北省基层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总得分及各条目的正确回答率、抗菌药物使用态度总得分及各条目得分情况。将2020年调查对象作为处理组,将2018年调查对象作为控制组,采用PSM法进行配对后,对湖北省基层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态度总得分的变化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2018、2020年分别回收有效问卷637、616份。未进行PSM前,2020年湖北省基层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总得分为(5.54±1.46)分,高于2018年的(5.25±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调查对象对头孢曲松透过血脑屏障的效果(48.5%比39.6%)和氨基糖苷类的给药方法(55.7%比44.0%)的正确回答率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湖北省基层医生抗菌药物使用态度总得分为(55.41±5.02)分,高于2018年的(53.29±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调查对象在因满足患者需求、忽视抗菌药物耐药问题、缺乏改变自身不合理行为的动机而开处抗菌药物上的得分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SM,2020年调查人群与2018年调查人群成功匹配513对。实现组间协变量平衡后,2020年湖北省基层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态度总得分仍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不同类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分类,2020年湖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抗菌药物使用态度总得分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2018年湖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态度总得分均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2018年相比,2020年湖北省基层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水平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仍较低,且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持更消极的态度,有开具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的倾向。应系统性地采取方法提高基层医生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知水平,增强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动力,进而提升基层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基层卫生服务专题研究
    张淑娥, 王燕萍, 王鸿妮, 赵鑫, 程偲雨, 纪科宇, 王小合, 张萌, 孙涛
    2022, 25(10):  1246-125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01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810KB) ( )  
    背景

    分级诊疗的叙事总体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现实实践中被用于说服政策目标对象并获得其支持的政策叙事,另一种则是学术叙事,即透过语言来记述研究者探索问题、增进认知(时)的思维活动过程;研究内容丰富多样,但目前较少有研究者对该领域内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

    目的

    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当前分级诊疗学术叙事的演进过程、焦点和特征,旨在为分级诊疗现实实践的优化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03-21,以"分级诊疗""有序医疗""有序诊疗""分工医疗""分工诊疗""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等作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获取发表于中文学术期刊上的、有关分级诊疗的研究,检索时限为2009-01-01至2021-03-21。将文献的题录以EndNote格式导出,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SATI 3.0与UCINET 6.0软件,通过时间序列分析、高频关键词分析、中心性分析与小团体分析,探究分级诊疗学术叙事的进程、焦点和特征,并生成高频关键词的可视化共现网络图。

    结果

    共纳入文献4 882篇。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结果,分级诊疗学术叙事的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2009—2013年)、加速阶段(2014—2017年)和规范阶段(2018年至今)。出现频次排在前5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分级诊疗""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公立医院";接近中心度值排在前5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分级诊疗""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全科医生";小团体分析可得3组词群,即由"医联体""公立医院改革""双向转诊""全科医生""基层首诊"等高频关键词组成的核心词群,由"互联网""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高频关键词组成的次生词群,以及由"糖尿病""慢性病""认知""影响因素"等高频关键词组成的边缘词群。卫生政策修辞是核心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次生词群与边缘词群正在不断演化、生成。

    结论

    分级诊疗学术叙事在与政策实践的互构中逐渐生成,其整体结构不均衡,研究向度较为单一。目前,分级诊疗的学术与政策叙事仍局限于纲领的范畴,理念与制度的落实仍依靠决策层由上至下强推,基层自发、自为的分级诊疗微观实践尚未兴起。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敏, 张淑娥, 时宇, 王鸿妮, 纪科宇, 程偲雨, 赵鑫, 孙涛
    2022, 25(10):  1254-126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01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31KB) ( )  
    背景

    地方政府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直是地方治理创新研究的重要议题。

    目的

    探究影响地方政府县域医共体创新实践的因素,并分析其组合路径。

    方法

    于2021年3月,以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举办的第二届"寻找县域医共体实践价值案例"评选活动的初选结果为案例源,将"政策创新类型"作为结果变量(中央主导型创新/地方回应型创新=0,地方自发型创新=1),以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地理区位、问题属性及平台作为条件变量,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法,通过必要条件分析、充分条件组合分析,探究影响地方政府县域医共体创新实践的因素并构建地方政府县域医共体创新实践的影响路径模型。

    结果

    5个条件变量一致性均<0.9,即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地理区位、问题属性及平台均不是地方自发型创新的必要条件。条件变量组合分析(基于中间解)结果显示,共得到5组前因条件组合,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平台,行政层级*~地理区位*平台,经济发展水平*问题属性*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问题属性*平台,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地理区位*问题属性(*表示"且",~表示"非")。5组前因条件组合一致性指标均为1,原始覆盖率为0.14~0.43,净覆盖率为0.14~0.43,总体覆盖率为1。地方政府县域医共体创新实践主要呈现出两类模式,即平台型创新模式和动机型创新模式。

    结论

    若要实现高水平的医共体创新实践,应该关注政策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强相关性,激活地方政府的主动创新意愿,以及加强对县域医共体的平台支持。本研究对于理解地方政府县域医共体创新实践的机理乃至地方政府创新都具有一定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丽清, 赵灵, 李佳文, 卢祖洵
    2022, 25(10):  1261-126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2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77KB) ( )  
    背景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长期呈"倒三角"状态,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情况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但目前对于两者协调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如何通过组合产生作用的研究较为缺乏。

    目的

    明确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医疗资源配置、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开展研究,数据来源于《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中国统计年鉴》。以全国31个省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为结果变量,以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财政补助收入、床位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9个变量为条件变量,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

    结果

    2018年,我国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61,达到(0.6,1.0]的协调发展区间;中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0,处于(0.4,0.6]的过渡调和区间;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38,处于[0,0.4]的失调衰退区间。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组态分析结果显示,存在4种条件组态可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组态1: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财政补助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组态2:~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财政补助收入*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组态3: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财政补助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组态4:~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财政补助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表示"且",~表示"非")。又可将4种条件组态归纳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驱动型、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权衡型、经济发展驱动型3种路径。

    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差异明显,注册护士数、地区生产总值及地方财政收入是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且不同因素组合均可产生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水平的高度协调发展状态。因此,各地区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及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高协调发展实现路径,以推动基层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医疗资源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提高我国基层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医学循证
    张玉杰, 尹文强, 闫语, 孙艳, 李翠玉, 张田田, 孟翠香, 胡金伟, 陈钟鸣
    2022, 25(10):  1269-127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2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17KB) ( )  
    背景

    伴随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居民医疗与养老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但目前医疗与养老服务仍互不衔接,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将医疗与养老资源进行有序衔接,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连续性的照护服务。

    目的

    综合分析我国居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参与意愿。

    方法

    2020年12月,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有关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参与意愿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0年12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

    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纳入研究的有效样本量为14 089,其中共有4 268例居民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参与意愿。纳入研究的文献的JBI评分为14~18分,得分均≥总分的70%,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较高。居民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意愿率为40.5%〔95%CI(33.3%,47.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学历〔OR(95%CI)=0.71(0.59,0.85),P<0.01〕、子女数量〔OR(95%CI)=1.72(1.40,2.11),P<0.01〕、婚姻状态〔OR(95%CI)=0.71(0.57,0.88),P=0.02〕、是否独居〔OR(95%CI)=1.30(1.14,1.49),P<0.01〕、患病情况〔OR(95%CI)=1.34(1.09,1.64),P<0.01〕、知晓度〔OR(95%CI)=1.91(1.61,2.26),P<0.01〕是居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论

    我国居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参与意愿较低,高中及以上学历、子女数量≤1个、非在婚、独居、患病、知晓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参与意愿相对更强。应通过加强宣传工作、建立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不断丰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内涵等方式,提高居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参与意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何龙韬, 李孟华, 吴汉
    2022, 25(10):  1275-12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0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78KB) ( )  
    背景

    家庭照护者作为肿瘤患儿最直接的照顾者,在照护肿瘤患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学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家庭照护者照顾肿瘤患儿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等进行了研究,发现家庭照护者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压力。

    目的

    系统整合与评价家庭照护者照护肿瘤患儿的经历,旨在为改善肿瘤患儿的照护现状及促进其家庭照护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于2021年6月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与家庭照护者照护肿瘤患儿经历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06-01。由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使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

    结果

    最终纳入12项研究,提炼38个完整的研究结果,归纳出11个新的类别,并得到2个整合结果:照护困境与负面影响、照护资源。

    结论

    家庭照护者在照护肿瘤患儿的过程中,虽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并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但能积极地从自身、他人(处)、"非人"的外部、文化与信仰(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并从安宁疗护中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医务人员在为家庭照护者提供帮助时,需考虑患儿治疗阶段的特点、照护经历影响的两面性和照护者的文化属性,有针对性地给予照护者支持与引导,最终减轻肿瘤患儿家庭照护者负担的同时,提升肿瘤患儿的生存质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