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邮件订阅
图表库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入库情况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刊文
往期刊文
专辑专题
电子书(手机版)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解答
国际报告规范
投稿选刊平台
核心期刊目录
科研服务
专家中心
主编风采
专家风采
成为审稿专家
成为专题研究主持人
媒体平台
丁香园
健康界
知乎
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平台
Science Data Bank
ChinaXiv
伦理声明
出版伦理
医学伦理
版权与开放获取
同行评议
征订 & 广告
期刊订购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English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
格式规范-研究性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论文投稿介绍信与版权转让协议
格式规范-综述类论文
ORCID注册申请指南
Meta分析写作要点
队列研究写作要点
横断面研究写作要点
指标预测价值写作要点
动物实验写作要点
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X
专题研究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2016年 第19卷 第20期 刊出日期:2016-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Select
2016, 19(20): 11-11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可视化
|
留言
|
扫码
Select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要点
Hauk L
2016, 19(20): 2367-237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01
摘要
(
)
PDF for PC
(562KB) (
)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对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了更新,本次更新对成年人和儿童基础生命支持、CPR的质量、CPR替代技术、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内容提出了新的意见。本文重点阐述成年人和儿童基础生命支持、CPR的质量、CPR替代技术的更新要点。对成年人实施心肺复苏(CPR)时,胸外按压应达到100~120次/min,深度至少5 cm,但不应超过6 cm;医疗专业人员可以向所有心脏停搏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通气;在使用高级气道的情况下,30个按压伴随2次通气已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持续的胸外按压伴随每6 s一次的通气;儿童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要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例如,婴儿胸外按压深度约4 cm,儿童需5 cm。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质子泵抑制剂与骨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伟,刘彦,姜春燕
2016, 19(20): 2371-237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02
摘要
(
)
PDF for PC
(664KB) (
)
质子泵抑制剂(PPI)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等酸相关性疾病,但有研究报道长期口服PPI可能会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本文回顾了PPI与钙吸收、骨密度、骨折的关系,同时简述了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现有证据表明服用PPI与骨折风险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关联性不强;PPI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机制尚未明确。所以,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需严格把握PPI治疗的适应证、疗程,尽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PPI,尤其是骨折风险较高的患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研究进展
郭春月,尹素凤,胡泊,刘晓宇
2016, 19(20): 2375-237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03
摘要
(
)
PDF for PC
(719KB) (
)
胡泊,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北省煤炭行业职业健康与安全重点实验室;E-mail:lxy_hb007@126.com
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预后差异较大。该文简述了基础情况与伴随疾病、影像学异常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生化标志物、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肺栓塞预后的评估价值,提示寻找肺栓塞预后相关的有效生物标志物是指导肺栓塞患者个体化治疗、提高肺栓塞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研究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进展
韦宇飞,黄幸,常静玲
2016, 19(20): 2380-238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04
摘要
(
)
PDF for PC
(710KB) (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是一种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能以高时空分辨率呈现大脑不同区域神经元活动的变化。而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s-fMRI)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研究。大脑执行功能依赖于多个脑区间的广泛交互,形成复杂的功能网络。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为探究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提供了新视角,不仅对其发生和康复机制的探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有助于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早期诊断、预后康复和疗效评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小剂量长疗程补充α-骨化醇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糖脂代谢及抗炎作用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陈宽林,卓铁军,王健,梅青
2016, 19(20): 2385-239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05
摘要
(
)
PDF for PC
(678KB) (
)
目的 维生素D被认为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发病及糖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剂量长疗程补充α-骨化醇对T2DM患者胰岛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以及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于江苏省老年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相同,年龄、病程相近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添加α-骨化醇0.25 μg,1次/d,口服;对照组添加安慰剂(膳食纤维)0.25 μg,1次/d,口服。干预措施持续18个月,对患者和研究实施者采用盲法。检测基线及干预3、6、12、18个月时血清维生素D、C肽、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血钙、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基线时,两组体质指数(BMI)、维生素D、C肽、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A1c、VLDL-C、LDL-C、Lp(a)、血钙、血磷、hs-CRP、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治疗组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治疗组C肽水平、HOMA-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HOMA-IR、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时,治疗组C肽水平、HOMA-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HOMA-IR、HbA1c、VLDL-C、LDL-C、hs-CR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8个月时,治疗组C肽、HOMA-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HOMA-IR、HbA1c、VLDL-C、LDL-C、hs-CR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长疗程补充α-骨化醇有助于促进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不同剂量川芎嗪辅助手术治疗老年人突发脑梗死的预后研究
呼建民,王述莲,刘献增
2016, 19(20): 2390-239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06
摘要
(
)
PDF for PC
(671KB) (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川芎嗪辅助手术治疗老年人突发脑梗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诊治的110例老年突发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及腰椎穿刺或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对照组给予大剂量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川芎嗪注射液16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川芎嗪注射液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4%(53/55)和80.0%(44/5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445,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AngⅡ、LP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ngⅡ、L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ngⅡ、LPA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出血、发热、皮疹、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相对于大剂量,小剂量川芎嗪辅助手术治疗老年人突发脑梗死能更加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浆AngⅡ与LPA表达下调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代谢综合征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
龚莉,葛莎莎,张建国,章秋
2016, 19(20): 2395-239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07
摘要
(
)
PDF for PC
(708KB) (
)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2013-10-08至2014-02-25于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参加体检人群593例。受试者禁食8~12 h后,进行常规体检和生化指标检测;由经过培训的两名专业医师在短轴切面测量CIMT,取平均值。结果 男性MS患病率为29.8%(105/353),女性MS患病率为24.6%(59/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7,P>0.05)。男性、绝经前后女性中,不同MS组分数者C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240、8.850、9.510,P<0.001)。男性、绝经前后女性0、1项组分者C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90、8.620,P<0.001),其中,男性、绝经后女性0、1项组分者CIMT大于绝经前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绝经前后女性≥3项组分者C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670,P=0.002),其中,男性、绝经后女性≥3项组分者CIMT大于绝经前女性,绝经后女性CIMT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是女性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OR=5.611,95%CI(1.398,22.632),P<0.05〕,而未发现与男性CIMT增厚有关〔OR=1.091,95%CI(0.906,1.314),P>0.05〕。结论 MS对CIMT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MS对女性CIMT的影响更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研究
翁锡君,谢立平,郑祥义,汪朔,蔡柏森,项尖尖,尤启汉
2016, 19(20): 2406-240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09
摘要
(
)
PDF for PC
(737KB) (
)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14年1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包膜侵犯组(pT3a期,110例)和局限包膜内组(pT2期,112例)。采用Gleason评分评价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PSAD。结果 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leason评分、tPSA、f/t及PSA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tPSA、f/t、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3〔95%CI(0.549,0.697)〕、0.653〔95%CI(0.582,0.725)〕、0.338〔95%CI(0.267,0.408)〕、0.708〔95%CI(0.641,0.775)〕,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D最佳界点为0.27 μg·L-1·cm-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48.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0%、8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PSAD是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危险因素〔OR=4.639,95%CI(1.303,16.514),P=0.018〕。结论 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卵巢周边环状增强与自然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江岚,谢亦农,梁伟翔,王伟群
2016, 19(20): 2410-241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10
摘要
(
)
PDF for PC
(1195KB) (
)
目的 通过分析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卵巢周边环状增强与自然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探讨卵巢周边环状增强在评价输卵管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助孕中心及妇科不孕门诊就诊的患者139例。采用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造影剂进行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术(HyCoSy),观察输卵管末端造影剂在卵巢周边增强的超声特征,根据造影剂是否在卵巢周边形成环状增强,分为双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组、双侧输卵管超声造影无环状增强组及单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组;并进一步将环状增强分为0、1、2、3级。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卵巢周边环状增强与自然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139例患者包括268条输卵管,单侧输卵管10条(10例),双侧输卵管258条(129例);左侧输卵管133条(133例),右侧输卵管135条(135例);54例患者自然妊娠成功,85例患者自然妊娠失败。排除单侧输卵管患者,双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组57例,自然妊娠成功41例(71.9%);双侧输卵管超声造影无环状增强组49例,自然妊娠成功7例(14.3%);单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组23例,自然妊娠成功4例(17.4%)。不同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组自然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99,P<0.001)。左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0级22例,自然妊娠成功2例(9.1%);1级40例,自然妊娠成功5例(12.5%);2级42例,自然妊娠成功21例(50.0%);3级29例,自然妊娠成功24例(82.8%)。右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0级28例,自然妊娠成功6例(21.4%);1级41例,自然妊娠成功5例(12.2%);2级35例,自然妊娠成功16例(45.7%);3级31例,自然妊娠成功27例(87.1%)。左、右侧输卵管超声造影不同环状增强分级者自然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16、46.35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分级、右侧输卵管超声造影环状增强分级是自然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自然妊娠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95%CI(0.770,0.920)〕。结论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卵巢周边环状增强与自然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且环状增强的分级能有效预测自然妊娠结局,即环状增强越明显,分级越高,自然妊娠成功率越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术前及术后贫血对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王岩,周军,戴素丽,许西娥,陶仁海,刘俊峰
2016, 19(20): 2416-241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11
摘要
(
)
PDF for PC
(578KB) (
)
目的 探讨术前及术后贫血对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3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治疗的LCNEC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以手术日期为观察起点,死亡为临床终点事件计算生存期,随访至2014年8月。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病理类型、TNM分期、手术方式以及是否发生术前及术后贫血、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6.751,95%CI(3.576,15.438)〕、吸烟史〔HR=3.438,95%CI(1.053,6.538)〕、病理类型〔HR=10.643,95%CI(6.634,21.982)〕、术前贫血〔HR=0.043,95%CI(0.027,0.051)〕、术后贫血〔HR=8.451,95%CI(4.885,9.372)〕、手术方式〔HR=2.334,95%CI(1.658,21.575)〕是LCNE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术前及术后贫血与LCNEC患者预后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危险因素分析
栗向军,张鹏远,夏熙双,褚峥
2016, 19(20): 2419-242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12
摘要
(
)
PDF for PC
(595KB) (
)
目的 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SAH患者143例,其中创伤性SAH并发脑积水者17例作为脑积水组,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创伤性SAH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创伤性SAH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去骨瓣减压术、创伤性SAH分布、创伤性SAH厚度、腰大池引流、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行去骨瓣减压术、弥漫创伤性SAH、创伤性SAH厚度≥5 mm、未行腰大池引流、脑室内出血为创伤性SAH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行去骨瓣减压术、弥漫创伤性SAH、创伤性SAH厚度≥5 mm、未行腰大池引流、脑室内出血为创伤性SAH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应对合并高危因素患者采取更加积极治疗方案,从而减少创伤性SAH后脑积水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与室间隔厚度的关系研究
黄菊香,聂连涛,李中健
2016, 19(20): 2423-242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13
摘要
(
)
PDF for PC
(560KB) (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与室间隔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2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心脏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室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比值(E/A)。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患者分为无室性期前收缩组(104例)和室性期前收缩组(125例),并对室性期前收缩组患者进行Lown分级。结果 室性期前收缩组室间隔厚度大于无室性期前收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Lown分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室间隔厚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2,P<0.05)。Lown分级为Ⅰ级者室间隔厚度以8.0~11.9 mm为主(40例,66.7%),Lown分级为Ⅱ、Ⅲ级者室间隔厚度以12.0~13.9 mm为主(10例,58.8%;18例,60.0%),Lown分级为Ⅳ级者室间隔厚度以8.0~11.9 mm为主(10例,55.6%)。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与室间隔厚度增加有关,且室间隔厚度的增加会影响室性期前收缩的数量、性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专题研究
Select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表达水平及其与左心房重构的关系研究
赵勇,刘先霞
2016, 19(20): 2426-242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14
摘要
(
)
PDF for PC
(645KB) (
)
目的 探讨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水平及其与左心房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度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年龄<75岁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6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且性别和年龄与试验组相匹配者8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基线资料,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sST-2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房颤动发生的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ST-2水平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率、白细胞计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AVI和sST-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病程、LAVI和sST-2水平均低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VI和sST-2水平是影响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患者年龄、病程和LAVI与sST-2水平呈正相关(r=0.188、0.350、0.40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VI是影响心房颤动患者sST-2水平的因素(P<0.05)。结论 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血清sST-2水平明显升高,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更加明显,且其是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与LAVI独立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中的应用研究
曾凯,李应龙,钱彪,李强,倪钊,王新敏,王文晓,任之尚,王勤章
2016, 19(20): 2430-243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15
摘要
(
)
PDF for PC
(777KB) (
)
目的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的预测模型,并转化成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8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25例。经保守排石治疗4周后,复查泌尿系B超或CT判断结石是否排出,并将患者分为排石组和未排石组。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结石排出的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预测参数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并对68例测试集样本进行预测。绘制预测拟概率的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排石组141例,未排石组8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膀胱刺激征、侧别、肾盂积水、尿pH值、血尿、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疼痛程度、结石直径、结石位置、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淋巴细胞分数、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行人工神经网络,输入层共建立9个神经元。系统自动体系构建两个隐含层,输出层有1个神经元。预测变量重要性前3位分别是:结石直径(0.20)、C反应蛋白(0.18)、年龄(0.12)。运用建立成功的人工神经网络对68例测试集样本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测试集样本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总准确率分别为93.3%、60.9%和82.4%,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774,0.962)〕。结论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输尿管结石能否排出有较高的准确率,可辅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安全、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Krupple样因子6调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介导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喻志芳,韩彬,柴文戍
2016, 19(20): 2435-2439.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16
摘要
(
)
PDF for PC
(796KB) (
)
目的 通过研究Krupple样因子6(KLF6)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肺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KLF6调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介导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于2014年10-12月,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感染组,每组15只,低感染组注射铜绿假单胞菌1.0×107 CFU制作动物模型,感染后3、9、24 h,分别随机取各组5只小鼠留取标本。另10只小鼠随机分为中感染组和高感染组,每组5只,分别注射铜绿假单胞菌5.0×107、1.0×108 CFU,均在感染后9 h留取标本。在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后无菌分离肺组织,左肺结扎后测定湿干重之比。采用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iNOS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KLF6水平。结果 光镜下可见低感染组小鼠肺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增厚,肺泡壁结构破坏,局部有肺泡膨胀不全或肺泡塌陷,并扩散到肺间质内,24 h时炎症改变最为严重。3 h时,对照组和低感染组肺组织湿干重之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4 h时,低感染组肺组织湿干重之比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感染组不同时间肺组织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铜绿假单胞菌感染9 h后肺组织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24 h时,低感染组肺组织NO水平、iNOS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铜绿假单胞菌感染9 h后肺组织NO水平、iNOS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感染组不同时间肺组织KLF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铜绿假单胞菌感染9 h后肺组织KLF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能诱导KLF6的表达,并有可能通过iNOS调控介导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更新的Diamond-Forrester法和Duke临床评分预测模型对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贺婷,刘星,李莹,吴俏玉,罗爱静,袁洪
2016, 19(20): 2440-244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17
摘要
(
)
PDF for PC
(845KB) (
)
目的 比较更新的Diamond-Forrester法(UDFM)和Duke临床评分(DCS)两种预测模型对我国可疑冠心病患者评估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两者在不同性别之间准确性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5月因胸痛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1 311例。分别利用UDFM、DCS估算患者的验前概率(PTP),并分为低(<30%)、中(30%~70%)、高(>70%)PTP组,高PTP组即认为患有冠心病。以CAG为金标准,分析UDFM、DCS对我国可疑冠心病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两者在不同性别之间准确性的差异。结果 CAG结果显示,739例(56.37%)患者确诊为冠心病。UDFM结果显示,294(22.43%)、673(51.33%)、344(26.24%)例患者分别纳入低、中、高PTP组;DCS结果显示,165(12.59%)、403(30.74%)、743(56.67%)例患者分别纳入低、中、高PTP组。两者PTP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00,P<0.001)。在确诊的739例患者中,UDFM将125(16.91%)、372(50.34%)、242(32.75%)例患者分别纳入低、中、高PTP组,DCS将64(8.66%)、189(25.58%)、486(65.76%)例患者分别纳入低、中、高PTP组,两者确诊患者PTP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00,P<0.001)。以CAG为金标准,UDFM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32.8%,特异度为82.2%,正确率为54.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4〔95%CI(0.61,0.67)〕;DCS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65.8%,特异度为55.1%,正确率为61.1%,ROC曲线下面积为0.63〔95%CI(0.60,0.66)〕。两者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3,P>0.05)。UDFM对男性典型胸痛患者、不典型胸痛患者、非心绞痛型胸痛患者计算的PTP与实际阳性率较接近,而对女性患者,除50~59岁典型心绞痛患者存在高估现象外,余均存在低估现象;DCS对男性患者存在高估现象,对女性患者,除典型心绞痛患者存在高估现象外,余均存在低估现象。结论 UDFM、DCS对于我国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评估准确性不高,且存在性别差异。与欧美国家明显不同的是两者均对女性存在低估现象。因此,对我国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PTP的估算需要依据不同性别建立更为准确的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中文版家属照护认知量表的信效度评价
张彤,邓宁,史宝欣
2016, 19(20): 2445-244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18
摘要
(
)
PDF for PC
(624KB) (
)
目的 评价中文版家属照护认知量表(FPC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河北省6所养老机构中去世老年人的家属为研究对象。对FPCS进行翻译,经专家咨询及小样本访谈研究修订后,形成中文版FPCS。于2014年5月-2015年4月,通过电话、邮件及面对面交流形式对去世老年人家属进行个人一般情况和中文版FPCS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5份,有效回收率为92.6%。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信度分析方法等共同评价中文版FPCS的信效度。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产生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232%,各条目在其相应维度上有较高的因子负荷。基础照护维度的11个条目得分与所属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42~0.691,家庭支持维度的6个条目得分与所属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260~0.632,交流沟通维度的6个条目得分与所属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589~0.856,居住环境维度的6个条目得分与所属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904~0.913(P<0.01)。基础照护、家庭支持、交流沟通、居住环境维度得分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0.895、0.725、0.719(P<0.01)。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52~0.859;总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811,各维度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695~0.823。结论 中文版FPCS作为跨文化应用工具,在我国养老机构中应用证实有较好的信效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使用价值,但仍需在更大范围和样本中进行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全科医生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实例分析
闫文杰,孙凌波
2016, 19(20): 2449-245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19
摘要
(
)
PDF for PC
(741KB) (
)
全科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随时面临决策问题,而良好的临床思维则是正确实施临床决策的基石。"全科医师胜任力模型"中强调全科医生应整体分析、综合处理、进行"以人为中心"的照顾,因此,在决策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本文通过列举临床工作中的实例,对全科医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的原则加以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全科医学理念指导下治疗癌症验案三例
邱卫黎,邱斯奇
2016, 19(20): 2453-245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20
摘要
(
)
PDF for PC
(2426KB) (
)
全科医学要求医生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本文探讨全科医学理念在癌症诊疗中的作用,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胃腺癌、子宫内膜癌手术放疗后盆腔转移又无法耐受放化疗、身患多种疾病的姑息手术后的胰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门诊全科整体治疗照顾,患者恢复良好,几乎无不良反应发生,胃癌患者门诊治疗10个月后完全缓解,至今已满11年10个月;子宫内膜癌患者顺利康复,至今已满5年10个月;胰头恶性肿瘤患者肿块消失,体质量增加,恢复夫妻性生活,至今已满4年10个月。因此运用全科医学理念对癌症患者的整体照顾,对于降低或消除抗癌手段的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完全缓解癌症或显著缓解癌症具有现实的临床实践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北京市城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对社会资源知晓和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唐娟,路孝琴,陈丽芬,刘艳丽
2016, 19(20): 2459-246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21
摘要
(
)
PDF for PC
(737KB) (
)
目的 调查北京市城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对社会资源的知晓和利用情况,分析患者和家庭对社会资源知晓及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1-3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北京市6个城区各选择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并长期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顾者及参与患者管理的全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由全科医生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资源知晓及利用情况调查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11份,有效回收107份,有效回收率为96.4%。制定访谈提纲,就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社会资源知晓和利用的影响因素对全科医生进行访谈,时间为30~40 min。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顾者对社会资源知晓率及利用率较高的为"患者可接受免费精神药品治疗""患者作为精神类残疾可办理残疾证""患者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健康体检(1次/年)""患者作为残疾人可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游览景点""北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顾者对社会资源知晓率及利用率较低的为"患者可获得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患者子女可申请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持政策""患者家庭中的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得到减免学杂费或获得补助""患者可入住北京市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以及康复、劳动就业各方面。影响照顾者对社会资源知晓及利用的资源因素主要有资源宣传不足、工作人员未进行相关培训、资源支持力度不足,患者及家庭因素主要有不符合申请条件、照顾者无时间及精力寻找资源、病耻感。结论 由于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的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对多数社会资源的知晓和利用率较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对社会资源的知晓及利用,应从社会、社区和家庭3个层面展开。充分发挥社会导向作用,完善保障机制,广泛宣传,倡导社会舆论关注和关爱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社区需配合舆论宣传,落实政策,简化申请手续,完善相关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患者及家庭应提高文化素养,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医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唐梦琦,尹文强,马牧野,曹海虹,谭晖,陈钟鸣,贾海艺,朱丽丽,王伟
2016, 19(20): 2464-246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22
摘要
(
)
PDF for PC
(988KB) (
)
目的 了解医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3年10月-2014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3所医学院校5个年级共1 600例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淡路向性检验卡、医患认知及沟通知识状况问卷、人际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分别调查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认知与医学生沟通知识状况、评价医学生沟通能力得分、医学生内外向性格特征。根据医学生沟通能力得分,以得分达到总分的80%及以上者为绩优组,以得分低于总分的80%者为绩平组。分析影响医学生沟通能力现状的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 600份,回收1 460份,有效问卷1 381份,有效回收率为86.3%。1 381例医学生中,性格类型为外向型者455例(32.9%),中间型者598例(43.3%),内向型者328例(23.8%);认为医患关系会趋好者612例(44.3%),认为变化情况不一定者551例(39.9%),认为会趋坏者218例(15.8%)。医学生沟通能力平均得分为(115.9±20.1)分,沟通能力绩优组254例,平均得分为(142.7±10.0)分;绩平组1 127例,平均得分为(109.7±16.5)分。不同性别、年级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性格类型、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参加医患沟通课程以及不同医患关系态度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格类型、学生干部、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医患沟通课程、医患关系态度是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重要性象限图结果显示,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状况属于Ⅱ区,重要程度较高,但得分较低;性格类型和是否参加医患沟通课程属于Ⅳ区,重要程度和得分均较高,应继续维持。结论 医学生沟通能力整体水平较低,性格类型、是否为学生干部、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医患沟通课程和医患关系态度是影响医学生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可通过增强医学生自信心锻炼,增加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医学院校规范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等措施,促进医学生沟通能力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高膳食纤维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血糖的影响研究
白钰,吕全胜,马晓丽
2016, 19(20): 2469-247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23
摘要
(
)
PDF for PC
(673KB) (
)
目的 研究高膳食纤维低血糖生成指数(GI)饮食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疗的T2DM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于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并口服降糖药。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膳食纤维低GI饮食。干预持续6个月。采用24 h食物回顾法及食物称重法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能量及营养摄入量。对照组和干预组于干预前后,健康组于体检时留取粪便标本,提取粪便菌群基因组DNA。设计总细菌、球形梭菌类、柔嫩梭菌类、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属特异性引物,并在BLAST基因库内对比引物特异性。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于干预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查,记录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结果 在扣除干预前的影响后,干预组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低于对照组,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扣除干预前的影响后,干预组柔嫩梭菌类、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属低于对照组,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柔嫩梭菌类、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属高于健康组,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扣除干预前的影响后,干预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膳食纤维低GI饮食可以有效改善T2DM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一定程度上改善血脂、血糖等代谢紊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高脂饮食引发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与结直肠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夏阳,朱庆超,汪昱,彭佳远,钱海鑫
2016, 19(20): 2473-248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24
摘要
(
)
PDF for PC
(2178KB) (
)
目的 采用高脂饮食干预结直肠癌模型大鼠,观察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肠道菌群结构改变情况,分析高脂饮食引发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与结直肠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9月,选取4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12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普通饮食+乙二胺四乙酸(EDTA)非诱导肿瘤组(SDC组)、普通饮食+1,2-二甲基肼(DMH)诱导肿瘤组(SDT组)、高脂饮食+EDTA非诱导肿瘤组(HFDC组)、高脂饮食+DMH诱导肿瘤组(HFDT组),每组30只。SDC组和SDT组大鼠给予含13.5%脂肪的普通饲料,HFDC组和HFDT组大鼠给予含45.0%脂肪的高脂饲料。SDT组和HFDT组大鼠给予40 mg/kg DMH腹腔注射,1次/周,连续注射10周;SDC组和HFDC组大鼠给予等量的EDTA+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获取大鼠整段结直肠,收集大鼠肠道粪便样本,病理学检查结直肠组织,利用QIAamp DNA Mini Kit试剂盒进行基因组DNA抽提,然后进行基因组DNA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16S rRNA V3可变区,采用焦磷酸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高脂饮食与普通饮食干预下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HFDT组平均结直肠癌数目多于SDT组〔(3.0±0.4)与(2.0±0.4),t=2.143,P=0.038〕。焦磷酸测序结果分析显示,4组大鼠Shannon多样性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DC组、SDT组大鼠Shannon多样性指数高于HFDT组(P<0.05)。SDC组检测到1 407个门、134 581个属菌群;SDT组检测到808个门、128 582个属菌群;HFDC组检测到1 519个门、125 197个属菌群;HFDT组检测到896个门、91 957个属菌群。基于光转换单位(OTU)群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SDT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螺旋体门相对丰度较SDC组降低,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相对丰度较SDC组升高(P<0.05);HFDT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较HFDC组降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相对丰度较HFDC组升高(P<0.05);HFDT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较SDT组降低,梭杆菌门相对丰度较SDT组升高(P<0.05)。结论 高脂饮食干预下结直肠癌诱导大鼠发生肿瘤的数量多于普通饮食的结直肠癌诱导大鼠,高脂饮食能够引起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增加多种潜在性致病菌,特别是梭杆菌门,提示高脂饮食及其导致的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变化分析
吴蓉,李国熊,李丽,周刚,吴建良,陈晶
2016, 19(20): 2481-248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25
摘要
(
)
PDF for PC
(764KB) (
)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连续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2例为溃疡组,另选择同期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溃疡组患者根据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为幽门螺杆菌阳性亚组(Hp+亚组)85例和幽门螺杆菌阴性亚组(Hp-亚组)37例,根据是否出血分为出血亚组58例和未出血亚组64例。检测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包括CD3、CD4、CD8、CD4/CD8、CD19、CD56)及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IgE、C3、C4)水平,出血亚组中30例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患者大便隐血试验转阴后复查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 溃疡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CD19、CD56、C3、C4水平较对照组降低,Ig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Hp+亚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19、IgM、IgE水平较Hp-亚组升高,CD4/CD8较Hp-亚组降低(P<0.05);出血亚组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CD4/CD8较未出血亚组降低(P<0.05)。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患者转阴后外周血CD3、CD4、CD8、CD19、CD56、C3、C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gG、IgM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促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急性出血后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止血后免疫功能有所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21例临床特征分析
尹倩倩,左春林,胡红琳,邓大同,钱银锋,王长江,章秋
2016, 19(20): 2486-2489,249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26
摘要
(
)
PDF for PC
(833KB) (
)
目的 探讨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了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PSIS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21例PSIS患者中20例以身材矮小伴性腺发育不全就诊,1例以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就诊。21例患者均生长激素缺乏,其中19例为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13例为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13例为中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8例为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为中枢性尿崩症。垂体磁共振成像检査可见患者腺垂体体积小,垂体柄变细或缺如,神经垂体异位。21例生长激素缺乏患者予以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定期随访直到身高达到预期目标或不再增长时再补充性激素。13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口服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结论 PSIS发病率低,临床特征以身材矮小为主,常伴有多种腺垂体激素缺乏症状,本病诊断依靠垂体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后应及时给予激素替代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以躯干前屈症为主要表现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王彦永,马晓伟,刘娜,王华龙,王铭维
2016, 19(20): 2490-2492.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27
摘要
(
)
PDF for PC
(582KB) (
)
躯干前屈症(CC)是帕金森病(PD) 较少见的临床表现,临床易漏诊。本文报道了以CC为主要临床表现的PD患者10例,PD病程5~15年,PD起病至发生CC间隔2~12年,7例患者具有运动并发症,均服用多巴丝肼片治疗。结合相关文献,本文探讨了PD患者出现CC的机制,如椎旁肌肉病变、PD药物诱导、轴性或运动性肌张力障碍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Select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袁鹏,毕齐
2016, 19(20): 2699-2405.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0.008
摘要
(
)
PDF for PC
(814KB) (
)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住院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出院诊断中包括"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并实施RFCA的住院患者4 573例,根据RFCA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卒中组及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和合并症、心房颤动类型、手术次数、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入院及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4 573例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例(卒中组),发病率为0.48%,其中脑梗死19例(0.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例(0.07%);其余4 551例未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与卒中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发病率、手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卒中组患者既往缺血性脑卒中、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心房颤动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缺血性脑卒中病史〔OR=21.342,95%CI(6.549,69.546)〕、心功能不全〔OR=8.782,95%CI(3.173,24.308)〕、持续性心房颤动〔OR=2.990,95%CI(1.137,7.860)〕是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住院期间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卒中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13(24)d与5(2)d〕,院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9.09%(2/22)与0.13%(6/4 551)〕,出院时ADL评分低于对照组〔(89.8±14.6)分与(99.1±4.1)分〕(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住院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院内病死率,影响患者生活能力;既往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心功能不全、持续性心房颤动是RFCA后住院期间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筛选和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减少RFCA后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
扫一扫
投稿查询
投稿指南
留言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