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外泌体微小RNA参与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的研究进展
岑妮秒, 韦云师, 黄丽娜, 吴标良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09): 1156-1160.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342
摘要   (726 HTML23 PDF(pc) (1606KB)(110)  

糖尿病足溃疡(DFU)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是一种难愈合创面,其愈合延迟过程主要是有新血管再生障碍、持续的创面炎症反应、创面再上皮化障碍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异常。外泌体微小RNA(miRNA)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可调控影响DFU愈合的多种靶基因转录翻译。本文旨在简要综述外泌体miRNA对新血管再生、炎症反应、创面再上皮化功能以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功能在DFU修复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DFU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外泌体来源 miRNA 糖尿病创面水平变化 靶基因 作用机制 文献
糖尿病患者血浆 miR-20b-5p Wnt9b 通过调控Wnt9b信号传导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和血管生成 [21]
人血清 miR-24-3p PIK3R3 通过降低PIK3R3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功能 [22]
DFU患者外周血 miR-15a-3p NOX5 通过下调NOX5表达,进而抑制内皮细胞功能 [23]
牛奶 miR-31-5p HIF1AN 牛奶外泌体介导的miR-31-5p通过下调HIF1AN的表达,显著改善了内皮细胞功能 [24]
DFU创面渗液 miR-195-5p、miR-205-5p VEGF-A 通过抑制VEGF-A的表达,减少血管生成 [29]
人间充质干细胞 miR-205-5p VEGF 通过抑制VEGF的蛋白质翻译,阻碍新生血管形成 [30]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iR-21-5p VEGFR 通过上调VEGFR以及激活AKT和MAPK信号通路来促进血管生成 [31]
内皮祖细胞 miR-221-3p VEGF、CD31、Ki67 通过增加VEGF、CD31、Ki67蛋白表达水平,促进新生血管生成 [32]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 miR-23a、miR-125b TLR4、NF-κB 通过协同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巨噬细胞M1表型转化为M2表型,显著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 [35]
脂肪干细胞 miR-125b TLR4、IL-6 通过降低炎症相关蛋白TLR-4和IL-6的表达,减少炎症浸润 [36]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iR-146a IRAK-1、TRAF-6、NF-κB 通过下调IRAK-1、TRAF-6和NF-κB的表达,减弱创面炎症反应 [37]
小鼠脂肪干细胞 miR-132 磷酸化p65和IκB 通过下调磷酸化p65和IκB的表达,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诱导M2型巨噬细胞计划,从而进一步创面减轻炎症反应 [3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iR-155 FGF-7 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iR-155可促进FGF-7蛋白表达,增强角质形成细胞增迁移和再上皮化 [3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iR-4645-5p MAPKAPK2 通过靶向MAPKAPK2诱导AKT-mTORC1信号失活,激活角质形成细胞自噬、增殖和迁移 [40]
脐静脉内皮细胞 miR-106b-5p ERK1/2 通过下调ERK1/2表达,激活成纤维细胞自噬,抑制胶原合成,延迟糖尿病大鼠的伤口愈合过程 [41]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miR-128-1-5p TGF-β1、α-SMA 通过下调TGF-β1/Smad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并抑制皮肤纤维化 [42]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1

外泌体miRNA调控糖尿病创面作用及机制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