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4, Vol. 27 ›› Issue (22): 2714-2723.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81
收稿日期:
2023-12-11
修回日期:
2024-03-15
出版日期:
2024-08-05
发布日期:
2024-05-28
通讯作者:
杜兆辉
作者贡献:
余海燕提出研究目标,研究构思与设计,研究实施及论文撰写;王海棠负责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学处理;杜兆辉负责文章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基金资助:
YU Haiyan, WANG Haitang, DU Zhaohui*()
Received:
2023-12-11
Revised:
2024-03-15
Published:
2024-08-05
Online:
2024-05-28
Contact:
DU Zhaohui
摘要: 背景 目前高血压控制率较低,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较正常人低。通过行为干预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其生命质量是研究热点。基于理论的行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行为方式改善更为有效和持久。行为改变轮(BCW)及行为改变技术(BCTs)可充分挖掘可干预因素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管理中。国内基于BCW及BCTs理论行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生命质量影响研究相对较少,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 研究基于BCW及BCTs制定干预模式,研究其对高血压患者行为、动态血压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8月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只接受常规的门诊药物及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干预组50例在接受常规药物干预基础上进行BCW+BCTs模式的干预指导。干预前后采用高血压知识水平量表、Morisky中文修订版用药依从性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短问卷、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问卷、动态血压监测及健康调查简表进行评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各项行为指标、动态血压数据、生命质量评分差异。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服药依从性、生命质量评分、高服药依从性及中等体力活动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患者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清晨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系数、BMI、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焦虑比例、抑郁比例、高钠摄入及过量饮酒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BCW+BCTs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行为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行为方式,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可在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当中推荐应用。
行为问题 | 分析行为 | 目标行为 | 干预功能 | 干预技术 | 具体干预内容及干预时间 | |
---|---|---|---|---|---|---|
高血压知识缺乏 | 能力 | 身体:缺少获取技能 心理:缺知识 | 接受高血压知识培训 掌握高血压知识 | 教育、培训 | 4知识塑造; 6.1行为示范; 5.1提供健康益处信息; 5.2强调行为后果 | 1.干预开始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知识培训,包括高血压诊断、危险因素、分级、并发症、药物使用、生活方式指导;2.指导血压监测方法,每周反馈血压监测结果;3.告知控制血压必要性,强调并发症后果,增强控制血压信念 |
机会 | 物理:缺少学习机会 社会:缺少文化支持 | |||||
动机 | 反省:缺乏控制信念 自发:无需求 | |||||
服药依从性差 | 能力 | 身体:缺乏耐力执行 心理:缺乏药物认识 | 每天按时按量服药,监测血压后按医嘱调药 | 教育、赋能、环境重建 | 1.2解决问题; 3.2社会支持(实际); 4.1执行说明; 4.3重新归因; 5.2强调行为后果; 7.1提醒;11.1药物支持 | 1.干预开始时培训告知服药必要性及正确服药的方式,分析未规律服药原因予以解决;2.设置服药提醒、每周打卡或闹钟提醒,家属监督服药;3.强调未服药血压波动后果;4.提供便利的配药途径提供药物 |
机会 | 物理:缺少药物 社会:缺乏监督 | |||||
动机 | 自发:无症状无服药需求 反省:缺信念 | |||||
肥胖和超重 | 能力 | 身体:缺耐力减重 心理:缺乏肥胖危害知识 | BMI:18.5~23.9 kg/m2,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 教育、激励、建模、赋能 | 1.3制定目标(结果); 2.4行为结果的自我监测; 2.6生物反馈; 5.2强调行为后果; 6.1行为示范; 6.2社会性比较; 8.7任务分级;10.3激励(结果) | 1.干预开始时建立节食意识、用餐计划,记录每日摄入食物热量,减少获取高能量食物机会: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等,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2.规律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减少久坐时间;3.设立自身实际设立逐步减重目标;4.树立成功减重榜样,自我监测体重,每月反馈结果绘制体重曲线;5.宣教强调肥胖危害;6.每月对比同伴减重结果,对减重结果予以肯定激励 |
机会 | 物理:物资丰富 社会:家庭影响 | |||||
动机 | 自发:饮食冲动,运动惰性 反省:减重动力不足 | |||||
高钠饮食 | 能力 | 身体:缺耐力坚持低钠饮食 心理:缺正确饮食认知 | 每人每日食盐<6 g氯化钠,根据指南推荐合理摄入食物 | 教育、环境重建、限制 | 3.2社会支持(实际); 5.1提供健康益处信息; 7.1提示; 8.4克服不良习惯; 12.1调整物理环境 | 1.干预开始时宣教低钠饮食必要性,指导合理膳食: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2.张贴限盐提示,每日烹饪时使用限盐勺;3.减少添加剂如酱油使用,避免腌制食物;4.家庭为单位低钠饮食,家属监督 |
机会 | 物理:腌制加工食物 社会:高钠饮食习惯 | |||||
动机 | 反省性:低钠不适 自发性:高钠饮食冲动 | |||||
过量饮酒 | 能力 | 身体:能承受饮酒 心理:缺乏饮酒危害知识 | 每日酒精摄入:男性≤ 25 g,女性≤15 g;每周酒精摄入:男性≤140 g,女性≤80 g | 教育、限制、说服 | 1.1制定目标(行为); 3.3社会支持(情感的); 5.2强调行为后果; 8.7任务分级; 12.3分散注意力 | 1.干预开始时按照个人实际情况制定每日饮酒量逐步递减目标,白酒、葡萄酒、啤酒摄入量分别少于50 mL、100 mL、300 mL;2.宣教过量饮酒危害;3.家属监督鼓励患者逐步减少饮酒量;4.减量或选择低度酒,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5.寻找兴趣分散注意力 |
机会 | 物理:容易获取酒类 社会:饮酒文化 | |||||
动机 | 自动性:饮酒冲动 反省性:戒酒反应 | |||||
缺乏体力活动 | 能力 | 身体:坚持耐力、技能 心理:正确运动方法 | 每周4~7 d,每天累计30~60 min的中等强度运动 | 教育、建模、激励 | 1.4制定行动计划;3.2社会支持(实际的);4.1关于执行行为的说明6.1行为示范; 7.1提醒;8.1行为练习; 8.3习惯形成;10.1激励行为 13.1对自己榜样身份的认同 | 1.干预开始时宣教运动对控制血压的好处;2.制定具体运动形式及目标如慢跑、快走、骑车等;3.家属参与监督陪伴鼓励运动;4.设置提醒打卡,每周上传运动情况,养成坚持运动习惯;5.学习坚持运动同伴,树立榜样身份;6.每月反馈对运动达标行为予以肯定鼓励 |
机会 | 物理:运动场地 社会:同伴鼓励 | |||||
动机 | 自发性:运动疲乏 反省性:缺乏坚持 | |||||
长期精神紧张 | 能力 | 身体:疲劳状态 心理:紧张焦虑或抑郁 | 减少压力,放松心态,焦虑、抑郁状态较前好转 | 说服、环境重建、激励 | 3.3社会支持(情感的); 4.2前因信息;7.5减少消极刺激;10.5自我激励;11.2减少负面情绪;11.3减少心理负担;12.2调整社会环境; 13.4重视自我认同;15.4自我对话;11.1药物支持 | 1.干预开始时进行自我剖析,分析引起紧张情绪的原因,避免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寻求解决问题办法尽可能解决引起紧张情绪的问题;2.每月对焦虑、抑郁提供心理咨询,减少引起负面情绪的环境刺激,家属朋友提供鼓励支持;3.进行自我价值认可及自我激励;4.回忆愉快事件,聆听舒缓音乐,观看幽默视频;5.必要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服用相应药物 |
机会 | 物理:过度工作 社会:竞争关系 | |||||
动机 | 自发性:情绪反应 反省性:不满足现状 |
表1 行为分析、干预技术及干预内容
Table 1 Behavior analysis,intervention techniques and intervention contents
行为问题 | 分析行为 | 目标行为 | 干预功能 | 干预技术 | 具体干预内容及干预时间 | |
---|---|---|---|---|---|---|
高血压知识缺乏 | 能力 | 身体:缺少获取技能 心理:缺知识 | 接受高血压知识培训 掌握高血压知识 | 教育、培训 | 4知识塑造; 6.1行为示范; 5.1提供健康益处信息; 5.2强调行为后果 | 1.干预开始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知识培训,包括高血压诊断、危险因素、分级、并发症、药物使用、生活方式指导;2.指导血压监测方法,每周反馈血压监测结果;3.告知控制血压必要性,强调并发症后果,增强控制血压信念 |
机会 | 物理:缺少学习机会 社会:缺少文化支持 | |||||
动机 | 反省:缺乏控制信念 自发:无需求 | |||||
服药依从性差 | 能力 | 身体:缺乏耐力执行 心理:缺乏药物认识 | 每天按时按量服药,监测血压后按医嘱调药 | 教育、赋能、环境重建 | 1.2解决问题; 3.2社会支持(实际); 4.1执行说明; 4.3重新归因; 5.2强调行为后果; 7.1提醒;11.1药物支持 | 1.干预开始时培训告知服药必要性及正确服药的方式,分析未规律服药原因予以解决;2.设置服药提醒、每周打卡或闹钟提醒,家属监督服药;3.强调未服药血压波动后果;4.提供便利的配药途径提供药物 |
机会 | 物理:缺少药物 社会:缺乏监督 | |||||
动机 | 自发:无症状无服药需求 反省:缺信念 | |||||
肥胖和超重 | 能力 | 身体:缺耐力减重 心理:缺乏肥胖危害知识 | BMI:18.5~23.9 kg/m2,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 教育、激励、建模、赋能 | 1.3制定目标(结果); 2.4行为结果的自我监测; 2.6生物反馈; 5.2强调行为后果; 6.1行为示范; 6.2社会性比较; 8.7任务分级;10.3激励(结果) | 1.干预开始时建立节食意识、用餐计划,记录每日摄入食物热量,减少获取高能量食物机会: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等,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2.规律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减少久坐时间;3.设立自身实际设立逐步减重目标;4.树立成功减重榜样,自我监测体重,每月反馈结果绘制体重曲线;5.宣教强调肥胖危害;6.每月对比同伴减重结果,对减重结果予以肯定激励 |
机会 | 物理:物资丰富 社会:家庭影响 | |||||
动机 | 自发:饮食冲动,运动惰性 反省:减重动力不足 | |||||
高钠饮食 | 能力 | 身体:缺耐力坚持低钠饮食 心理:缺正确饮食认知 | 每人每日食盐<6 g氯化钠,根据指南推荐合理摄入食物 | 教育、环境重建、限制 | 3.2社会支持(实际); 5.1提供健康益处信息; 7.1提示; 8.4克服不良习惯; 12.1调整物理环境 | 1.干预开始时宣教低钠饮食必要性,指导合理膳食: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2.张贴限盐提示,每日烹饪时使用限盐勺;3.减少添加剂如酱油使用,避免腌制食物;4.家庭为单位低钠饮食,家属监督 |
机会 | 物理:腌制加工食物 社会:高钠饮食习惯 | |||||
动机 | 反省性:低钠不适 自发性:高钠饮食冲动 | |||||
过量饮酒 | 能力 | 身体:能承受饮酒 心理:缺乏饮酒危害知识 | 每日酒精摄入:男性≤ 25 g,女性≤15 g;每周酒精摄入:男性≤140 g,女性≤80 g | 教育、限制、说服 | 1.1制定目标(行为); 3.3社会支持(情感的); 5.2强调行为后果; 8.7任务分级; 12.3分散注意力 | 1.干预开始时按照个人实际情况制定每日饮酒量逐步递减目标,白酒、葡萄酒、啤酒摄入量分别少于50 mL、100 mL、300 mL;2.宣教过量饮酒危害;3.家属监督鼓励患者逐步减少饮酒量;4.减量或选择低度酒,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5.寻找兴趣分散注意力 |
机会 | 物理:容易获取酒类 社会:饮酒文化 | |||||
动机 | 自动性:饮酒冲动 反省性:戒酒反应 | |||||
缺乏体力活动 | 能力 | 身体:坚持耐力、技能 心理:正确运动方法 | 每周4~7 d,每天累计30~60 min的中等强度运动 | 教育、建模、激励 | 1.4制定行动计划;3.2社会支持(实际的);4.1关于执行行为的说明6.1行为示范; 7.1提醒;8.1行为练习; 8.3习惯形成;10.1激励行为 13.1对自己榜样身份的认同 | 1.干预开始时宣教运动对控制血压的好处;2.制定具体运动形式及目标如慢跑、快走、骑车等;3.家属参与监督陪伴鼓励运动;4.设置提醒打卡,每周上传运动情况,养成坚持运动习惯;5.学习坚持运动同伴,树立榜样身份;6.每月反馈对运动达标行为予以肯定鼓励 |
机会 | 物理:运动场地 社会:同伴鼓励 | |||||
动机 | 自发性:运动疲乏 反省性:缺乏坚持 | |||||
长期精神紧张 | 能力 | 身体:疲劳状态 心理:紧张焦虑或抑郁 | 减少压力,放松心态,焦虑、抑郁状态较前好转 | 说服、环境重建、激励 | 3.3社会支持(情感的); 4.2前因信息;7.5减少消极刺激;10.5自我激励;11.2减少负面情绪;11.3减少心理负担;12.2调整社会环境; 13.4重视自我认同;15.4自我对话;11.1药物支持 | 1.干预开始时进行自我剖析,分析引起紧张情绪的原因,避免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寻求解决问题办法尽可能解决引起紧张情绪的问题;2.每月对焦虑、抑郁提供心理咨询,减少引起负面情绪的环境刺激,家属朋友提供鼓励支持;3.进行自我价值认可及自我激励;4.回忆愉快事件,聆听舒缓音乐,观看幽默视频;5.必要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服用相应药物 |
机会 | 物理:过度工作 社会:竞争关系 | |||||
动机 | 自发性:情绪反应 反省性:不满足现状 |
项目 | 干预组(n=47) | 对照组(n=48) | χ2值 | P值 |
---|---|---|---|---|
年龄 | 0.938 | 0.626 | ||
50~岁 | 8(17.0) | 11(22.9) | ||
60~岁 | 28(59.6) | 24(50.0) | ||
70~岁 | 11(23.4) | 13(27.1) | ||
性别 | 0.530 | 0.467 | ||
男 | 27(57.5) | 24(50.0) | ||
女 | 20(42.5) | 24(50.0) | ||
婚姻状况 | 0.283 | 0.595 | ||
在婚 | 34(72.3) | 37(77.1) | ||
非在婚 | 13(27.7) | 11(22.9) | ||
文化程度 | 1.092 | 0.803 | ||
小学及以下 | 14(29.8) | 12(25.0) | ||
初中 | 17(36.2) | 20(41.7) | ||
高中及中专 | 11(23.4) | 13(27.1) | ||
大专以上 | 5(10.6) | 3(6.2) | ||
家庭人均收入 | 0.132 | 0.936 | ||
≤2 000元 | 5(10.6) | 6(12.5) | ||
2 001~4 000元 | 16(34.1) | 15(31.3) | ||
≥4 001元 | 26(55.3) | 27(56.2) | ||
家族史 | 0.941 | 0.332 | ||
有 | 31(66.0) | 27(56.2) | ||
无 | 16(34.0) | 21(43.8) | ||
吸烟史 | 0.505 | 0.477 | ||
有 | 22(46.8) | 19(39.6) | ||
无 | 25(53.2) | 29(60.4) | ||
规律饮酒 | 0.100 | 0.752 | ||
有 | 21(44.68) | 23(47.92) | ||
无 | 26(55.32) | 25(52.08) | ||
合并慢性病 | 0.382 | 0.537 | ||
有 | 35(74.5) | 33(68.8) | ||
无 | 12(25.5) | 15(31.2) | ||
高血压分级 | 0.580 | 0.937 | ||
正常 | 24(51.1) | 26(54.2) | ||
1级 | 17(36.2) | 15(31.2) | ||
2级 | 5(10.6) | 6(12.5) | ||
3级 | 1(2.1) | 1(2.1) |
表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Table 2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项目 | 干预组(n=47) | 对照组(n=48) | χ2值 | P值 |
---|---|---|---|---|
年龄 | 0.938 | 0.626 | ||
50~岁 | 8(17.0) | 11(22.9) | ||
60~岁 | 28(59.6) | 24(50.0) | ||
70~岁 | 11(23.4) | 13(27.1) | ||
性别 | 0.530 | 0.467 | ||
男 | 27(57.5) | 24(50.0) | ||
女 | 20(42.5) | 24(50.0) | ||
婚姻状况 | 0.283 | 0.595 | ||
在婚 | 34(72.3) | 37(77.1) | ||
非在婚 | 13(27.7) | 11(22.9) | ||
文化程度 | 1.092 | 0.803 | ||
小学及以下 | 14(29.8) | 12(25.0) | ||
初中 | 17(36.2) | 20(41.7) | ||
高中及中专 | 11(23.4) | 13(27.1) | ||
大专以上 | 5(10.6) | 3(6.2) | ||
家庭人均收入 | 0.132 | 0.936 | ||
≤2 000元 | 5(10.6) | 6(12.5) | ||
2 001~4 000元 | 16(34.1) | 15(31.3) | ||
≥4 001元 | 26(55.3) | 27(56.2) | ||
家族史 | 0.941 | 0.332 | ||
有 | 31(66.0) | 27(56.2) | ||
无 | 16(34.0) | 21(43.8) | ||
吸烟史 | 0.505 | 0.477 | ||
有 | 22(46.8) | 19(39.6) | ||
无 | 25(53.2) | 29(60.4) | ||
规律饮酒 | 0.100 | 0.752 | ||
有 | 21(44.68) | 23(47.92) | ||
无 | 26(55.32) | 25(52.08) | ||
合并慢性病 | 0.382 | 0.537 | ||
有 | 35(74.5) | 33(68.8) | ||
无 | 12(25.5) | 15(31.2) | ||
高血压分级 | 0.580 | 0.937 | ||
正常 | 24(51.1) | 26(54.2) | ||
1级 | 17(36.2) | 15(31.2) | ||
2级 | 5(10.6) | 6(12.5) | ||
3级 | 1(2.1) | 1(2.1) |
组别 | 例数 | 高血压知识( | 服药依从性评分( | 服药依从性[例(%)]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低 | 中 | 高 | 低 | 中 | 高 | |||||||
对照组 | 48 | 10.29±3.82 | 15.90±2.64a | 6.02±1.87 | 6.42±1.39a | 14(29.17) | 26(54.17) | 8(16.67) | 11(22.92) | 25(52.08) | 12(25.00) | |
干预组 | 47 | 10.70±3.86 | 17.66±1.94a | 5.98±1.98 | 7.27±0.95a | 16(34.04) | 24(51.06) | 7(14.89) | 5(10.64) | 18(38.30) | 24(51.06) | |
t(χ2)值 | 0.521b | 3.722b | -0.106b | 3.471b | 0.270c | 7.380c | ||||||
P值 | 0.604 | 0.000 | 0.915 | 0.001 | 0.874 | 0.025 | ||||||
组别 | BMI(kg/m2) | 钠摄入[例(%)] | 饮酒情况[例(%)]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正常 | 高钠 | 正常 | 高钠 | 适度 | 过量 | 适度 | 过量 | |||||
对照组 | 24.91±1.43 | 24.03±1.27a | 11(22.92) | 37(77.08) | 20(41.67) | 28(58.33) | 5(21.74) | 18(78.26) | 13(56.52) | 10(43.48) | ||
干预组 | 24.80±1.43 | 23.45±1.42a | 12(25.53) | 35(74.47) | 30(36.83) | 17(36.17) | 9(42.86) | 12(57.14) | 18(85.71) | 3(14.29) | ||
t(χ2)值 | -0.374b | -2.082b | 0.089c | 4.679c | 2.257c | 4.494c | ||||||
P值 | 0.710 | 0.040 | 0.477 | 0.040 | 0.197 | 0.049 | ||||||
组别 | 体力活动[例(%)] | 焦虑评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得分 | 干预后得分 | |||||||||
低 | 中 | 高 | 低 | 中 | 高 | |||||||
对照组 | 10(20.83) | 26(54.17) | 12(25.00) | 7(14.58) | 31(64.58) | 10(20.83) | 4.33±2.55 | 3.56±2.34a | ||||
干预组 | 7(14.89) | 31(65.96) | 9(19.15) | 3(6.38) | 41(87.24) | 3(6.38) | 4.11±2.26 | 2.43±1.84a | ||||
t(χ2)值 | 1.386c | 7.005c | -0.458b | -2.628b | ||||||||
P值 | 0.548 | 0.030 | 0.648 | 0.010 | ||||||||
组别 | 焦虑率[例(%)] | 抑郁评分( | 抑郁率[例(%)] | |||||||||
干预前焦虑率 | 干预后焦虑率 | 干预前得分 | 干预后得分 | 干预前抑郁数 | 干预后抑郁数 | |||||||
对照组 | 20(41.67) | 16(33.33) | 4.29±2.54 | 3.67±2.36a | 19(39.58) | 15(31.25) | ||||||
干预组 | 18(38.30) | 6(12.77) | 3.98±2.28 | 2.45±1.69a | 16(34.04) | 5(10.64) | ||||||
t(χ2)值 | 0.112c | 5.645c | -0.632b | -2.897b | 0.313c | 6.070c | ||||||
P值 | 0.738 | 0.018 | 0.529 | 0.005 | 0.576 | 0.014 |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行为干预效果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 例数 | 高血压知识( | 服药依从性评分( | 服药依从性[例(%)]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低 | 中 | 高 | 低 | 中 | 高 | |||||||
对照组 | 48 | 10.29±3.82 | 15.90±2.64a | 6.02±1.87 | 6.42±1.39a | 14(29.17) | 26(54.17) | 8(16.67) | 11(22.92) | 25(52.08) | 12(25.00) | |
干预组 | 47 | 10.70±3.86 | 17.66±1.94a | 5.98±1.98 | 7.27±0.95a | 16(34.04) | 24(51.06) | 7(14.89) | 5(10.64) | 18(38.30) | 24(51.06) | |
t(χ2)值 | 0.521b | 3.722b | -0.106b | 3.471b | 0.270c | 7.380c | ||||||
P值 | 0.604 | 0.000 | 0.915 | 0.001 | 0.874 | 0.025 | ||||||
组别 | BMI(kg/m2) | 钠摄入[例(%)] | 饮酒情况[例(%)]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正常 | 高钠 | 正常 | 高钠 | 适度 | 过量 | 适度 | 过量 | |||||
对照组 | 24.91±1.43 | 24.03±1.27a | 11(22.92) | 37(77.08) | 20(41.67) | 28(58.33) | 5(21.74) | 18(78.26) | 13(56.52) | 10(43.48) | ||
干预组 | 24.80±1.43 | 23.45±1.42a | 12(25.53) | 35(74.47) | 30(36.83) | 17(36.17) | 9(42.86) | 12(57.14) | 18(85.71) | 3(14.29) | ||
t(χ2)值 | -0.374b | -2.082b | 0.089c | 4.679c | 2.257c | 4.494c | ||||||
P值 | 0.710 | 0.040 | 0.477 | 0.040 | 0.197 | 0.049 | ||||||
组别 | 体力活动[例(%)] | 焦虑评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得分 | 干预后得分 | |||||||||
低 | 中 | 高 | 低 | 中 | 高 | |||||||
对照组 | 10(20.83) | 26(54.17) | 12(25.00) | 7(14.58) | 31(64.58) | 10(20.83) | 4.33±2.55 | 3.56±2.34a | ||||
干预组 | 7(14.89) | 31(65.96) | 9(19.15) | 3(6.38) | 41(87.24) | 3(6.38) | 4.11±2.26 | 2.43±1.84a | ||||
t(χ2)值 | 1.386c | 7.005c | -0.458b | -2.628b | ||||||||
P值 | 0.548 | 0.030 | 0.648 | 0.010 | ||||||||
组别 | 焦虑率[例(%)] | 抑郁评分( | 抑郁率[例(%)] | |||||||||
干预前焦虑率 | 干预后焦虑率 | 干预前得分 | 干预后得分 | 干预前抑郁数 | 干预后抑郁数 | |||||||
对照组 | 20(41.67) | 16(33.33) | 4.29±2.54 | 3.67±2.36a | 19(39.58) | 15(31.25) | ||||||
干预组 | 18(38.30) | 6(12.77) | 3.98±2.28 | 2.45±1.69a | 16(34.04) | 5(10.64) | ||||||
t(χ2)值 | 0.112c | 5.645c | -0.632b | -2.897b | 0.313c | 6.070c | ||||||
P值 | 0.738 | 0.018 | 0.529 | 0.005 | 0.576 | 0.014 |
组别 | 例数 | 日间SBP( | 日间DBP( | 夜间SBP(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48 | 146±17 | 135±13a | 82±10 | 75±9a | 127±18 | 121±14a | |
干预组 | 47 | 145±17 | 129±12a | 81±11 | 71±9a | 127±19 | 115±14a | |
t值 | -0.059 | -2.142 | -0.553 | -2.312 | 0.018 | -2.130 | ||
P值 | 0.953 | 0.035 | 0.582 | 0.023 | 0.986 | 0.036 | ||
组别 | 夜间DBP( | 清晨SBP( | 清晨DBP(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70±11 | 68±10a | 143±19 | 138±17a | 81±12 | 77±11a | ||
干预组 | 70±12 | 63±8a | 143±21 | 130±16a | 81±13 | 72±11a | ||
t值 | -0.230 | -2.447 | 0.110 | -2.198 | -0.206 | -2.122 | ||
P值 | 0.819 | 0.016 | 0.912 | 0.030 | 0.837 | 0.036 | ||
组别 | 24 h SBP( | 24 h DBP( | 24 h SBPV( | 24 h DBPV(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141±16 | 134±14a | 79±10 | 76±9a | 15±4 | 13±4a | 16±4 | 14±3a |
干预组 | 140±17 | 127±10a | 78±10 | 70±8a | 14±4 | 10±3a | 16±4 | 12±2a |
t值 | -0.154 | -2.908 | -0.513 | -2.875 | -0.418 | -4.840 | -0.048 | -2.129 |
P值 | 0.878 | 0.005 | 0.609 | 0.005 | 0.677 | 0.000 | 0.962 | 0.036 |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动态血压比较
Table 4 Comparison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 例数 | 日间SBP( | 日间DBP( | 夜间SBP(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48 | 146±17 | 135±13a | 82±10 | 75±9a | 127±18 | 121±14a | |
干预组 | 47 | 145±17 | 129±12a | 81±11 | 71±9a | 127±19 | 115±14a | |
t值 | -0.059 | -2.142 | -0.553 | -2.312 | 0.018 | -2.130 | ||
P值 | 0.953 | 0.035 | 0.582 | 0.023 | 0.986 | 0.036 | ||
组别 | 夜间DBP( | 清晨SBP( | 清晨DBP(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70±11 | 68±10a | 143±19 | 138±17a | 81±12 | 77±11a | ||
干预组 | 70±12 | 63±8a | 143±21 | 130±16a | 81±13 | 72±11a | ||
t值 | -0.230 | -2.447 | 0.110 | -2.198 | -0.206 | -2.122 | ||
P值 | 0.819 | 0.016 | 0.912 | 0.030 | 0.837 | 0.036 | ||
组别 | 24 h SBP( | 24 h DBP( | 24 h SBPV( | 24 h DBPV(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141±16 | 134±14a | 79±10 | 76±9a | 15±4 | 13±4a | 16±4 | 14±3a |
干预组 | 140±17 | 127±10a | 78±10 | 70±8a | 14±4 | 10±3a | 16±4 | 12±2a |
t值 | -0.154 | -2.908 | -0.513 | -2.875 | -0.418 | -4.840 | -0.048 | -2.129 |
P值 | 0.878 | 0.005 | 0.609 | 0.005 | 0.677 | 0.000 | 0.962 | 0.036 |
组别 | 例数 | GH | PF | RP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48 | 36.61±10.07 | 39.08±10.10a | 45.01±12.57 | 48.59±11.18a | 42.20±11.38 | 44.12±10.72a | |
干预组 | 47 | 36.30±10.19 | 43.64±10.76a | 45.50±12.11 | 53.72±6.73a | 42.28±11.29 | 48.55±10.59a | |
t值 | -0.149 | 2.130 | 0.192 | 2.704 | 0.032 | 2.024 | ||
P值 | 0.882 | 0.036 | 0.848 | 0.008 | 0.975 | 0.046 | ||
组别 | BP | RE | MH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40.67±12.70 | 43.86±11.95a | 40.94±14.17 | 43.96±13.42a | 43.97±12.36 | 47.65±11.68a | ||
干预组 | 44.22±12.19 | 48.34±9.79a | 41.80±13.74 | 49.18±11.07a | 46.64±12.35 | 53.26±11.15a | ||
t值 | 1.388 | 2.001 | 0.303 | 2.064 | 1.055 | 2.392 | ||
P值 | 0.168 | 0.048 | 0.763 | 0.042 | 0.294 | 0.019 | ||
组别 | VT | SF | PCS | MCS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1.73±13.41 | 54.67±12.31a | 43.95±12.76 | 45.84±11.49a | 42.01±10.59 | 44.51±9.56a | 45.14±12.93 | 48.04±12.17a |
干预组 | 52.25±13.07 | 59.31±10.06a | 43.46±12.96 | 50.34±9.55a | 42.55±11.10 | 48.66±8.40a | 46.35±13.80 | 53.09±11.39a |
t值 | 0.189 | 2.015 | 0.834 | 2.074 | 0.943 | 2.247 | 0.478 | 2.089 |
P值 | 0.851 | 0.047 | 0.855 | 0.041 | 0.808 | 0.027 | 0.661 | 0.039 |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水平比较(±s,分)
Table 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 例数 | GH | PF | RP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48 | 36.61±10.07 | 39.08±10.10a | 45.01±12.57 | 48.59±11.18a | 42.20±11.38 | 44.12±10.72a | |
干预组 | 47 | 36.30±10.19 | 43.64±10.76a | 45.50±12.11 | 53.72±6.73a | 42.28±11.29 | 48.55±10.59a | |
t值 | -0.149 | 2.130 | 0.192 | 2.704 | 0.032 | 2.024 | ||
P值 | 0.882 | 0.036 | 0.848 | 0.008 | 0.975 | 0.046 | ||
组别 | BP | RE | MH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40.67±12.70 | 43.86±11.95a | 40.94±14.17 | 43.96±13.42a | 43.97±12.36 | 47.65±11.68a | ||
干预组 | 44.22±12.19 | 48.34±9.79a | 41.80±13.74 | 49.18±11.07a | 46.64±12.35 | 53.26±11.15a | ||
t值 | 1.388 | 2.001 | 0.303 | 2.064 | 1.055 | 2.392 | ||
P值 | 0.168 | 0.048 | 0.763 | 0.042 | 0.294 | 0.019 | ||
组别 | VT | SF | PCS | MCS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1.73±13.41 | 54.67±12.31a | 43.95±12.76 | 45.84±11.49a | 42.01±10.59 | 44.51±9.56a | 45.14±12.93 | 48.04±12.17a |
干预组 | 52.25±13.07 | 59.31±10.06a | 43.46±12.96 | 50.34±9.55a | 42.55±11.10 | 48.66±8.40a | 46.35±13.80 | 53.09±11.39a |
t值 | 0.189 | 2.015 | 0.834 | 2.074 | 0.943 | 2.247 | 0.478 | 2.089 |
P值 | 0.851 | 0.047 | 0.855 | 0.041 | 0.808 | 0.027 | 0.661 | 0.039 |
[1] |
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
[2]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9.
|
[3] | |
[4] |
张海燕.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监测及血压控制不良相关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738-3739.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4.13.106.
|
[5] |
|
[6] |
游紫为,匡泽民,周艳辉,等. 行为改变轮理论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121-127. DOI:10.3760/cma.j.cn115682-20200630-04154.
|
[7] |
|
[8] |
|
[9] |
尹琳,胥清华,杜丹.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干预模式对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素养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256-260. 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20.02.024.
|
[10] |
游紫为. 基于BCW+BCTs的微信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D]. 衡阳:南华大学,2021.
|
[11]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9.01.002.
|
[12] |
|
[13] |
|
[14] |
司在霞,郭灵霞,周敏,等. 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用于抗凝治疗患者的信效度检测[J]. 护理学杂志,2012,27(22):23-26. DOI:10.3870/hlxzz.2012.22.023.
|
[15] |
崔淑节,李湘萍,陈嘉兴,等. 中文版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8,18(2):93-96,111. DOI:10.3969/j.issn.1671-315x.2018.02.005.
|
[16] |
屈宁宁,李可基.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265-268. DOI:10.3760/j.issn:0254-6450.2004.03.021.
|
[17] |
徐勇,吴海苏,徐一峰. 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应用——信度与效度分析[J]. 上海精神医学,2007,19(5):257-259,276. DOI:10.3969/j.issn.1002-0829.2007.05.001.
|
[18] |
何筱衍,李春波,钱洁,等. 广泛性焦虑量表在综合性医院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上海精神医学,2010,22(4):200-203. DOI:10.3969/j.issn.1002-0829.2010.04.002.
|
[19] |
|
[20] |
陈亚楠,柳晨. 基于Teach-back理论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2,46(8):992-995. DOI:10.3969/j.issn.1004-5775.2022.08.033.
|
[21] |
黄蓓,汪惠才,徐枭喻,等.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水平和治疗依从性及其相关性[J]. 现代临床护理,2018,17(2):17-21. DOI:10.3969/j.issn.1671-8283.2018.02.004.
|
[22] |
王颖. 基于BCW理论的小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D]. 郑州:郑州大学,2020.
|
[23] |
苏春艳,郭秋红. 基于BCW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中应用[J]. 临床研究,2023,31(8):192-195.
|
[24] |
周闯. 基于BCW理论的转化式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应用研究[D]. 镇江:江苏大学,2023.
|
[25] |
刘敏,孙译宏.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36(2):39-41. DOI:10.3969/j.issn.1001-568X.2022.02.0011.
|
[26] |
李福霞. 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7.
|
[27] |
彭倩. 基于BCW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及效果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21.
|
[28] |
|
[29] |
|
[30] |
|
[3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10-46.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20.01.004.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1] | 黄书玮, 周志衡, 冯天元, 刘莉, 邓光璞, 张艺旋, 朱宏. 一种新型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模型与四种国内外常见评估工具对高糖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比较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21): 2646-2648. |
[2] | 廖雁鸣, 郑晓, 薛雅卿, 肖淑娟, 薛本立, 李欣茹, 陈一鸣, 张梦洁, 张持晨.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多重慢病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及生命质量的差异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17): 2124-2129. |
[3] | 王尧, 秦廷廷, 谷明宇, 白欣苑, 乔昆, 杨宇彤, 李星明. 基于半结构化访谈法的卫生体系视角下我国基层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实施现状、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13): 1544-1549. |
[4] | 金梦龙, 秦晓英, 马力亚·阿米提, 加孜呢·努尔拜, 李建新, 曹杰, 罗思富, 刘成, 张雨晨, 盖敏涛, 李艳鹏, 鲁向锋, 付真彦. 新疆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12): 1438-1444. |
[5] | 田纬, 陶梦梦, 李坤坤, 曹文君, 侯国强. 中国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11): 1303-1309. |
[6] | 卢春远, 龙蓉, 毛永佳, 叶德鑫, 汪俊华, 张江萍. 35岁及以上社区高血压管理人群中血压变化轨迹及分布特征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10): 1201-1207. |
[7] | 张幸, 董静, 郭怡, 徐建伟, 白雅敏, 刘敏, 张晓畅, 郭晓雷, 马吉祥, 孙昕霙. 基于PRECEDE模式的居民减盐行为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10): 1221-1230. |
[8] | 赵润泽, 孙小佳, Hernandez MELBA Marquez, 窦国睿.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估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神经元损伤应用价值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9): 1082-1087. |
[9] | 王畅, 权雅文, 王林峰, 李刚. 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8): 921-929. |
[10] | 孙星河, 汪洋, 康俊萍, 刘小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利用点尿钠估测24 h尿钠水平准确性的验证[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6): 685-691. |
[11] | 袁仙仙, 李静, 王佳, 张可欣, 杨蕊华, 郑薇, 李光辉. 妊娠期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妊娠早期血脂水平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6): 670-678. |
[12] | 庞爱梅, 高伟, 张恒, 蒲双双, 郭莉莉, 范子荣, 刘海霞, 刘瑞霞. 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药物基因作用靶点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D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6): 704-710. |
[13] | 孙宇馨, 湛浩然, 阿依夏姆·克依木, 徐婷婷. 中国农村孕妇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6): 656-662. |
[14] | 李雅萍, 李霞. 代谢综合征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3): 268-272. |
[15] | 代愉恒, 高畅, 梁新袖, 卢莎, 华雯, 郑钜圣, 胡文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联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2): 156-16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