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4, Vol. 27 ›› Issue (27): 3365-3371.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904
李勇*(), 李占虎, 靳博伟, 李原, 张宏博, 苏亚坤, 闫小菊
LI Yong*(), LI Zhanhu, JIN Bowei, LI Yuan, ZHANG Hongbo, SU Yakun, YAN Xiaoju
摘要: 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纤维化影响患者预后。应用无创血清学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肌纤维化有助于ACS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及治疗管理。 目的 探讨ACS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CTRP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肌纤维化相关蛋白指标的关系,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肌纤维化提供指导。 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阻塞性狭窄的ACS患者184例,另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阻塞性狭窄的100例ACS患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血清CTRP5、Ⅰ型前胶原(PC Ⅰ)、Ⅲ型前胶原(PC Ⅲ)。将阻塞性狭窄的ACS患者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n=67)、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n=57)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n=61);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42)、双支病变组(n=69)和三支病变组(n=73)。根据SYNTAX Ⅱ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n=77)、中危组(n=73)和高危组(n=34)。根据PC Ⅰ中位数分为低PC Ⅰ水平组(n=95)和高PC Ⅰ水平组(n=89),依据PC Ⅲ中位数分为低PC Ⅲ水平组(n=93)、高PC Ⅲ水平组(n=9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5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 结果 ACS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空腹血糖(FBG)、超敏肌钙蛋白I、血清CTRP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C Ⅰ、PC Ⅲ水平高于对照患者(P<0.05)。NSTEMI组、STEMI组患者血清CTRP5、hs-CRP高于UA组(P<0.05)。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RP5、PC Ⅰ、PC Ⅲ、hs-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P<0.05)。高危组患者血清CTRP5、PC Ⅰ、PC Ⅲ、hs-CRP水平高于低危组、中危组(P<0.05)。高PC Ⅰ水平组血清CTRP、hs-CRP水平高于低PC Ⅰ水平组(P<0.05)。高PC Ⅲ水平组血清CTRP、hs-CRP水平高于低PC Ⅲ水平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hs-CRP和CTRP5升高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TRP5、hs-CRP、FBG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95%CI=0.678~0.794)、0.687(95%CI=0.625~0.748)、0.649(95%CI=0.585~0.713)。 结论 血清CTRP5水平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CTRP5水平升高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可能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