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4, Vol. 27 ›› Issue (07): 810-815.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43
LUO Yuanxin, PENG Derong*(), ZHANG Lin, LIU Haiying, TAN Jun
摘要: 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打鼾作为常见的睡眠呼吸相关健康问题,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特征指标,然而目前针对打鼾与ASCVD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较少,仍需要对该因素进行识别,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打鼾频率和ASCVD 10年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8—2021年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收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打鼾频率:每周打鼾1~2次为轻度打鼾,每周打鼾3~4次为中度打鼾,每周打鼾5~7次的为重度打鼾;按ASCVD 10年发病风险<5%、5%~<10%、≥10%分别定义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打鼾与ASCVD 10年发病风险及ASCVD风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0 898名居民参与了本研究,剔除对个人打鼾情况不清楚的1 079名,共计9 819名居民被纳入研究。ASCVD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低危组5 930名,中危组1 804名,高危组2 085名。在总人群中,模型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不打鼾相比,中度打鼾及重度打鼾均是ASCVD 10年发病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调整了年龄,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调整了高血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学历因素,结果显示打鼾频率上升会引起ASCVD 10年发病风险等级上升。进一步将总人群按照性别划分为男性和女性后,与不打鼾组相比,重度打鼾与ASCVD 10年发病风险等级相关(P<0.05),且男性重度打鼾的风险大于女性,但轻度打鼾及中度打鼾与ASCVD风险不相关(P>0.05)。进一步分析打鼾与ASCVD风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与不打鼾组相比,重度打鼾是高三酰甘油血症、高总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中度打鼾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轻度打鼾则与ASCVD风险因素无关。结论 打鼾频率与ASCVD 10年发病风险及风险因素具有相关性,且集中在中度和重度打鼾人群,应将轻度及中度打鼾人群作为早期干预的重点人群,促进ASCVD的早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