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2, Vol. 25 ›› Issue (24): 2947-2959.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84
所属专题: 指南/共识最新文章合集
• 指南·共识 • 下一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撰写组
收稿日期:
2022-04-23
修回日期:
2022-06-13
出版日期:
2022-08-20
发布日期:
2022-06-27
基金资助:
Writing Group for the Expert Consensus on Immunomodulatory Therapies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ceived:
2022-04-23
Revised:
2022-06-13
Published:
2022-08-20
Online:
2022-06-27
About author: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我国重点防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深入探讨慢阻肺的免疫发病机制并对其中的关键靶点进行干预可能为慢阻肺的防治提供新办法。基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慢阻肺免疫调节剂相关研究证据及具有免疫治疗作用的药物研发现状和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撰写组提出4条推荐意见:(1)细菌溶解产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药物等生物、化学制剂均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免疫细胞活性而发挥对慢阻肺的免疫调节作用;(2)针对流感病毒、肺炎球菌感染等进行疫苗接种可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降低患者死亡率;(3)他汀类药物及维生素D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慢阻肺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二者在慢阻肺中的应用证据较少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仍需进一步积累证据;(4)中医药复方及虫草制剂或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本专家共识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慢阻肺免疫调节治疗的临床实践。
推荐强度 | 证据级别 | 内容 |
---|---|---|
A | 1a | 多个同质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 |
1b | 单个随机对照研究(可信区间窄) | |
1c | 全或无病案研究(未治疗前所有患者全部死亡或部分死亡,治疗后仅部分患者死亡或全部存活) | |
B | 2a | 同质队列研究的系统综述 |
2b | 单个队列研究(包括低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如随访率<80%) | |
2c | 结局性研究:生态学研究 | |
3a | 同质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 | |
3b |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 |
C | 4 | 病例系列报告和低质量的队列、病例-对照研究 |
D | 5 | 没有严格评价的专家意见或完全基于生理学、基础研究 |
表1 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系统
Table 1 Levels of evidence by the 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推荐强度 | 证据级别 | 内容 |
---|---|---|
A | 1a | 多个同质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 |
1b | 单个随机对照研究(可信区间窄) | |
1c | 全或无病案研究(未治疗前所有患者全部死亡或部分死亡,治疗后仅部分患者死亡或全部存活) | |
B | 2a | 同质队列研究的系统综述 |
2b | 单个队列研究(包括低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如随访率<80%) | |
2c | 结局性研究:生态学研究 | |
3a | 同质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 | |
3b |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 |
C | 4 | 病例系列报告和低质量的队列、病例-对照研究 |
D | 5 | 没有严格评价的专家意见或完全基于生理学、基础研究 |
靶点 | 研究类型 | 受试者 | 剂量/持续时间 | 主要结果 | 次要结果 | |
---|---|---|---|---|---|---|
抗非T2型炎性反应制剂 | ||||||
抗IL-8单抗 | 抗IL-8单抗治疗慢阻肺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NCT00035828)[ | 中重度慢阻肺、病程>50年、MRC≥1分患者 | 800 mg负荷剂量,400 mg/月(持续治疗2个月),随访5个月 | 降低TDI | 健康状况a、肺功能a、6MWTa、沙丁胺醇在抢救中的使用a | |
抗CXCR-2、MK-7123 | 抗CXCR-2治疗慢阻肺的对照试验(NCT01006616)[ | 中重度慢阻肺患者 | 10 mg/d、30 mg/d或50 mg/d,第一阶段6个月,第二阶段18个月,共24个月 | 6个月治疗期间50 mg MK-7123可改善FEV1 | (1)降低目前吸烟患者急性加重频次和痰中MMP-9、MPO含量;(2)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减少 | |
抗TNF-α、依那西普单抗 | 慢阻肺患者中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NCT00789997)[ | 有吸烟史的中重度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 | 50 mg/次,第0、7天给药,随访90 d | 治疗后14 d后FEV1a | 90 d治疗失败率a、呼吸困难a、健康状况a | |
抗TNF-α、英夫利昔单抗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慢阻肺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NCT00056264)[ | 中重度慢阻肺、病程>40年、CRQ评分<120分的患者 | 3 mg/kg或5 mg/kg,第0、2、6、12、18、24周给药,随访44周 | CRQ评分a | FEV1a、6WMTa、TDIa、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频次a | |
抗TNF-α、英夫利昔单抗 | 单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化Ⅱ期临床试验(NCT00244192)[ | 轻中度慢阻肺患者 | 5 mg/kg,第0、2、6周给药,共治疗8周 | 痰液中炎性细胞a | FEV1a、SGRQ评分a | |
IL-1、MEDI 8968 | 抗IL-1抗体治疗慢阻肺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试验(NCT01448850)[ | 上1年出现2次以上急性加重的45~75岁慢阻肺患者 | 300 mg/4周,共治疗52周 | 中重度急性加重频次a | SGRQ-C评分a | |
IL-17、CNTO 6785 | 抗IL-17抗体治疗慢阻肺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Ⅱ期临床试验(NCT01966549)[ | 中重度慢阻肺患者 | 6 mg/kg,第0、2、4、8、12周给药,随访24周 | FEV1%a | SGRQ-C评分a、急性加重频次a | |
抗T2型炎性反应制剂 | ||||||
抗IL-5、贝那利珠单抗 | 贝那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a期临床试验(NCT01227278)[ | 上1年痰嗜酸粒细胞比例≥3.0%且至少出现1次急性加重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 | 100 mg/次,前3剂每4周1次,序贯100 mg/每8周,共治疗56周 | 中重度急性加重频次a | 改善FEV1、减少血和/或痰嗜酸粒细胞绝对数 | |
抗IL-5、贝那利珠单抗 | 贝那利珠单抗治疗中至极重度慢阻肺患者的随机、双盲、双假、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NCT02155660,NCT02138916)[ | 双联或三联治疗的中至极重度慢阻肺患者,既往1年内至少出现两次中度急性加重或1次重度急性加重 | 30 mg/次或100 mg/次,前3次1次/4周,序贯1次/8周,共治疗56周 | 中重度急性加重频次a | 汇总分析后发现基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220个/μl、在1年前有≥3次急性加重、接受三联疗法的慢阻肺患者使用100 mg贝那利珠单抗可获益,目前正在开展相关研究 | |
抗IL-5、美泊利珠单抗 | 美泊利珠单抗治疗慢阻肺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NCT0210548和NCT02105961)[ | 在过去12个月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0个/μl或筛选时基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150个/μl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 | 100 mg/次或300 mg/次,1次/4周,共治疗52周 | (1)降低嗜酸表型的慢阻肺患者的中/重度急性加重年发生率;(2)100 mg美泊利珠单抗可减少急性加重频次,且随着筛选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增加获益增加、剂量组间获益相似 | 延长初次发生急性加重间隔并降低CAT评分、HRQoL评分,FEV1a、SGRQ评分a | |
抗IL-33、Itepekimab | Itepekimab治疗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双盲Ⅱa期临床试验(NCT03546907)[ | 具有吸烟史、目前维持治疗方案为三联疗法或两种吸入药物的40~75岁中重度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 300 mg/次,2次/2周,共治疗52周 | 降低既往吸烟患者中/重度急性加重频次 | 改善具有吸烟史的慢阻肺患者FEV1,目前吸烟的慢阻肺患者FEV1a | |
蛋白酶抑制剂 | ||||||
选择性MMP-9和MMP-12抑制剂(AZD1236) | 多国、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 ≥40岁的中重度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 75 mg/次,2次/d,共治疗6周 | 炎性标志物a | 肺功能a、CCQa、抢救药物应用频次a | |
NE抑制剂(MR899) |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 近1年未吸烟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 500 mg/次,2次/d,共治疗4周 | 降低尿锁链素水平(病程<13.3年亚组),血EDPa | FEV1%a |
表2 慢阻肺新型靶向抗炎治疗药物相关临床试验汇总[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
Table 2 Summary of clinical trials related to new targete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COPD
靶点 | 研究类型 | 受试者 | 剂量/持续时间 | 主要结果 | 次要结果 | |
---|---|---|---|---|---|---|
抗非T2型炎性反应制剂 | ||||||
抗IL-8单抗 | 抗IL-8单抗治疗慢阻肺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NCT00035828)[ | 中重度慢阻肺、病程>50年、MRC≥1分患者 | 800 mg负荷剂量,400 mg/月(持续治疗2个月),随访5个月 | 降低TDI | 健康状况a、肺功能a、6MWTa、沙丁胺醇在抢救中的使用a | |
抗CXCR-2、MK-7123 | 抗CXCR-2治疗慢阻肺的对照试验(NCT01006616)[ | 中重度慢阻肺患者 | 10 mg/d、30 mg/d或50 mg/d,第一阶段6个月,第二阶段18个月,共24个月 | 6个月治疗期间50 mg MK-7123可改善FEV1 | (1)降低目前吸烟患者急性加重频次和痰中MMP-9、MPO含量;(2)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减少 | |
抗TNF-α、依那西普单抗 | 慢阻肺患者中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NCT00789997)[ | 有吸烟史的中重度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 | 50 mg/次,第0、7天给药,随访90 d | 治疗后14 d后FEV1a | 90 d治疗失败率a、呼吸困难a、健康状况a | |
抗TNF-α、英夫利昔单抗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慢阻肺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NCT00056264)[ | 中重度慢阻肺、病程>40年、CRQ评分<120分的患者 | 3 mg/kg或5 mg/kg,第0、2、6、12、18、24周给药,随访44周 | CRQ评分a | FEV1a、6WMTa、TDIa、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频次a | |
抗TNF-α、英夫利昔单抗 | 单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化Ⅱ期临床试验(NCT00244192)[ | 轻中度慢阻肺患者 | 5 mg/kg,第0、2、6周给药,共治疗8周 | 痰液中炎性细胞a | FEV1a、SGRQ评分a | |
IL-1、MEDI 8968 | 抗IL-1抗体治疗慢阻肺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试验(NCT01448850)[ | 上1年出现2次以上急性加重的45~75岁慢阻肺患者 | 300 mg/4周,共治疗52周 | 中重度急性加重频次a | SGRQ-C评分a | |
IL-17、CNTO 6785 | 抗IL-17抗体治疗慢阻肺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Ⅱ期临床试验(NCT01966549)[ | 中重度慢阻肺患者 | 6 mg/kg,第0、2、4、8、12周给药,随访24周 | FEV1%a | SGRQ-C评分a、急性加重频次a | |
抗T2型炎性反应制剂 | ||||||
抗IL-5、贝那利珠单抗 | 贝那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a期临床试验(NCT01227278)[ | 上1年痰嗜酸粒细胞比例≥3.0%且至少出现1次急性加重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 | 100 mg/次,前3剂每4周1次,序贯100 mg/每8周,共治疗56周 | 中重度急性加重频次a | 改善FEV1、减少血和/或痰嗜酸粒细胞绝对数 | |
抗IL-5、贝那利珠单抗 | 贝那利珠单抗治疗中至极重度慢阻肺患者的随机、双盲、双假、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NCT02155660,NCT02138916)[ | 双联或三联治疗的中至极重度慢阻肺患者,既往1年内至少出现两次中度急性加重或1次重度急性加重 | 30 mg/次或100 mg/次,前3次1次/4周,序贯1次/8周,共治疗56周 | 中重度急性加重频次a | 汇总分析后发现基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220个/μl、在1年前有≥3次急性加重、接受三联疗法的慢阻肺患者使用100 mg贝那利珠单抗可获益,目前正在开展相关研究 | |
抗IL-5、美泊利珠单抗 | 美泊利珠单抗治疗慢阻肺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NCT0210548和NCT02105961)[ | 在过去12个月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0个/μl或筛选时基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150个/μl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 | 100 mg/次或300 mg/次,1次/4周,共治疗52周 | (1)降低嗜酸表型的慢阻肺患者的中/重度急性加重年发生率;(2)100 mg美泊利珠单抗可减少急性加重频次,且随着筛选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增加获益增加、剂量组间获益相似 | 延长初次发生急性加重间隔并降低CAT评分、HRQoL评分,FEV1a、SGRQ评分a | |
抗IL-33、Itepekimab | Itepekimab治疗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双盲Ⅱa期临床试验(NCT03546907)[ | 具有吸烟史、目前维持治疗方案为三联疗法或两种吸入药物的40~75岁中重度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 300 mg/次,2次/2周,共治疗52周 | 降低既往吸烟患者中/重度急性加重频次 | 改善具有吸烟史的慢阻肺患者FEV1,目前吸烟的慢阻肺患者FEV1a | |
蛋白酶抑制剂 | ||||||
选择性MMP-9和MMP-12抑制剂(AZD1236) | 多国、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 ≥40岁的中重度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 75 mg/次,2次/d,共治疗6周 | 炎性标志物a | 肺功能a、CCQa、抢救药物应用频次a | |
NE抑制剂(MR899) |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 近1年未吸烟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 500 mg/次,2次/d,共治疗4周 | 降低尿锁链素水平(病程<13.3年亚组),血EDPa | FEV1%a |
慢阻肺免疫调节治疗药物 | 推荐强度 | |
---|---|---|
微生物来源的生物制剂 | ||
细菌溶解产物 | A | |
卡介菌多糖核酸 | C | |
克雷伯杆菌提取物 | C | |
人或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 | ||
胸腺肽制剂 | C | |
化学合成药物 | ||
大环内酯类药物 | A |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B | |
匹多莫德 | C | |
维生素D a | B | |
他汀类药物a | C | |
其他功能调节类制剂 | ||
流感疫苗 | A | |
肺炎球菌疫苗 | A | |
新型靶向抗炎治疗药物 | ||
抗非T2型炎性反应制剂 | C | |
抗T2型炎性反应制剂 | C | |
蛋白酶抑制剂 | C |
表3 慢阻肺免疫调节治疗药物的推荐强度
Table 3 Grades of recommendations for immunomodulatory drugs for COPD
慢阻肺免疫调节治疗药物 | 推荐强度 | |
---|---|---|
微生物来源的生物制剂 | ||
细菌溶解产物 | A | |
卡介菌多糖核酸 | C | |
克雷伯杆菌提取物 | C | |
人或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 | ||
胸腺肽制剂 | C | |
化学合成药物 | ||
大环内酯类药物 | A |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B | |
匹多莫德 | C | |
维生素D a | B | |
他汀类药物a | C | |
其他功能调节类制剂 | ||
流感疫苗 | A | |
肺炎球菌疫苗 | A | |
新型靶向抗炎治疗药物 | ||
抗非T2型炎性反应制剂 | C | |
抗T2型炎性反应制剂 | C | |
蛋白酶抑制剂 | C |
[1]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 DOI:10.3760/cma.j.cn112147-20210109-00031.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王菲菲. 肺部感染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12):74-76. DOI:10.3969/j.issn.1672-9463.2019.12.019.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徐鹏,张骅,陈星华. 细菌溶解产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影响[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1):1117-1118.
|
[56] |
华颖坚,刘景桢.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2018,40(4):564-566. DOI:10.3969/j.issn.1002-1310.2018.04.060.
|
[57] |
冯思芳,陈天君,阳甜,等.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5):2873-2876. DOI:10.13241/j.cnki.pmb.2017.15.018.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
[63] |
|
[64] |
黄招兰,杨贵丽,王惠玲,等. 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5-136.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1.063.
|
[65] | |
[66] |
|
[67] |
|
[68] |
|
[69] |
马秀琴,陈如华,刘秀芳.匹多莫德口服液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6):589-591. DOI:10.3969/j.issn.1000-2707.2011.06.012.
|
[70] |
|
[71] |
|
[72] |
|
[73] |
|
[74] |
2022 GOLD Reports.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prevention,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PD:2022 report[EB/OL]. (2021-11-15)[2022-04-06].
|
[75] |
黄登鹏,杨鸣,彭卫平,等. 胸腺肽α1对危重病人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1):128-129. DOI:10.3321/j.issn:1673-4254.2006.01.038.
|
[76] |
乐永宏.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703-4705.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3.19.018.
|
[77] |
吴忠焕,张运涛,吴清松,等. 胸腺肽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12):1891-1895. DOI:10.11816/cn.ni.2021-202876.
|
[78] |
|
[79] |
|
[80] |
|
[81] |
|
[82] |
|
[83] |
|
[84] |
|
[85] |
|
[86] |
|
[87] |
|
[88] |
|
[89] |
|
[90] |
|
[91] |
|
[92] |
|
[93] |
|
[94] |
|
[95] |
|
[96] |
|
[97] |
|
[98] |
|
[99] |
苏琳,李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重塑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肺功能的相关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1-12.
|
[100] |
时良玺,杨润华. 中西药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5,37(7):1015-1017.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7.020.
|
[101] |
|
[102] |
|
[103] |
郭昉,郭源慧,冯淬灵,等. 清肺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5):430-435. DOI:10.3969/j.issn.1006-2157.2019.05.012.
|
[104] |
符海燕,王振贤,夏一春,等. 补肺汤合四君子汤加减辨证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3例[J]. 环球中医药,2020,13(11):1882-1885.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0.11.010.
|
[105] |
许坚,林琳. 健脾益肺冲剂对稳定期COPD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7):1136-1137.
|
[106] |
|
[107] |
伍北寿,黄民强,何光辉,等. 金水宝胶囊联合信必可对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0):4974-4977.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9.20.030.
|
[108] |
彭丹,张宇祥,高建全,等. 金水宝胶囊联合AVAPS通气技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0):2178-2181.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8.20.004.
|
[109] |
李文红,王虹. 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17,37(4):658-660. DOI:10.16367/j.issn.1003-5028.2017.04.0233.
|
[110] |
戴勇,魏成功. 金水宝胶囊合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7):206-209. DOI:10.13422/j.cnki.syfjx.2010.07.010.
|
[111] |
刘莉霞,韩磊,姜爱英,等. 金水宝胶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15-118.
|
[112] |
管弦,邓旺,杨婵娟,等. 金水宝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稳定期COPD患者炎症及T淋巴细胞因子的影响[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12):2026-2029,2037. DOI: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19.12.011.
|
[113] |
喻敏,王少飞,王慧敏.金水宝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9):2645-2648. DOI:10.7501/j.issn.1674-5515.2019.09.015.
|
[114] |
黄燕玲. 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球蛋白及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9,18(10):1589,1605.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09.10.012.
|
[115] |
劳光生,肖波,张欧. 贞芪扶正颗粒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0,42(6):14-15.
|
[116] |
|
[117] |
|
[118] |
臧敏,陈秀华,林文波,等.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1):1006-1008. DOI:10.3969/j.issn.1005-4561.2016.11.012.
|
[119] |
姚小芹,冯淬灵,薛广伟,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环状管理的疗效评价[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4):335-340. DOI:10.3969/j.issn.1006-2157.2016.04.013.
|
[120] |
卢峰,王世聪. "六字诀"呼吸操治疗COPD稳定期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 福建中医药,2021,52(6):1-3. DOI:10.3969/j.issn.1000-338X.2021.06.001.
|
[121] |
|
[122] |
|
[1] | 陈静, 邹涛, 赵丹青, 肖子文, 吴献青,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围产期精神障碍协作组. 围产期精神障碍筛查与诊治专家共识[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8): 3463-3470. |
[2] |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6): 3207-3219. |
[3] |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药学专科分会, 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互联网医疗智能辅助审方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专家共识[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5): 3079-3090. |
[4] | 刘健, 张天一, 艾力扎提·艾则孜, 常蕊静, 张建立, 王婉, 姜鹏. 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交叉对照试验[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4): 3028-3032. |
[5] | 张允旭, 王婷婷, 魏俊伶, 邢燕云, 苏莉. 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新病症: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及专家共识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3): 2830-2835. |
[6] | 冯佳, 王洁, 余丹, 刘永恒, 赵伟栋, 田宏远. 2010—2021年国内外老年多重慢病研究热点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1): 2574-2580. |
[7] | 何丹, 马建华, 马娟, 杜磊, 张艳, 郝晨光. 调节性B淋巴细胞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0): 2513-2517. |
[8] | 沈俊希, 朱星, 陈云志, 李文. 肺部、肠道菌群及其相互作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0): 2548-2554. |
[9] |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 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影像学组,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健康与科学运动分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损伤、心肌炎和感染后状态管理专家共识(第二版)[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4): 1692-1702. |
[10] | 梁振宇, 王凤燕, 陈子正, 陈荣昌. 2023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1): 1287-1298. |
[11] | 王通, 权海善, 田博文, 李莹, 崔倩倩, 刘瑶, 朱花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研究的范围综述[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7): 893-902. |
[12] | 刘建材, 郑涵尹, 潘卉, 叶灵兰, 李传芬. 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的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7): 877-885. |
[13] | 王益德, 李争, 李风森. 从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角度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6): 754-759. |
[14] | 石伟娟, 王凤燕, 杨宇琼, 谢清秀, 李玉琪, 李时悦, 陈荣昌, 张冬莹, 郑劲平, 梁振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5): 550-556. |
[15] | 胡奕卿, 方继伟, 刘焕兵. 肺功能检查技术如何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更好地应用——附重点问题专家解答[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5): 532-54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