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2, Vol. 25 ›› Issue (30): 3761-3767.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07
张丛丛1, 李亚2,3,4, 李素云2,3,4, 毛静1,*()
Congcong ZHANG1, Ya LI2,3,4, Suyun LI2,3,4, Jing MAO1,*()
摘要: 背景 人体呼吸道和胃肠消化道具有相似的黏膜结构,黏膜屏障构成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当呼吸道感染后刺激黏膜产生局部免疫应答,通过迁移和归巢影响到肠道,导致黏膜局部抗感染能力减弱,诱发黏膜屏障损伤,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病变。 目的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药经典脏腑理论,观察补肺健脾方对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肺、结肠组织肺肠相关活性肽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选取SPF级SD大鼠50只,采用乱数表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氨茶碱组和益生菌组,每组10只。1~8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鼻腔滴注脂多糖(LPS)制作COPD模型(对照组除外)。各组自第9周起灌胃给药,12周结束后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肺、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肺、结肠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 结果 对照组大鼠肺、结肠组织结构基本完整;模型组大鼠气管周围存在大量炎性细胞,支气管管壁增厚,气管变窄,补肺健脾组改善肺组织病理效果最为显著;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损伤,表现为大量上皮细胞脱落,隐窝形态大小不一,补肺健脾组改善结肠组织病理效果良好。五组大鼠肺组织TNF-α、IL-10、SP、VI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NF-α=70.640、FIL-10=8.444、FSP=108.700、FVIP=4.665,P<0.05);五组大鼠BALF中SIg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70,P<0.05);五组大鼠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SP=136.600,FVIP=13.980,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SP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肺组织IL-10、VIP及BALF中SIg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肺健脾组大鼠肺组织TNF-α、SP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肺组织IL-10、VIP及BALF中SIg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 结论 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肺肠相关活性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补肺健脾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治疗组。补肺健脾方可以减轻肺组织炎性反应,改善肺肠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与调节SIgA、SP和VIP的表达水平、增强局部黏膜免疫和黏膜屏障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