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2, Vol. 25 ›› Issue (14): 1779-1789.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29
所属专题: 肿瘤最新文章合集
收稿日期:
2021-06-26
修回日期:
2021-09-19
出版日期:
2022-03-24
发布日期:
2022-04-07
通讯作者:
何志旭
基金资助:
Xin XIE, Yan CHEN, Zhixu HE*(), Pei HUANG, Qinghua CHEN
Received:
2021-06-26
Revised:
2021-09-19
Published:
2022-03-24
Online:
2022-04-07
Contact:
Zhixu HE
About author:
摘要: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其具有侵袭、浸润和转移的基本生物学特征。WASP家族作为一类新型的肌动蛋白调节蛋白,是参与维持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的关键成分,在维持细胞基础结构、细胞运动、细胞信号传导等在内的各种细胞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介导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本文综述了WASP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提示WASP家族在肿瘤的发生及进展中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对于WASP家族在各种肿瘤中的机制研究、预后预测、甚至治疗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
WASP家族 | 特殊生理作用 | 共同生理作用 |
---|---|---|
WASP | 细胞毒性[ | 促进肌动蛋白聚合[ 调节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基础结构[ 细胞迁移、运动[ 促进侵袭性伪足形成[ |
受体信号传导[ | ||
促进淋巴细胞和髓细胞迁移[ | ||
T淋巴细胞的免疫突触形成[ | ||
单核细胞的吞噬[ | ||
N-WASP | 调节肠上皮分化[ | |
维持正常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 ||
调节成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 | ||
调节少突细胞髓鞘形成[ | ||
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 | ||
寄生虫感染[ | ||
基质重塑过程[ | ||
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新生[ | ||
WHAMY | 维持高尔基体结构[ | |
维持胞内物质运输过程[ | ||
促进细胞自噬体形成[ | ||
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 ||
WASH | 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 |
YMY | 影响血睾屏障功能[ | |
干扰精子发生过程[ |
表1 WASP家族生理功能
Table 1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WASP family
WASP家族 | 特殊生理作用 | 共同生理作用 |
---|---|---|
WASP | 细胞毒性[ | 促进肌动蛋白聚合[ 调节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基础结构[ 细胞迁移、运动[ 促进侵袭性伪足形成[ |
受体信号传导[ | ||
促进淋巴细胞和髓细胞迁移[ | ||
T淋巴细胞的免疫突触形成[ | ||
单核细胞的吞噬[ | ||
N-WASP | 调节肠上皮分化[ | |
维持正常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 ||
调节成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 | ||
调节少突细胞髓鞘形成[ | ||
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 | ||
寄生虫感染[ | ||
基质重塑过程[ | ||
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新生[ | ||
WHAMY | 维持高尔基体结构[ | |
维持胞内物质运输过程[ | ||
促进细胞自噬体形成[ | ||
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 ||
WASH | 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 |
YMY | 影响血睾屏障功能[ | |
干扰精子发生过程[ |
作用 | 机制 |
---|---|
参与细胞黏附 | 激活Arp2/3复合物,促进肌动蛋白结构形成[ |
WasC通过阻断VCA结构域的活性抑制F-肌动蛋白聚合从而抑制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 | |
降解细胞外基质 | WAVE3激活NFκB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从而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
促进血管新生 | WASP重组细胞骨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移行[ |
WASP通过激活MMP,启动内皮细胞的激活和迁移,稳定新生血管[ | |
N-WASP磷酸化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新生[ | |
促进细胞运动 | N-WASP在甲状腺激素刺激下,激活FAK/paxillin/cortactin/N-WASP/Arp2/3复合信号通路,增强细胞运动能力[ |
肌动球蛋白介导的细胞收缩为细胞体向前运动提供能量,为胞体前缘产生收缩力,从而促进胞体与基质分离[ | |
促进形成侵袭性伪足 | 在Rac和Cdc42调节下,促进质膜突起形成层状伪足和丝状伪足[ |
参与肿瘤免疫 | 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和T淋巴细胞发育[ |
调节BCR信号通路和抗原内化提呈过程[ | |
影响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和吞噬作用[ | |
N-WASP通过NF-κB和MAPK的信号通路,影响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 |
参与肿瘤代谢 | 与TRIM21形成螯合物,从而保持PFK的活性,促进糖酵解过程[ |
通过Rac1/ROS信号通路促进活性氧(ROS)的生成[ | |
参与肿瘤死亡 | WAVE3激活AKT促存活信号通路,加强肿瘤细胞对凋亡信号和TNF-α介导的细胞死亡信号的敏感性,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死亡[ |
WAVE2通过Rac1/ROS信号通路促进活性氧(ROS)生成[ | |
WASP缺陷时,在CD24交联诱导下使细胞凋亡增强[ | |
促进自噬小体形成[ | |
参与肿瘤耐药 | 通过Beclin1/Bcl-2和Beclin1/PI3K-Ⅲ复合物途径增强白血病细胞的存活和调节化疗耐药[ |
表2 WASP家族在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
Table 2 Role and mechanism of WASP family in cancer formation and progression
作用 | 机制 |
---|---|
参与细胞黏附 | 激活Arp2/3复合物,促进肌动蛋白结构形成[ |
WasC通过阻断VCA结构域的活性抑制F-肌动蛋白聚合从而抑制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 | |
降解细胞外基质 | WAVE3激活NFκB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从而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
促进血管新生 | WASP重组细胞骨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移行[ |
WASP通过激活MMP,启动内皮细胞的激活和迁移,稳定新生血管[ | |
N-WASP磷酸化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新生[ | |
促进细胞运动 | N-WASP在甲状腺激素刺激下,激活FAK/paxillin/cortactin/N-WASP/Arp2/3复合信号通路,增强细胞运动能力[ |
肌动球蛋白介导的细胞收缩为细胞体向前运动提供能量,为胞体前缘产生收缩力,从而促进胞体与基质分离[ | |
促进形成侵袭性伪足 | 在Rac和Cdc42调节下,促进质膜突起形成层状伪足和丝状伪足[ |
参与肿瘤免疫 | 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和T淋巴细胞发育[ |
调节BCR信号通路和抗原内化提呈过程[ | |
影响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和吞噬作用[ | |
N-WASP通过NF-κB和MAPK的信号通路,影响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 |
参与肿瘤代谢 | 与TRIM21形成螯合物,从而保持PFK的活性,促进糖酵解过程[ |
通过Rac1/ROS信号通路促进活性氧(ROS)的生成[ | |
参与肿瘤死亡 | WAVE3激活AKT促存活信号通路,加强肿瘤细胞对凋亡信号和TNF-α介导的细胞死亡信号的敏感性,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死亡[ |
WAVE2通过Rac1/ROS信号通路促进活性氧(ROS)生成[ | |
WASP缺陷时,在CD24交联诱导下使细胞凋亡增强[ | |
促进自噬小体形成[ | |
参与肿瘤耐药 | 通过Beclin1/Bcl-2和Beclin1/PI3K-Ⅲ复合物途径增强白血病细胞的存活和调节化疗耐药[ |
肿瘤 | WASP家族 | 表达 | 机制 | 预后作用 | 通路 | |
---|---|---|---|---|---|---|
血液系统 | CML | WASP | 随CML的进展而降低,与BCR-ABL1的表达呈负相关[ | 不明 | 不良预后[ | 不明 |
JMML | WAS基因突变 | 下降[ | 不明 | 不详 | 可能与RAS通路活化相关[ | |
淋巴瘤 | WASP选择性下降[ | 下降[ | WASP蛋白缺陷时,CDC42与GTP结合增加,激活下游STAT3和MAPK通路,加速T淋巴瘤的病程[ | 不良预后[ | STAT3通路、换行MAPK通路[ | |
消化系统 | 肝细胞癌 | N-WASP | 升高[ | 作为细胞骨架调节因子,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明 |
WAVE2 | 升高[ | 作为细胞骨架调节因子,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明 | ||
肝内胆管细胞癌 | WAVE3 | 升高[ | 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 | 不良预后[ | 不明 | |
胰腺导管细胞癌 | WAVE3 | 升高[ | 抑制PDK2的表达,抑制AKT通路中Ser473的磷酸化,从而影响蛋白激酶B(PBK/AKT)通路,影响AKT途径下游蛋白如EMT相关蛋白、p53、Bcl-2和cyclin D1的表达,影响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不良预后[ | AKT途径[ | |
N-WASP | 升高[ | 通过p120-catenin/β-catenin/p21通路,在胰腺导管细胞癌中发挥致癌作用[ | 不良预后[ | p120-catenin/β-catenin/p21通路[ | ||
大肠癌 | WASP | 低表达甚至无表达[ | 不详 | 不详 | 不详 | |
N-WASP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食管癌 | WAVE3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WASH | 升高[ | WASH在miR-637作用下表达上调,进而上调CXCL8,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干性,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及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N-WASP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生殖系统 | 乳腺癌 | WASP | 下降[ | WASP的缺陷会影响集落刺激因子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从而打断巨噬细胞与乳腺癌细胞之间的作用,使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促进癌细胞的运动、侵袭、内渗及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详 |
N-WASP | 下降[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WAVE2[ | 升高[ | 通过Rac1-WAVE信号通路促进侵袭性板足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 不良预后[ | Rac1-WAVE信号通路[ | ||
卵巢癌 | WAVE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前列腺癌 | WAVE1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促进运动、侵袭和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WAVE3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促进运动、侵袭和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WASP | 升高[ | WASP可接收Rho-GTPase家族的上游信号,将信号传递给Arp2/3复合体,从而导致细胞前缘肌动蛋白的快速聚合,促进侵袭性伪足的形成从而促进癌细胞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宫颈癌 | N-WASP[ | 升高[ | N-WASP通过调节p38 MAPK通路的活性,参与肿瘤浸润与转移[ | 不良预后[ | p38-MAPK通路[ | |
子宫内膜癌 | N-WASP | 升高[ | 在miR-216a-5p调控下表达上调,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不良预后[ | miR-216a-5p调控[ | |
泌尿系统 | 肾癌 | N-WASP | 下降[ | SNHG14通过与转录因子SP1结合使其在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并通过miR-203依赖的方式调节N-WASP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肾脏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 表达升高时预示不良预后[ | 不详 |
呼吸系统 | 肺癌 | N-WASP | 升高[ | N-WASP可与生长阻滞特异蛋白7(GAS7)结合,从而激活纤维连接蛋白/整合素/FAK通路(N-WASP/FAK/F-actin),促进细胞骨架动力学,增加癌细胞运动,促进肺癌转移[ | 不良预后 | 纤维连接蛋白/整合素/FAK通路(N-WASP/FAK/F-actin)[ |
鼻咽癌 | N-WASP | 升高[ | 在CDC42结合蛋白(CIP4)激活下,促进侵袭性伪足的形成,并激活EGFR信号,从而诱导下游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上调,促进鼻咽癌转移[ | 不良预后[ | EGFR信号[ | |
中枢神经系统 | 神经胶质母细胞瘤 | N-WASP | 升高[ | N-WASP可参与室管膜细胞和神经元的迁移和突触调节[ | 不良预后[ | 不详 |
其他系统 | 黑色素瘤 | WAVE1\WAVE2 | 升高[ | WAVE1和WAVE2作为Rac下游的主要效应因子,通过激活Arp2/3复合物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 不良预后[ | Rac1-WAVE信号通路[ |
表3 WASP家族在各种肿瘤中的表达及预后作用和相关通路
Table 3 Expression,prognostic role and related pathways of WASP family in various cancers
肿瘤 | WASP家族 | 表达 | 机制 | 预后作用 | 通路 | |
---|---|---|---|---|---|---|
血液系统 | CML | WASP | 随CML的进展而降低,与BCR-ABL1的表达呈负相关[ | 不明 | 不良预后[ | 不明 |
JMML | WAS基因突变 | 下降[ | 不明 | 不详 | 可能与RAS通路活化相关[ | |
淋巴瘤 | WASP选择性下降[ | 下降[ | WASP蛋白缺陷时,CDC42与GTP结合增加,激活下游STAT3和MAPK通路,加速T淋巴瘤的病程[ | 不良预后[ | STAT3通路、换行MAPK通路[ | |
消化系统 | 肝细胞癌 | N-WASP | 升高[ | 作为细胞骨架调节因子,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明 |
WAVE2 | 升高[ | 作为细胞骨架调节因子,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明 | ||
肝内胆管细胞癌 | WAVE3 | 升高[ | 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 | 不良预后[ | 不明 | |
胰腺导管细胞癌 | WAVE3 | 升高[ | 抑制PDK2的表达,抑制AKT通路中Ser473的磷酸化,从而影响蛋白激酶B(PBK/AKT)通路,影响AKT途径下游蛋白如EMT相关蛋白、p53、Bcl-2和cyclin D1的表达,影响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不良预后[ | AKT途径[ | |
N-WASP | 升高[ | 通过p120-catenin/β-catenin/p21通路,在胰腺导管细胞癌中发挥致癌作用[ | 不良预后[ | p120-catenin/β-catenin/p21通路[ | ||
大肠癌 | WASP | 低表达甚至无表达[ | 不详 | 不详 | 不详 | |
N-WASP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食管癌 | WAVE3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WASH | 升高[ | WASH在miR-637作用下表达上调,进而上调CXCL8,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干性,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及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N-WASP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生殖系统 | 乳腺癌 | WASP | 下降[ | WASP的缺陷会影响集落刺激因子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从而打断巨噬细胞与乳腺癌细胞之间的作用,使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促进癌细胞的运动、侵袭、内渗及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详 |
N-WASP | 下降[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WAVE2[ | 升高[ | 通过Rac1-WAVE信号通路促进侵袭性板足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 不良预后[ | Rac1-WAVE信号通路[ | ||
卵巢癌 | WAVE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前列腺癌 | WAVE1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促进运动、侵袭和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WAVE3 | 升高[ | 肌动蛋白骨架机制,促进运动、侵袭和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WASP | 升高[ | WASP可接收Rho-GTPase家族的上游信号,将信号传递给Arp2/3复合体,从而导致细胞前缘肌动蛋白的快速聚合,促进侵袭性伪足的形成从而促进癌细胞转移[ | 不良预后[ | 不详 | ||
宫颈癌 | N-WASP[ | 升高[ | N-WASP通过调节p38 MAPK通路的活性,参与肿瘤浸润与转移[ | 不良预后[ | p38-MAPK通路[ | |
子宫内膜癌 | N-WASP | 升高[ | 在miR-216a-5p调控下表达上调,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不良预后[ | miR-216a-5p调控[ | |
泌尿系统 | 肾癌 | N-WASP | 下降[ | SNHG14通过与转录因子SP1结合使其在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并通过miR-203依赖的方式调节N-WASP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肾脏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 表达升高时预示不良预后[ | 不详 |
呼吸系统 | 肺癌 | N-WASP | 升高[ | N-WASP可与生长阻滞特异蛋白7(GAS7)结合,从而激活纤维连接蛋白/整合素/FAK通路(N-WASP/FAK/F-actin),促进细胞骨架动力学,增加癌细胞运动,促进肺癌转移[ | 不良预后 | 纤维连接蛋白/整合素/FAK通路(N-WASP/FAK/F-actin)[ |
鼻咽癌 | N-WASP | 升高[ | 在CDC42结合蛋白(CIP4)激活下,促进侵袭性伪足的形成,并激活EGFR信号,从而诱导下游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上调,促进鼻咽癌转移[ | 不良预后[ | EGFR信号[ | |
中枢神经系统 | 神经胶质母细胞瘤 | N-WASP | 升高[ | N-WASP可参与室管膜细胞和神经元的迁移和突触调节[ | 不良预后[ | 不详 |
其他系统 | 黑色素瘤 | WAVE1\WAVE2 | 升高[ | WAVE1和WAVE2作为Rac下游的主要效应因子,通过激活Arp2/3复合物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 不良预后[ | Rac1-WAVE信号通路[ |
图1 WASP相关信号通路示意图注: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TGF=转化生长因子,Arp=肌动蛋白调节因子,CXCL=趋化因子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signaling pathways mediated by WASP familyproteins in cancer formation and progression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王蓓蓓,张丽莙. IQGAP1信号通路在肺炎衣原体感染促进血管新生中的调控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31(10):1814,1815. DOI:10.3969/j.issn.1000-4718.2015.10.100.
|
[20] |
|
[21] |
|
[22] |
|
[23] |
范嘉盈. JMY蛋白在Sertoli细胞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8.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
[63] |
|
[64] |
|
[65] |
|
[66] |
|
[67] |
|
[68] |
|
[69] |
|
[70] |
|
[71] |
|
[72] |
|
[73] |
|
[74] |
|
[75] |
申丽媛,唐良萏,张婧,等. WAVEs亚家族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9):1135-114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13.09.022.
|
[76] |
秦巧红,张楠,赵书君,等. miR-216a-5p和WASL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6(4):844-850. DOI:10.13481/j.1671-587x.20200429.
|
[77] |
|
[78] |
|
[79] |
|
[80] |
|
[81] |
鲁萍,董吉顺,平金良,等. N-WASP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0):4668-4671. DOI:10.11816/cn.ni.2017-170834.
|
[82] |
|
[83] |
陈健,纪志刚,刘广华,等. 肾透明细胞癌N-WASP蛋白表达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相关性[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3):366-37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15.03.016.
|
[84] |
|
[85] |
|
[86] |
|
[87] |
|
[88] |
|
[89] |
|
[90] |
|
[91] |
|
[92] |
|
[1] | 李芊芊, 陈循睿, 张文颖, 袁海花, 张燕捷, 姜斌, 刘峰. 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3): 4173-4180. |
[2] | 王旭, 魏戌, 朱立国, 冯天笑, 王志鹏, 师彬. 医工结合的中医手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疗效机制研究:思路与前景[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3): 4118-4124. |
[3] | 辛功恺, 丛欣, 袁磊, 程悦彤, 倪翠萍, 张巍巍, 張平平, 刘宇. 失智症老年人综合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3): 4103-4109. |
[4] | 张思宇, 周郁秋, 杜晓慧, 王正君. 精神病未治期及其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3): 4110-4117. |
[5] | 孟江涛, 杨思宇, 孙蕾, 雷瑞宁, 赵晓霞. 弥散张量成像联合运动诱发电位评估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2): 4098-4102. |
[6] | 张继方, 陈芳, 唐佳雯, 李红亮. 肿瘤出芽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2): 4038-4042. |
[7] | 高德康, 危少华, 马孝明, 杜鹏, 邢春根, 曹春. 肝癌大范围肝切除术后骨骼肌减少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2): 4031-4037. |
[8] | 李雨荆, 晋一超, 陈醒, 嵇梦颖, 戴辉华. 服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患者宫腔镜检出子宫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2): 4026-4030. |
[9] | 王佳欣, 赵亚利. 国内外医疗团队合作评估工具系统综述[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1): 3951-3962. |
[10] | 卫梦雨, 王佳佳, 张莹莹, 李春阳, 李建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研究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725-3733. |
[11] | 张明, 许静, 孙振华, 赵文浩, 马樱倩, 张建桥, 沈海萍. 图像引导的光动力治疗改善老年重度梗阻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780-3784. |
[12] | 李吉磊, 李洪霖, 许彦超, 刘亚南, 陈梦利, 邵帅, 马纯政. 消痰化瘀通噎颗粒配合通道开结丸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759-3764. |
[13] | 郑玉玲, 张亚玲, 刘怀民, 许彦超, 贾晓琳, 李军赛, 贺文龙, 仝新朵, 秦善文, 张丽涵. 丁香管食通含化丸单用及联合附桂管食通颗粒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765-3771. |
[14] | 苑喜微, 南月敏. 线粒体融合蛋白2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肝脏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841-3846. |
[15] | 肖雨倩, 白艳杰, 王岩, 陈淑颖, 陈丽敏, 孙可心, 万俊. 线粒体转移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833-384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