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1, Vol. 24 ›› Issue (35): 4516-4524.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27
王月莹1,牟云平1,尹又2,朱冰倩1*
WANG Yueying1,MU Yunping1,YIN you2,ZHU Bingqian1*
摘要: 背景 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dCBT-I)正在得到广泛应用,我国dCBT-I独具文化和医疗特色,但其效果仍有待明确。目的 对dCBT-I在中国失眠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为优化现阶段治疗方案提供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SinoMed、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PsyINFO,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仅纳入开展于中国失眠成人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接受dCBT-I干预,对照组接受非dCBT-I干预(空白对照、传统面对面CBT-I或药物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睡眠信念与态度、焦虑、抑郁。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的Risk of Bias 2(ROB2)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篇文献,共计957例患者。1项研究被评为存在一定偏倚风险,6项研究被评为高偏倚风险。Meta分析:dCBT-I组睡眠效率高于药物治疗组〔WMD=4.63,95%CI(0.63,8.63),P=0.02〕,dCBT-I组睡眠潜伏期〔WMD=-12.18,95%CI(-20.48,-3.88),P=0.004〕、入睡后觉醒时间〔WMD=-17.18,95%CI(-30.29,-4.08),P=0.01〕短于药物治疗组。dCBT-I组睡眠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WMD=8.94,95%CI(1.64,16.24),P=0.02〕,dCBT-I组睡眠潜伏期短于空白对照组〔WMD=-14.71,95%CI(-27.61,-1.81),P=0.03〕,dCBT-I组减轻失眠严重程度(ISI得分)优于空白对照组〔WMD=-3.73,95%CI(-6.57,-0.88),P=0.01〕,dCBT-I组改善睡眠质量(PSQI得分)优于空白对照组〔WMD=-2.21,95%CI(-3.04,1.38),P<0.000 01〕。此外,dCBT-I在改善整体睡眠质量(PSQI得分)方面优于常规睡眠相关健康教育(t=3.231,P=0.002)。dCBT-I和药物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治疗后数据与基线相比P<0.05);dCBT-I还可改善研究对象的睡眠信念和态度(治疗后数据与基线相比P<0.05);dCBT-I较空白对照组改善睡眠信念和态度更优(P<0.01)。结论 我国dCBT-I实施平台和形式多样,但尚未有统一、标准化方案。dCBT-I在改善中国失眠患者的睡眠方面具有短期作用,但仍需结合主客观测量方法,在大样本研究中验证dCBT-I的长期应用效果。